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Tei指数评价正常胎儿和心力衰竭胎儿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正常胎儿和心力衰竭胎儿心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量400例正常胎儿(20~25周、26~30周、31~35周、36~40周各100例)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孕周、心率对此指数的影响。测量8例心力衰竭胎儿和与其孕龄匹配的30例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两者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400例正常胎儿左心室Tei指数为0.319±0.0104,右心室Tei指数为0.328±0.105,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r=0.766,P<0.001);不同孕龄胎儿之间的Tei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与心率无明显相关(P>0.05)。8例心力衰竭胎儿左室Tei指数为0.556±0.141,右室Tei指数为0.819±0.280,比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时胎儿心肌综合指数、Tei指数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晚期妊娠胎儿,均无脐带绕颈,其中羊水过少者120例(羊水过少组),对照组为80例羊水量正常且无宮内窘迫者,运用频谱多普勒分别测算两组胎儿的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羊水过少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窘迫者高于无窘迫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能简便有效地评估羊水过少时胎儿的心室功能变化,进而指导临床分娩时机和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监测孕晚期巨大儿的心脏功能。方法:选择具备完整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并于产后证实的巨大儿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产前超声测量的左、右心室Tei指数,同时选取正常胎儿40例,对2组的Tei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巨大儿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正常胎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i指数在孕晚期巨大儿心脏功能检测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高症(PIH)胎儿下腔静脉前负荷指数(preload index of inferior vena cava,PLI-IVC)的变化与意义。方法:80例孕妇(孕龄28周~42周)行常规超声检查后,对胎儿下腔静脉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心室收缩期峰值(S)、心室舒张期峰值(D)和心房收缩期峰值(A),计算PLI-IVC即|A|/(S+D)。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IH组各40例,皆按孕周再分2组(28周~36周组与37周~42周组)。结果:胎儿下腔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图为三相型:大"s"波、小"d"波和反向"a"波。对照组PLI-IVC在妊娠晚期较中期明显降低(P<0.05);PIH组PLI-IVC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且妊娠晚期较中期显著升高(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的PIH胎儿PLI-IVC显著增高,有助于胎儿心功能评价及围产期并发症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Tei指数评价儿童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Tei指数估测儿童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38例接受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治疗的患儿,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心室Tei指数。另选取8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正常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0±0.08、0.26±0.08,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术前左、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46±0.09、0.50±0.11,均高于正常组(P<0.05),术后患者左、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6±0.06、0.33±0.06,明显降低,但尚未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手术可以得到改善;Tei指数可以较准确评价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的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Tei指数估测儿童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38例接受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治疗的患儿,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心室Tei指数.另选取8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正常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0±0.08、0.26±0.08,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术前左、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464±0.09、0.50±0.11,均高于正常组(P<0.05),术后患者左、右心室Tel指数分别为0.36±0.06、0.334±0.06,明显降低,但尚未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手术可以得到改善;Tei指数可以较准确评价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的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变化与Tei指数评估胎儿心室功能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7~42孕周的单胎孕妇50例,用超声诊断仪对胎儿进行常规检查,彩色多普勒监测胎儿脐动脉的S/D、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及心脏Tei指数。胎儿娩出后立即对胎儿进行脐血血气分析并进行1 min Apgar评分。结合分娩过程中羊水污染、胎心率变异的情况、胎儿出生体重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1)本组50例胎儿中正常26例,胎儿窘迫24例; 2)窘迫胎儿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D、RI、PI)较正常胎儿明显增高; 3)窘迫胎儿心脏Tei指数较正常胎儿增高; 4)窘迫胎儿娩出后1min 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结果均低于正常胎儿; 5)脐动脉S/D及RI、左右心室的Tei指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高,其约登指数均在0.6以上,在预测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窘迫方面有意义。结论 Tei指数敏感、准确,不受年龄、心室几何形态、心率及孕龄的影响,可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情况,为临床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价值,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正常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测2436例孕16~40周无合并症单胎孕妇,测量胎儿MCA的PI、RI、S/D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胎儿MCA阻力参数指标双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MCA血流阻力在16~28周时随孕周增加而增高,在孕28~30周时达高峰,孕30周以后随着孕周增加而下降。结论:本文数据可作为正常胎儿MCA血流阻力正常值参考,了解正常胎儿MCA血流阻力在不同孕周的变化规律,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临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Ganau分类法分为4型:正常左心室构型(Ⅰ组,16例)、向心性重构(Ⅱ组,17例)、向心性肥厚(Ⅲ组,15例)、离心性肥厚(Ⅳ组,15例);对照组22例。采用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在同一心动周期内测量出a[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等容舒张时间(IRT)]、b射血时间(ET),计算出同步Tei指数。结果Ⅱ、Ⅲ、Ⅳ组右心室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0.38±0.06,0.49±0.07,0.67±0.12与0.28±0.02,P<0.01);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心室Tei指数与左心室Tei指数呈正相关(r=0.879,P<0.01),与IRT+ICT(a-b)呈正相关(r=0.629,P<0.01),与ET(b)呈负相关(r=-0.282,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其右心室功能减低的程度不同。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右室Tei指数能简便、有效、综合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的整体功能,并能测量心律失常患者的Tei指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海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在我院2006年至2007年住院的海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8例,正常对照组98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Tei指数、肺动脉收缩压等.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及等容收缩时间(ICT)明显延长,射血时间(ET)明显缩短,右室Tei指数明显升高(P<0.01);(2)肺动脉高压组间比较显示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对右室Tei指数有一定影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右心大小组间比较显示右室扩大的Tei指数增大,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Tei指数是评价慢阻肺患者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简便、敏感、综合的多普勒超声新指标;(2)右心室Tei指数受压力负荷增加影响大,受容量负荷增加影响小,其右室功能受损程度与肺动脉收缩压升高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tissuedopplerimaging,TDI)技术定量评价早产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nfan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IRDS)的心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出生且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30例,并选取健康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抽血检验血清CK—MB,并进行心脏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二、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ra)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并计算Em/Am。测定等容收缩期(ICT)与等容舒张期(IRT)时间之和及射血期时间(ET),计算左右室Tei指数。结果IRDS早产儿组中27例(90.0%)合并心肌损害,肺动脉收缩压、血清CK—MB及左、右室Te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右室Tei指数偏高于左室。血清CK—MB值与肺动脉压力升高呈正相关关系(r=0.375,P=0.003)。左室Tei指数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而显著升高(r=0.254,P=0.050)。结论早产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伴有心肌损害。组织多普勒Tel指数对心功能的评估相对传统射血分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快速准确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7例,平均年龄(53.2±15.6)岁,均符合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将全部患者分为3组:左室构型正常者为A组(17例);向心性肥厚者为B组(19例);离心性肥厚者为C组(11例)。正常对照者为D组(2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参数包括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舒张末期左室壁相对厚度(RWT),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E峰减速时间(EDT),左室流出道血流频谱,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Tei指数。结果A组、B组和C组的室间隔厚度较D组明显增厚。P〈0.01:C组的LVDd较A组、B组和D组明显增大,P〈0.01;A组、B组和C组的F/A均较D组减小。P〈0.01;C组的FF值比D组明娃减小。P〈0.01;C组的Tei指数较D组明显延长,P〈0.01;A组和B组的Tel指数比D组也明显减小,P〈0.05,并且A组和B组与C组相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i指数评价左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其方法简单、准确且敏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心脏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超声心动图测量KD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62例的左室射血分数( 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A比值、肺静脉血流S/D比值、左右心室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射血时间(ET)和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并与8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 KD急性期左心室Tei指数较健康儿童明显增高(0.43±0.07 vs 0.37±0.06,P<0.01),恢复期组左心室Tei指数减低,接近健康儿童(0.40±0.09 vs 0.37±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D急性期右心室Tei指数增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1±0.06 vs 0.25±0.05,P<0.01),恢复期组右心室Tei指数减低,逐渐接近正常(0.30±0.08 vs 0.2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D急性期患儿存在心脏整体功能异常,Tei指数能准确、敏感地评价患儿心脏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分为非左室肥厚组52例,左室肥厚组42例,正常对照组30例。全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和左室Tei指数。结果各组LVEF均大于〉50%,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各组无论有无左室肥厚,二尖瓣E/A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左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高血压病早期左室结构尚未出现改变时已经有左室舒张功能的减低,左室肥厚进一步加重了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Tei指数增加对于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及早发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脉冲多普勒成像(PD)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右室Tei指数,对比观察两种方法所测Tei指数的可行性和一致性.方法 对30例狼疮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组织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法测定右室Tei指数,并对两种方法所测Tei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组织多普勒所测Tei指数与脉冲多普勒所测Tei指数具有良好相关性;病例组Tei指数与对照组Tei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Tei-1与Tei-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方法所测Tei指数具有良好相关性,且组织多普勒敏感性略高; Tei指数能有效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经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Tei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用于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狭窄程度<50%)、30例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狭窄程度50%~74%)和30例中度冠状动脉病变组(狭窄程度75%~94%)的左心室Tei指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ei值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ei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44)。结论:Tei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用于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后氧自由基改变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23名官兵高原作业110 d后返回低海拔第1天、第15天采样,化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计算SOD/MDA比值。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高原短期暴露后返回低海拔初期血中SOD和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时间延长前者呈降低趋势,后者呈增高趋势,第15天时与第1天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返回低海拔第1天Te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LVF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返回第15天Tei指数显著低于第1天水平,LVEF显著高于第1天水平(P<0.01)。结论:高原移居人群返回低海拔后存在着氧化损伤,氧化损伤对心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双腔起搏器不同房室间期设置对左心功能影响及探讨其在最佳房室间期设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0例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双腔起搏器进行不同房室间期(AVD)设置,利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不同AVD时的左室Tei指数、二尖瓣返流面积比(Smr/Sla)、左心腔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内,左室Tei指数最小时的AVD设置为(128.50±9.39)ms。当AVD设置为130ms时左室Tei指数(0.46±0.02)与其余各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试验结束后与试验前相比较二尖瓣返流程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评价起搏器安装术后心脏功能变化及超声指导下设置最佳房室间期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胎儿心脏构型和功能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GDM胎儿(观察组)和35例健康孕妇胎儿(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测定,并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胎儿左心室厚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心室壁的厚度、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及右室短轴缩短率测定值均大于对照组,二尖瓣、三尖瓣E峰和A峰的速度比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胎儿心脏构型和功能多发生变化,多普勒超声是评价这种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