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是一种转移酶,主要催化γ-谷氨酰基转换反应。人体内肝、肾、胰、脾、肠、脑和心肌内均含此酶,血清中的主要来自于肝脏,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微粒体,肝细胞膜的胆汁分泌侧和细小的胆管上皮中,主要的功能能够催化谷胱甘肽或其他含的谷氨酰基多肽上的谷氨酰基因转移到其他合适的受体上去,对完成体内含寡肽的较小分子化合物的代谢起重要催化作用,转移出去的谷氨酰基被受体接受后参与物质的生物合成。对于γ-GT的测定问题,最早利用谷胱甘肽作为测定此酶的底物,但由于特异性不高,  相似文献   

2.
随机选择2007~2008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收集符合正常人标准的人群血清GGT测定值,通过百分位数法,分别确定不同性别、年龄组段血清GGT参考区间。结果儿童组无性别差异,但与成年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人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人男性各年龄段之间除少数组段外其余无显著性差异,女性45岁以前与45岁以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应根据不同年龄及性别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GGT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苯妥英钠对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自愿受试者及服用苯妥英钠治疗的患者,在服用苯妥英钠前、服用后0.5、1、2、4、8、12h后抽血检测。结果自愿受试者初次服用苯妥英钠1hγ-GT开始上升,8h后开始下降,12h后下降至服药前正常水平;2~4h后达到最高峰,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治疗的患者服药前、后γ-G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服用苯妥英钠,可使γ-GT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37 ℃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参考方法,并对酶校准品定值,探讨血清GGT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 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GGT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用参考方法 测定GGT(ERM AD452/IFCC)参考品,验证参考方法 的准确度,并对其精密度进行方法 学评价,同时用参考方法 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准确定值,按照NCCLS EP9-A方案分别比较40例人血清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 、配套常规方法 、理论K值常规方法 和参考方法 GGT结果,计算常规方法 与参考方法 的相关系数及相对偏倚.结果 用参考方法 测定ERM -AD 452 GGT参考品结果 113.6 U/L,在其给定的(114.1±2.4)U/L范围内.初步建立的37 ℃ GGT参考方法 总CV<1%.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 、配套常规方法 、理论K值常规方法 和参考方法 比较,相关性均良好,r2分别为0.999 8、0.999 6和0.999 5,与配套常规方法 、理论K值常规方法 相比较,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 与参考方法 的相对偏倚明显降低,在10%以下.结论 GGT参考方法 基本建立,采用参考方法 为酶校准品定值,可以提高血清GGT测定结果 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了138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和60例无肝病其他肿瘤患者及1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GT活性及ALT活性.结果所有肝脏良恶性疾病组血清G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无肝病其他恶性肿瘤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癌组GG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良性疾病组(P<0.01或P<0.05).病毒性肝炎组GGT/ALT比值显著低于脂肪肝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肝硬化组、肝血管瘤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别(P<0.01);随着GGT阳性界值的提高,阳性率逐渐下降,但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却显著提高.结论血清GGT活性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广泛存在于人体肝、肾、脾、心肌等组织中,是一种细胞分泌酶,参与蛋白质代谢,正常人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脏[1]。为观察血清GGT在慢性血吸虫病人病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及临床实用价值,对49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GGT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肝硬化患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本选择142例肝硬化患做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用比色法测定142例血清LDL-VLDL-GGT活力。结果显示,血清LDL-VLDL-GGT测定对肝癌与其他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LDL-VLDL-GGT占血清总GGT百分比对各种肝病的鉴别诊断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肝癌组织和肝癌旁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力及其N-连接型糖链结构的变化.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癌组织和肝癌旁组织中的γ GT活力,并用固相凝集素亲和层析测定γ-GT的糖链与刀豆球蛋白(ConA)和曼陀罗凝集素(DSA)结合百分比,以研究肝癌γ-GT糖链结构的变化.结果肝癌组织中γGT活力均较肝癌旁组织明显增高.两者相比,肝癌组织中γ GT与ConA柱不结合的组分明显升高,弱结合和强结合的组分显著降低;在DSA柱上则相反,不结合的γ-GT组分显著降低,弱结合和强结合的γ-GT组分显著升高.结论肝组织癌变后,其γ-GT活力明显增高,而且伴随着γ-GT糖链结构的明显变化二天线糖链结构明显减少,三、四天线糖链结构明显增高.提示带多天线糖链结构的γ-GT可能是一种肝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不同糖代谢水平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五泉铁路西村社区40~7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将人群分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IGR组及DM组,比较3组人群血清GGT水平的差异,并分析GGT水平与IGR及DM患病风险间的关系。结果:1DM组的GGT水平明显高于NGT及IGR组(P均<0.01)。协方差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饮酒等多种影响因素后,DM组的GGT水平仍明显高于NGT及IGR组(P均69 u/L组的IGR患病风险是GGT四分位水平最低组的2.296倍(95%CI为1.062~4.967,P<0.05),且其DM患病风险是GGT四分位水平最低组的4.399倍(95%CI为2.020~9.579,P<0.01)。结论:甘肃省兰州市五泉铁路西村社区40~75岁常住居民中,血清GGT水平异常者的IGR患病风险升高,且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升高,DM患病风险亦增加,而GGT异常者的DM患病风险升高明显。结果提示该人群中血清GGT水平异常与糖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顾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43-3843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为了探讨慢性肝病的血清(γ-GT)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笔者对128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γ-GT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从赣州市人民医院选取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和健康对照者7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健康对照组(70例)、动脉粥样硬化组(141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159例),抽取空腹血液检测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受试者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肾小球滤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γ-GT(r=-0.598,P=0.00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仍显示血清γ-GT(β=-0.345,95%CI为-0.005~-0.511,P=0.03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γ-GT(OR=0.569,95%CI为0.237~0.867,P=0.029)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保护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监测血清肝酶变化可能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分别测定100例健康人和62例HFRS患者不同病情程度和不同病期血清ALT、AST和γGT的含量。结果:危重型、重型和中型HFRS患者血清ALT、AST和γGT含量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重型患者又明显高于中型;死亡者明显高于存活者。结论:HFRS患者的病情愈重,血清ALT、AST和γGT愈高,预后愈差;检测血清ALT、AST和γGT含量可作为估计病情、判断预后、观察药物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酒精性肝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82例不同临床分型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血清LAP和GGT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LAP和GGT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以酒精性肝炎组增高最为显著,酒精性肝炎组LAP和GG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和0.715,阳性率分别为87.0%和82.9%。结论血清LAP和GGT对诊断酒精性肝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088-4089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患者血清GCT(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DA)患者为DA组,93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为DM组,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ACS组,选取81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NC)为NC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的相关性。结果 DA组BMI大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GGT、Hb A1c含量与LDL-C含量明显高于NC组、DM组和ACS组,TC、TG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NC组(P<0.05);血清GGT与TG、LDL-C水平呈正相关(r=0.637,0.720,P<0.05)。结论血清GGT的数值升高与Ⅱ型糖尿病显著相关,及时监测社区居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水平,对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用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6例CHB患者,在肝脏穿刺活检前行SWE检测及血常规及肝功能检验,记录肝脏硬度(LSM),计算GPR。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将活检所示肝纤维化分为F0~F4共5期,分析Elast PQ和GPR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Elast PQ和GPR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效能的差异,分析Elast PQ诊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Elast PQ和GPR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0.94,P<0.01;r=0.92,P<0.01)。对于F1~F3期肝纤维化,Elast PQ的诊断效能优于GPR(Z=2.21,P=0.03;Z=2.16,P=0.03;Z=2.27,P=0.02)。Elast PQ对ALT≤1×ULN患者的诊断效能优于其对1×ULN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111例和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清GG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尿清蛋白、尿肌酐,计算AC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MOA-IR)。并按照尿ACR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显性清蛋白尿组(CA组),分析各组间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各T2DM疾病组ACR、GGT、FPG、FINS、TG、HOMA2-IR均高于对照组,LD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和CA组ACR、GGT均高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HOMA2-IR、FINS均高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HOMA2-IR与ACR、GGT、TG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92、0.402、0.411,P0.05)。结论 T2DM患者随着IR的加剧,血清GGT水平及尿ACR随之升高,血清GGT和尿ACR对T2DM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肾脏中含量最高,通常肾脏疾病中血液GGT增高不明显,尿液GGT排出增加[1],作者对部分肾脏疾病患者GGT进行检测,以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造影剂对甘油致肾损害大白鼠的肾毒性。结果示:注射造影剂后24h,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蛋白显著增高(P<0.05);72h,尿γ-GT开始恢复,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显著增高(P<0.01),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无明显改变,组织学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损害,肾小管腔阻塞。提示造影剂肾毒性的发病机理可能与直接肾毒性及肾小管阻塞有关。并对尿γ-GT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氏肾炎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同型半胱氨酸(Hcy)、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金氏肾炎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糖脂代谢变化,监测用药前后血清γ-GT、Hcy、TGF-β_1、Cys-C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肾功能、糖脂代谢及血清γ-GT、Hcy、TGF-β_1、Cys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金氏肾炎丸能通过调控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γ-GT、Hcy、TGF-β_1、Cys-C水平而减轻氧化应激及炎性损伤,从而提高肾功能,改善糖脂代谢,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