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348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3年8月~2004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3572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3481例,筛查率97·5%,初筛通过率82·5%,需复筛609例,实际复筛594例,复筛率97·5%,复筛通过率90·2%。对复筛未通过的58例进行ABR检查,6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或单耳听力障碍。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7‰,初筛假阳性率15·4%,复筛假阳性率为1·49%。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重要,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住院期间初筛和出生42d复筛有利降低筛查假阳性率,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从而为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15 2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运行结果,探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transient evoked otoacustic emission,TE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满月至生后6周用同样技术进行复查,对复筛未通过者,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技术诊断,并跟踪随访。【结果】自2003年4月~2006年7月,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16 321例,实际筛查15 247例(总体新生儿初筛率为93.42%);初筛通过率为94.87%;需门诊复筛的共1656例,实际复筛人数1292例,通过1 227例,门诊复筛率为78.02%,复筛通过率为94.97%。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41例(58只耳),由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2.69‰(单耳和双耳)。双耳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11‰。初筛的假阳性率为10.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16%。【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技术是适合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新生儿听损伤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5年射阳县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ABR)诊断.结果:实际筛查5 009例,筛查率为55.00%,初筛通过率为84.97%,需复筛753例,实际复筛538例,复筛率为71.45%,复筛通过率为95.17%.对复筛未通过的26例进行ABR检查,5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为1.00‰,初筛假阳性率为10.22%,复筛假阳性率为0.42%.结论: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DPOAE结合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进行科学干预.  相似文献   

4.
6 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2年7月~200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6 46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 Hz听性相关电位(40 Hz-AERP)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6 387例,筛查率为98.9%.初筛通过5 881例(92.1%).需复筛的506例,实际复筛504例,复筛率为99.6%.复筛通过491例,复筛通过率97.4%.14例复查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13例,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03‰,初筛假阳性率为7.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015%.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情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 [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6年磁县各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出生的新生几进行初筛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及声阻抗技术诊断. [结果]实筛5 218例,初筛通过率91.45%,需复筛446例,实际复筛423例,复筛率94.84%,复筛通过408例,复筛通过率96.45%,最后未通过复筛的15例新生儿都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10例,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92‰. [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重要,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可作为农村第一线听力筛查方法.初筛及复筛未通过者及时转诊作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应用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黄埔区3917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未通过复筛的新生儿于生后3个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及声阻抗进行诊断。结果3917名新生儿中初筛通过3261名,通过率为83.25%。656名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中有592名(90.24%)接受复筛,通过566名(95.61%),最后未通过复筛的26名新生儿都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9例,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30‰,初筛的假阳性率为16.52%,复筛的假阳性率为2.87%。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非常必要,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做到早期干预,有效地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7.
6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 ,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 :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 ( DPOAE)对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 6 4 6 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 ,于生后 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 ( ABR)和 4 0 Hz听性相关电位 ( 4 0 Hz- AERP)技术诊断。结果 :实际筛查 6 387例 ,筛查率为 98.9%。初筛通过 5 881例 ( 92 .1% )。需复筛的 5 0 6例 ,实际复筛 5 0 4例 ,复筛率为 99.6 %。复筛通过 4 91例 ,复筛通过率 97.4 %。 14例复查 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 13例 ,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 2 .0 3‰ ,初筛假阳性率为7.6 2 % ,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 0 .0 15 %。结论 :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 ,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 ,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并对听力异常新生儿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在本院分娩632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对听力障碍者进行多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实际筛查6162例,筛查率97.5%,初筛通过率82.5%,需复筛1078例,实际复筛1051例,复筛率97.5%,复筛通过率90.2%.对复筛未通过的103例进行ABR检查,13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或单耳听力障碍.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1‰.听力障碍相关因素依次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孕早期病毒感染、耳颌部畸型.[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重要,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从而为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 547例(12.0%),其中2 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6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2年7月~200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646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Hz听性相关电位(40Hz-AERP)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6387例,筛查率为98.9%。初筛通过5881例(92.1%)。需复筛的506例,实际复筛504例,复筛率为99.6%。复筛通过491例,复筛通过率97.4%。14例复查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13例,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03‰,初筛假阳性率为7.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015%。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①获得本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资料;②寻找适合本地区的筛查模式;③推动黑龙江省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的广泛实施。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临床医院2005年3月~2006年1月出生的36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142例转诊至本院听力中心的疑似听力损失婴幼儿和儿童进行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对未通过者进行声阻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全面综合检查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结果研究期限内,本院共出生366名新生儿,其中65例(17.76%)未通过初筛,42天56例复筛(9例失访),有3例需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经过听力学初步评估发现2例(5.46‰)有听力损失,其中正常新生儿1例(发病率为3.12‰),高危新生儿1例(发病率为22.7‰)。转诊疑似听力损失儿142例中,确认听力损失113例(79.58%),其中轻度2例(1.8%)、中度10例(8.8%)、重度37例(32.7%)、极重度64例(56.6%),发现确诊年龄为6个月~3岁。结论哈尔滨地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病率相对较高,应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3个月内早期诊断和6个月内早期干预是必要的,以便尽早发现患儿及时给予干预。此筛查及诊断模式适合本地区经济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种联合检查方法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8年5月住院出生3~7天,经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听力筛查(初筛、复筛)均未通过的180例婴幼儿,分别在3月龄~6月龄进行听力测试,方法如下: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 response,ABR)+声导抗(acoustic immittance measurement,AIM);②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声导抗(AIM);③听性脑干反应(ABR)。结果:180例新生儿3~6月龄两次全部完成ABR测试,其中360耳中299耳正常,占83.06%,38例(61耳)异常,占16.94%(61/360耳)。听力损失程度:轻度2耳、中度15耳、重度20耳和极重度24耳,重度和极重度占总听力障碍72.13%(44/61耳)。ASSR测试结果60例(120耳),0.5~4kHz平均反应阈,听力损失程度基本与ABR相符,异常12例(22耳),占18.33%;120例(240耳)DPOAE测试,其中189耳通过,占78.75%(189/240耳),51耳未通过,占21.25%。声导抗(AIM)测试120例,鼓室曲线为A型104例,为B型或C型55耳,异常39例,异常率23.00%。结论:在婴幼儿听力诊断评估中,以ABR v波反应阈作为听力损失指标,但不能作为听力损失诊断唯一工具;只有多种联合听力检测才能有效的提高准确率,确保整个筛查诊断过程中不出现假阴性及听神经病的漏诊;同时有助于确诊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3.
704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初步资料。方法 :新生儿出生 3~ 4天及出生 4 2天分别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 (DPOAE)进行普遍听力初筛复筛 ,复筛未通过者脑干诱发电位 (ABR)诊断 ,异常者在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两次 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住院期间筛查新生儿 70 4 0例 ,1次通过 5 76 7例 ,通过率 81.9% ,4 2天再次复查 5 731例 ,通过 5 6 0 4例 ,通过率 97.8%。未通过者 3个月内 ABR检查 114例 ,有 4 8例未通过 ,至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有 36例转为正常 ,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 12例 ,听力损失发病率 1.70‰。结论 :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的检测方法 ,住院期间普遍听力初筛和出生4 2天普遍复筛有利降低筛查假阴性和假阳性 ,两次 ABR确诊有利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听觉稳态反应(audition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测试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听反应阈,了解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对ASSR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出评价。【方法】对186例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272只耳进行ASSR测试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iainstemrespomse,ABR)测试,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听力初筛、复筛未通过的272耳,41.5%的反应阈≤30dB,轻中度听力损失占49.6%;AS-SR0.5,1,2,4kHz4个测试频率的反应阈值与ABR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6,0.749,0.795,0.713,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ASSR和ABR阈值有较高相关性,是一种具有频率特性的客观测听方法。因此,ASSR测试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续的听力学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及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方法】 对NICU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及出生42d时常规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DPOAE)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初筛同时调查每个新生儿的出生史、家属史、母亲妊娠史、父母社会阶层等。复筛未通过者ABR检查,ABR检查异常者在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经两次ABR检查异常者确诊为听力损失。所有资料均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ICU新生儿287例,初次筛查通过223例,通过率77.7%;复筛227例,通过213例,通过率93.8%;3个月内ABR检查14例,通过11例,未通过3例在6个月时再次ABR检查,最后确诊听力损失2例,听力损失发病率7.0‰,其中1例初筛通过。初筛通过率右耳高于左耳,女婴高于男婴,足月儿高于早产儿,出生体重2500g以上者高于2500g以下者,单胎高于多胎,日龄小于6d者高于6d以上者。【结论】 全体NICU新生儿均应成为听力监测的对象,两次常规筛查是NICU合适的筛查模式。影响DPOAE筛查的因素有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胎数,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病情况,探讨较为科学而可行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期诊断模式。方法 对NICU中673例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筛查,所有新生儿于1月后作第2次筛查,2次筛查仍未通过者于3~6月龄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予以诊断。结果 共筛查673例高危新生儿,初筛结果阳性164例,阳性率为24.4%。复检599例,复检率89.0%,复检阳性37例,阳性率为6.2%。37例患儿于3~6月龄进行ABR检查,确诊有听力障碍18例,其中有2例听神经病患者,5例轻度听力损失患儿与中耳积液有关。673例高危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67%。 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建议DPOAE联合新生儿听力筛查仪(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作为该人群的听力筛查模式;NICU新生儿听神经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高胆红素血症与听神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要做好NICU患者的跟踪随访和定期的听力学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与听觉稳态反应(ASSR)在听力复筛未通过婴幼儿早期听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233例(466耳)听力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使用ABR、ASSR测试,进行听力学初诊及复诊。分析ABR与ASSR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233例婴幼儿,在1~3个月时初诊听力正常64例,单耳或双耳听力损失169例,其中轻度88例,中度60例,重度12例,极重度9例。6个月时复诊106例,听力正常60例,听力损失46例,其中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极重度9例。失访63例。结论:ABR与ASSR联合应用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为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该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廊坊地区出生的79 45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及高危儿42天后采用DPOAE联合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进行复筛,复筛阳性者采用AABR+ABR+DPOAE+声导抗等听力测试做最后确诊,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和性质。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79 450例,初筛率92.5%;初筛通过69 122例,通过率87.0%;复筛8 125例,未通过975例,阳性率12.0%;确诊201例,总发病率2.5‰,其中轻度听力损伤108例,中度听力损伤56例,重度37例。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及时给予干预,减少听力损害的发生,促进言语发育,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聊城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状况,探讨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出生于聊城市9个县的新生儿71797例。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出生3d的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产后42d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复查,仍未通过者,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技术检查,并跟踪随访。结果初筛59376例,初筛率82.70%,其中NICU高危因素患儿2432例,普通病房56944例;初筛通过53952例,未通过5424例,复筛1971例,复筛率36.33%,确诊的102例,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1.72‰,NICU患儿检出率为2.55%,普通病房检出率为0.07%。其中81例接受了听力评估和治疗。结论聊城市新生儿筛查覆盖率不高,检测系统不完善,治疗方式应系统化,在聊城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122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害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和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部分因素。方法:采用3阶段筛查法,即出生后以耳声发射进行初筛;出生42d复筛;未通过者用脑干诱发电位最后确诊。结果:1 908例住院分娩新生儿中共筛查1 228例(64.36%),初筛通过1 104例(89.99%),124例需复筛者,实际筛查110例。最后确诊听力损害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与检测时的天龄有关,新生儿出生0~3d的初筛通过率为76.09%,4~10d通过率为93.10%,孕36~41周、分娩方式、性别、耳别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结论:东营市西城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为5.7‰,与发达国家相比较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在出生3d后进行,通过筛查可及早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并进行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