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在功能定位、运行机制上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应根据国家对高校卫生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树立科学、发展、客观的高校卫生工作定位观,重点做好预防保健和医疗工作,确保师生健康;协调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属地化管理等各方面关系,切实解决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促进高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曹敏 《中国校医》2002,16(1):84-85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不断深入 ,作为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管理模式如何定位 ,如何更好地为高校师生员工服务 ,本文将就上述问题作一探讨。1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能否交给后勤服务中心托管教育部教体 ( 1988) 4号文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指设在高等学校内 ,主要为师生员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 ,按学校规模大小及服务对象多少分别设置校医院或卫生科”。可以这样认定 ,高校医疗机构是“内部医疗机构” ,主要服务对象是“师生员工” ,设置形式是“校医院或卫生科”。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历来由校方直接管理或总…  相似文献   

3.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社会化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参与后期社会化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在分析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提出了校医院的基本定位和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现阶段的三种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改革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明确医疗保健机构在高校中的定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简称《规程》)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理应得到切实的遵守与全面落实。它不仅明确了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规范,而且规定了其设置须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国家相关法规审批建立,即要具有医疗机构执业的合法性。这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没有根本矛盾,《规程》既符合高校的实际又具有科学性,是高校医院定位的依据。应该清楚地看到,长期以来校医院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实上是以卖方市场,坐堂开方,“关门”办院,靠吃皇粮形成的医疗保健…  相似文献   

5.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改革必须面向社区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卫生改革逐步深入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大潮中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国家有关医药卫生改革文件明确指出 ,卫生改革包括各部门、各行业的医疗卫生机构。笔者认为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工作性质、任务及要求 ,和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 ,构建一个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供主动、高效、方便、价廉的卫生服务 ,这是高校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 ,也是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 )为了优…  相似文献   

6.
本描述了目前日本医疗保健机构的全面财政状况,并提出了对医疗保健行业与其他行业作经济上比较的方法,日本医院如果要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稳定。则必须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强化医疗保健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提高消毒灭菌卫生质量.为了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能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切实保证医疗保健用品使用安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1998年以来,我们在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与灭菌监督监测中发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现总结如下,以便引起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李谟  何为民  陈仕发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12-1912
儋州市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较以往有回升趋势,共死亡8例,死亡率82.02/10万。为进一步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按属地管理原则,于2004年9月21~30日对儋州地区医疗保健机构产科现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 1 医疗保健机构在卫生防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附则的规定,医疗保健机构:指医院、卫生院(所)、门诊部(所)、疗养院(所)、妇幼保健院(站)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其卫生防病工作的主要任务为两部分:(1)医疗保健机构自身的卫生防病管理,即指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卫生防病法律、法规和规范,在从事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活动中应履行的卫生防病责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市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现状和污染情况,改善和提高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我站于2001年6~10月对市、县级综合医院15家、卫生保健单位25家、乡卫生院125家、企事业单位医疗室122家、村卫生所691家、个体开业645家。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居民就医选择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影响城乡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影响因素,并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9年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疾病严重程度、医疗保险状况、有无工作以及户籍是影响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关键因素。结论应当针对这些方面对目前政策做出调整以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医疗机构内预防保健科的认知情况,为预防保健科的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不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省市级和县区级医院中各抽取4~6家综合医疗机构。对被选定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科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随机抽取1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在所调查的医护人员中,95.1%的人认为保健科在疾病控制、甚至传染病控制中起作用,60.5%的人认为预防保健科是公共卫生管理科室,86.4%的人对预防保健科工作比较满意,87.7%的人关注预防保健科的发展,63.3%的人认为预防保健科的现状能适应目前工作,预防保健科需要改革(75.9%)。同时建议加强对预防保健科工作的宣传;改善办公条件;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人员待遇;加强与一线科室的联系;增加保健科的人员;加强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政府承担经费等方面。结论要加强预防保健科人员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同时调整保健科工作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以一流的标准做好重点对象医疗保健工作,本介绍了该部开展医疗保健工作的体会。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强化保健意识,强化措施到位,强化激励机制,强化硬件建设;二是强化管理,从健全完善制度,加强能级管理,周密科学安排,严格质量把关等方面入手,按万无一失地要求落实保健工作。三是优质服务,通过加强窗口建设,狠抓学习提高,鼓励技术创新,重视保健教育等手段,以一流的标准完成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成都市对165家有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从产房、设备、队伍建设、产科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审后的换证工作,其中109家合格,合格率66.06%。为提高产科质量,提出要增加产科投入,加强医疗保健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产房改建工作;加强基层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执法力度,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取缔产科执业资格,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拓宽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渠道,突破彼此问沟通的瓶颈,从根本上解决相互间的矛盾,本文从专业技术、医院管理、历史与体制几个层面剖析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矛盾的成因。对彼此学科了解不足、禾形成有效的沟通平台、医技科室在医院处于弱势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医技人员少有机会参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是彼此间矛盾的症结所在。医院主管领导高度重视,改革管理模式,创新思维,医务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协调一致形成互动方能真正突破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沟通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干预项目,明显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观念、行为。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口腔知识水平和改善口腔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拓宽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渠道,突破彼此间沟通的瓶颈,从根本上解决相互间的矛盾,本文从专业技术、医院管理、历史与体制几个层面剖析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矛盾的成因。对彼此学科了解不足、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平台、医技科室在医院处于弱势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医技人员少有机会参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是彼此间矛盾的症结所在。医院主管领导高度重视,改革管理模式,创新思维,医务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协调一致形成互动方能真正突破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沟通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虚拟医疗发展历程、虚拟医疗相关技术以及虚拟医疗发展前景,针对虚拟医疗的时空压缩特性,推断出虚拟医疗将对人们就医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包括①检验、诊断、治疗分离,就医活动的高效化;②平台服务,就医流程的智慧化;③目标转变、医疗服务的日常化。基于此,利用虚拟医疗优化了现有就医流程,通过远程高效的虚拟医疗技术在社区医院等基层医院实现检查、诊断、开具处方药、注射等基础医疗服务,而手术等高端医疗服务仍由核心医院提供,从而达到分流病患、优化医疗服务体验、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看病贵、看病难"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表现得相当突出。因此,加强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分析研究,对于实现医疗服务领域健康有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