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依达拉奉30mg,2次/d静滴,共14d.治疗组同时合并使用醒脑静20mL,2次/d静滴,共14d.2周后观测两组患者APACHE-Ⅱ、GCS评分,伤后4个月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1),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伤后4个月总体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早期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高压氧联合奥利达(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高压氧联合奥利达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患者中36例为高压氧联合奥利达治疗组(HBO组),行高压氧联合奥利达和其他常规治疗;32例为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结果 1~10 d HBO组清醒率(80.6%)显著高于对照组(43.8%)(P<0.01),11~20 d对照组清醒率(31.3%)显著高于HBO组(11.1%)(P<0.01).HBO组全部清醒,对照组15.6%未清醒,差异显著(P<0.01).HBO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联合奥利达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可明显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有明显的促进苏醒作用,且能够提高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对照组102例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组100例,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GCS评分.结果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78.0%,对照组58.8%,治疗组GCS评分提高6±3分,对照组提高3±2分,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和纳络酮),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苏醒时间明显缩短,ADL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明显改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愈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现察中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GCS评分在3~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常规处理治疗和高压氧仓治疗,治疗组给予申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为73.3%,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申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和神经节苷脂(GM-1)治疗高危婴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多组对照比较实验,对各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神经节苷脂治疗组及高压氧 神经节苷脂治疗组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压氧 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佳,优于高压氧治疗组和神经节苷脂治疗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与神经节苷脂治疗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的联合使用对高危婴儿脑损伤可增加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0d后的血CRP水平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的血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CRP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王敏  贾军  庄志坚  韩冰  彭小丽 《广东医学》2008,29(4):636-637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和3疗程GCS评分,伤后3个月的GOS分级。结果高压氧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植物生存和病死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10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并评价治疗效果及NABA评分比较,疗程为30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BNA评分观察组(38.8±3.6),显著高于对照组(34.2±3.4),表明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神经节苷脂钠和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用常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优先考虑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神经节苷脂GM1在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颅脑液压损伤后早期给予神经节苷脂GM1(30 mg*kg-1,伤后5 min和60 min各一次)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在伤后6 h对动物平均动脉压、脑水肿,以及损伤侧脑组织内乳酸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结果:在颅脑液压损伤后,损伤组动物出现平均动脉压降低,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乳酸和LPO含量增加;而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组动物平均动脉压维持在伤前水平,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乳酸和LPO含量较损伤组动物显著下降(P<0.05或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与颅脑损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在颅脑损伤后早期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盐酸甲氯芬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压氧联合注射用甲氯芬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甲氯芬酯+高压氧)、对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10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氯芬酯,10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的HIE患儿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检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林晓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15-216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术后均给予脱水、止血、止痛、抗感染、促醒及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4.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 )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功能康复指导,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高压氧与心理干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得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及认知能力评分(MMSE)。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均降低,MMSE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O5)。结论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与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颅脑外伤后头痛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共105例颅脑损伤后头痛患者进行氧与药物联合应用的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105例患者分为3组:高压氧组(42例),舱外高流量氧组(36例)和对照组(27例)。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头痛治疗效果评价方法。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即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镇痛等药物,高压氧组加用高压氧治疗,舱外高流量组加用舱外高流量氧治疗(常压氧)。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高压氧组、舱外高流量氧组、对照组的VAS评分别为(1.24±1.63)、(3.21±2.12)、(4.13±1.42)分;头痛次数为(1.67±0.62)、(3.87±1.29)、(4.28±0.75)次/周、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48±0.87)、(2.52±0.92)、(4.37±0.96)h。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高压氧组治愈率最高,舱外高流量氧组效果次之,前2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后头痛患者,联合应用氧与药物治疗是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后6个月应用格垃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outcomescale,GOS)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高压氧组、高压氧联合复方丹参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高压氧联合复方丹参组在高压氧组治疗基础上加点复方丹参注射液,10天为一疗程。结果:高压氧联合复方丹参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高于单用高压氧组,疗效有显著差别。结论:高压氧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孙慧文 《中国现代医生》2014,(16):96-97,101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昏迷患者5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苏醒时间为(15±1.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早期采取高压氧治疗。并做好人舱前的护理以及加压、稳压、减压过程的护理,不但可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后遗症.并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宋学林  杨宝义 《河北医学》2013,19(9):1329-133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0年高压氧治疗≥30次的STBI患者171例,按开始HBO治疗的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15d)、B组(16—30d)、c组(〉30d),观察三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的GCS评分和疗效明显提高,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C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STBI的效果好,越早开始HBO治疗效果越好。STBI患者应尽早行HBO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高压氧组,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卒中单元+高压氧组在卒中单元的基础上加上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高压氧组ESS评分及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卒中单元+高压氧组ESS评分及BI评分显著高于卒中单元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 I)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142例sTB I患者,其中男116例,女26例,年龄12岁-65岁,平均28.2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机采用高压氧(HBO)治疗分成四个治疗组:对照组45例,即常规治疗组;≤3天HBO治疗组32例;≤7天HBO治疗组28例;〉7天HBO治疗组37例。四组的年龄及入院时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42例中治愈43例,有效110例,无效及死亡32例,总有效率78.2%。sTB I后不同时机采用HBO治疗,其中(4-7)天治疗组比较对照组疗效及远期预后有显著差异(P〈0.025);而HBO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方法通过对昏迷时间、肢体瘫痪恢复程度、病程及远期转归的指标分析,均提示在西宁地区sTB I后(4-7)天加用HBO治疗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对西宁地区sTB I患者,除必要的外科手术、生命体征监护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外,配合HBO治疗是创伤救治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选择不同时机的HBO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救治率及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