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感染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造成的损失巨大。据报道,按我国院内感染发生率推算,每年因医院感染耗费人民币达100亿元之多。回顾我院2003-12~2005-02神经外科住院的1503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15例,感染发生率为7.7%。为了解神经外科院内感染患者医疗费用等情况,本调查采用1:1病例配对方法,对110例感染病例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医院感染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与寿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甚至成为长期住院重症老年患者直接或间接的死亡原因。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2010年-2013年各科室院内感染率及部位分部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强化医护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院内感染的必要性和有关消毒隔离措施,取得合作共同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高压氧神经内科自 1992 - 0 1~ 1997- 12的住院病人进行了院内感染监测 ,并与全院及内科系统同期感染发病率比较 ,发现该科院内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全院和内科系统水平。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监测其间该科住院病人 2 5 31例 ,按病种、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院内感染部位、历年医院感染发病率等归类比较。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国家卫生部医政司“院内感染监控研究协调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确诊资料以病人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报告、细菌培养、X线等各种特殊检查结果为依据。2 结果2 .1 感染发…  相似文献   

4.
院内感染作为考核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已受到各级医院重视。为了探讨精神病人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特点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现对我科548例住院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1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病例来源于我院精神病科1998-10-2000-10住院精神病患者,选择入院时内科及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1 552例住院高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感染的常见部位、危险因素以及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从而掌握高龄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院内感染及合理选择用药。结果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部位最常见部位为下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均为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中多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的为肠球菌、金葡菌。结论院内感染影响因素较多,以感染耐药菌多见,高龄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主要发生于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临床医师应掌握耐药特点合理用药,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院内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内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而精神疾病患者由于思维紊乱,行为失控,治疗不能配合等原因,成为医院内感染中的易感人群。本文对2372例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精神病人院内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397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英  杨秀英  林世华 《武警医学》2000,11(11):655-655
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收集 资料为397例出院病历,其中恶性肿瘤273例,良性肿瘤124例,男性246例,女性151例,年龄11~91岁,平均年龄455岁,平均住院天数235d,手术196例,入院后48h之内血象正常,无感染及潜在感染因素。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认真查阅住院病历,择出所需项目,填入调查表进行统计。2 结果和分析21 医院感染情况 397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有87例发生过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91%,87例患者先后发生医院感染108次,例次感染率2720%,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为525%,例次感染率为574%,表明肿瘤病人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是…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是医院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为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与院内感染关系,我们对1996年7月~1997年8月住院病人抗生素应用与院内感染关系情况做了回顾性调查。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调查了1996年7月~1997年8月2144份所有出院病人病历,对...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患者、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是主要的感染对象.医院感染明显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天数,延误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更严重者可能会使患者失去生命.因此,如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及管理者现实的命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对相关医院感染控制及预防和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院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的一切感染,如果做不好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可危及住院患者、医院职工、门诊患者甚至住院患者的探视者和陪护家属。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各种侵入性诊断与治疗操作的不断普及,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铜绿假单胞菌(PA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PAE又称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全院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方法:以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2005-01~2008-12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年住院病人共计11 212例,发生医院感染412例,感染率为3.8%,其中以内科住院病人最高,其次为外科住院病人.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加快医院床位周转对减少患者费用支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文献报道NICU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40%。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直接死因的30%由感染引起。医院感染将延长住院时间、危及患儿生命,对患儿、家属、社会都造成危害。因此,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管理非常重要。为了研究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本组资料对2010年1月~12月与2011年1月。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NICU住院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因素及院内感染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规范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的296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为分析对象,对其耐药性情况及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易发生在医院呼吸内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且高龄患者比例较高。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气管插管等,都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和院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耐药性较强、耐药谱较广等特点;高龄患者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4.
任翠蓉  杨琼芳 《西南军医》2012,14(3):408-409
目的了解医院恶性肿瘤病人医院内感染率,顺位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08~2011年住院3天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年中住院3天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1832人,发生院内感染372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抗生素滥用,有手术史的恶性肿瘤病人发生率高。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医院内感染与病人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治疗,抗生素使用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但长期以来,医院感染关注的重点是住院患者,而医院工作人员,特别是在医院工作的非医务人员(包括医院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护工、洗衣工等),  相似文献   

16.
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凤珠 《武警医学》1996,7(6):331-333
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感染管理室王勤张凤珠①(上海201103)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并发症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院内感染高危病区之一。本文对487例患者进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为预防和控制ICU院内感染提...  相似文献   

17.
邹国花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124-1125
目的:保障医院环境质量,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切断医院感染传播.方法:根据保洁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与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较完善的、合理的管理和监督措施.结果:对保洁员进行规范管理,为医护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也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更为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奠定了基础.结论:对保洁员进行合理的规范化管理,可提高保洁员院感管理意识,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切断医院感染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西藏拉萨海拔3658m,氧分压约为海平面的68%。由于缺氧、高原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约为总住院病人数的22.5%。为了解我院高原性疾病院内感染情况,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我们对1993年7月~1995年6月的高原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按王枢群、张帮燮的医院感染学诊断标准判断。确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放射和实验室检查而定。  相似文献   

19.
聂莹 《西南军医》2005,7(4):24-26
目的 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情况,确定多种危险因素,提出监测和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成组不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病房环境、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以及抗生素种类应用病例组与对照组相差显著。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老年、住院时间延长、病房环境因素、白细胞减少以及抗生素应用种类增多是感染增加的危险因素,应对其加强监测及预防。  相似文献   

20.
张芹  张浩 《西南军医》2010,12(4):648-64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8月~10月的住院患者4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0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治疗程序,观察组在常规住院治疗程序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泌尿系统及皮肤软组织的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及信任度分别为96.7%和96.2%,均高于对照组的89.0%和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加强医院感染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