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使用蒙药治疗的62例成人ITP患者的资料。通过观察蒙药治疗1~3个疗程后的有效率、中位血小板数、出血评分、不良反应等评价蒙药治疗成人ITP的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完全反应2例、有效23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40.3%;3个疗程后完全反应7例、有效3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2.6%。治疗前中位血小板数为14×10^9/L;1个疗程后中位血小板数为23×10^9/L;3个疗程后中位血小板数为32×10^9/L。治疗前出血评分为0~2分者为43.8%;1个疗程后为77.4%;3个疗程后为96.8%。结论:蒙药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例r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药(强的松、长春地辛)和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的总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P < 0.05)。患者血小板的指标中,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升高水平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下降水平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5),颗粒巨核细胞与裸核巨核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对rITP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治疗(早期、中期、后期、巩固期)阐述了白玉盛主任医师辨证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思路,辨证时重视病人的临床表现,不仅调节气血阴阳,还适时加以补益之剂,使免疫紊乱达到平衡,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自1991年以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99例CITP气不摄血证患儿临床特点,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糖皮质激素组(22例)、糖皮质激素+中药组(39例)、中药组(38例),分析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激素+中药组整体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素组停药后复发率57.1%,高于激素+中药组(18.2%,P=0.008)。激素组不良反应(柯兴氏貌、身长受抑及严重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儿童CITP可获得较高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降低停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疗法结合强的松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02例免疫性不孕患者随机分3组,中药组34例,采用中药补肾调周疗法,西药组33例,服用强的松,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补肾调周疗法和强的松。结果:总体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好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妊娠率方面,观察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b滴度下降方面,3组均匀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下降程度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总体疗效方面、妊娠率、AsAb滴度下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周疗法结合强的松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和单纯西药,是治疗免疫性不孕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赵一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4):3831-3832
肝硬化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血小板的升高或降低是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出血趋势的主要标志,同时它也是临床难治症之一.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1 7岁 ,因患甲亢 2年、皮肤有出血点 1个月住我院。1 998年 9月曾在某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用他巴唑治疗 ,停药 2个月后出现皮肤紫癜 ,于 2 0 0 0年 1 1月2 0日住院。查体 :T 37℃ ,P 92次 /min ,R 1 9次 /min ,BP1 4 /9.3kPa(1 0 5/75mmHg) ,发育正常 ,皮肤散在出血点 ,无黄疸 ,浅表淋巴结不大 ,双侧眼球轻度外凸 ,甲状腺Ⅰ度肿大 ,心肺正常 ,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 :WBC 5 .1× 1 0 9L- 1 ,RBC 4 .1 5× 1 0 1 2 L- 1 ,Hb1 32g/L ,Plt1 7× 1 0 9L- 1 ,TSH 0 .1 5mIU/… 相似文献
13.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瘀紫、鼻衄、内脏出血等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TP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ITP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主要手段,在ITP的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制备与临床接近的动物模型是ITP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目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众多,主要有免疫造模、自发免疫模型、转基因造模以及其他造模方法。免疫造模是最常用的方法,实验用动物主要是小鼠,常用的注射途径是腹腔注射,常用的免疫原有抗血小板血清、单克隆/多克隆抗体、血小板等,自发模型与转基因模型比较少用。此外也有结合中医理论开展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主要有ITP热盛证模型,ITP肾阴虚证模型,ITP气不摄血证模型等,为该病的证候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些年来ITP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希望对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跟师期间学到的知识,结合高萍教授发表的论文及其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探讨,总结高萍教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高萍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包括热、虚、瘀三大方面。本病的发展是一个由实转虚、由阴虚转阳虚的过程,病久发为脾肾阳虚,而瘀血可见于疾病的始终。治疗时始终注重顾护脾胃,凉血、止血、化瘀贯穿始终,兼顾补肾、养血。高萍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丰富,值得不断进行总结,对临床治疗本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药,利血生,维生素B4和其它西药综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80例,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gG,IgA两缚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机理可能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有改善骨髓微循环,重建造血功能,调整机体免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12-214
目的:观察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茜合剂+泼尼松)30例和对照组(单用泼尼松)30例,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出血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有效率(57.14%)明显优于对照组(19.23%)(P0.05)。结论: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还可减少长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细胞减少症是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并继发感染的原因之一 ,也是肿瘤治疗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44例 ,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研究共观察白细胞减少症 96例 ,其中男 44例 ,女 5 2例 ;年龄 2 2~ 5 2岁 ,平均年龄 (36 .2± 2 .4)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1 ] ,经查周围血象证实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 4× 10 9/L者 ,病程 2~ 48个月。患者多为肝炎后 ,药物因素及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者 ,绝大多数患者以神经衰弱为主要临床表现 ,如乏力、头昏、食欲不振。中医辨证按参考文献 [2 ] :其中脾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