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5mg/d,1次/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2.5mg/d,1次/d;C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5mg/d,1次/d。服药8周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指数都显著升高,C组患者在血压达标率和血压变化值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且B组患者的血K+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高血压症状,但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日,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5mg/日.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结果:(1)两组治疗前血压、心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到我院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4例,对观察组103例患者采用左旋氨氧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104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较分析2组患者在同样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分别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疗效优39例,疗效优良率达92.23%,对照组患者疗效优37例,疗效优良率达88.46%.观察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发生头痛1例,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4%;对照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发生水肿1例,头晕1例,心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8%.2组在临床疗效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上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的服用量仅为氨氯地平的一半,所以临床利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加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1、2组分别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组联用左旋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测定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58/80)、75.0%(60/80)和91.2%(73/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8);治疗后三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对照组1组和对照2组患者出现心率波动,治疗组心率较为稳定.各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巩立春 《现代保健》2013,(22):28-2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联合用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倍他乐克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联合用药,左旋氨氯地平每次1片(2.5mg),1次/d,倍他乐克每次1/2片(25mg),2次/d;倍他乐克组给予倍他乐克每次1/2片(25mg),2次/d;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每次1片(2.5mg),1次/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倍他乐克组(80%)和左旋氨氯地平组(8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比较,相对于治疗组,倍他乐克组引起心率减慢,左旋氨氯地平组引起心率加快,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心动过缓、脸红、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其中倍他乐克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合用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在降低血压、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降压作用,且不引起心率波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田越 《药物与人》2014,(1S):3-3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左旋氨氟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患,将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150例实验组和15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每天使用5到10mg,对实验组实行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每天使用2.5到5mg。同时需要对两组病患的24h内的动态血压(ABPM)和血压(CBP)进行测量。结果:在降低诊室舒张压方面,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方相比较要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h平均舒张压方面,左旋氨氯地平效果较氨氯地平要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左旋氨氯地平要低于氨氯地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区别,但左旋氨氯地平在使舒张压下降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并且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左旋氨氯地平为主的不同降压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139例患者,70例为联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69例为对照组单独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1次/d,替米沙坦40 mg,1次/d,用药1周后未能达到目标血压,则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增至5 mg,替米沙坦增至80 mg,服用6周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7.0%,且两组血压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高了疗效,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0,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DBP与SBP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比较,厄贝沙坦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比较,厄贝沙坦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门诊就诊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47.5 mg,每天1次。8周为1个疗程,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并计数心率,每周上午1次,连续测量8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为(132.2±9.8)mm Hg(1mm Hg=0.133k Pa),舒张压为(80.7±8.5)mm Hg,心率为(72.2±11.4)次/min,治疗组分别为(137.6±10.5)mm Hg,舒张压为(87.2±11.2)mm Hg,心率为(80.6±12.6)次/min,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和心率减慢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联合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单纯的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氨氯地平治疗同时给予二甲双胍,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BM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而且能降低患者BMI,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赞 《现代保健》2014,(20):7-9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入选高血压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盐酸马尼地平组40例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40例。两组每天分别服用盐酸马尼地平片5 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共8周。结果:治疗8周后,盐酸马尼地平片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22.1±5.67)mm Hg和(16.8±1.32)mm H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分别下降为(22.5±5.38)mm Hg和(16.1±1.51)mm 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马尼地平片组心率下降为(0.3±0.55)次/min,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心率下降为(0.5±0.46)次/m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盐酸马尼地平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82.5%(33/40),苯磺酸氨氯地平为80.0%(32/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马尼地平片每日服用1次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5例。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同时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对两组的血压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的血压值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疗效相当。治疗组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健康愉快感、躯体症状、工作表现、生活满意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酯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靶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12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坎地沙坦酯片8 mg/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压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53/61),对照组为72.1%(44/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VST、LVEDD、LVPWT、LVMI、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VST、LVEDD、LVPWT、LVMI、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8.5±1.3)mm比(9.2±1.2) mm、(39.6±4.8) mm比(44.3±3.9) mm、(8.4±1.4) mm比(9.1±1.3)mm、(89.4±9.3) g/m2比(97.3±8.9) g/m2、(8.3±0.3) mm比(8.7±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白蛋白总量、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SCr、Ccr、24 h尿白蛋白总量、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94.6±25.5)μmol/L比(118.5±38.4) μmol/L、(102±24) ml/min比(96±18) ml/min、(1.05±0.51) mg/24 h比(1.27±0.22)mg/24 h、(155±36) mg/L比(185±4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优于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在逆转左室肥厚、改善颈动脉IMT、保护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方面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惠敏 《现代医院》2013,(11):42-44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高血压病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高血压病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基础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和联合利尿剂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各40例.比较两组心脏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间心率、血压、LVEF均改善,但差异不明显(P〉0.05);而观察组EPFv、APFV、EPFV/APFV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尿钠肽等指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尿剂螺内酯可有效提升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发挥良好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佛山市顺德区6所中学7 764例高中学生进行血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目前中学生血压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9月12月对佛山市顺德区6所中学7 764名高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测量血压、体质量、身高等生长发育指标,分析中学生小有血压的置信区间,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呈增长趋势。②根据体重指数(BMI)分组,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三组,结果随着BMI的增加,血压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按睡眠时间<6 h(A组)、6 h≤睡眠时间<7 h(B组)、7 h≤睡眠时间<8 h(C组)、睡眠时间≥8 h(D组)分四组,结果,随着睡眠时间增加,血压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收缩压、舒张压、手机电脑使用时间在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睡眠是影响中学生血压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手机电脑使用时间过长是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杀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d(4周),4周后血压仍不能控制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A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剂量加倍(10 mg/d);B组在服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服培哚普利4 mg/d.A、B两组患者均在加服药前与加服药8周后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24 h动态血压,以测量值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作为血压变异性的指标.结果 A组加服药8周后,24 h收缩压变异度(24 h SSD)、白天收缩压变异度(dSSD)、夜间收缩压变异度(nSSD)、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24 h舒张压变异度(24h DSD)、白天舒张压变异度(dDSD)、夜间舒张压变异度(nDSD)均较加服药前降低[(13.22±1.10) mmHg(1 mmHg=0.133 kPa)比(15.97±1.65) mmHg、(12.04±2.21) mmHg比(15.15±2.89) mmHg、(10.22±3.29) mmHg比(12.23±3.21) mmHg、0.093±0.021比0.104±0.017、(11.33±2.09) mmHg比(13.27±1.43) mmHg、(10.64±1.81) mmHg比(12.57±1.43) mmHg、(9.56±1.32) mmHg比(11.23±2.2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加服药8周后,与加服药前比较,24 h SSD、24 h SCV、dSSD、dSCV、24 h DSD、24 h DCV、dDSD、dDCV、nDSD均显著下降[(10.23±4.72) mmHg比(15.27±3.23) mmHg、0.083±0.032比0.106±0.019、(10.85±3.29)mmHg比(15.09±3.21)mmHg、0.080±0.028比0.096±0.025、(10.13±2.43)mmHg比(13.37 ±3.13) mmHg、0.111±0.035比0.136±0.032、(9.58±2.49) mmHg比(12.29±3.27) mmHg、0.112±0.036比0.123±0.041、(9.46±2.78) mmHg比(11.19±4.2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SSD、nSCV及nDC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服药8周后,B组24 h SSD、24 h SCV、24 h DSD、24h DCV、dSSD、dDSD、dSCV及dDCV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SSD、nDSD、nSCV及nD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单药加倍剂量和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且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一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共计56只高眼压症以及术后残余青光眼、原发性的开角型青光眼,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28只眼,治疗组采用布林佐胺(1%)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0.5%)治疗,比较两药物降眼压的作用以及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后,眼压都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下降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变化和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出现了心率抑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性副作用。结论: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降眼压作用,无心率抑制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眼的理想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D-二聚体和血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血粘度表达。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90.62%,B组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和血粘度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D-二聚体、血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A组D-二聚体、血粘度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降低D‐二聚体和血粘度,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