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了解吉林省白城市农村6~18岁中小学生2012-2017年间的营养状况,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7年在吉林省白城市3个县(市)(大安市、通榆县、镇赉县)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2 949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结果 2012-2017年白城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5.80%,超重检出率平均为12.97%,肥胖检出率平均为12.46%;男生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6.3%,14.8%,14.7%)均高于女生(5.3%,11.0%,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57,165.34,220.15,P值均<0.05);2012-2017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肥胖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白城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超重和肥胖率均逐年上升.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现状.  相似文献   

2.
了解江西省7~18岁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学生营养干预与健康教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4年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江西省南昌、九江、赣州3个地区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通过对体质量指数的分析来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2014年江西省学生营养不良率为9.3%,超重率为11.3%,肥胖率为5.2%.17,18岁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10.8%,15.8%),7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14.3%,10.0%).乡村男生营养不良率(13.2%)高于城市男生(9.0%),乡村女生营养不良率(8.7%)高于城市女生(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245,6.320,P值均<0.05).结论 江西省学生营养状况不容忽视,超重肥胖与营养不良问题共存,应采取有效干预控制措施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平市城区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为营养不良及肥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平市城区2011-2015年中小学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平市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7%、4.7%、5.9%、5.5%、和6.2%,有逐渐上升趋势;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5.5%、13.9%、13.9%、14.7%和14.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7.0%、7.9%、8.4%和7.5%,均处于相对稳定水平;男生营养不良率、肥胖及超重率均高于女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结论 南平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营养不良和肥胖.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彭州市初中三年级学生营养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由专职人员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4.28%、6.07%、8.01%;女生和男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6.62%和22.14%,女生和男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61%和10.61%;营养不良率丘陵、平坝和山区分别为27.44%、25.30%、15.62%,超重检出率山区、平坝和丘陵分别为7.74%、5.99%和4.88%,肥胖检查率山区、平坝、丘陵分别为9.97%、8.12%和5.61%;城市、农村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6.50%和23.90%,城市和农村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09%和6.95%.结论 彭州市初中三年级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同时存在,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安徽省贫困地区7~14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提高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应用现场体检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从安徽省临泉县、灵璧县2个贫困县分层随机抽取的7 ~ 14岁儿童共6 376名进行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6 376名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明显落后;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9.0%(轻度营养不良为27.3%,中度营养不良为8.7%,重度营养不良为3.0%),4.9%,5.7%;营养不良与超重检出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营养不良率女生(41.1%)高于男生(37.2%) (x2=9.753,P<0.05),农村学生(42.9%)高于城镇学生(19.4%) (x2 =206.415,P<0.05);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x2=26.226,P<0.05),城镇学生超重与肥胖率均高于农村(x2值分别为52.33,61.53,P<0.05).结论 安徽省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仍不乐观,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应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边疆地区高校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为高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临沧师专2011级的784名彝族、白族等14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Broca改良公式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进行民族、性别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并与汉族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32.1%;营养正常率56.3%;营养过剩率11.6%(超重率8.5%,肥胖率3.1%);少数民族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39.6%)高于女生(29.6%),女生超重率(9.8%)高于男生(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云南边疆地区高校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营养过剩率都较高,但营养不良程度较轻,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并分析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四川省12个城市的14772名7~18岁学生的学校体检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评价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及肥胖等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四川省学生的身高、体重、BMI之间均随着年龄逐渐升高,各年龄段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均低于全国平均身高。四川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11%,生长迟缓率、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检出率男生分别为2.33%、7.51%、3.12%,女生1.26%、4.32%、2.31%,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营养过剩检出率为13.73%,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且营养过剩检出率高于营养不良。结论 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体重低于全国水平,其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男生存在着消瘦与超重、肥胖的共存现象,这警醒在进行营养改善计划时,要防止营养过剩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建平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学生健康体检技术规范》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体重标准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共检测学生13 784名,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05%,超重检出率为7.0%,肥胖检测率为3.18%;男、女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5.4%、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3.30,P〈0.01);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营养不良率:中学生最高,小学生最低;三个学习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9,P〈0.01);超重、肥胖在不同学习阶段均有差异(超重χ2=57.35,P〈0.01;肥胖χ2=34.49,P〈0.01)。结论建平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并存,应针对不同营养问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汕头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汕头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6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4.50%,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占81.0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率和肥胖率平均为6.85%和6.20%,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女生(P<0.005);超重及肥胖率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P<0.005)。学生营养不良率高峰出现在高中阶段,而超重及肥胖率高峰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营养不良率总体趋势为高中>初中>小学(P<0.005),而超重及肥胖率总体趋势为小学>初中>高中(P<0.005)。结论汕头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学校、家庭健康教育,积极防治营养不良、肥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金秀瑶族自治县在校高中生营养状况,为改善瑶族山区学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以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2 419名2007—2012年在校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在校高中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9.56%,并有加重趋势;超重率平均为4.34%,超重率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1);肥胖率平均为1.59%,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营养不良率女生(46.64%)明显高于男生(30.99%),男生超重率(5.58%)和肥胖率(2.38%)均高于女生的3.34%、0.91%(P0.01)。结论 2007—2012年金秀瑶族自治县在校高中生营养不良率较高,并有加重趋势,不同性别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不同,应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干预指导,改善高中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霄县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霄县20所小学16 117名学生开展调查,按照《学生健康技术规范》测量学生身高、体重,评估营养状况。结果16 117名小学生中,营养不良1 389人,营养不良率为8.62%,以轻度消瘦为主;农村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2.54%,高于城市的6.48%(P﹤0.01)。超重率为11.48%,肥胖率为8.80%,男生超重率与肥胖率均高于女生(P﹤0.01),城市高于农村(P﹤0.01)。年龄与学生营养不良、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存在正相关(rs=0.943,P0.01;rs=0.907,P0.01;rs=0.771,P0.01);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与年龄、地区和性别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关联(P均0.01)。结论云霄县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随年龄增长呈缓慢上升趋势;超重、肥胖率较高且有升高趋势,应采取相应营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了解珠海市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开展学生营养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珠海市城区2004,2008,2012年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82%,超重检出率为6.53%,肥胖检出率为13.64%;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04年的6.64%,10.68%上升到2012年的8.82%,13.64%;各年度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结论 珠海市城区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各项体育措施,减少学生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3.
了解江西省贫困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学生营养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对江西省农村地区中小学生14 975名进行身高与体重测量,并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2012年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3.4%,超重率为4.0%,肥胖率为1.4%.男生营养不良率(35.2%)高于女生(31.4%),中学生营养不良率(36.2%)高于小学生(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问题严峻.应加强学校营养及学生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相似文献   

14.
哈密铁路分局中小学生2002~2003年营养状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哈密铁路分局所辖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为该地中小学生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哈密铁路分局1 2 0 2 9名 7~ 1 8岁学生的身高、体重 ,采用《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 1 .56%,低于全国城市学生平均水平 (2 8.96 %) (u =1 7.2 9,P <0 .0 1 ) ;肥胖率为 1 5 .1 2 %,超重率为 1 0 .99%,高于全国城市学生 (肥胖率为6 .39%,超重率为 9.92 %) (u值分别为 35 .94,3 .76 ,P值均 <0 .0 1 )。营养不良率女生 >男生 ,中学生 >小学生 ;肥胖率男生 >女生 ,初中生>小学生和高中生 ;超重率小学生 >高中生。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的高峰年龄分别为 1 8,1 1和 9岁。结论 哈密铁路分局学生肥胖率及超重率处于较高水平 ,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了解新疆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有效的牧区学生营养干预计划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特克斯县的2 686名哈萨克族寄宿制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7.45%,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80%.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男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42.38%)高于女生(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6,P<0.01);小学生营养不良率(22.51%)低于初中生(51.14%)(x2=234.52,P<0.01).哈萨克族男生超重率(3.67%)高于女生(2.04%)(x2=6.35,P<0.05);小学生超重率(0.86%)低于初中生(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69,P<0.01).结论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一学生营养不良现状及动态变化,为中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2012年环江县高一学生体质健康常规体检资料,使用2000年"中国学生7-1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对营养状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环江县高一学生营养不良率最高为2011年(7.37%),最低为2010年(4.87%);超重率最高为2010年(1.71%),肥胖率最高为2012年(2.19%);男生营养不良率、较低体重率、肥肥胖率均高女生(P<0.01);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城区高于乡镇(P<0.01).结论 环江县高一学生营养状况总体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共存,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应成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制定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选取云南省县区的690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身高与体重测量,依据年龄段身高、年龄段体重及年龄段体质量指数(BMI)值评价营养状况。[结果]云南省农村地区被调查的690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营养不良的1275名(占18.5%),其中生长迟滞、消瘦和生长迟滞合并消瘦的检出率依次为7.9%、9.0%和1.5%;超重和肥胖403人(占5.8%),其中超重占4.0%,肥胖占1.8%。男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长迟滞合并消瘦的男生的检出率是女生的1.6倍。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营养不良状况的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21.6%)高于汉族学生(15.9%)。不同经济片区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存在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区间差异,应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2—2018学年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实施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北京市中小学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数据,采用《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评价营养状况,采用χ2检验对2012—2018学年中小学生的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8学年共检查397 709名中小学生,总体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38%,男生的营养不良率(3.48%)略高于女生(3.26%),高中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4.55%),高于小学生(3.29%)和初中生(3.17%);营养过剩的检出率为34.69%,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4.67%,肥胖检出率为20.02%。男生营养过剩率(40.65%)高于女生(28.10%)。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检出率(35.12%)高于初中生(34.13%)和高中生(32.26%)。结论 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整体营养状况呈下降趋势,建议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嵊泗列岛学生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嵊泗列岛监测点学校562名学生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和贫血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562名学生贫血检出率为15.30%;其中生长迟缓组、消瘦组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69.57%和53.33%,高于正常组的10.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吃肉食、鱼虾、蔬菜、水果和营养状况正常是贫血的保护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0.40(0.22~0.89)、0.27(0.09~0.56)、0.31(0.09~0.65)、0.22(0.06~0.49)和0.39(0.16~0.66)。结论嵊泗列岛学生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加强营养教育,改变生活方式,降低学生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揭阳市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2 0 0 3年 10月选取揭阳市区一所小学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测量其身高、体重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共调查 2 6 6 8名小学生 ,营养不良检出率为 14 2 8% ,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 11 92 % ;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 ,占 83 73% (319/381)。不同年级营养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上升 ;而不同年级的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 (P <0 0 1) ,而女生超重或肥胖率则低于男生 (P <0 0 1)。结论 所调查的揭阳市某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工作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