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2592份血清中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结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我们对 1986年~ 2 0 0 0年的 2 5 92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并与 6 1例二期显发梅毒患者 (未经治疗 )的梅毒血清学生物学结果进行了对照 ,发现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结果有一定的疾病谱 ,而且其定量检验滴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见表 1。1.2 材料 试剂USR均采用兰州生物制品公司或武汉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试剂 ,TPHA采用进口或兰州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试剂。1.3 实验方法 初筛试验USR ,定性试验阳性者均做定量试验 ,同时做TPHA证实试验 ,严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可出现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和血清学特点,为试剂改进和结果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住院患者21 560例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于TRUST假阳性患者所患疾病进行总结,并与梅毒患者进行对比。结果TRUST生物学假阳性病例共计152例,平均滴度(1∶1.22)±(1∶1.69),以脑部病变及肿瘤为主。门诊梅毒患者190例,TRUST平均滴度(1∶14.45)±(1∶4.85)。结论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以脑部病变和肿瘤为主,且滴度明显低于梅毒患者。  相似文献   

4.
54名献血者在中心血站作梅毒血清(ELA)试验为阳性,但经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均不支持梅毒诊断,故肯定其血清试验为假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84例梅毒检验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梅毒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2536例梅毒筛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患者共184例,按照检验符合情况将2536例患者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真阳性+真阴性)2352例,假阳性组88例、假阴性组96例。对比三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受检前1个月抗菌药物应用频次、人员操作、设备设施、试剂试液、标准处理和相关疾病等6方面因素分析原因。结果 2536份标本中,184例检验结果出错,假阳性组及假阴性为7.3%。假阳性组患者受检前1个月抗菌药物应用频次、相关疾病发生率、标准处理失误率明显高于假阴性及对照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假阴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组患者人员操作、设备设施、试剂试液等系统误差率明显高于假阳性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假阳性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人员操作、设备设施、试剂试液、标准处理和相关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检验中可针对性地设计预防方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92例梅毒检验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为提高梅毒检验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行梅毒筛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将患者分为三组,假阴性组、假阳性组和真阳性真阴性组,其中真阳性真阴性组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临床病理生理资料,按照分组统计执行检验的人员、检验所用的设备、设施、试剂、试液、质控品等,分析三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探讨导致梅毒检验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假阳性组患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肺结核、血液病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组患者标本溶血、离心转速和时间不够、标本污染细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员操作误差率、设备设施故障率、试剂试液偏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与假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组患者检查前1个月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阳性组患者(P0.05);检验操作人员误差和仪器设备质控品等系统误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受试者因素、检验系统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临床应根据受检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验方案,同时加强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试剂试药质控品的管理,降低系统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326例老年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于2000~2006年,共检测出51~80岁老年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者326例,男298例,女28例,现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清标本患者来自本院门诊及某些医院送来的未确诊梅毒病人的血样,分离血清,当日检测。1.2方法非密螺旋体抗体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作为筛查试验;密螺旋体抗体试验: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为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RPR试剂(上海荣盛公司出品)、TPPA试剂(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出品)均为国家批检合格试剂。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2结果326例患者中,RPR阳性者323例,TPPA阳性者324例,其中3例RPR结果阴性的患者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梅毒检查者1500例,其中受试者共28例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分析患者梅毒检验者假阴性与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1500份标本中,28例检验结果出错,出错率为1.9%。其中,13例假阳性,15例假阴性,两种错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假阳性中原因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标准品因素、病理因素、实验室操作因素,分别占30.8%、23.1%和23.1%;15例假阴性患者中其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标准品因素、试剂因素和实验室操作因素,分别占:33.3%、20.0%和20.0%。结论: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出现的原因较多,应基于临床检验目的与需求加强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6岁,面部、四肢、足侧缘斑块、结节2个月,躯干、四肢暗红色斑疹1个月。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内见由泡沫样组织细胞构成的结节状浸润,与表皮间有无浸润带,抗酸菌染色(4+)。足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内见白色泡沫样组织细胞构成的结节状浸润,与表皮间有无浸润带,抗酸菌染色(4+)。躯干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血管周围可见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组织细胞呈泡沫状,抗酸菌染色(2+)。面部皮肤组织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阳性,TRUST半定量1∶1,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阴性。诊断:瘤型麻风伴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假阳性。于当地疾控中心接受麻风联合化疗(MDT-MB)方案治疗好转,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10.
246例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性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期梅毒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现将246例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规范治疗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神经梅毒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腰穿术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神经梅毒发生的相关因素,运用ROC曲线评价血清初始TRUST滴度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共分析101例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在诊断新生儿梅毒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TP-ELISA和密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TPPA)法对84例确诊新生儿梅毒患者与100例健康新生儿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51.2%、98.8%和100%,相对而言,TRUST法不适合作为诊断新生儿梅毒的初筛试验。结论:TP-ELISA法灵敏度与特异性相对较高,操作简便易行,建议作为诊断新生儿梅毒的初筛试验;TPPA法由于操作繁琐复杂,可结合临床作为新生儿梅毒的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13.
The prevalence of oral syphilis, known as “the great imitator” because of its diagnostic complexity and vari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s increasing worldwide, particularly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PLWH), who could present false-negative serological results. 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described the variable presentation of oral syphilis in the context of HIV infection, the 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ges, clinically and histopathologically, underscores the need to describe atypical cases.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28-year-old HIV-positive man presenting with a 3-month history of painless white/red ulcerated lesion on the soft palat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an ulcerated lesion with local signs of inflammation. Initial biopsy revealed a nonspecific inflammatory process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using anti-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ies showed negative results. The results of serological tests for syphilis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and 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absorption test) were negative on repeated occasions. Nonetheles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and subsequent IHC for T. pallidum showed positive results, confirming the diagnosis of oral syphilis. This case illustrates that the diagnosis of oral syphilis is challenging in the absence of serological evidence, and specific tests such as PCR and IHC are useful complementary diagnostic tool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血清抗核抗体谱(ANAs)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0例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者和220例TPPA阴性的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NAs。结果: 220例TPPA阳性者中,SSA阳性24例(10.9%);Ro-52阳性37例(16.8%);DsDNA阳性8例(4.0%);PCNA阳性16例(7.2%);Po阳性 7例(3.2%);SSB阳性 17例(7.7%)。所有ANAs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RUST阳性与阴性患者相比,ANAs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的SSA、Ro-52和SS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45岁以下的TPPA阳性者ANAs阳性率较低,46~75岁TPPA阳性者ANAs阳性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感染梅毒可能增加自身免疫病的风险,检测ANAs有利于评估和防治梅毒感染患者免疫损伤,减少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但对梅毒的临床诊断参考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2014年陕西省梅毒血清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的效果。方法:梅毒盲样统一采购,分发至341个医疗单位实验室,由各实验室按照梅毒血清学检测规范操作,结果反馈,统一判定。结果:上报质评结果的医疗单位332个,上报率为97.4%。其中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6.99%,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总体合格率为69.88%。结论:陕西性病诊疗医院梅毒实验室检测质量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水平。方法:2010-2019年每年组织一次全省梅毒血清学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给每个参评单位发放梅毒考核品,按照要求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定性、定量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定性试验,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和回报结果。结果:2010-2019年参评单位每年梅毒血清学检测平均得分从2010年的66.63上升到2019年的96.31。结论:2010-2019年海南省实验室梅毒检测能力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7.
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的传染性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RPR持续阳性经治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传染性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中38例IgM阳性和32例IgM阴性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IgM阳性组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低于对照组(P<0.001);IgM阴性组外周血CD3、CD4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及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相比,IgM阳性组CD3、CD4细胞高于IgM阴性组(P<0.001),NK细胞低于IgM阴性组(P<0.001),而CD8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不平衡和免疫抑制;NK细胞显著降低可能是RPR持续阳性且具传染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患者血清中IL-17、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梅毒血清固定形成的相关免疫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例血清梅毒固定患者作为梅毒血清固定组,以早期梅毒患者、驱梅治疗后TRUST阴转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21水平,对比组间白细胞介素水平差异;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