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析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B超测定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l-media thickness;IMT)。测定受试者的LDL、OX-LDL。比较各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IMT和LDL、OX-LDL。对TMT和LDL、OX-LDL相关分析。结果 伴糖尿病的脑梗死组IMT高于其[经脑梗死组及对照组,IMT与LDL、OX-LDL显著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伴有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尤为明显,LDL、OX-LDL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证实 ,氧化修饰的LDL(OX -LDL)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P(a)是心脑血管的独自危险因素。APOE在胆固醇的转运及脂蛋白的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O是一种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使分子 ,具有广泛的生物作用 ,参与调节体内各种生理病理活动。我们对 5 2例脑梗死急性病例的OX -LDL、APOE、LP(a)、NO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5 2例脑梗死急性病例 (男 3 8例 ,女 14例 )均来自本院住院病人 ,年龄 48± 15 6岁。根据 1986年第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尿酸、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85例脑梗死患者测定其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及血尿酸(UA)水平,与对照组4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TC、TG、H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畀(P〉0.05),UA、LDL、L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者较无糖尿病者,血UA、Lpo(a)亦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Lpo(a)含量增高与脑梗死存在一定关系,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SF)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24 h内脑梗死患者72例,入院第1天及第3天分别进行血清铁蛋白测定,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选择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者SF水平变化、不同严重程度脑梗死SF水平变化、进展性脑梗死及非进展性脑梗死不同时期SF水平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S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重型脑梗死组SF水平较轻、中型脑梗死组显著增高(P〈0.001);进展性脑梗死组入院第3天SF水平较入院第1天显著增高(P〈0.001),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入院第3天SF水平较入院第1天比较增高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SF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O、sIL—2R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NO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sIL-2R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NO和sIL-2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依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重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两周后复查,好转组NO较急性期显著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而sIL-2R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0.05>P>0.01)。结论:NO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过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着免疫激活,检测NO和sIL-2R对判断ACVD病情、推测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 3 2 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 ,病程 1~ 3d、1w、2w、4w、8w及 12w的血清NO和血浆ET含量。结果 :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 (1~ 3d内 )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并达高峰 ,以后逐渐上升 ,4w左右接近正常水平 ;ET则在急性期明显上升 ,1w时达峰值 ,其后缓慢下降 ,恢复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近 12w时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NO、ET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含量改变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血中NO、ET含量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32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病程1-3d、1w,4w,8w及12w的血清NO和血浆ET含量。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1-3d内)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并达高峰,以后逐渐上升,4w左右接近正常水平;ET则在急性期明显上升,1w时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恢复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近12w时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NO、ET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含量改变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I患者的血清IgG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将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组患者血清IgG降低,GM-CSF增高,且都以病期>1周者为显著(均P<0.05),TNF-α发病后即增高(不同病期的均P<0.05)。结论 脑梗死时不但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而且从分子免疫学的水平看,患者的淋巴细胞处于活化状态,使CM-CSF和TNF-α表达增高,说明其细胞免疫亦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免疫法对112例脑梗塞患者于病后3~14天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发现,脑梗塞患者TXB2和.6-K-PGF1α含量明显增高。TXB2和6-Keto-PGF1α增高是促发脑梗塞的因素之一,也是脑梗塞的结果。6—Keto—PGF1α的增高与阻塞血管再通和再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敏感的炎性标志物,其血清浓度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64例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探讨CRP与脑梗死发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不同时期血清脂蛋白(a)[LP(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78例脑梗死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其血清LP(a)和OXLDL水平。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较对照组血清LP(a)、OXLDL水平明显高(P<0.01、P<0.05),而急性期较恢复期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LP(a)和OXLDL水平升高, 急性期更明显,因此抗氧化剂可用于治疗脑梗死,尤其在急性期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α)[Lp(α)]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测定血清Lp(α)和FIB,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p(α)和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Lp(α)和FIB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P<0.05);Lp(α)和FIB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p(α)和FIB水平增高;Lp(α)和FIB水平与梗死面积有关。Lp(α)和FIB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良好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 (α)〔Lp(α)〕和纤维蛋白原 (FI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3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测定血清Lp(α)和FIB ,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p(α)和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Lp(α)和FIB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 (P <0 0 5 ) ;Lp(α)和FIB间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p(α)和FIB水平增高 ;Lp(α)和FIB水平与梗死面积有关。Lp(α)和FIB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良好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观测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NO含量动态变化。结果 ET在脑-心综合征及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持续增高至所观察的21d,脑-心综合征患者早期增高尤为明显。脑-心综合征患者NO在早期增高.发病7d后逐渐下降至正常以下,ET、NO平衡失调。结论 ET异常增高及NO含量异常改变,ET、NO平衡失调在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MMP9、IL-6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168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hsCRP、MMP9、IL-6水平,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的血浆hsCRP、MMP9、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大梗死组的血浆hsCRP、MMP9、IL-6水平均明显高与中、小梗死组;(3)有意识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炎性血清标志物hsCRP、MMP9、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者。结论 炎性血清标志物hsCRP、MMP9、IL-6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早期应用抗炎制剂治疗脑梗死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中Lp(a)、CRP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检测其Lp(a)、CRP和FG的含量,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Lp(a)、CRP和FG的水平.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Lp(a)、CRP、FG的值分别为(423.23±87.22) mg/L、(16.23±5.13) mg/L、(7.09±3.24)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Lp(a)、CRP、FG的水平呈现重型〉中型〉轻型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血液中Lp(a)、CRP、FG的水平关系密切,Lp(a)、CRP、FG水平越高,病情越重.Lp(a)、CRP、FG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可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探讨VEGF和TNF-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判断和对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血脂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ACA及GMP-140,用CHOD-PAP及GPO-POD法测定其血脂水平,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的全血PLT数量。结果 ACA的水平在急性脑梗死组明显升高,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CA水平变化与GMP-140、血小板、血脂指标改变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ACA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效应中同GMP-140、血小板、血脂共同发挥作用,或促进诸如GMP-140、血小板、血脂等危险因素在急性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且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含量在恢复期和急性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运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 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急性期又较恢复期高(P,0.05,P<0.01),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结论 TNF-α,IL-1β可能参与脑梗死早期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