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基于调控 VEGF-C/VEGFR3 通路抑制淋巴管新生探讨补阳还五汤合参芪地黄汤化裁对糖尿病肾 病 (DKD) 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 24 只雄性 db/db 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 (补阳还五汤合参芪 地黄汤化裁,生药量 24.44 g·kg-1 ) 和西药组 (厄贝沙坦,13.5 mg·kg-1 ) ,每组 8 只,另外取 8 只 db/m 小鼠作为 对照组。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 12 周。检测小鼠血糖 (FBG)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脂 (TG) 、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 (ACR) 及肾脏指数;采用 HE、Masson 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纤连 蛋白 (FN) 、Ⅰ型胶原蛋白 (ColⅠ) 、波形蛋白 (Vimentin)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 (VEGFR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VEGF-C)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 1 (LYVE-1) 、平足蛋白 (PDPN)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和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 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 测肾脏组织 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VEGF-C、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 Real-time PCR 法检测肾脏组织 FN、ColⅠ、TGF-β1、VEGF-C、VEGFR3、TNF-α、IL-1β mRNA 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 FBG、TG、TC、ACR 水平及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 (P<0.05) ;肾小 球肥大,系膜外基质增加,基底膜增厚,囊腔变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水平明显升高 (P<0.05);肾间质中 FN、ColⅠ、Vimentin、α -SMA、TGF- β1、 VEGFR3、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胞质中 VEGF-C 蛋白表达及肾小管毛细血管周围 VEGFR3、 PDPN 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 (P<0.05) ;肾脏组织中 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VEGF-C、 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肾脏组织中 FN、ColⅠ、TGF-β1、VEGF-C、 VEGFR3、TNF-α、IL-1β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 。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的血清 TG、TC、ACR 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 ;肾脏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好转,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程度减轻,纤维化水平 明显降低 (P<0.05) ;肾间质中 FN、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胞质中 VEGF-C 蛋白表达及肾小管毛细血管周围 VEGFR3、PDPN 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 (P<0.05) ; 肾脏组织中 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VEGF-C、LYVE-1、TNF-α、IL-1β蛋白表达均明 显下调 (P<0.05) ;肾脏组织中 FN、ColⅠ、TGF-β1、VEGF-C、VEGFR3、TNF-α、IL-1β mRNA 表达水平均明 显降低 (P<0.05) 。结论 补阳还五汤合参芪地黄汤化裁可降低 DKD 小鼠肾脏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水平,其机制 可能与调控 VEGF-C/VEGFR3 通路抑制淋巴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月华  杨帆  马赟  郭帅  刘利飞  黄家安  陈志强 《中草药》2023,54(16):5289-529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Ⅲ-Ⅳ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K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并联合恩格列净片,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方,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评分、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肾小管损伤指标、炎症因子的表达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中药组的总有效率(87.9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SQL评分、糖脂代谢指标、肾小管损伤指标、炎症因子的表达显著降低,血白蛋白(albumin,ALB)明显升高(P<0.05),以中药组的中医证候积分、DSQL评分、肾小管损伤指标、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更明显(P<0.05)。此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血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Scr)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药组BUN、Scr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DKD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尿蛋白排泄,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肾脏损伤,延缓DKD进展,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榕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6):600-601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性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性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化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ApoE基因缺陷(ApoE-/-)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34只ApoE-/-小鼠高脂饮食12周,随机取4只确定造模成功后,余30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20 g/(kg·d)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测定血脂水平,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p-PLA2及MMP-9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阿托伐他汀组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血清Lp-PLA2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组小鼠TC、TG、LDL-C和HDL-C水平、血清Lp-PLA2和MMP-9水平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下调血脂水平和降低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ACEI/ARB治疗,联合组加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方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FBG、HbAlc、2 hPG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24 hUPQ、UAER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vWF、VEGF、ET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联合ACEI/ARB治疗Ⅲ~Ⅳ期D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刘启庭  崔寒尽  周华军  杨阿莉  唐涛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70-1771,179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是否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促进血管新生,为治疗脑出血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多西环素组,补阳还五汤+多西环素组(联合组)。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入小鼠右侧基底节内复制小鼠脑出血模型,14d后断头取脑,制成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蛋白vWF,计数阳性微血管数。结果模型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多西环素组;补阳还五汤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联合组。结论抑制MMPs活性将阻抑血管新生,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MMPS活性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对照组36例用鲁南欣康治疗,两组病例有合并症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眩晕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煎剂治疗气虚血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煎剂400ml,分两次早晚服;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睡前服;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煎剂治疗气虚血瘀眩晕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脑梗塞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胞二磷胆碱治疗,30 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且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1.
吕卫华 《河南中医》2011,31(7):750-75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后,33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7例,未愈0例,治愈率为78.8%.结论: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药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组成药物相同、但配比不同的三方: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的药理作用差异,为其临床不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炭末推进、黑便排出、氨水引咳、酚红分泌等理气、泻下及止咳化痰等有关实验.结果:三方大剂量均显著增加炭末在小肠推进距离,小剂量时仅厚朴三物汤有效且与小承气汤差异显著;三方大剂量均显著缩短小鼠出现黑便时间,增加6h内黑便排出总量,小剂量时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即呈现明显泻下作用,厚朴三物汤无效;厚朴大黄汤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显著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而其它两方作用不明显.结论:小承气汤泻下作用较强,厚朴三物汤理气效果较好,厚朴大黄汤止咳化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药效学比较,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三个方面的影响,考察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的差异。结果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新鲜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且两种汤剂等剂量间的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组的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其中,两者的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且等剂量的配方颗粒组优于传统饮片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相似或优于传统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地格达-4味汤(DGD-4D)的煎煮工艺,为蒙药汤剂煎煮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DGD-4D为模型药,比较了不同蒙药煎煮方法;采用HPLC测定汤剂中指标成分秦皮乙素、栀子苷、胡黄连苷Ⅰ和胡黄连苷Ⅱ的含量,以指标成分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DGD-4D的煎煮工艺,使用Design-Expert8. 0. 6软件进行回归模型拟合,建立工艺参数预测模型,并对最优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确定DGD-4D最佳煎煮条件为加40倍量水,煎煮17 min,煎煮1次;秦皮乙素、栀子苷、胡黄连苷Ⅰ和胡黄连苷Ⅱ转移率以及浸膏得率分别为70. 01%,94. 11%,61. 23%,92. 32%,32. 89%。结论:建立了DGD-4D的最佳煎煮方法,对于提高蒙药制剂水平以及保证其临床疗效的一致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方法:采用传统煎药器具砂锅煎煮,以出膏率、结合型蒽醌、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大黄后下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煎煮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时间30 min,沸腾后煎煮25min,大黄后下10 min。结论:采用传统煎煮方法建立大承气汤煎煮工艺标准,为提高大承气汤汤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方法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溶液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B⁃BP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没食子酸),230 nm(芍药苷),330 nm(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柱温30℃。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6.81%~99.01%,RSD 0.81%~1.5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煎药机为检索词,全文检索近年相关文献,对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法的对比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煌八味解郁汤和八味除烦汤的方证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隽 《江西中医药》2007,38(6):13-14
黄煌教授擅长于经方的研究和运用,在临证中总结出了治疗情志疾病两张有效方--八味解郁汤和八味除烦汤,疗效颇佳.现通过应用两方的几则医案,总结两方方证,并介绍其临床运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大承气汤分煎与混煎化学等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分煎与混煎对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了大承气汤分煎液与混煎液的侵膏重量、番泻甙A、辛弗林及柚皮甙的含量。结果:以上化学指标在两种不同制备液中无差异。结论:可初步认为大承气汤分煎制备液与混煎制备液具有化学等值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三黄泻心汤合煎与分煎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合煎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明显低于分煎样品中的含量。结论三黄泻心汤分煎样品的药效是否比合煎样品的好,还应该通过临床实验才能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