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J Hepatol》2020年3月报道】题:PSMP/MSMP蛋白通过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途径促进肝纤维化(作者She S等)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CCR2)已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肝纤维化治疗靶点。PC3分泌的微蛋白(PSMP)或被称为微精原蛋白(MSMP)是一个以CCR2为受体的新趋化细胞因子。该研究探究了PSMP蛋白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程中的表达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的形成主要体现为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的失衡。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1-磷酸鞘氨醇受体(SphK-S1P-S1PRs)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炎症反应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SphK、S1P、S1PRs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简述了SphK-S1P-S1PRs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多项研究证实SphK-S1P-S1PRs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疾病研究中起关键性作用,深入的探索有助于为临床上肝纤维化治理和药物新靶点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据《J Hepatol》2019年4月报道】题:特异性抑制肝细胞miRNA-221-3p可减轻肝纤维化(作者Tsay HC等)。纤维化是肝功能失调的主要特征,显著促进了因终末期慢性肝病导致的不断增加的病死率。肝细胞与肝星状细胞之间的联系在纤维化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虽然既往大量研究阐明了肝纤维化期间肝星状细胞的功能,但肝细胞的调节功能仍然难以捉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在不同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30只)、HFE组(给予高脂乳剂,45只)、CCl4组(CCl4诱导,45只)、CCl4+HFE组(HFE联合CCl4,50只),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SphK1抑制剂PF-543,同组别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在第1、7、14天取肝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比较肝纤维化面积占比、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肝纤维化及自噬相关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0.57±0.13)相比,CCl4组(6.93±5.81)和HFE+CCl4组(10.89±2.67)肝纤维化面积占比均升高(P值均<0.01)。PF-543干预第7天可显著降低CCl4组...  相似文献   

5.
1-磷酸鞘氨醇受体是1-磷酸鞘氨醇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包括5种亚型,广泛存在于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各系统。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1-磷酸鞘氨醇受体3在血管舒张、血管屏障功能、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现就1-磷酸鞘氨醇受体3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1P1)介导活性氧(ROS)系统激活,在 ALI 模型中对上皮钠通道(ENaC)的调节作用。方法24只 C57BL/6雌性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ALI 模型组、W146干预组和 FTY720干预组,每组6只。收集 BALF 并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BALF 中的炎症因子。取小鼠肺组织分别行 HE 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湿重比、蛋白印迹和 ROS 检测。结果腹腔注射 S1P1激动剂 FTY720能显著增加 S1P1表达。另外, FTY720不仅能显著增加 H 2 O 2产生和 ENaC 的表达,并且能减少 BALF 中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相反,利用 S1P1阻断剂 W146干预 ALI 小鼠能显著抑制 S1P1和 ENaC 的表达及 H 2 O 2的产生;同时,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加重。结论脂多糖诱导的 ALI 小鼠模型中 S1P1增加 ENaCα亚单位的表达可能通过活化 ROS 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实验旨在明确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phK)2在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并体外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给予AngII(10 μmol/L)处理24h诱导心肌细胞肥大。AngII刺激时分别给予溶媒或SphK2特异性抑制剂ABC294640(1 μmol/L)共处理。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SphK2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检测心肌细胞细胞核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水平。采用结晶紫染色观察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程度。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标志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II处理上调心肌细胞SphK2蛋白表达和S1P浓度(均P<0.05),并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与ANP、BNP和β-MHC mRNA表达水平(均P<0.05)。与溶媒组比较,ABC294640处理显著降低了心肌细胞核S1P浓度,并进一步增加了AngII处理后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肥大标志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 抑制SphK2活性加重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SphK2有可能成为治疗病理性心肌肥大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正>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血管壁炎症反应贯穿心血管疾病的全过程。1-磷酸鞘氨醇(S1P)与靶细胞表面的1-S1P受体(S1PR)结合,激活不同的细胞内信号途径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分化、血管生成和创伤愈合等,本文就S1P及其受体对血管炎症的影响进行综述。1 S1P概述1.1 S1P的生成、代谢及转运S1P是磷脂代谢的重要代谢产物,其前体物质鞘氨醇主要由软脂酰乙酰辅酶(Co)A及丝氨酸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1,Sphk1)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生成血管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Sphk1抑制组、Sphk1激活组、对照组.Sphk1抑制组加入N,N-二甲基鞘氨醇(N,N-dimethyl-D-erythro-sphingosine,DMS)50μmol/L;Sphk1激活组加入佛波醇-12-豆蔻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100n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基.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atrigel三维培养法观察VM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模型观察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QT-PCR、Western blot及ELISA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DMS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透射电镜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三维培养中不能形成管状VM;明显减弱VEGFmRNA及蛋白表达.PMA则显著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抑制细胞的凋亡;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细胞增殖特征;促进三维培养中管状VM的形成;明显增强VEGFmRNA及蛋白表达.对照组、DMS组及PMA组的侵袭细胞数:112.00±6.25vs57.00±8.00,142.00±5.57;迁移细胞数:69.33±4.04vs42.00±4.16,111.00±8.03;VEGFmRNA表达量:1.000vs0.740±0.122,1.220±0.075;VEGF蛋白表达:0.39±0.05vs0.23±0.02,0.65±0.06;VEGF蛋白分泌:103.00±8.96vs63.89±8.44,201.01±17.93,均P<0.05.结论:Sphk1可促进HT-2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抑制细胞的凋亡,诱导VM的形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并促进VEGF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通过调节miR-27b-3p/特异性蛋白1(SP1)轴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54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n=9):假手术组、AF组、AF+shControl组、AF+shNEAT1组、AF+shNEAT1+anti-miR-Control组、AF+shNEAT1+anti-miR-27b-3p组。转染上述慢病毒载体2周后,采用连续7天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的方法进行AF大鼠造模。AF的发生率、持续时间采用心电图记录;RT-qPCR检测心房组织内NEAT1、miR-27b-3p、SP1及纤维化相关基因(TGF-β1、CTGF、COLⅠ、COLⅢ)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7b-3p与NEAT1、miR-27b-3p与SP1的靶向关系;TUNEL染色观察心房组织心肌细胞凋亡;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组织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心房组织中SP1、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AF组比较,AF+shNEAT1组AF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降低,心肌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减轻,TGF-β1、CTGF、COLⅠ、COLⅢ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NEAT1负调控miR-27b-3p水平。沉默miR-27b-3p可逆转shNEAT1对A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miR-27b-3p直接靶向SP1并抑制其mRNA和蛋白表达(P<0.05)。NEAT1通过下调miR-27b-3p促进SP1的表达。 [结论]NEAT1下调可缓解AF和AF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其调控机制与调节miR-27b-3p/SP1轴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类真核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膜鞘类脂质的代谢中间产物[1]。尽管最初认为S1P是没有活性的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细胞外鞘类脂质信号系统的S1P可以作为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一系列作用,包括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与迁移,影响胞内钙离子细胞内外动态平衡,淋巴细胞的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芪三萜皂苷(astragalus saponins,AST)对CVB3诱导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CVB3病毒和BALB/c小鼠制备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并使用AST进行干预。记录不同处理组小鼠的生存曲线、检测不同干预组小鼠外周血中CK-MB水平、心肌组织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损伤和纤维化水平及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TGF-β1、Smad2及p38MAPK水平以研究AST的作用机制。结果 AST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显著降低CVB3诱导的心肌损伤和外周血中CK-MB水平。与CVB3组小鼠比较,AST干预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面积显著减少。无论是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CVB3能够显著诱导TGF-β1、Smad2及p38MAPK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而AST对此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结论 AST对CVB3诱导的心肌组织纤维化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抑制CVB3诱导的TGF-β1/Smad2、p38MAPK信号在心肌组织中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140-3p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体外心肌细胞H/R模型,使用miR-140-3p mimics、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过表达质粒转染H9c2细胞。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140-3p、CXCR4、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激活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0-3p与CXCR4的靶向关系。相应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炎症因子、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体外H/R可抑制miR-140-3p的表达,上调CXCR4表达和JAK2/STAT3通路的磷酸化,诱导H9c2细胞凋亡而抑制H9c2细胞增殖,促进炎症因子和ROS的释放并上调LDH的活性。miR-140-3p可以通过靶向CXCR4 3′UTR抑制CXCR4表达,从而抑制JAK2/STAT3通路的磷酸化激活,抑制炎症因子和ROS的释放,下调LDH的活性,促进H9c2细胞增殖而抑制其凋亡。[结论]miR-140-3p可能通过靶向抑制CXCR4而抑制JAK2/STAT3通路,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据《Gut》2019年9月报道】题:利匹韦林通过选择性STAT1介导的肝星状细胞凋亡改善肝纤维化(作者Martí-Rodrigo A等)。肝纤维化发病率逐年上升,缺乏具体有效的治疗措施,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因子激活JAK-STAT通路来调节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再生。利匹韦林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HIV药物,目前尚无肝毒性报道。本研究中,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的Martí-Rodrigo等主要研究了利匹韦林在几种慢性肝损伤模型中的肝脏保护作用,并研究了其作用机制:JAK-STAT信号调节。研究人员利用营养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和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三种小鼠模型,研究了利匹韦林对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并利用原代人肝星状细胞,人肝细胞株lx-2、hep3b研究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据Journal of Experimental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21年1月报道】题:HBV编码的P蛋白通过FOXO3/miRNA-30b-5p/MINPP1轴启动糖酵解旁路促进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展(作者Chen W等)HBV慢性感染是引起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前期工作发现苦瓜蛋白(MD28)可上调THP-1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而减少胞内的脂质蓄积,但其机制不清楚。文章拟从转录后水平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经MD28干预后,50 mg/L ox-LDL处理48 h的THP-1源性泡沫细胞miRNA谱中下调1.5倍的micro RNA(miRNA),并与Genecards调控ABCA1基因表达的miRNA比较,找到二者共同miRNA,然后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其靶基因关系。qRT-PCR检测ABCA1 m RNA和miR-23b-3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测定胞内脂质蓄积。结果 miR-23b-3p是miRNA芯片和Genecards的交集,靶基因验证实验证实ABCA1是miR-23b-3p的靶基因。MD28剂量(0 g/L、0.4 g/L、1.2 g/L、3.6 g/L、5 g/L)和时间(0 h、6 h、12h、24 h、48 h)依赖性地上调ABCA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以1.2 g/L作用12 h最为显著。ox-LDL上调miR-23b-3p表达且被MD28抑制,MD28能减少胞内脂质蓄积,miR-23b-3p的抑制剂可拮抗MD28对ABCA1表达和胞内脂质蓄积的作用。结论 MD28通过下调miR-23b-3p介导其促进THP-1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减少胞内脂质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据《J Hepatol》2020年3月报道】题:血吸虫来源的miRNA通过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Ⅲ促进宿主肝纤维化(作者He X等)寄生虫甚至植物来源的miRNA已被证实可以在人类的体液中稳定存在,且能调控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吸虫来源的miRNA是否参与血吸虫感染后宿主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RNA测序检测感染的肝星状细胞中血吸虫来源的miRNA。通过将虫源miRNA类似物转染进入肝星状细胞筛选可能参与肝纤维化的虫源miRNA。通过尾静脉注射虫源miR-2162过表达或抑制表达的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以升高或降低小鼠肝脏中虫源miR-2162的水平,进而研究虫源miR-2162在宿主肝纤维化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 (GSK-3 β)活性对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不同灌注时间的小鼠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及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小鼠肝脏炎症模型;通过小鼠的股骨分离出骨髓干细胞,经过分化培养获得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随后通过LPS激活TLR4配体引发炎症细胞模型.通过SB216763抑制GSK-3β活性,分别干预小鼠肝脏炎症模型和炎症细胞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LSD- f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包括ERK、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在灌注1h后增加,ERK、JNK和p38的活性升高,但在4h后,这种活性激活消失,回归到起始水平.此外,LPS刺激巨噬细胞激活ERK、JNK在15 min被磷酸化而激活,p38蛋白在1h左右磷酸化而被激活.SB216763预处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LPS刺激巨噬细胞的ERK、JNK和p38蛋白磷酸化的激活.无论是小鼠肝脏炎症模型还是炎症细胞模型,GSK-3 β活性抑制均促进了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表达,而显著抑制了促炎细胞因子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基因表达.在对照组、炎症组及SB216763干预组小鼠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结果显示,IL-1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0.08,0.83±0.21,1.76±0.67,F=3.16,P=0.027;IL-1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1±0.05,0.85±0.11,0.43±0.10,F=2.67,P=0.038;TNF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2±0.012,8.11 ±0.98, 3.9±0.82,F=4.13,P=0.016; IL-1 β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7,2.51±0.62,1.28±0.33,F=2.22,P=0.030;IL-6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08,6.37±0.81,2.11±0.63,F=3.21,P=0.024.结论 抑制GSK-3 β活性选择性地调节肝脏中枯否细胞抗炎和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引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随着促炎细胞因子被抑制,使得炎症反应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也间接地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受体途径在1-磷酸鞘氨醇(S1P)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测定心肌细胞体积和[3H]-亮氨酸掺入量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实验分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S1P组(S1P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VPC23019组(S1P1和S1P3受体抑制剂进行干预30 min后,加入S1P刺激心肌细胞)、JTE组(S1P2受体抑制剂进行干预30 min后,加入S1P刺激心肌细胞)及Staurospo-rine组(蛋白激酶C抑制剂进行干预30 min后,加入S1P刺激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β-肌球蛋白重链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0、100和1000 nmol/L的S1P均能增加乳鼠心肌细胞的细胞体积和[3H]-亮氨酸掺入量,尤以1000 nmol/L S1P最为明显,因而选择1000 nmol/L S1P作用心肌细胞48 h为成功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1000 nmol/L S1P处理心肌细胞48 h,可使[3H]-亮氨酸掺入量明显增加,该作用可被S1P2受体抑制剂或蛋白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葡萄糖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孵育法获得AGE-BSA,分为对照组、BSA组和AGE-BSA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并进一步观察BSA和AGE-BSA在有或无S1PR1拮抗剂VPC23019/激动剂SEW2871预处理后的细胞增殖和迁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SA和AGE-BSA均能诱导HUASMC增殖和迁移,AGE-BSA的作用比BSA更加显著(P0.05);S1PR1拮抗剂VPC23019可以明显抑制BSA和AGE-BSA诱导的HUASMC增殖和迁移;S1PR1激动剂SEW2871本身就可以促进HUASMC增殖和迁移,并且进一步促进BSA诱导的HUASMC增殖和迁移,而对AGE-BSA诱导的HUASMC增殖和迁移没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结论血浆白蛋白本身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糖基化修饰的白蛋白这一作用更加明显;S1PR1的激活参与了BSA和AGE-BSA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AGE-BSA对S1PR1的激活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