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观察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及高分辨率T2WI(HR-T2WI)联合合成双反转恢复(SyDIR)图用于直肠癌T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病理证实直肠腺癌,将病理T1及T2期归为肌层未突破组、T3及T4期归为肌层突破组。由2名影像科医师(分别具有低及高年资)基于HR-T2WI及联合SyDIR图行直肠癌T分期,观察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计算T分期诊断准确率;比较组间SyMRI定量参数值T1、T2及质子密度(PD)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HR-T2WI及其联合SyDIR图和T2值诊断直肠癌突破肌层的效能。结果79例中,病理T分期T1期3例,T2期32例,T3期27例,T4期17例。2名医师基于HR-T2WI判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强(Kappa=0.626、0.784,P均<0.001),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95%(60/79)及86.08%(68/79);基于HR-T2WI联合SyDIR图判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为较强及强(Kappa=0.783、0.829,P均<0.001),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81%(67/79)及88.61%(70/79)。低年资医师基于HR-T2WI联合SyDIR图判断直肠癌突破肌层的AUC(0.940)高于基于单一HR-T2WI(AUC=0.843,Z=2.443,P=0.015);高年资医师基于HR-T2WI联合SyDIR图的AUC(0.954)与基于单一HR-T2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943,Z=0.366,P=0.720),后者与低年资医师基于HR-T2WI联合SyDIR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8,P=0.918)。2名医师所测肌层未突破组T2值均高于肌层突破组(P均<0.001),其余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T2值判断直肠癌突破肌层的AUC为0.812。结论SyMRI定量参数T2值对判断直肠癌T分期具有一定价值;HR-T2WI联合SyDIR图有助于提高低年资影像科医师判断直肠癌T分期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定量参数与直肠腺癌病理学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直肠腺癌患者126例,比较不同T分期(pT1-2,pT3-4)、N分期(pN0、pN1-2)、病理学分级(G1-2、G3)和临床分期(Ⅰ~Ⅳ期)患者各... 相似文献
3.
探讨T2 mapping成像鉴别宫颈癌类型、分化程度及预测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方法 对57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行常规MR、DWI和T2 mapping检查,测量肿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T2值和ADC值。对比测量参数在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鳞癌与腺癌、中高分化与低分化、LVSI阳性与LVSI阴性之间的差别,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宫颈癌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之间T2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鳞癌与腺癌之间T2值、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化组T2值和ADC值均低于中高分化组(P均<0.05),LVSI阳性组T2值明显低于LVSI阴性组(P=0.002)。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T2值、ADC值鉴别高中分化与低分化宫颈癌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09、0.747,T2值预测宫颈癌LVSI的AUC为0.856。结论 T2 mapping成像可用于诊断宫颈癌和病理分级,预测宫颈癌LVSI状态优于ADC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DC值鉴别不同病理学特征直肠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的MR资料,测量肿瘤组织的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并比较不同术后病理学特征(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T3期固有肌层外浸润深度,N分期,有无淋巴结外肿瘤种植,有无脉管癌栓、环周切缘是否受累)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对不同病理学特征直肠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直肠腺癌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在不同分化程度、T分期、T3期固有肌层外浸润深度和有无结外肿瘤种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小ADC值在不同环周切缘状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不同N分期和有无脉管癌栓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鉴别不同分化程度、T3分期、有无结外种植的直肠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2、0.79,0.86、0.81、0.74。结论 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有助于鉴别不同病理学特征的直肠腺癌,可为术前直肠腺癌分期及评估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直肠腺癌(adenocarcinoma,AC)相比,探讨原发性直肠印戒细胞癌(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SRC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直肠印戒细胞癌及31例直肠腺癌(非印戒细胞癌、非黏液腺癌)患者的首诊直肠MR资料。比较其TNM分期、T2WI序列肿瘤信号以及肿瘤基本影像学特点。结果 28例直肠SRCC中,肿瘤纵径平均49.33 mm,突破直肠固有肌层平均4.03 mm,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58.44 mm。SRCC出现远处转移率25.0%(7/28),10.7%(3/28)出现腹膜转移。SRCC环周浸润1/2周比率高于AC(92.9%vs 61.3%,P=0.004),T2WI序列SRCC肿瘤/脂肪、肿瘤/肌肉、肿瘤/尿液信号比均高于AC。两类组织学肿瘤的肠壁横向最大厚度、纵径最大累及范围及肿瘤下缘至肛缘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肿瘤突破直肠固有肌层外距离方面,AC高于SRCC(6.03 mm vs 4.03 mm,P=0.044)。结论与腺癌相比,直肠印戒细胞癌浸润肠壁常大于1/2周径,但突破肌层距离相对局限,其MR T2WI信号高于腺癌,因此MR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别SRCC与AC,从而为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直肠肿瘤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直肠肿瘤患者,分别行直肠腔内超声(ERus)与弹性成像检查,记录肿瘤局部肠壁浸润深度及周边器官组织侵犯情况(T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ERUS与弹性成像检查在T分期总的准确性(69.53%对78.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弹性成像诊断T2期肿瘤的准确性高于ERUS(86.72%对75.00%),弹性成像诊断T3期的准确性亦高于ERUS(89.06%对7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US与弹性成像对T分期诊断过高(13.28%对9.38%)、T分期诊断过低(17.18%对11.7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直肠肿瘤T2、T3期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弥补直肠腔内灰阶超声的不足,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各定量参数值对直肠腺癌分期、分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GE3.0 T MR扫描仪获得48例经肠镜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并收集患者术后病理资料(单纯腺癌42例,腺癌伴部分粘液腺癌6例)。利用GE AW4.5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单纯直肠腺癌不同分期、分化程度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单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值。直肠腺癌不同分期、分化程度间各参数应用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ADC及D在直肠腺癌不同T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T4期直肠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200±0.117)×10~(-3))mm~2/s、(0.913±0.104)×10~(-3) mm~2/s、(0.786±0.450)×10~(-3) mm~2/s,D值分别为(0.737±0.055)×10~(-3) mm~2/s、(0.608±0.091)×10~(-3) mm~2/s、(0.593±0.041)×10~(-3) mm~2/s,高-低分化直肠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353±0.080)×10~(-3) mm~2/s、(0.984±0.028)×10~(-3) mm~2/s、(0.8 0 8±0.0 7 5)×1 0~(-3) mm~2/s,D值分别为(0.805±0.085)×1 0~(-3) mm~2/s、(0.645±0.081)×10~(-3) mm~2/s、(0.525±0.057)×10~(-3) mm~2/s,D*和f值在直肠腺癌不同T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腺癌病灶的ADC、D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分期、分化特点,IVIM-DWI作为常规MR的补充序列,为临床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采用磁共振T1 mapping、T2 mapping评估大鼠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n=70)对照组(n=10), 分别于背部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及生理盐水,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注药后第4、6、8、10和12周,分别随机选取实验组14只和对照组2只大鼠采集MRI,测量肝实质T1值和T2值,并行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大鼠肝纤维化划分为S0~S4期,脂肪变性划分为F0~F4度,比较肝纤维化各期T1值和T2值,分析其与肝纤维化及肝脂肪变性相关性。结果 S0期大鼠肝脏T1值和T2值与肝纤维化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1期[(402.01±57.14)ms]肝实质T1值较S3期[(514.83±87.10)ms]和S4期[(518.72±36.50)ms]短(P均<0.05),S2期[(417.49±47.00)ms]肝实质T1值较S4期短(P<0.05);S1期[(65.12±9.46)ms]肝实质T2值较S4期[(55.33±7.30)ms]略延长(P<0.05)。T1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8,P<0.01),T2值与脂肪变性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 磁共振T1 mapping可无创评估大鼠肝纤维化,T2 mapping可无创评估大鼠肝脂肪变性,有望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提供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基于术前MR 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多序列影像组学模型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单发直肠癌患者的T2WI、DWI和ADC图,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52,21例淋巴结转移、31例无淋巴结转移)和测试集(n=22,9例淋巴结转移、13例无淋巴结转移)。由2名影像科医师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基于常规MRI评价淋巴结转移,评估其诊断效能;分别基于T2WI、DWI、ADC图及三者联合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包括T2WI模型、DWI模型、ADC模型及多序列模型,并于训练集进行训练,于测试集评估其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观察各模型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训练集与测试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T分期及N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MRI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58.11%(43/7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7%(23/30)和45.45%(20/44)。T2WI、DWI、ADC及多序列模型评估测试集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8、0.68、0.77及 0.82,后者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36%、88.89%及84.62%。结论 术前基于MR T2WI、DWI及ADC图多序列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术前评估直肠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纳入81例直肠腺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黏液腺癌组(n=36)和非黏液腺癌组(n=45);比较组间DCE-MRI参数及IVIM参数,包括速率常数(Kep)、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以及真弥散系数(D)、假弥散系数(D*)、灌注分数(f);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上述参数术前诊断直肠癌病理分型的效能。结果 黏液腺癌组Kep、Ktrans、D*和f均小于非黏液腺癌组(P均<0.05);其中,Kep和f为直肠癌病理分型的影响因素(P均<0.05)。术前以Kep、f及二者联合评估直肠癌病理分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880和0.906,敏感度为69.44%、77.78%和86.11%,特异度为82.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高分辨T2WI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判定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高分辨T2WI上勾画整个肿瘤为ROI,通过一般线性LASSO分析提取14个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根据病理结果,将T0~T2期归为早期,T3~T4期归为局部进展期,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34)和验证组(n=57),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绘制ROC曲线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可预测性。结果 191例直肠癌中,早期68例,局部进展期123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区分早期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AUC为0.927、0.885,准确率为0.851、0.842,特异度为0.917、0.700,敏感度为0.814、0.919,F1值为0.861、0.829,Brier值为0.149、0.159。结论 术前以基于高分辨T2W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判定直肠癌T分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3.0T多模态MRI用于术前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直肠癌患者多模态MRI资料,包括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观察各序列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T1WI、T2WI/DWI、DCE-MRI、IVIM-DWI判断T1~T2期和T3~T4期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E-MRI和IVIM-DWI的诊断效能高于T1WI及T2WI/DWI(P均<0.05)。DCE-MRI与IVIM-DWI联合判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943,P<0.05)。不同T分期直肠癌之间,容积转运常数(Ktrans)、真弥散系数(D)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疗效良好(n=32)与不良(n=48)患者Ktrans、D及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3.0T MR T1及T2 mapping在肩关节软骨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患者组,34肩)和30名正常人(正常组)采用3.0T MR仪行肩关节常规、T1及T2 mapping序列扫描,按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对肩关节软骨分级,分别测量其外、中、内带T1及T2 map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序列MRI评估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直肠癌患者,共于病灶周围检出73枚周围淋巴结,术后病理显示其中恶性37枚、良性36枚;基于T2WI及bSSFP图像评估淋巴结性质,观察其皮质信号及皮髓质分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bSSFP判断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效能。结果 基于T2WI评估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65.75%,敏感度59.46%,特异度72.22%,阳性预测值68.75%,阴性预测值63.41%,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316)。bSSFP MRI评估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78.08%,敏感度72.97%,特异度83.33%,阳性预测值81.82%,阴性预测值75.00%,与病理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62)。结论 bSSFP MRI有助于判断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不同场强下子宫正常结构及常见良恶性肿瘤的T2值,观察T2 mapping技术量化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 对比73例子宫肿瘤患者(82个病灶)及34名健康妇女的1.5T及3.0T常规MRI和T2 mapping图像,测量不同TE值下正常子宫组织及良恶性肿瘤信号强度,采用Matlab平台拟合信号,计算并比较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MR DWI结合标准T2WI判断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价值。方法 对325例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行MR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2W和轴位DWI(b=0、1000 s/mm2);其中89例存在盆腔异常表现,2名医师(观察者1、2)分别采用两种方法(T2WI、DWI+T2WI)进行阅片,探讨DWI+T2WI对直肠癌局部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89例盆腔局部异常表现患者中,32.58%(29/89)为直肠癌局部复发。2名医师单独采用T2WI判断局部复发的准确率分别为85.39%(76/89)、80.90%(72/89);采用DWI+T2WI的准确率分别达91.01%(81/89)、87.64%(78/89)。DWI+T2WI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T2WI(观察者1:0.907 vs 0.856;观察者2:0.882 vs 0.823)。采用T2WI时,2名阅片者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74);采用DWI+T2WI时,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31)。结论 标准T2WI诊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准确率较高,结合DWI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