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成药》2015,(5)
目的研究叠鞘石斛化学成分。方法叠鞘石斛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叠鞘石斛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柏醛(1)、香兰素(2)、香草酸(3)、丁香醛(4)、丁香酸(5)、5-乙酰氧甲基糠醛(6)、5-羟甲基糠醛(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8)、草木樨苷甲酯(9)、4,5-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叠鞘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叠鞘石斛茎段组织培养与花芽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叠鞘石斛的快速繁殖及离体开花的培养体系.方法选用野生的叠鞘石斛带侧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结果MS培养基附加6-BA(1.0 mg·L-1),NAA(0.5 mg·L-1)对侧芽的诱导效果最佳.而MS培养基附加6-BA(2.0 mg·L-1),NAA(0.4 mg·L-1)最适合丛生芽的增殖.把无菌苗培养在附加6-BA(2.0 mg·L-1)的MS培养基中,少数植株被诱导开花,诱导率为10.0%.结论用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一定的6-BA和NAA可以诱导丛生芽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叠鞘石斛茎叶花HPLC-DAD-ELSD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叠鞘石斛不同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Dikma C18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DAD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首次建立了叠鞘石斛茎、叶、花HPLC-DAD-ELSD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叶、花均具有与茎相同的化学成分,且叶与花中所含化学成分较茎更为丰富.结论 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直接了解叠鞘石斛茎、叶、花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仰莲  周勤梅  彭成  郭力  张廷模  熊亮 《中草药》2015,46(15):2193-2197
目的研究叠鞘石斛Dendrobium aurantiacum var.denneanum药材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AB-8、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质谱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同时采用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叠鞘石斛茎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7R,7′R,8R,8′S)-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7,9′-环氧木脂烷-7′,9-内酯()、(-)-丁香脂素()、(-)-开环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拖鞋状石斛素()、石斛酚()、杓唇石斛素()、(+)-柚皮素()、反式肉桂酸甲酯-2-O-β-D-葡萄糖苷()、香草酸()。其中,化合物对A549、Hep G2、A2780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5.49、51.2、119.3μmol/L。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石斛脂素;且对3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叠鞘石斛适宜采收期。方法测定折干率,建立石斛酚、顺式草木樨苷和多糖的含有量测定方法,建立指纹图谱,分别对11批不同生长期叠鞘石斛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折干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第2年春季的茎折干率最高。石斛酚含有量随生长期增加而升高。多糖含有量在第2年及以上的茎中春季较高,秋季较低。以联苄类及苷类的变化规律为基础,采收时间第1年11月和第3年7月为节点,可将叠鞘石斛的生长划分为3个阶段。第2年春季及第3年春季的茎各指标相对含有量均较高。结论结合产量、生长规律,物质基础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宜在春季采收生长至第3年的叠鞘石斛。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快捷的叠鞘石斛产地加工方法。方法:以多糖、香豆素、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叠鞘石斛的切片阴干法、切片烘干法、燀蒸法、传统产地加工法及清水浸泡法、NaOH浸泡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综合评分结果由高到低为:切片烘干法>燀蒸法>NaOH浸泡法>清水浸泡法>传统产地加工法>切片阴干法。结论:切片烘干法和燀蒸法可应用在叠鞘石斛的产地加工中。  相似文献   

8.
叠鞘石斛中联苄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叠鞘石斛中联苄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对叠鞘石斛中联苄类成分石斛酚(gigantol)和杓唇石斛素(moscatilin)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斛酚的含量,以Shim-pack CLC-ODS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乙腈-0.2%甲酸(35∶65),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石斛酚在0.196~12.54μg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6%;RSD3.01%。结论通过10批不同来源的叠鞘石斛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证明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在不同采收期的叠鞘石斛中,石斛酚的含量在春季4,5月份和秋季10,11月份相对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9.
叠鞘石斛不同品系农艺性状比较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涛  邓丽  林源  李博  杨晓帆  王芳  淳泽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6):2124-2128
目的:通过对叠鞘石斛4个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为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dq-1,dq-2,dq-3,dq-4等不同品系的茎长、茎粗、叶长、叶宽、长宽比、叶面积等进行调查,采收期测定茎的鲜重、干重以及对多糖、总生物碱等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4个不同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dq-1,dq-2株型较高,dq-3株型中等,dq-4株型较矮。dq-2单茎最重,为7.81 g;多糖含量最高,为14.33%。dq-3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0.486%。各农艺性状间相关程度高或显著,与多糖、总生物碱等品质性状相关程度低或不相关。结论:不同叠鞘石斛品系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用途加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金樱茎中总鞣质的含量,与金樱根总鞣质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其替代金樱根入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金樱茎的鞣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樱茎中的鞣质的含量,在碱性的条件下加磷钼钨酸,于75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没食子酸为标准计算样品中鞣质的含量.结果 测得本批次金樱茎的总鞣质平均含量为4.51%.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叠鞘石斛联苄类化合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和洗脱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量、乙醇体积分数、洗脱剂用量、上样流速及洗脱流速对纯化工艺的影响,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考察联苄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HPD-300型树脂纯化联苄类化合物的效果最好,其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9.04 g·L-1,上样量1.25 BV,上样流速0.5 mL·min-1,加水和70%乙醇各5 BV以1.0 mL·min-1的流速洗脱。纯化后联苄类化合物纯度达67.07%,较纯化前提高了4.25倍。联苄类化合物的纯化物和粗提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表示分别为0.408,0.985 g·L-1,对羟自由基的IC50依次为7.856,7.827 g·L-1结论: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叠鞘石斛联苄类化合物的纯化效果较好,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卓蔚  邱迁  郎佳琪  吴应梅  杜慧慧  周浓 《中草药》2022,53(16):5159-5169
目的 测定尖刀唇石斛Dendrobium heterocarpum和翅梗石斛D. trigonopus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其序列特征并鉴定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物种间亲缘关系。方法 利用Illumina Hisep 2 500测序平台对尖刀唇石斛和翅梗石斛进行二代测序,经组装、注释后得到2条完整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结构及石斛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尖刀唇石斛的叶绿体全基因组总长为159 786 bp,总GC含量为37.2%,共注释得到131个基因,包括88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 RNA基因和6个rRNA基因;翅梗石斛的叶绿体全基因组总长为159652bp,总GC含量为37.1%,共注释得到131个基因,包括88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6个rRNA基因。尖刀唇石斛和翅梗石斛分别检测到112和127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二者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多,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少。系统发育树显示,尖刀唇石斛、反瓣石斛D. ellipsophyllum、翅梗石斛、梳唇石斛D. strongylanthum和长距石斛D. longicornu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中甘露糖与葡萄糖的柱前衍生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柚皮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中这3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铁皮石斛甘露糖柱前衍生HPLC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基础上,选择乙腈-0. 02 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甘露糖与葡萄糖的含量,并分析甘露糖与葡萄糖的峰面积比值;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 0 mL·min~(-1);柱温30℃。柚皮素HPLC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 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 nm;流速0. 8 mL·min~(-1);柱温40℃。结果:甘露糖与葡萄糖在0. 15~3. 0,0. 075~2. 25μg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01%(RSD 2. 1%),101. 69%(RSD 2. 0%),重复性、耐用性等其他方法学研究符合要求。43批不同产区铁皮石斛中甘露糖、葡萄糖以及两者的含量之和分别在12. 75%~36. 40%,2. 93%~18. 39%,19. 23%~54. 58%,除极少数样品外,基本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甘露糖含量限度要求,甘露糖与葡萄糖含量之和也接近总多糖含量限度要求;含量与产区相关性不显著。12批霍山石斛的总糖则分别在14. 33%~29. 47%,6. 64%~15. 20%,25. 73%~44. 37%,其含量以及峰面积比值基本落在铁皮石斛范围期间,多批次的平均含量也基本与铁皮石斛一致(约33%左右)。柚皮素在0. 020 8~0. 832 0μg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 96%(RSD 1. 8%)。11批铁皮石斛与7批霍山石斛的柚皮素含量分别为0. 053 2~0. 122 4 mg·g~(-1)(均值为0. 081 0 mg·g~(-1)),0. 040 3~0. 090 0 mg·g~(-1)(均值为0. 068 3 mg·g~(-1)),铁皮石斛含量稍高于霍山石斛,但含量均亦未达到0. 02%的质量标准下限的常规要求。结论:铁皮石斛中甘露糖与葡萄糖HPLC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较好,用两者含量之和替代具有较大误差的总多糖含量作为测定指标具有可行性;单糖含量测定可应用于霍山石斛的定量质控指标;但依据2种石斛的总多糖含量、水解后的单糖含量与峰面积比值以及柚皮素含量,无法区分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需结合其他专属性方法方能对两种石斛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14.
刘红梅  张存艳  叶强  张廷模  郭力 《中草药》2021,52(21):6656-6662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探索喉红石斛Dendrobium christyanum的分类归属问题,并建立一种新的ITS2二级结构的信息挖掘方法。方法 提取分属5个组14种石斛的DNA,对ITS序列(ITS1-5.8 S-ITS2)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ITS序列;基于序列信息,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对ITS2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量化、聚类分析。结果 喉红石斛与黑毛组的矮石斛D.bellatulum、长距石斛D.longicornu的遗传距离最小,NJ系统发育树与ITS2二级结构的系统聚类图均显示喉红石斛与黑毛组石斛聚为一支,且喉红石斛与黑毛组石斛的二级结构图基本一致。结论 喉红石斛与黑毛组石斛的亲缘关系最近,应归属于黑毛组;新建立的ITS2二级结构量化分析方法可提供更多的分类信息,具有更高水平的分类潜能。这是首次运用DNA条形码进行石斛组间的分类研究,为石斛属植物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与铁皮石斛炭疽病病程相关的代谢物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铁皮石斛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铁皮石斛正常叶片与经胶孢炭疽菌处理的感病叶片,经样本前处理、GC-MS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找出差异代谢物,初步探讨参与病程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成功建立了各分析组的多维统计分析模型,选取VIP1.0的分散点为潜在差异物质,同时结合单维统计分析(test)中P0.05为标准加以验证,从鉴定出的305个代谢物中共筛选出84个差异代谢产物,被认为是病程相关代谢物;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共有34个差异代谢物参与了代谢途径,且获得的正常-感病代谢通路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基于GC-MS技术对铁皮石斛不同处理组(正常/感病)样本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并找出与铁皮石斛炭疽病病程相关的代谢物,可为从分子水平研究铁皮石斛病害及培育抗病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 lactis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中压、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霍山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 lactis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苯乙基乙酰胺(1)、1H-indole-3-carbaldehyde(2)、胸腺嘧啶(3)、尿嘧啶(4)、lignoren(5)、尿嘧啶核苷(6)、己六醇(7)、腺嘌呤核苷(8)、环-甘氨酸-(L)-脯氨酸(9)、环(D)-脯氨酸-(L)-苯丙氨酸(10)、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11)、2-pyrrolidinone(12)、N-methyl-2-pyrolidinone(13)、环(L)-4-羟基-脯氨酸-(L)-苯丙氨酸(14)、brevianamide F(15)、3-甲基哌嗪-2,5-二酮(16)、7,8-dimethylbenzo[g]pteridine-2,4(1H,3H)-dione(17),环(L)-酪氨酸-(L)-苯丙氨酸(18)、啤酒甾醇(19)、大豆黄素(20)、赤藓糖醇(2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霍山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lacti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蓝萼香茶菜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松香烷二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蓝萼香茶菜苷(1)和内折香茶菜苷A(2)。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松香烷二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蓝萼香茶菜苷,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蒋俊  陈红霞  汤兴利  周义峰 《中草药》2017,48(11):2313-2320
白及是传统美白方中的主要药物。从中医药美白理论、中医美白历史沿革、美白药理作用机制,以及白及"以白治黑"相关的化学成分、白及美白研究现状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白及美白的传统理论基础和现代药理研究概况,并初步提出白及美白产业化研发思路。为中药白及美白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雪晶  谢雪  罗鑫  宋亚玲  赵祎武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23):3471-3474
目的 对大株红景天Rhodiolawallichiana var. cholaensis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反复DAC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有机波谱学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大株红景天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丁香酸(2)、酪醇(3)、红景天苷(4)、3,4-二羟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甲酸(6)、对羟基苯乙酸(7)、对羟基苯丙烯酸(8)、对羟基苯丙烯酸4-O-β-D-葡萄糖苷(9)、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0)、云杉苷(11)、二氢松柏苷(12)、岩白菜素(13)、rhodiocyanoside A(14)、5-羟甲基糠醛(15)。结论 化合物715为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81214为首次从大株红景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