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优选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并与传统小蓟饮片进行比较。方法:以蒙花苷质量分数为指标,选取粉碎度、加水量、滚丸转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利用TLC,HPLC,红外等对小蓟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粉碎度80目,加1.8倍量水,滚圆转速300 r.min-1,制备的流动性饮片平均粒径(1.94±0.20)mm,圆整度9.09~27.7,堆密度0.394 3 g.cm-3,真密度0.655 7 g.cm-3,平均硬度6.2 N,平均脆碎度0.30%。二者TLC图谱相同,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中蒙花苷分别为0.64%,0.72%。二者煎出曲线较为接近,小蓟流动性饮片和传统饮片煎液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和传统型饮片在药学上具有对等性,可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5个产地15批次野菊花饮片标准汤剂并确立其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其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等数据,为野菊花饮片标准汤剂及其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传统煎药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测定指标成分蒙花苷的含量,计算该成分的转移率,绘制指纹图谱,采用真空干燥法制备浸膏粉,计算出膏率。结果:15批野菊花饮片标准汤剂中蒙花苷质量浓度0. 19~0. 74 g·L~(-1),转移率21. 95%~66. 23%,平均转移率37. 12%(RSD 11. 8%); p H 5. 1~5. 5;出膏率24. 7%~32. 5%,平均出膏率27. 87%(RSD 2. 4%)。指纹图谱共有峰有9个,确认其中2个色谱峰(2号和9号)分别为绿原酸和蒙花苷。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符合传统汤剂制备方法且稳定可行,可用于野菊花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当归破壁饮片(成品)、破壁粉体(中间体)及传统饮片(原料)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三者的阿魏酸含量,为当归破壁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lient-ZORBAX SB色谱柱,以乙腈-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HPLC含量测定方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建立了当归破壁饮片-破壁粉体-传统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10批当归破壁饮片、10批破壁粉体及10批传统饮片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均有14个共有特征峰,各批次破壁饮片、破壁粉体及传统饮片的图谱基本一致,相似度均大于0.96;当归破壁饮片中阿魏酸含量略高于当归药材。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蓟炒炭前后蒙花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55∶45),检测波长为32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蒙花苷在0.01~1.00μg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6%,RSD=2.48%(n=6)。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小蓟和小蓟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小蓟合理炮制工艺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赤芍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标准化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芍药苷含量,并进行转移率、出膏率计算及指纹图谱研究。结果:15批次赤芍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芍药苷含量范围为3.79-5.68mg·mL-1,芍药苷转移率范围为56.58%-90.14%,平均转移率为73.97%,标准偏差为10.91%。出膏率范围为16.74%-29.24%,平均出膏率为21.82%,标准偏差为3.55%。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4个,分别是:氧化芍药苷(RT=4.489),芍药内酯苷(RT=7.752),芍药苷(RT=8.192),苯甲酰芍药苷(RT=26.212)。结论:本研究中的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防风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及其他饮片标准汤剂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水煎煮方法,制备11批防风饮片标准汤剂,进行p H,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测定,计算其出膏率与转移率,并对测定方法可行性进行考察。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 L·min~(-1),柱温25℃,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1批防风饮片标准汤剂的p H均为5. 5,出膏率在34. 3%~46. 3%,平均出膏率为41. 4%,标准偏差为3. 7%;升麻素苷的转移率在66. 8%~93. 5%,平均转移率为79. 4%,标准偏差为12. 1%;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转移率在70. 4%~98. 2%,平均转移率为83. 4%,标准偏差为10. 8%。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 RSD均符合要求。指纹图谱中确定了9个主要共有峰,其相似度 0. 9。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高,适用于防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并且可为其他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野菊花压制饮片与传统饮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蒙花苷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野菊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两者在单味和五味消毒饮中的煎煮溶出情况进行对比;对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蒙花苷溶出情况进行对比,进行综合评价,并绘出溶出曲线。结果:野菊花压制饮片外观形态良好;在单味饮片和五味消毒饮的煎煮中,压制饮片干膏和蒙花苷煎出总量均比普通饮片略高;溶出曲线经综合评价比较,压制饮片与传统饮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野菊花经压制后未改变药材的质量,不影响野菊花蒙花苷成分的煎煮溶出,定量压制饮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高的煎煮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研究,为相关研究与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制备15批不同产地的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以莫诺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转移率与出膏率,并建立超高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15批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43.9%~48.2%,莫诺苷转移率为55.8%~90.8%,马钱苷转移率为52.8%~68.3%,山茱萸新苷转移率为47.2%~61.6%。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特征图谱分析,标定了13个共有峰,对15批山萸肉饮片及标准汤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本研究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规范,测定方法准确可靠,能够反映山萸肉水煎制剂的内在质量,可为山萸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照标准煎液制备要求制备15批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以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出膏率、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超高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15批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的出膏率范围为6.44%~11.95%,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含量范围分别为12.17~22.61 mg/g、2.75~5.12 mg/g、21.71~40.32 mg/g,转移率范围分别为28.13%~52.25%、53.93%~100.15%、40.04%~74.36%。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分析和相似度评价,标定了10个共有特征峰,并指认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3个色谱峰。通过与对照图谱比对,相似度均高于0.9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的质量评价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为忍冬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橘红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制备橘红胎饮片标 准汤剂,以出膏率、柚皮苷和野漆树苷转移率及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评价指标,建立其质量评 价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指纹图谱中标定成分进行关联分析,评价16 批橘红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 结果16 批橘红胎饮片中柚皮苷含量为3.34%~29.27%,野漆树苷含量为0.26%~2.82%。橘红胎标准汤剂的出 膏率范围为43.36%~51.52%;柚皮苷和野漆树苷的转移率范围为33.62%~144.86%和1.30%~96.00%;指纹图谱 确定共有峰19 个,其中4 个峰指认为柚皮苷(8 号)、新橙皮苷(11 号)、野漆树苷(12 号)、柚皮素(15 号); 16 批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 以上。指纹图谱中4 个标定成分的灰色关联度范围为0.096~0.606,加 权关联度范围为0.091~0.984。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范围均合理可靠,运用指 纹图谱中标定成分的灰色关联分析能够实现16 批橘红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鸡骨草与毛鸡骨草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鸡骨草(JGC)、毛鸡骨草(MJGC)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和用卡介苗(BCG)与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JGC和MJGC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影响。结果:JGC和MJGC对CCl4肝损伤小鼠AST和ALT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或0.05;对BCG和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JGC(60g/kg)和MJGC(60、40g/kg)AST有降低的作用,P<0.01或0.05。结论:JGC和MJGC对CCl4肝损伤和BCG与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两者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益母草合适的播种期。方法益母草种子在不同时间进行播种,考察生物学特性、物候期、产量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不同,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一定差异。结论不同播种期种植的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均较高,但春播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肉苁蓉分离部位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肉苁蓉的通便有效成分。方法: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分离及重结晶等方法将肉苁蓉分为半乳糖醇等4个组份,进行对小鼠通便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半乳糖醇具有显著的缩短通便时间作用,其他各组份作用不显著。结论:半乳糖醇为肉苁蓉的主要通便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鹤草药材中山奈酚-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0∶7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315 nm。结果:山奈酚-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为1.2728.904μg·mL-1(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1.94%。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为仙鹤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07-120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记载的浸出物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半枝莲进行了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为建立半枝莲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洁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95-197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半枝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产地的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江苏南通、广东蕉岭、安徽利辛、湖南华宁、云南墨江、福建永定、江西南昌、湖北洪湖、浙江庆元、广西龙胜等地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含量分别为:0.873%、0.794%、0.722%、0.701%、0.649%、0.625%、0.423%、0.289%、0.229%、0.225%。结论:不同产地半枝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以江苏南通产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臭灵丹草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氦气)流速为10.0 mL· min-1,并采用程序升温对10批臭灵丹草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共标出10个特征峰,其平均峰面积之和为总峰面积的(64.37±9.74)%.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重现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开展益母草的质量评价研究,掌握全国范围的益母草质量问题并寻求对策,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采用法定标准检验对益母草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共抽取82批次益母草,按法定标准检验,不合格率高达50.00%(41/82);不合格项目为性状、鉴别、浸出物及含量测定,不合格主要原因为混淆品的存在及采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蒙药材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中的槲皮素的含量.方法:以10mmol·L-1硼砂-30m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pH9.5)为电泳缓冲液,采用压力进样方式,在20℃,20kV恒压下进行电泳分离,并在254nm波长处检测.结果: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中的目标组分在30min内完全分离,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槲皮素的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5.64%,其RSD=3.5%(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20.
Artemisia herba alba is widely used in Iraqi folk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0.39 g/kg body weight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the leaves or barks produc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blood glucose level, while the aqueous extract of roots and the m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aerial parts of the plant produce almost no reduction in blood glucose level. The extract of the aerial parts of the plant seem to have minimal adverse effect and high LD50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