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成药》2016,(1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薄荷配方颗粒中咖啡酸、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5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咖啡酸325 nm、橙皮苷285 nm、迷迭香酸330 nm;柱温30℃。结果咖啡酸、橙皮苷、迷迭香酸分别在0.012~0.119μg(r=0.999 9)、0.023~0.229μg(r=0.999 9)、0.048~0.483μg(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0%、97.97%、97.64%,RSD分别为1.46%、1.10%、1.63%。结论 7个厂家薄荷配方颗粒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明显,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夏枯草口服液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检测条件:采用C18柱(4.6 mm×25 mm,5μm),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结果咖啡酸在0.056~0.728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1.0),迷迭香酸在1.65~21.4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1.0),咖啡酸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1.33%(n=6);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31%(n=6)。结论 HPLC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夏枯草口服液中有效成分咖啡酸和迷迭香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肃不同产地黄芩及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Phecda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2 g/L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8 nm,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9.00μg(r=0.999 9),0.001 0~0.300 0μg(r=0.999 9),0.001 05~0.315 0μg(r=0.999 96),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7%(RSD=3.64%),98.75%(RSD=1.31%),96.90%(RSD=1.8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黄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脉管炎合剂Ⅰ号中咖啡酸、芍药苷、黄芩苷、蒙花苷4种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柱温25℃,咖啡酸、芍药苷、黄芩苷、蒙花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为323,230,280,334 nm。结果:咖啡酸、芍药苷、黄芩苷、蒙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4 8~0.224μg(r=0.999 8),0.532 8~2.664μg(r=0.999 8),0.678 4~3.392μg(r=0.999 9),0.100 0~0.500 0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7%(RSD 1.7%),99.36%(RSD 0.9%),101.50%(RSD 1.4%),99.05%(RSD1.1%)。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重复性好,为脉管炎合剂Ⅰ号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22份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4.6mm×250 mm,5 μm);绿原酸和咖啡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19:81);检测波长326 nm.蒙花苷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334 mn,柱温25℃;流速1 mL·min-1.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5~50 μg(r=0.998),2.5~25μg(r=0.998),4.97~41.47 μg(r=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6.2%,103.7%,RSD分别为2.1%,2.3%,1.8%.结论: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重庆丰都产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0.232%,咖啡酸含量整体偏低,江苏和安徽产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基本达到药典规定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夏枯草中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为夏枯草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0℃,流速1.0 mL/min,测定夏枯草煎煮25、30、35、40、45、50 min时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夏枯草中丹参素在0.62~4.34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咖啡酸在0.48~3.36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迷迭香酸在0.40~2.8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夏枯草中的丹参素及咖啡酸在煎煮时间为25 min时含量最高,煎煮40min时迷迭香酸含量最高。结论夏枯草中酚酸类成分在不同煎煮时间含量不同,本研究可为确定夏枯草的最佳煎煮时间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更加全面的反映维吾尔族药材新塔花的内在质量,对新塔花中的多种成分进行HPLC同步测定,比较不同产地新塔花中咖啡酸、迷迭香酸、蒙花苷的含量。样品制备采用回流提取,选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A)-0.2%冰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1。咖啡酸、迷迭香酸、蒙花苷分别在2~40 mg·L~(-1)(r=0.999 9),3~60 mg·L~(-1)(r=1),7~140 mg·L~(-1)(r=0.999 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RS 1.3%),98.25%(RSD 2.0%),101.2%(RSD 1.5%)。测得13批新塔花中咖啡酸质量分数在0.08~1.07mg·g-1、迷迭香酸质量分数在1.23~3.59 mg·g-1、蒙花苷质量分数在2.08~10.90 mg·g-1。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新塔花药材中咖啡酸、迷迭香酸、蒙花苷的含量;3种成分在不同批次的新塔花药材中的含量差异显著,其内在质量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药材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芦丁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步测定4种成分含量,为滇桂艾纳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转换波长法,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5 min,10%~18%A;25~45 min,18%~40%A),检测波长256 nm(0~15 min,原儿茶酸),327 nm(15~30 min,绿原酸、咖啡酸),360 nm(30~60 min,芦丁),柱温20℃,流速1.0 m L·min-1。结果:滇桂艾纳香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进样量分别在0.007~0.13μg(r=0.999 98),0.219~4.38μg(r=0.999 94),0.014~0.28μg(r=0.999 97),0.049~0.98μg(r=0.999 97)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4%(RSD 2.2%),101.16%(RSD 0.9%),98.00%(RSD 2.8%),101.73%(RSD 1.4%)。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百色平果县所产药材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均较高,百色靖西县和四川药材咖啡酸含量较高。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滇桂艾纳香药材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芦丁4种成分的含量,可为滇桂艾纳香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返魂草药材及其颗粒中的原儿茶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利用Agilent 5TC-C18(250mm×4.6mm,0.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4%甲酸水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0~10min,94%B;10~50min,96%→86%B),流量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四种酚酸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原儿茶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进样量分别在2.88~90μg/mL(r=0.999 9)、8~250μg/mL(r=0.999 9)、6.4~200μg/mL(r=0.999 8)、2.56~80μg/mL(r=0.999 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返魂草药材中四种酚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6%(RSD=1.34%)、99.69%(RSD=1.18%)、99.71%(RSD=1.19%)、99.92%(RSD=0.89%),返魂草颗粒中四种酚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0.68%)、100.56%(RSD=1.37%)、100.43%(RSD=1.29%)、99.82%(RSD=0.9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测定返魂草药材及返魂草颗粒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抗感胶囊中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木犀草苷和芦丁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梯度洗脱;自动进样:20μL;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可完全分离。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木犀草苷和芦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1 0~3.465 0μg(r=1.000 0)、0.037 8~0.567 0μg(r=0.999 9)、0.292 4~4.386 0μg(r=0.999 7),0.045 2~0.678 0μg(r=0.999 8)、0.143 8~2.157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绿原酸为98.5%(RSD为1.1%),咖啡酸为98.4%(RSD为0.9%),芍药苷为97.3%(RSD为1.1%),木犀草苷为98.6%(RSD为1.0%),芦丁为99.9%(RSD为0.2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综合评价抗感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4.6 mm×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做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6 nm,柱温25℃,流速0.8 mL.min-1。结果: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0~20.00,4.64~92.80,2.233~44.66 mg.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99.14%;99.39%,RSD分别为1.81%,1.66%,1.36%(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野菊花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思茅松不同部位莽草酸的含量。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C18(4.6 mm×15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1%磷酸水溶液(3:97),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3 nm,柱温25 ℃。 结果: 莽草酸在0.01~0.8 μg线性相关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 0.81% (n=9)。 结论: 不同部位思茅松中莽草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松针中莽草酸含量最高为29.17 mg·g-1,可以考虑将松针作为新的莽草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白术炮制前后新绿原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炮制前后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5批不同产地的白术药材和饮片中新绿原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并通过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各产地白术炮制前后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白术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河北产的白术绿原酸质量分数为0.216 3%,显著高于浙江和安徽产;炮制后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均有所下降,转移率最高的是浙江产白术,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平均转移率分别为55.68%、55.05%。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稳定,适用于白术及其炮制品中的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测定,并初步揭示了白术炮制前后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邹盛勤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2):949-951
 目的 对薰衣草不同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90∶10∶0.1),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 ℃。结果 齐墩果酸、熊果酸分别在0.50~9.00 μg和0.92~16.56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n=9)分别为98.1%(RSD为1.8%)和98.3%(RSD为1.2%)。结论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薰衣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山绿茶药材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探索山绿茶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每隔单月采摘药材1次,共6次.采用HPLC测定,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4.6mm × 250 mm,5μm),以乙腈和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流速1.0 mL· min-.结果:绿原酸和芦丁分别在0.10-2.00 μg,0.25 ~ 5.00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4 027X+ 5.262 (r=1.000 0),Y=1 258X-1.406 (r=l.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8%和99.36%,RSD分别为1.27%和1.91%.1月份采收的山绿茶药材绿原酸和芦丁含量较高,7月份采收的山绿茶药材绿原酸和芦丁含量较低,山绿茶药材的合理采收时间可定为1月.结论:HPLC测定山绿茶中的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方法分离度良好,快速、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山绿茶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山绿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会发生变化且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北细辛不同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水、乙酸乙酯、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提取北细辛药材,以马兜铃酸A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90 nm。结果:马兜铃酸A含量在3.0~30.0 mg.L-1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19.844X+0.027 2(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 1.32%。北细辛不同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1.34%~3.15%,以水提取物含量最低,95%乙醇提取物含量最高。结论: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北细辛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来源枇杷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3个不同种源枇杷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结果:不同种源枇杷叶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总量为0.57~1.78%,具有显著差异.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最高的均为解放钟种源枇杷叶,分别为0.29%和1.49%;齐墩果酸含量最低的为夹脚种源枇杷叶(0.09%),熊果酸含量最低为湖南白沙种源枇杷叶(0.45%).结论:不同种源枇杷叶间齐墩果酸及熊果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枇杷叶药材的采收有必要考虑种源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鱼腥草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为鱼腥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绿原酸流动相乙腈-0.1%磷酸(12∶88),检测波长326 nm,芦丁流动相甲醇-0.1%磷酸(50∶50),检测波长355 nm,流速均为1.0 mL· min-1.结果:绿原酸和芦丁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9.8 ~68.6μg(r =0.999 7),9.6~67.2μg(r=0.998 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00.1%,RSD分别为1.47%,2.12%.结论:鱼腥草不同部位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差异很大,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高,根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刺山柑果实中香草酸和原儿茶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kma 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58 nm,流速0.8 mL·min-1。结果:刺山柑果实中香草酸和原儿茶酸分别在0.001 50~0.009 00,0.005 80~0.034 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105%(RSD 1.90%)103%(RSD=1.8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定量准确,可用于刺山柑果实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胶柬毛细管电动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分别在0.0548—0.6576g/L,0.1024—0.8192g/L,0.0204-0.1632g/L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0.9999,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52%、99.66%;RSD分别为2.1%、2.O%、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可以作为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