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超声法,以β-CD与油的比例、加水量、超声时间为因素,收得率、包合率、含油率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与油的比例4g:1mL,加10倍量水,超声时间30分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菊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用β-环糊精经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对菊花挥发油进行包合,测定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测定不同贮藏时间及贮藏方法下菊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油量。结果:菊花挥发油用β-环糊精经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包合,包合物得率、包合物中菊花挥发油的包合率等无明显差异;而饱和水溶液法较研磨法简便。菊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较菊花挥发油大大提高。结论:β-环糊精包合技术适用于提高菊花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包合姜黄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β-环糊精包合姜黄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取L9(3)t正交实验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物油率两个指标,考察β-CD与油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三因素对β-环糊精包合姜黄挥发油的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出工艺为A2B3C1,即β-环糊精:挥发油为6:1,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2h。结论:包合方法工艺简单,方便实用,有效地提高了姜黄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用L9(3^4)正交试验,以广藿香包结率为优选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结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8(ml.g^-1),搅拌强度为600r/min,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1小时。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包合白术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宇环  居明乔  王红  丰衍增 《中药材》2000,23(12):767-768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β-环糊精(简称β-CD)包合白术挥发油的工艺。通过对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两个指标的考察,优选出包合工艺为A2B3C1,即β-环糊精:挥发油为8∶1,蒸馏水∶β-CD为4∶1,包合时间为2小时。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β-CD包合干姜挥发油的工艺。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以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来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筛选出饱和水溶液法较佳包合工艺为A3B3C2:即β-CD与挥发油的配比为6∶1,包合温度为55℃,包合时间为2h。最后用显微镜成像法和薄层层析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王静  邢煜军  张保国  李钦 《中成药》2011,(9):1607-1610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甘松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含油率3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进行比较,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研磨法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并采用TLC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 研磨法制备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为理想,研磨法最佳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6∶1(g∶ mL),加2倍量蒸馏水,研磨30 min.结论 确定了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包合前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广藿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用L9(34 )正交试验 ,以广藿香包结率为优选指标 ,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影响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包合温度 ,包合时间对包结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结论 :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 β 环糊精之比为 1:8(ml .g 1) ,搅拌强度为 60 0r/min ,包合温度为 5 0℃ ,包合时间为 1小时  相似文献   

9.
枳实挥发油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枳实系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酸橙 (Citusauranriun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 (C .sinensisosbeck)的幼果。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效 ,主要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等症。其挥发油能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白鼠扭体反应次数及小白鼠自发活动次数 ,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1] 。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右旋柠檬烯Cd -Limonene对离体大肠、子宫、末梢血管有收缩作用[2 ]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减少挥发油的损失 ,笔者在制剂工艺中采用了正交设计法对其挥发油进行了 β -CD包合工艺研究 ,现将实验方…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包合荆芥、陈皮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严建业  夏新华 《中成药》2003,25(8):612-614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荆芥、陈皮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结率为评价指标,比较研磨法和饱和水溶液法,以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用TLC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挥发油(8:1),加4倍量水,研磨2h,挥发油利用率87.1%。结论:研磨法优于饱和水溶液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二类中兽药畜禽抗应激颗粒中广藿香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广藿香挥发油包合前溶解的乙醇浓度、乙醇用量进行考察。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挥发油包合过程中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广藿香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用95%乙醇按1:20(mL/mL)的比例溶解,油:β-环糊精(D—CD)为1:8,β-CD配成10%的浓度,在40℃超声池中,超声包结2.0h。结论该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行气那尼花颗粒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行气那尼花颗粒挥发油β-CD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考察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应用XRD,DSC,IR,UV及TLC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1∶11,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1h,挥发油包合率达96.84%.表征试验证实,挥发油β-CD包合物已经形成.结论:行气那尼花挥发油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二类中兽药畜禽抗应激颗粒中苍术挥发油提取、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挥发油利用率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及单因素考察法,对苍术挥发油提取、包合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苍术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10目,加8倍量水,不浸泡,提取6h;苍术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用85%乙醇按1:5(mL/mL)的比例溶解,油:β-CD为1:10,β-CD配成8%的浓度,在40℃超声池中,超声包结1.5h。结论该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产妇康颗粒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均匀试验优选包合工艺,并对包合物的物相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1∶8,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140 min.在该优选条件下,挥发油包含率达75%,验证结果显示包合物已形成.结论:该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艾附暖宫胶囊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艾附暖宫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倍数为考察因素,挥发油收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和β-CD比例、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鉴别.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浸泡1h,加8倍量水,提取7h;优选包合工艺为β-CD-挥发油8∶1,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0h.结论:优选的提取及包合工艺可行、收率高、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石丹颗粒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包封率和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的投料比、加水量和研磨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挥发油包合物进行TLC鉴别、UV鉴别、显微鉴别及稳定性考察。结果:采用研磨法包合,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8∶1,加3倍量水研磨3 h;挥发油包封率87.04%,包合物得率89.12%。β-CD包合物在第0,1,3天的挥发油保留率分别为100%,89.23%,78.46%。结论:挥发油进入了β-CD空腔中形成相对稳定的β-CD包合物,制剂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优选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石丹颗粒的工业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川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川芎挥发油的β-CD包结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影响β-CD包结技术的主要因素,并对制成的包合物经薄层检识,筛选适合于川芎挥发油的最佳包合条件。结果川芎挥发油的β-CD最佳包结工艺为:挥发油(mL):β-CD(g):1:8,搅拌时间2h,温度30℃条件下包结,包合率达到80%以上。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挥发油包合率较高,适用于含川芎药材制剂的剂型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黄蒲通窍胶囊中石菖蒲、益智仁、川芎混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和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运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从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3个方面优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运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收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从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3个方面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2 h,提取7 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10,包合3 h,包合温度为4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收油率较高,包合工艺的挥发油包合率也较高,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β-环糊精包合陈皮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液-液包封法、气-液包封法对β-环糊精包合陈皮挥发油的效果,综合观察油利用率、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以饱和水溶液法为优。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包合陈皮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液-液包封法、气-液包封法对β-环糊精包合陈皮挥发油的效果,综合观察油利用率、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以饱和水溶液法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