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优选风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抗炎消肿为药效指标,考察提取溶媒和提取方式,以黄芩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min,黄芩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分别为85.59%,25.83%。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之后成型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荆防小儿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苦杏仁苷转移率、升麻素苷转移率、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转移率、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信息熵理论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荆防小儿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10倍量,提取时间为1.0 h,回流提取2次。结论本研究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为荆防小儿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药效学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黄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选黄芩提取工艺,采用滤纸片法和抑菌率法测定黄芩水提物与60%乙醇提物的体外抑菌药效。以一测多评法测定4种有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以4种有效成分提取量的总评归一值和抑菌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2次,每次2 h,加水倍量依次为12,10,该优选工艺所得提取物有较高的抑菌药效,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5)
目的:优选四黄止痛喷雾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素、黄芩苷的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大黄与黄芩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7%,溶剂倍数4倍,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大黄素、黄芩苷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97.90%、98.27%。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四黄止痛喷雾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5)
目的对双黄连系列制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再评价。方法以黄芩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对比试验优选黄芩静置工艺和黄芩中间体制备工艺;以绿原酸、连翘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对比试验判定浸泡工艺对绿原酸,连翘苷转移率的影响,优选浓缩液的精制工艺,判定醇沉液浓缩工艺对绿原酸和连翘苷转移率的影响;以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每日用量加权平均值为指标,对剂型进行评价。结果静置工艺对黄芩苷转移率无明显影响,黄芩苷中间体制备工艺对黄芩苷转移率有明显影响,浸泡工艺对绿原酸、连翘苷转移率无明显影响,浓缩液精制中醇沉次数对绿原酸、连翘苷转移率有明显影响,醇沉液浓缩工艺对成分转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双黄连系列制剂制备工艺对指标成分转移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制剂中黄芩苷转移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剂型及其不同工序对黄芩苷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转移率测定法以黄芩苷的转移率为指标进行试验。结果:水提醇沉法优于醇提法加火单黄芩的转移率优于未加火单黄芩,浓缩过程极大的降低黄芩苷的转移率。结论:中药复方制剂中黄芩苷转移率的影响因素有提取方法、浓缩工艺以及黄芩的炮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优选黄芩乙醇回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黄芩提取工艺.结果:黄芩提取工艺选择为加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h,第二次1.5h.结论:用此方法提取黄芩药材效率高、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8.
补心软脉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补心软脉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红景天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补心软脉颗粒中红景天等5味药材饮片的水提取工艺;以总黄酮醇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银杏叶的醇提工艺;以红景天苷的转移率和除杂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补心软脉颗粒水提液的醇沉工艺。结果:优选的水提工艺为红景天等5味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 h;优选的醇提工艺为银杏叶加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优选的醇沉工艺为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缓缓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70%,边加边搅拌,冷处静置24 h。结论:该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简便易行,为补心软脉颗粒的大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黄散瘀巴布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华  章建华  许丛辉  刘云飞  王玲 《中成药》2012,34(8):1600-1604
目的 优化三黄散瘀巴布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溶剂用量、含乙醇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黄芩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转移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2:0.12:0.12:0.12:0.12∶0.4)优化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用10倍饮片量的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该提取工艺方法科学、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柴银口服液醇沉工艺条件,提高柴银口服液指标成分黄芩苷转移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柴银口服液清膏醇沉时间,测定醇沉上清液中干物质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并计算黄芩苷转移率,确定最佳醇沉时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醇沉条件下柴银口服液清膏醇沉后黄芩苷含量及转移率,并进行主效应分析、主观分析。结果:不同醇沉时间(12、16、20、24、30、36 h)考察中,黄芩苷转移率分别为85.25%、87.98%、90.44%、92.03%、91.41%、89.17%,干物质得率分别为13.54%、14.18%、13.95%、14.27%、14.31%、13.58%,醇沉时间对干物质得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当醇沉时间为24 h时,黄芩苷转移率最高,为92.03%。正交试验考察中,9个试验组的干物质得率、黄芩苷含量、黄芩苷转移率经主效应分析、直观分析等分析方法,得出当醇沉工艺为预醇沉碱化乙醇pH为8、碱化乙醇含醇量为60%、二次醇沉乙醇含醇量为85%时,黄芩苷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余2个水平。结论:柴银口服液清膏最佳醇沉时间为24 h,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先加入2倍量pH为8、60%的碱化乙醇,再加85%乙醇至含醇量60%,此时扩大生产的平均黄芩苷转移率为90.08%。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黄芩-白芍药对的混合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芍药苷含量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对黄芩、白芍混合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同时测定黄芩苷和芍药苷含量,流动相甲醇-水-乙酸(35:64:1),检测波长244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50%乙醇混合提取2次,每次1.5 h;黄芩苷、芍药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6.75%,3.2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黄芩的存在对芍药苷的提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优选平哮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平哮颗粒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以出固率、盐酸麻黄碱和芍药苷的总提取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盐酸麻黄碱和芍药苷的总转移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考察药液与药材比例、醇沉时间、醇沉体积分数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平哮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最佳醇沉工艺为水煎液浓缩至生药质量浓度2 g·mL-1,加乙醇使含醇体积分数达60%,搅匀,静置8h.结论:该优选工艺可确保有效成分最大限度保留,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醇水双提法,以黄芪甲苷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乙醇用量对醇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芍药苷和淫羊藿苷提取率为指标,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加水量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水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取黄芪和当归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取黄芪和当归药材残渣及剩余药味,加9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戒毒瘾丸中罗布麻叶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镇痛药效反应、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提取溶媒;以干浸膏得量和金丝桃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罗布麻叶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金丝桃苷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有效,为戒毒瘾丸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枳陈胃力片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及其药效作用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溶剂;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为综合评分指标,选取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枳陈胃力片中总黄酮的醇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化的醇提取条件为加7,6,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方法简便,可为枳陈胃力片中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金水涤痰口服液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芳香水的提取工艺。以橙皮苷、淫羊藿苷提取量及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橙皮苷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流动相0.1%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0~11 min,77%A;11~13 min,77%~70%A;13~30 min,70%A;30~32 min,70%~77%A),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结果:芳香水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以2 s/滴的速度蒸馏提取4 h,再以相同蒸馏速度将芳香水重蒸馏提取2 h,得2次蒸馏芳香水的体积约为药材质量的1.1倍。各因素对水提工艺的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橙皮苷、淫羊藿苷提取量分别为27.77,15.30 mg·g-1,干膏收率40.1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金水涤痰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选湖北海棠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优选湖北海棠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及根皮苷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提取方法和提取次数;以浸膏得率,总黄酮及根皮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对主要影响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湖北海棠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Box-Behnken设计优化黄芩超高压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选黄芩的超高压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压力、提取次数、液固比等因素对黄芩超高压提取工艺的影响;Box-Behnken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压力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2%,提取压力100 MPa,液固比100∶1,提取时间10 s,黄芩苷提取率102.65 mg.g-1。结论:优选的工艺提取率高、提取温度低、耗时短、能耗少,适用于黄芩的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选罗布麻叶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浸膏得量和总鞣质提取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罗布麻叶中总鞣质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3,即加20倍量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 h。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罗布麻叶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磷钼钨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鞣质含量。以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法及溶媒;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鞣质提取率达26.65 mg.g-1。结论:建立的总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优选的提取工艺可用于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