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颞叶切除术(ATL)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最有效的外科方法,近2/3的患者术后发作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大部分于术后一年内癫痫复发。术后第一年内无癫痫复发者其远期发作的控制率为有癫痫复发者的55倍。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发作后游走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中心2009~2010年进行术前评估的66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诊断为颞叶癫痫,其余36例患者为颞叶外癫痫,回顾分析患者发作症状学、脑电图、MRI和治疗等相关资料.结果 癫痫发作后游走在颞叶癫痫中比颞叶外癫痫中常见,多次痫性发作后比单次痫性发作后常见,非优势侧较优势侧常见.结论 发作后游走是癫痫发作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识别对治疗和防止严重的意外伤害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P糖蛋白与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约1%-2%^[1],国内有600万-700万的患者,其中约30%的患者因对抗癫痫药物耐药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癫痫发作难以控制的现象,导致病程迁延并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或顽固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2]。现公认的难治性癫痫定义是: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或占位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正>癫痫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部分性发作是其常见类型之一,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易转为难治性癫痫,神经元发生结构性改变,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目前癫痫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卡马西平、托吡酯等传统抗癫痫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常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力减退等不良反应〔1〕。左乙拉西坦是新一代抗癫痫药,用于儿童难治性部分发作性癫痫的治疗,疗效确切〔2〕,安全性高,但由于国内开始使用尚短,一直缺乏对中老  相似文献   

5.
颞叶癫痫占所有癫痫类型的30%~35%,常为难治性癫痫,其结构特征为海马硬化[1],而细胞凋亡是颞叶癫痫海马神经元丢失导致海马硬化的重要途径[2]。本研究比较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和左乙拉西坦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对比两者对海马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癫痫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难治性癫痫的定义。Rorsgren(1995)在其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的专著中指出,难治性癫痫“是指尽管用各种方法,但仍不能终止其发作的这部分病人最常用代名词”,“代表着经治疗后频率没有明显改变和经长时间间隔仍有发作的病人”。Sillanpaa认为难治性癫痫就是“我们没有能力阻止它继续发作的癫痫”,美国NIH概括为“使用一切可行方法仍未能有效控制的癫痫。就其内涵,难治性癫痫“是指用目前的抗癫痫药物,在有效治疗间期,合理用药不能终止其发作或已被临床证实是难治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按其难治的程度可分为:Ⅰ型:用3种以上一线抗癫痫药物单用,在有效治疗期间,合理治疗,仍有发作或已被实践证实是耐药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Ⅱ型:用3种以上一线抗癫痫药物单和联合用药,在有效治疗期间,合理治疗,仍有发作或已被实践所证实是耐药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Ⅲ型:用目前抗癫痫药物,在有效治疗期间,合理用药,仍有发作或已被实践证实是耐药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癫痫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重点在于控制患者癫痫发作.大多数患者口服抗癫痫药物即可有效缓解病情,但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来说,口服抗癫痫药物往往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需进一步手术切除致痫区域.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侵入性术前评估方法,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的精确定位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与信号传导通路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4表达的关系。方法老年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21例为难治性颞叶癫痫组,术中均切除颞叶组织;选取同期因脑外伤入院行手术入路中必须切除的颞叶组织1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颞叶组织中神经细胞caspase-3、caspase-4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颞叶组织中caspase-3、caspase-4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两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难治性颞叶癫痫组颞叶组织中caspase-3、caspase-4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难治性颞叶癫痫组颞叶组织中caspase-3、caspase-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颞叶组织中仅存在少量TUNEL阳性神经细胞,难治性颞叶癫痫组中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多。难治性颞叶癫痫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组织中存在caspase-3、caspase-4传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同时caspase-3、caspase-4表达水平与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颞叶癫痫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最常见的癫痫类型,60%~70%是由海马硬化所致[1,2],伴顽固性癫痫发作,手术切除颞叶致痫灶预后良好[2,3]。但治疗前必须明确癫痫类型、病灶的侧别、具体位置及病因诊断[1-4]。这些问题,以前主要依赖脑电图,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检查方法。目前公认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是唯一可在活体无创地进行脑组织代谢产物测量的方法[5-7]。本文就1H-MRS在TLE诊断中的地位、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可能的发展等综述如下。11H-MRS对TLE诊断概述1.1MRS原理MRS利用核磁共振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10.
曹传伟 《内科》2012,7(4):399-401
1864年Hghlings Gackson报道了脑血栓形成后部分中老年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以来,脑卒中后癫痫开始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已经证明,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痫的最常见病因之一^[1],脑卒中患者中3%-5%会发生癫痫发作^[2],尤其是年龄〉65岁以上的新发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可以作为卒中的首发症状出现,也可以是卒中的合并症。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病程进展,而且影响预后,因此,在防治脑卒中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卒中后癫痫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手术后效果的关系,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对难治性颞叶癫痫的预后价值。方法根据对45例手术后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随访分为手术效果良好组和手术效果不佳组,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手术效果不佳组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明显高于手术效果良好组(P〈0.05)。手术效果不佳组颞叶癫痫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较手术效果良好组明显增高。结论缝隙连接蛋白43对于颞叶癫痫手术的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过度运动性发作常见于额叶癫痫,总结我中心病例,探讨颞叶癫痫表现为过度运动性发作时的临床决策。方法回顾2007~2009年进行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术前评估资料包括病史、MRI、头皮视频脑电图、PET和颅内脑电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Luders的描述对过度运动性发作进行识别。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2例表现为典型的过度运动性发作,尽管症状学提示额叶起源,但是头皮脑电图均提示颞叶为发作起始区,1例进行颅内电极监测,另1例因为MRI的阳性发现而直接进行手术切除。2例患者进行了前颞叶切除术,术后2 a以上无发作。结论过度运动性发作发作偶尔可见于颞叶癫痫,如果其头皮EEG结果与影像学检查一致,则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采用无框架神经导航辅助,经颞中回行前颞叶内侧切除术,切除前颞叶、杏仁核及海马。采用分级量表进行针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的评价。结果21例术后随访6~29个月,神经功能均改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16例(76%)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Ⅰ级),3例(16%)癫痫发作极少(EngelⅡ级),2例(8%)癫痫发作减少(EngelⅢ级)。结论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是治疗颞叶癫痫的有效方法。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彻底切除杏仁核及海马,避免了语言区和视放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孙若鹏  郑秀英 《山东医药》2000,40(10):50-51
难治性癫痫 ( refractory epilepsy) ,是指经过正规合理的抗癫痫药物 ( AED)治疗 2年以上 ,血中药物浓度已达有效治疗范围 ,而仍未能控制的癫痫。 Aicardi将难治性癫痫分为医源性及真正难治性两种。前者是由于诊治有误 ,即癫痫发作分型不正确、或虽诊断正确但未选用适宜的抗癫痫药物、或剂量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癫痫未能控制 ;后者是指诊断正确、选药及剂量适当 ,而仍不能控制的癫痫发作。 1986年 Schmidt对难治性癫痫提出六级评定标准 (表 1) ,许多学者认为比较实用。根据这个标准 ,3~ 6级为真正的难治性癫痫 ,而 0~ 2级则属于医源性难治…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TBI)后癫痫发作是严重TBI后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发作时间可分为即刻或早期的(≤7 d)TBI后抽搐发作和晚期的(>7 d)TBI后继发性癫痫。癫痫发作不仅导致TBI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升高,而且也是TBI后数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许多对TBI后癫痫发作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成果,但仍有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药物预防主要用于早期癫痫发作,但对TBI后晚期癫痫几乎没有预防效果。对于TBI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以考虑进行癫痫灶切除或神经调控手术。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难治性癫痫患者例数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30%,其病因复杂多样,故临床诊治困难。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大脑在癫痫条件下,可以表达特定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而miRNAs通过调控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增生等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这为难治性癫痫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miR-145-5p表达水平与小儿难治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癫痫患儿2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为难治性癫痫,将其分为难治组(难治性癫痫,72例)和可控组(非难治性癫痫,219例)。收集患儿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初次治疗前发作次数、初始脑电图情况、病因、是否存在影像学改变、首次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反应、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节苷脂抗体(GM1-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miR-145-5p表达水平]}。对基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难治性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匹配前,两组患儿性别、病程、癫痫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61对患儿配对成功。匹配后,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癫痫家族史、癫痫发作类型、热性惊厥史、脑炎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难治组患儿发病年龄小于可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于可控组,首次AEDs治疗反应佳者所占比例、miR-145-5p表达水平低于可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OR=0.492,95%CI(0.338,0.717)]、每次发作持续时间[OR=1.229,95%CI(1.060,1.424)]、首次AEDs治疗反应[OR=0.293,95%CI(0.119,0.724)]、miR-145-5p表达水平[OR=0.032,95%CI(0.005,0.193)]是难治性癫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iR-145-5p表达水平升高是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保护因素,其可作为难治性癫痫患儿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诊断及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SH3GL2mRNA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RT-PCR检测SH3GL2mRNA在1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脑部的表达。结果 利用RT-PCR检测SH3GL2mRNA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部表达增强,其电泳条带目的片断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的SH3GL2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部表达增强,可能在人类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79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行皮质脑电图监测。术式包括致痫灶切除、前颞叶切除、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胼胝体前部切开、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等。结果随访6—48个月,44例保守治疗者中,18例在癫痫控制2年后逐步减量停药,未见发作;其余患者仍继续口服药物治疗,2例仍时有发作。35例手术患者,按照Engel分级,I级18例,Ⅱ级12例,Ⅲ级5例,无Ⅳ级患者,有效率85.7%(30/35)。结论消除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其发生率、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患者手术治疗是获得外伤性癫痫理想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难治性颞叶癫痫颞叶组织中是否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方法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3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组与10例脑外伤患者的正常颞叶组织(对照组)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TRADD)、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差异。透射电镜下观察颞叶癫痫痫灶微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两组微血管内皮细胞TRADD与ASK1均可见阳性表达。颞叶癫痫组微血管内皮细胞TRADD与ASK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1),两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未见Caspase8明显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见颞叶癫痫痫灶微血管扭曲、堵塞,内皮细胞水肿、基底膜增厚或分层等变化。结论人难治性颞叶癫痫病颞叶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能存在TNF-α转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 (statusepilepticus)。系统频繁而持久的癫痫发作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癫痫状态而言。包括癫痫连续多次发作 ,发作间期意识不清或一次发作持续在 30min以上者。病因及促发因素癫痫持续状态可由原发性及继发性的原因引起。但多为继发性者 ,包括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内肿瘤、代谢性脑病、药物中毒、变性及脱髓鞘性疾病等原因。原发性者多系迁延 10年以上的难治性癫痫。凡首发症状即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者 ,应首先考虑为脑肿瘤 ,特别是额叶肿瘤。促发因素中最常见者为突然停药、换药、减药或漏服药物。其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