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瘍病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过去我院的常规处理都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于1977年6月我院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瘍病穿孔经骏交流会,以后我们对该病也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我们在治疗方法上也作了某些改进,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自1977年8月至1978年3月共收住溃瘍病穿孔23例,全都是男性患者。年令最小16岁,最大63岁,介于20—40岁者最多(16例)。族別是:汉族20例,维吾尔族2例,回族1例。  相似文献   

2.
遵照毛主席关于“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的伟大教导,我们从1971年9月至1972年8月,在贵县城镇23个单位检查了3900人,给400名有上腹痛病史患者进行 X 线钡餐检查,发现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205人。中西医结合治疗者170例,痊愈140例(82.4%),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72年5月以来,先后断续选择性地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23例,全部临床治愈,住院天数6~26天,平均12天。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急性穿孔,不但免除病人承受手术痛苦,同时也相对地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负担,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受到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对比实验,使用中药(苏梗、石蒲、郁金、苍术等)结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76例。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中,治愈23例,显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5%;实验组38例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960年起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取得初步疗效,但由于受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破坏,未能继续下来,中断达10年之久。1971年学习国内先进经验,中西医结合工作又重新开展。至1977年4月,共收治溃疡病急性穿孔495例,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132例,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 ,成功的治疗少年儿童溃疡病穿孔 11例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性别年龄男 10例 ,女 1例。年龄在 13~ 16岁之间。有胃病史者 9例 ,长者 1年 ,短者几个月 ,近日症状加重 ,无胃病史者 2例。穿孔时限分型 :最短 3h ,最长 36h。局限型 4例 ,弥漫型 4例。其中 1例经治疗变成腹胀休克型而中转手术。体征 :局限性腹膜炎者 6例 ;板状腹 5例 ;膈下有游离气体者 7例 ;有移动性浊音者 4例 ;腹穿 2例 ,均为少量淡黄色液体。在 48h内治疗的目的是止痛 ,纠正生理功能紊乱 ,阻止胃内容外漏 ,促使穿孔闭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溃疡病穿孔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溃疡病穿孔病例,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溃疡病穿孔。方法非手术治疗:①一般治疗;②针灸,白芨糊胃管注入;③合理应用抗生素,腹部热敷理疗,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相结合;结果本组患者均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无因病情加重行手术治疗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溃疡病穿孔,是一种无需手术,减少损伤,减轻儿童痛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一件新生事物,特别是天津南开医院、贵州遵义医院等先进单位的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关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导,数年来对几种常见急腹症进行了广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祖国的新医学做出了贡献。我院于1971年底开始对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等4种常见急腹症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9.
董佐亭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4):434-435
目的探讨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的不同以及胃镜检查的特点分为5个类型进行辨证用药,并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治疗。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52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8%。结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本病病程长,症状顽固,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舒等因素损伤脾胃所致。因此应紧紧抓住疏肝理气、和胃健脾、活血祛瘀之法,辨证施治,灵活加减用药,证变药变;并根据不同情况辅助应用西药、中西医结合,使临床症状在较短时间内消失和减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溃康宁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疗程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年复发率为28.13%,治疗组年复发率为6.06%。两组病例组间年复发率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30例涂登炎(安徽省六安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37006)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腹痛;中西医结合疗法急穿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严重并发症,属祖国医学的“急腹痛”范畴。笔者从1982年至1992年采用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2.
溃疡病系指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肠,故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发病率很高,约占社会人口的10%,多发于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对健康及劳动力影响很大。本病的传统疗法是:抗酸、解痉、镇静、饮食调配等四大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得了显著的疗效,自1977年3月至1978年10月,我们应用痢特灵和党参黄芪建中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19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观察丹阳市界牌卫生院陆川晓对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历来有不同的主张,如施行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以及以胃肠减压为主的非手术疗法。近4年间,我院共收治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均在短期内...  相似文献   

14.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开始施行于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以来已在国内许多医院实施。经验证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来,至少有半数以上的本病病人可以避免急性穿孔期的手术,其中多数可以获得长期较好的疗效。而且,非手术治疗方法比较简便易行,适于在基层医院实施。今将有关的临床经验和初步研究结果介绍于下。一、适应证的选择选择溃疡病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法,须根据病人的  相似文献   

16.
广大医务人员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在“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鼓舞下,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具有收效快,简便易行,又可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适用于战备及农村、基层单位等优点。虽然国内治疗经验说明其疗效确实,非手术率提高,远期疗效也不错。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毕竟是一新生事物,在医疗实践中,必须要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把病人当亲人,才能做到诊断及时,适应症选择适当,观察严密可靠,治疗措施认真确实。否则,对病人不负责任,漠不关心,给付中药了之,不闻不问,不严密观察,必导致不良后果,危害病人。  相似文献   

17.
18.
消化性溃疡(溃疡病)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本病的治疗,历来有不同的主张和方法,总的说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各地对本病的治疗均以穿孔单纯缝合为主。四十年代欧洲(尤其是苏联)开始倡用胃切除,解放后我国用胃切除治疗本病者日益渐多,五十年代由于液电平衡输血和抗菌素等方面的进展,美国文献开始有胃切除的记载,并有人提出非手术保守治疗。六十年代选择部分患者行急症肯定手术的报告渐多,七十年代来,有人认为修补穿孔后再作高选迷切术是最好的治疗万法,国内有的单位也开始应用。但是由于此项手术开展时间较短,远期  相似文献   

19.
溃疡病是影响劳动人民健康的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过去,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对本病的防治研究,极不重视。治疗上沿用西方抗酸解痉的一套,治愈率低,远不能满足广大工农兵病员的要求和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同志们狠批了刘少奇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认识到攻克溃疡病,不断提高溃疡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这绝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关系到是否认真贯彻毛主席革命医疗卫生路线的大问题。三年来,在医院党委和内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各兄弟科室的大力协作下,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较高。1975年元月至1982年12月我们共收治溃疡病急性穿孔83例,其中27例入院后即行手术治疗,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现将非手术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56例中,男51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其中25~45岁者43例,60岁以上者4例。发病距入院时间:最短为1小时,绝大多数在发病后4~10小时之间入院,24小时以上者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