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有法 《四川中医》2005,23(12):104-104
呃逆一证,有虚实之分,本文举例说明针灸治疗呃逆以实证者疗效较好,虚证者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王一  孙晓龙  王宽宇 《河南中医》2019,39(10):1475-1478
胃癌术后早期的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演变规律为由实转虚→虚证为本→虚实夹杂,虚证中以气虚证最为常见;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期呈现虚证为本,虚实夹杂的变化规律,中医证型仍以虚证为主,病位在脾、胃、肾。大肠癌术后早期中医证候演变亦呈现出由实转虚,虚证为主,虚实夹杂的规律;大肠癌术后化疗期中医证候变化规律为由实转虚,以虚证为本,虚实夹杂,虚证中以气虚证和阴虚证最为多见。虽然,目前胃肠肿瘤术后中医证候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胃肠肿瘤术后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对胃肠肿瘤术后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有一定的制约。因此,需要深入认识胃肠肿瘤发生、发展及围手术期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病因、病机,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呃逆 ,古称“哕” ,俗称“打嗝”。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促 ,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偶发者不治可自愈 ,若持续不已或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者 ,多为病势转危之象 ,治疗较困难。《证治汇补·呃逆》说“伤寒及滞下后 ,老人、虚人、妇人产后 ,多有呃证者 ,皆病深之候也”。笔者自1 996年以来用针刺吸氧疗法治疗正气亏虚之呃逆 5 2例 ,收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5 2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术后呃逆者 3 9例(胃穿孔致胃大部切除术 6例 ,胃肠肿瘤手术 1 3例 ,胆结石手术 1 1例 ,肾结石手术 8例 ,原发性紫癜脾切除术 1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CI术后再发性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PCI术后再发心绞痛110例患者,均行冠脉血管造影,根据血管检查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新部位狭窄组、无进展组,同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将其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加以对比,以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另采用Logistic分析支架再狭窄危险因素。结果 中医证候以血瘀证、心虚证、痰浊证多见;其中血瘀证冠脉病变支数最多,寒凝证冠脉血管狭窄程度最重;就脏腑虚证而言,其主要是心虚证、脾虚证以及肾虚证3者较多。大多数情况下,中医证候组合以及脏腑虚证组合是由3种不同证候组成的,也有一部分由两种证候组成,其中气虚血瘀证为基本证候组合,通常情况下患者还会表现出阴虚证以及痰浊证。脏腑虚证组合以心虚证为基本证候,常伴随肾虚、脾虚证。通过分析发现,导致患者在PCI术后出现再狭窄的中医证候中,影响较大的为脾虚证、肾虚证、寒凝证、血瘀证、痰浊证,经过PCI手术后更容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问题。Logistic分析,发现吸烟、尿酸偏高、血脂紊乱、血管病变程度及植入支架长度可能为PCI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天鼎穴隶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颈外侧扶突与缺盆穴之间胸锁乳突肌后缘。文献记载该穴主治暴喑、气哽、咽肿、食不下、瘰疠、瘿瘤等证。笔者于临床中体会到,该穴除治疗文献记载之诸证外,对上半身诸证及上肢疾病有肯定疗效。仅举三例如下: 一、中枢性呃逆本证乃胃气上逆所致,并有寒热虚实之分。其治疗效果以病程短者、高热实者为佳。对于慢性病,病程长、发作频之虚证则很难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  相似文献   

6.
40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辨证分型规律探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对 4 0 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探讨其辨证规律 ,结果表明 ,患者出现气阴两虚证占绝大多数 ( 3 84例占 94 .3 5 % ) ,气血两虚证占少数 ( 2 2例占 5 .4 1% ) ,临床上出现气阴两虚同时伴冲任失调证 31 3例占76 .90 %。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侧有乳腺增生与冲任失调的辨证关系密切 ,肝气犯胃证型的出现与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及影响因素。方法设计围手术期常见证候学的调查表,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宫颈癌手术患者93例,分别采集术前2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7天的证候学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及χ~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与处理,得出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常见中医证型及演变规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术前2天:湿毒蕴结证31.1%;湿热下注证占29.0%;脾虚湿困证占20.4%;阴虚挟湿证占9.7%;肾阳亏虚证占7.5%。(2)术后2天:气虚血瘀证占41.9%,湿瘀互结占22.6%,气阴两虚占19.4%,脾肾两虚占16.1%。术后第2天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为主,术后第7天中医证型以脾肾两虚证为主。结论术前到术后中医证型变化总体趋势是由实走向虚证,由术前的湿、热、瘀等标实之证走向术后的脾肾两虚、气阴两虚。年龄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中医证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右侧足三里、左侧阳陵泉为主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均用豪针针刺右侧足三里、左侧阳陵泉为主,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实证总有效率95.56%,虚证总有效率86.67%,两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右侧足三里、左侧阳陵泉为主治疗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辨证给出证型。结果:调查发现,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所涉及脏腑为脾肾。其中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较为常见。移植1年以上组及肾功能正常组阴平阳秘比例高;男性患者以气虚证为多,女性患者以阳虚证、气虚证为主;40~50岁年龄组病人虚证的比例较高。结论: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其中以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证型与患者病程、年龄、性别以及肾功能改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荣杰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2,53(23):2027-2030
目的 通过分析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30年冠心病介入术前后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信息,采用证候要素归纳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的证候特点.结果 共纳入文献22篇,涉及病例421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中医证候分布主要以血瘀证(33.33%)、气虚证(20.98%)、痰浊证(18.74%)为主;介入术后中医证候分布亦主要以血瘀证(28.48%)、气虚证(22.98%)、痰浊证(20.64%)为主.介入术前血瘀、气滞、寒凝、热蕴等实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后(P<0.01),而介入术后的气虚、阴虚、阳虚等虚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前(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均以血瘀、痰浊和气虚证为主,但总体介入术后较介入术前有从实转虚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与经验结合角度审视虚证类型,将其厘定为气血阴阳虚证与五脏虚证,通过脉症与证候之间多元性病机联系,建立辨识气血阴阳虚证与心肺脾胃肝肾虚证之双层虚证计量辨证方法。前者可单独使用,亦可作为后者之辨证前提;后者可在前者四虚定性基础上,用于辨识分属于心、肺、脾、胃、肝、肾等病位之17种证候类型,进而尚可对四虚证与17虚证进行平人(未构成虚证)、潜证、轻证、显证、重证等证情轻重识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收集乳腺癌辅助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确立其中医证候,以指导辨证治疗。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乳腺专科行辅助化疗后出现3、4度骨髓抑制的患者34例,采集其中医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行聚类统计分析,探究其所属证候。结果:该类患者证候群聚为两类时表现为气血两虚证和脾肾亏虚证;对聚类结果再截取为一类时表现为气虚证。结论:乳腺癌辅助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急症的证型为气虚证,参考《中医量化诊断》后认为,该气虚证为气虚之至极证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症候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通过聚类分析,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聚四类较符合临床实际。第1类为气虚血瘀证;第2类为气血两虚证;第3类为气滞血瘀证;第4类为脾肾两虚证,其中以气虚血瘀证最多见,占34.3%,其次是气滞血瘀证,占24.3%,气血两虚及脾肾两虚分别占21.6%和19.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脾肾两虚证,其中血瘀和气虚证的最多见。  相似文献   

14.
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他病之兼症,呈持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一般轻微病变较易治疗,若呃逆持续不断,则较难治。笔者近来临证采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围手术期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行介入治疗(PCI)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为本虚证、标实证、本虚标实证三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CRP并进行比较.结果:①ACS术前中医证候以实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本虚标实证及本虚证,但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虚证所占比例逐渐上升.②术前CRP水平测定,标实证>本虚标实证>本虚证,三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组术前、术后比较,本虚标实证、本虚证两组介入术后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标实证术后CRP较术前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更应注重扶正补虚、标本兼治,可能对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探索临床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自制问卷调查收集450例肾移植术后的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指标相关资料,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客观分型,并找出临床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结果肾移植术后1周中医证型有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兼证有外感、血瘀、湿热、湿浊。与气阴两虚证比较,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证白细胞计数及Na+浓度降低,PLT计数升高(P0.05);与脾肾阳虚证比较,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证尿WBC计数降低(P0.05);与肝肾阴虚证比较,脾肾阳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证间接胆红素降低,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证血糖降低(P0.05)。结论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呃逆一证,其发病之标在胃,但其发病之本实责之于肝肺。临床中笔者以平肝肃肺之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多获良效。例1:赵某某,女,34岁。农民。1985年8月20日诊。患呃逆3年余,发作频繁,严重时日数十次,经西医诊断为“膈肌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用阿托品、普鲁苯辛、复方(艹颠)茄片等治疗无效而入我院就诊。证见呃逆连声不断,两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肺癌术后常见症状,中医药在治疗术后咳嗽方面具有固本培元、缓急止咳等特点,文章总结了马科教授治疗术后肺癌咳嗽的临床经验,马科教授认为肺癌术后咳嗽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则以瘀血阻络、痰湿互结为主。临床常见证型包括肺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肾亏虚证及兼夹证。马科教授结合舌脉、药食、日常调护3个方面对患者术后肺癌咳嗽进行调治,疗效较佳,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近20年来甲状腺癌患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甲状腺癌的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收集近20年已发表的与甲状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的患者中实证居多,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中虚证居多;对应的病机,甲状腺癌患者以血瘀、痰最为多见,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以气虚、阴虚最为多见;甲状腺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为痰瘀互结证,甲状腺癌术后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为气阴两虚证。结论:甲状腺癌患者以实证为主,病因以血瘀、痰最为多见,证型多为痰瘀互结证、肝郁气滞证、痰结血瘀证;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以虚证为主,病因以气虚、阴虚最为多见,证型多为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  相似文献   

20.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成功施行PCI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手术前、中、后选用抗栓、抗凝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冠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于术前1天、术后3天和术后30天3个时间点观察以下项目:心绞痛疗效、主要中医证候、气虚证评分和血瘀证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96.0%(48/50例),对照组为92.0%(46/5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天两组气虚证积分较术前有增加趋势,术后30天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3、30天两组血瘀证积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30天气虚证积分和血瘀证积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能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气虚血瘀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