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万汶对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无慢性疾病及妊娠并发症的足月妊娠产妇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前静脉输注万汶500mL,B组麻醉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输注速度为15mL/(kg.h)。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A组病人麻醉后及胎儿剖出后MAP、HR保持平稳,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病人在麻醉后及胎儿剖出后MAP下降、HR增快,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与A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B组术中应用麻黄素的例数和输血的例数均高于A组。结论麻醉前静脉输注万汶可以降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使术中MAP、HR保持更加平稳,减少了麻黄素的应用;稀释血液,减少了血液的丢失,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麻醉开始前10 min输注聚明胶肽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CSEA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麻醉开始前10 min分别快速输注聚明胶肽(A组)和乳酸钠林格式液(B组)。观察并记录入室后、腰麻注药时,注药后3、5、10 min及术毕产妇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HR)、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情况。结果:与入室后相比,麻醉后3、5、10 min时两组SBP及B组DBP均下降,B组SBP术毕仍下降,而HR于麻醉后3、5 min增快;A组DBP 5 min时下降;B组麻醉后3、5 min及术毕SBP较A组低,DBP在麻醉后3、5、10 min时较低,HR在麻醉后5 min时较高。最低SBP和DBPA组均高于B组;最高HR、麻黄素需要量及低血压发生率A组低于B组。结论:麻醉开始前输注聚明胶肽具有良好的扩容效果,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治疗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为对照组,术前未做处理。B组患者麻醉前20分钟内,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250 ml后实施硬膜外麻醉。C组患者麻醉前20分钟内,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500 ml后实施硬膜外麻醉。结果:A组低血压16例(占32%),B组低血压有6例(占12%),C组有3例(占6%)。严重低血压:A组3例,B组1例,C组0例。B组、C组低血压发生人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低血压发生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前,适当的容量治疗是必要的,其可以降低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改善产妇血液循环,减少低血压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麻醉前快速输注负荷量的胶体液对维持术中产妇循环稳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足月单胎剖宫产术产妇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B组)与对照组(A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500 ml乳酸林格氏液,观察组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对两者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5 min以及胎儿娩出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仅在胎儿娩出时出现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增快表现,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胸闷和呼吸困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充万汶可使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术中循环相对稳定,有效减少因为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以及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前输注血定安预防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仰卧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机制,降低新生儿宫内窘迫现象。方法:将60例剖宫产患者ASA I或Ⅱ级按输液种类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进行观察,选用不同种类液体观察病人仰卧综合征发生的例数,以BD公司Y型留置针,选上肢桡静脉穿刺,麻醉前开放液体。A组以30 ml.kg-1.h-1速率输注血定安,B组以30 ml.kg-1.h-1速率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常规氧气吸入3 L/min,并监测HR、SBP、RR、SPO2。结果:发生仰卧综合征A组3例,B组7例,A组的患者仰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麻醉前输入血定安和晶体注射液对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有差异,麻醉前输入血定安可预防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时以麻黄碱联合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共同负荷持续静脉输注对胎儿脐动脉血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后,观察组(A组)以麻黄碱10mg加入6%HES130/0.4500ml快速静脉输注共同负荷,对照组(B组)单纯输注6%HES130/0.4500ml共同负荷。记录两组产妇最低SBP、最高SBP、最低HR、最高HR;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在胎儿娩出后出现第一次呼吸前取脐动脉和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A组产妇血压平稳,无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发生,最低SBP显著高于B组(P<0.01)。B组产妇麻醉后T3、T4时点SBP与麻醉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并显著低于A组(P<0.01);出现低血压8例(26.6%),恶心呕吐7例(23.3%)。两组均无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发生。两组胎儿出生时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PCO2、PO2及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麻黄碱预防性静脉持续静脉输注联合6%HES130/0.4500ml共同负荷对胎儿脐动脉血pH和BE值无影响,不会导致胎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姚景  金光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800-801
目的观察在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加用麻黄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患者178例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芬太尼组,n=89)和B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黄素组,n=89),比较两组病人麻醉前、胃镜检查开始3min、检查结束时和结束后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胃镜检查开始3min和检查结束时的SBP、DBP和HR水平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B组患者胃镜检查开始3min、检查结束时和结束后5min的SBP、DBP和HR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镜检3min和结束时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4.7%和11.2%,B组为9.0%和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中加用麻黄素,有助于使胃镜检查过程中血压和心率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腰麻前分别预输林格氏液和万汶预防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产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麻醉前30min内,AB两组病人分别静脉输完林格氏液和万汶各500ml,然后常规施行联合腰麻,观察腰麻注药前5min及腰麻注药后5min、10min、15min和30min的SPO2、HR、MAP。记录低血压的发生时间及其严重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麻黄碱使用量。结果A组低血压发生例数多于B组,麻黄碱的用量A组明显多于B组。结论预防CESA低血压方面,预先输注万汶等胶体溶液,较预先输注林格氏等晶体溶液为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联合腰麻前分别预输林格氏液和万汶预防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产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麻醉前30min内,AB两组病人分别静脉输完林格氏液和万汶各500ml,然后常规施行联合腰麻,观察腰麻注药前5min及腰麻注药后5min、10min、15min和30min的SPO2、HR、MAP。记录低血压的发生时间及其严重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麻黄碱使用量。结果 A组低血压发生例数多于B组,麻黄碱的用量A组明显多于B组。结论 预防CESA低血压方面,预先输注万汶等胶体溶液,较预先输注林格氏等晶体溶液为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麻黄碱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 共同负荷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产妇低血压的效果,探讨麻黄碱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注入局麻药后,A、B、C 3组分别以麻黄碱5,8,10 mg加入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溶液500 mL持续静脉输注(约25 min).记录3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 和30 min(T6)SBP及HR变化;记录产妇最低和最高SBP及HR;记录脐带血pH、PCO2 、PO2及碱剩余(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 3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明显改变(P>0.05),但A组产妇T3、T4时点SBP低于B组和C组(P<0.05或0.01);A组最低SBP低于B组、C组(P<0.05或0.01).3组产妇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恶心呕吐发生.3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 、PO2、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麻黄碱5~10 mg持续输注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溶液500 mL共同负荷均能有效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低血压,而8~10 mg麻黄碱是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比较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及复方氯化钠对预防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羟乙基淀粉组(A)复方氯化钠组(B),在麻醉前30 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预充液500 ml,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前5 min,麻醉后5min、10 min、15 min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基础SBp,DBp及HR相似,麻醉后SBp,DBp,下降值及下降率B组高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素例数B组高于A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能显著改善剖宫产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预扩容与即时扩容对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心输出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预扩容组(A组)和即时扩容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以25mL/(kg·h)速度快速输注霍姆250mL+乳酸钠林格液500mL,输注完毕后常规速度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开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于硬膜外穿刺置管结束并开始推注局部麻醉药的同时,以25mL/(kg·h)速度快速输注霍姆250mL+乳酸钠林格液500mL。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麻醉诱导时(T1),麻醉诱导后5min(T2),麻醉诱导后10min(T3),手术开始时(T4),胎儿娩出时(T5),胎儿娩出后5、10min(T6、T7)以及手术结束时(T8)的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心率(heart rate, HR)、总外周阻力指数(total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TPR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次数。结果 A组产妇CO在T1时点高于B组,T7、T8时点低于B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SV在T1时点高于B组,T8时点低于B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P、HR和TP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扩容在麻醉诱导前能有效地提升CO和SV,但在手术后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即时扩容在术中一直维持着较平稳的CO和SV,且可以节约麻醉前的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小剂量麻黄碱在急诊剖宫产手术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后对孕产妇血压的影响。方法: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下A组以60滴/min静脉输注NS+麻黄碱15mg后开始操作。B组以60滴/min静脉输注NS直接操作。结果:监测麻醉完成孕产妇平卧位后血压、心率。A组与B组术中相比P<0.05,A组麻醉前与麻醉后比较P<0.05,心率变化A组与B组相比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在急诊剖宫产手术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对预防孕产妇仰卧位低血压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静脉滴注麻黄素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麻醉前静脉滴注小剂量麻黄素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ASAⅠ级~Ⅱ级,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Ⅰ组)、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麻黄素10mg加入500ml平衡液中静脉滴注,Ⅱ组仅用平衡液静脉滴注,按10ml/kg于25min~30min内进行扩容。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麻醉后10min(T2)、麻醉后20min(T3)和麻醉后30min(T4)各时点的SBP和HR的变化,以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T1~T2时SBP下降(P<0.05),Ⅱ组T1~T3时SBP均下降,其中T1~T2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T3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Ⅰ组比较,T1~T3时Ⅱ组SBP下降明显(P<0.05);两组麻醉后HR均有所增快,与T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之间比较亦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麻醉前预先静脉滴注麻黄素10mg能够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减少恶心、呕吐和心动过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羟已基淀粉预扩容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B两组于麻醉前分别快速输入国产羟已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各500ml预扩容,观察术中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使用麻黄碱情况。结果腰麻注药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有所下降,但A组下降不明显,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下降明显,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率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两组HR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麻醉前预充国产羟已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地减少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产妇及其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7,(31):62-65
目的:研究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入的小儿手术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各42例。试验A组采取全静脉麻醉(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试验B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插管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在麻醉诱导前、术中、术后的各时间点的心率(HR)、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 O_2)波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插管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的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但靶控输注丙泊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轻比重0.25%布比卡因7.5mg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官产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6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轻比重0.25%布比卡因7.5mg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A组)和重比重0.5%布比卡因10mg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开始到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输液量、手术出血量及麻黄碱使用例数.结果 两组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无显著差异.A组麻醉开始到手术开始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A组手术输液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麻黄碱使用例数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轻比重0.25%布比卡因7.5mg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对产妇循环的影响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陈红侠  凌美霞 《重庆医学》2004,33(2):272-273
目的研究复合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学龄前儿童的差异. 方法 40例患儿分为两组,A组为复合麻醉组,B组单纯静脉全麻组.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差异及术中SpO2、RR、BR、HR的变化.结果 A组氯胺酮及咪唑安定用量均少于B组(P<0.05).术后10minB组SpO2下降有显著意义(P<0.01).MAP、HR变化A组较B组低且平稳(P<0.01).术毕B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复合麻醉用于学龄前儿童优于单纯静脉全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预扩聚明胶肽对预防CSEA下剖腹产病人低血压的效果。方法择期CSEA下行剖腹产病人80例,随机分成聚明胶肽组(A组n=40)、乳酸钠林格氏液预扩组(B组n=40)、A、B两组分别在麻醉前快速输注聚明胶肽注射液500 mL和乳酸钠林格氏液500 mL预扩容,并记录入室时、麻醉后5、10、15’各时点的血压。结果A组各时点血压较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低,B组各时点血压较麻醉前差异有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预扩聚明胶肽可以有效减少CSEA下剖宫产病人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腰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二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将70例即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B组35例,采用腰硬膜外麻醉。结果A组麻醉效果、疼痛反应、肌松度、内脏牵拉反应均优于B组(P〈0.05或P〈0.01);A组的SBP、DBP、MAP、HR、SpO2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中流入量、麻黄素使用例数、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均少于B组(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的效果优于腰硬膜外麻醉,易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