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I- 1)活性变化和其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及其再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及银染技术 ,分析 95例脑梗死患者和 6 0例对照者的白细胞 PAI- 1启动子区域 - 6 75位点 4G/5 G多态性和第四内含子 (CA) n多态性 ,用发色底物测定血浆 PAI- 1活性。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 PAI- 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组和初次脑梗死组中 4G纯合子个体占的比例最高 ;并且再梗死组 4G纯合子个体的比例高于初次脑梗死组 (P<0 .0 5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在“Z”,“Z+6”,“Z+8”,“Z+10”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 (P<0 .0 5 ) ;在脑梗死组中 ,较短片段的 (CA) n重复和较重复基因型及 4G纯合子个体可能有较高的脑梗死发病倾向及再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复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和琼脂糖电泳对5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64例复发脑梗死患者进行了AP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50例非脑血管疾病对照比较。结果两组脑梗死患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复发脑梗死组患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初发脑梗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是中国人群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但可能与复发脑梗死无关。  相似文献   

3.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Tpa和Upa的主要抑制剂.PAI-1受PAI-1基因调控,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PAI-1在纤溶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PAI-1抑制剂也许可以提供与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不同机制的新的抗血栓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TP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69例对照组TPA-7351位点的多态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各基因型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急性脑梗死组C/C基因型、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者分别为0.42、0.45和0.13。对照组依次分别为0.44、0.47和0.09。经调整混杂因素后,与C/C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性显著升高(P〈0.05);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主要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有关(P〈0.05)。结论: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TPA-7351C/T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胰岛素抵抗 (I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抑制物 1(PAI 1)活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91例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浆t PA和PAI 1的活性。血糖与胰岛素乘积之倒数的自然对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与4 0名健康同龄人对照。结果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PAI 1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0 0 5 ) ,ISI和t 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 ;PAI 1活性与胰岛素水平显著正相关(r=0 .6 7,r=0 .6 6 ,均P <0 0 1) ,与ISI显著负相关 (r=- 0 .85 ,r=- 0 .6 6 ,均P <0 0 1) ;t PA活性与这些参数不相关 ;脑梗死体积与ISI负相关 (r=- 0 .19,P <0 .0 5 ) ,与PAI 1活性正相关 (r=0 .5 6 ,P <0 .0 5 ) ;体重指数与ISI负相关 (r=- 0 .4 9,P <0 .0 5 ) ,与PAI 1活性正相关 (r=0 .5 3,P <0 .0 5 )。结论 IR提高ACI患者的血浆PAI 1活性 ,IR的个体处于脑血栓形成的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6.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其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纤溶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tPA可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PAI-1能够调节tPA的活性,两者共同作用调节纤溶过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溶解血栓、明确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已得到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3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和其中 2 1例患者脑脊液t PA及PAI 1抗原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和脑脊液t PA、PAI 1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出血组患者血浆及脑脊液t PA、PAI 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脑脊液中t PA、PAI 1的含量分别与血浆中t PA、PAI 1的含量呈正相关 (均P <0 0 5 )。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纤溶活性明显升高 ;t PA及PAI 1含量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最具特征的病理改变是大量老年斑形成^[1],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D的病程一般从Aβ在脑中沉积开始,一方面是由于Aβ合成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Aβ降解减少。Aβ合成和降解的平衡在A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往的研究主要是探究Aβ合成增多的原因,新近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与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 minogenactivator ,t -PA)及其抑制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PAI - 1)是纤溶系统的二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二者的结构、特性以及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二者的活性、抗原含量测定甚至出现了矛盾的结果。1 t -PA、PAI- 1在纤溶系统中的作用  纤溶酶原激活物 (PA)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 -PA)以及它们的抑制物在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675 4G/5G及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1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220例脑梗死患者(CI组)PAI-1-675 4G/5G及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两组基因在正常人群及脑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布特点。结果CI组Fgβ-148C/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为0.33,对照组为0.2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6)。CI组PAI-1-675 4G等位基因频率为0.48,对照组为0.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以5G/5G基因型作为参考,4G/4G基因型发生CI的OR值为0.52(95%CI:0.282~0.958,P=0.027);携带CC和4G/4G基因型发生CI的OR值为0.48(95%CI:0.253~0.91,P=0.023)。结论本研究发现Fgβ-148T等位基因是CI发病的危险因素,4G/4G纯合子是CI的保护因素,CC基因型加强4G/4G基因型的CI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的发病有众多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研究发现[1~3],MCP-1基因调控区序列多态性位点-2518G/A可能与MCP-1转录活性有关,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发病有关,但其与脑梗死的关系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应用PCR-RFLP及基因测序技术,对中国湖南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群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的发病有众多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研究发现[1~3],MCP1基因调控区序列多态性位点-2518G/A可能与MCP1转录活性有关,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发病有关,但其与脑梗死的关系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应用PCR-RFLP及基因测序技术,对中国湖南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群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1资料1.1研究对象:脑梗死组:为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脑梗死患者162例,男99例,女63例,年龄49~84岁,平均(62.3±11.8)岁。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经头…  相似文献   

13.
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超家族的一员,在活体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最主要的生理抑制剂,能抑制纤维蛋白降解,是最重要的纤溶活性调节者.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证实PAI-1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神经系统肿瘤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有密切关系.现将PAI-1与上述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U)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32例VD患者(VD组)和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的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VD发病的关系.结果 VD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53例(40.1%),C/T基因型72例(54.5%),T/T基因型7例(5.4%),C等位基因频率为67.3%,T等位基因频率为32.7%;对照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39例(32.2%),C/T基因型63例(51.9%),T/T基因型19例(15.9%),C等位基因频率为53.3%,T等位基因频率为46.7%;两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是VD发病的危险因素(OR=1.281,95%CI:1.098~2.577,P=0.037).结论 PLAU基因多态性与VD的发病相关,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可增加VD患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5-02~2007-01采用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5例脑梗塞和15例健康男性进行了t-PA,PAI-1动态观察。结果发现在两组中t-PA活性早与晚相比有意义地低,PAI-1活性有意义地高,并且病人组的t-PA活性低于对照组,PAI-1活性高于对照组。联系脑梗塞发病清晨为多发时间段的临床现象,分析此高发时间段与这种异常时间上的同步关系,提出这种异常与脑梗塞该时间段发病多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即前者可能是导致后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严重出血性转化是静脉溶栓治疗最危险的并发症。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静脉溶栓后严重出血性转化的定义、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具有严重出血性转化高风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选择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以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河南汉族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以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对河南汉族65例脑梗死患者和130例非脑梗死患者的IL-1B及TNF-a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IL-1B+3593T/T和TNF-a-238A/A位点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人群[(OR分别为2.6(95%CI=1.2~3.8)和4.4(95%CI=2.1~6.7)]。结论 IL-1B+3953T/T和TNF-a-238A/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河南地区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及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方法 以rs5361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199例脑梗死组和124例对照组人群E-selectin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rs5361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风险度分析,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5.4倍.脑梗死组AC+ 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结论 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共收集本院2001-2005年70例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例,其中52例静脉溶栓,18例动脉溶栓,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溶栓前后及3个月随访的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同时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静脉和动脉溶栓组溶栓前及溶栓30min后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迅速增加,溶栓前后分值有显著差异。1个月内颅内出血率为5.77%(静脉组)和16.67%(动脉组)。3个月时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溶栓后30min的评分有显著改善。结论:6h内动脉、静脉溶栓治疗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