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我省主要的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在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曾发生多起钩体病的暴发或流行,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疫情下降,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疫情有所回升,近几年疫情又有下降且渐趋平稳。特别是50、60年代多次暴发或流行钩体病的沿海平原地区,70年代已基本控制,从80年代至今未出现钩体病的流行和暴发。对其流行趋势变化的特点,近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历史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如下。1 发病人数及流行形式 我省沿海地区在50、60年代曾发生多起钩体病的暴发流行,70年代又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我省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历年来流行趋势、流调资料、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率50~70年代初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发病率高达16.43/10万,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明显下降;发病地区有从沿海丘陵地区移向内地山区的趋势;流行季节从双峰型转为单峰型。50~70年代流行菌群以以波摩那群、爪哇群、秋季热为主,90年代则以七是热 相似文献
3.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调查报告张田周,王建方,任留才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在水网地区发生较多,在豫西极少见到流行的报告,作者在偃师市工作期间,曾参与了一起该病流行的调查,现整理报告如下:1疫区概况:该次流行区位于偃师南部丘陵地区,以寇店乡、李家村发... 相似文献
4.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戴正仁,陈大保,王天柱,胡旦元1993年7~8月.湖南省岳阳市春风农场发生一起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暴发.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现场调查到疫区察看访问,对凡有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疑似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洪雅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方法]收集1964年至今洪雅县钩端螺旋体病的人群发病及死亡情况、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免疫接种资料,将资料整理后导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洪雅县1964年至今各年均有钩体病发生,1964 ̄1993年期间年发病率波动在5.9 ̄290.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56.3/10万)。1970 ̄1977年的流行高峰在每年的8 ̄10月,病人数占全年的88.6%,与水稻收割时间一致;人群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2.4%;年龄组以10 ̄39岁组为主,占88.5%。1979 ̄1980年,5种鼠(226只)肾组织培养钩体阳性率为5.3%,其中黑线姬鼠钩体阳性率为18.1%。1979 ̄1984年,132例患者血培养6例阳性(阳性率4.5%)。1979 ̄1985年,206例患者血清显凝试验,阳性率24.3%,收集86份阳性血清进行显凝试验:有黄疸出血群、秋季群、澳洲群等7个血清群。[结论]我县钩体病的流行趋势与全省流行趋势基本一致,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钩体病疫苗接种对降低发病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某部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9月,驻闽某部一连队3d内发生钩端螺旋体病23例,发病率44.23%。现将对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某部拟将该部鱼塘改建为灯光球场,8月28日,该部某连52名战士(男性,年龄18~22岁,兵龄1~4年)负责清理鱼塘杂草及塘泥。31日晚参加清理鱼塘的战士有6人出现高热,寒战、抽搐病状。卫生队按伤风感冒给予口服扑感敏、输液等处理后,症状无改善,并呈加重趋势。9月1日又有17人发病,症状同前。遂将23名病人送医院,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医院即派人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所… 相似文献
7.
8.
双丰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谭慧明,肖朴,李玉莲,胡润奇,龚孝仁双丰县三塘铺、青树坪、甘棠等乡(镇)于1991~1993年发生大批有畏寒、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证实为钩体病暴发流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方法深入疫区了... 相似文献
9.
10.
1998年,福建省闽西北地区部分县市洪水泛滥成灾。洪水过后,闽西北山区某农场发生一批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及淋巴结肿大等病人。根据当地送检的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有关疾病的血清学检查,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地区是一起洪水过后引起的稻田型钩端螺旋...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我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的特点和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钩体病的流行强度,我们分析研究了1952~1996年全省钩体病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全省各县市调查上报资料、疫情报告和浙江省钩体病地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各监测点用夹夜法定期在室外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密度,用背式法解剖取双肾分离培养病原体。二、结果:(1)流行概况:我省自1952年在临海市首发钩体病以来,到1996年的45年间,累计发病137570例,死亡91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09/10万,病死率为0.67%,年发病率波动在0.18~140.38/10万之… 相似文献
12.
13.
涔澹农场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王焕美,欧黎(湖南省津市卫生防疫站415400)涔澹农场位于湖南省津市北郊,属洞庭湖平原水网地带。有耕地5900亩,土地肥沃,以种植稻谷、蔬菜为主。全场有场直机关19个,工厂12个,学校1个,农业科研单位1个,人口1...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了解43年铯体病流行情况和17年监测结果,为预防和治疗钩体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钩体病的发病资料和监测方案,研究传染源贮存宿主的种类与带菌,钩体病发病规律,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结果:全县43年累计发病8286例,年均发病率为88.76/10万,死亡81例,年均病死率0.98%,共出现6个发病高峰,发病高峰为每年9-10月,有明显的地区性,平坝高,丘陵低,青壮年发病最高,男女之比为1.13:1,以农民发病为主占75.72%,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感染方式主要以收割水稻接触疫水而感染,鼠密度7.27%,鼠种群为2目3科9种,已从8种动物中分离出钩体,证明啮齿和食虫动物为“稻田型”钩体的主要传染源,流行菌群有6群,以黄胆出血群为主占93.73%,次为秋季热,七日热群,猪,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0%和60.0%,经观察本县流行菌群基本稳定,鼠种有变化,黑线姬鼠减少,四川短尾Qu增多。结论:钩体病的发病率与宿主动物数量,带菌率高低,人群免疫水平,接触疫水,水稻收割季节气温,降雨量密切相关,应加强钩体病宿主动物的监测管理,控制传染源,有针对性地对接触疫水的人群接种钩体菌苗。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6 4年至 1999年江苏省共报告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人 12 330例。70年代发病较高 ,80年代后期维持于低发病率水平 ,近几年全省发病均低于 6例。为探索其发病特征 ,现对全省196 4年~ 1999年钩体疫情及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疫情报告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室提供 ;监测点资料由各监测点历年资料汇总。1.2 方法 对疫情资料作流行病学分析 ,人群及病原监测按监测方案进行。2 结果2 .1 流行强度(1)发病率 :在 196 4年~ 1999年的 36年中 ,累计发病 12 330例 ,平均发病率 0 .6 4/10万 ,最高年份… 相似文献
17.
笔者1993年从海南省9个市县中10个乡或家场采集健康人血清529份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结果274人阳性,各地自然感染率从25.9%-72.2%不等。感染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职业密切相关。感染者含15种钩体血清抗体,其中以巴达维亚群、流感伤寒群和黄疸出血群为优势血清群;而70年代则以流感伤寒群和秋季热群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
涪陵地区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四川省涪陵地区卫生防疫站(邮编:648000)李优良,谢忠,王光地为研究本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地理流行病学特点,于1974~1982年对9县1市进行了调查。兹报告如下:方法和材料一、研究方法:按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在我省80年代后流行基本得到了控制。1990年雨水较多,莒县境区内涝较重。雨后发生了钩体病暴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1.1 地区分布本次暴发主要发生在青峰岭水库周围4个乡的29个村,其中以位于水库中游东侧的棋山乡为最重(村民在水中抢收庄稼时间较长),西侧的安庄乡和上游的天宝乡次之(村民接触水时间较短),下游的洛河乡最轻。共发病888人,死亡4人(表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