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4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27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AVB远高于前壁(P<0.01)。合并AVB对AMI的病情在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心衰严重程度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本组AMI合并的AVB67%可完全消失,其中95%在2周以内完成。作者认为:下(后)壁AMI应尽量避免使用β-阻滞剂;AMI合并AVB者,积极治疗3周后AVB不消失,而又有心脏起搏指征,方可考虑永久起搏器安装。  相似文献   

2.
罗斌  李国庆 《心脏杂志》2015,27(4):444-447
目的 观察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与房室结动脉血供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AMI患者,按是否并发Ⅲ度AVB分为两组:病例组为AMI并发Ⅲ度AVB的患者(n=35例),对照组为AMI未并发Ⅲ度AVB的患者(n=215例),通过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并分析房室结动脉血供来源情况,分析AMI患者不同房室结动脉血供来源发生Ⅲ度AVB的几率,并观察AMI并发Ⅲ度AVB的患者,房室结动脉血运改善后Ⅲ度AVB恢复时间。结果 房室结动脉血供来源于右冠状动脉的右上降支动脉和回旋支的kugel’s动脉之一或二者双重血供。病例组患者,其房室结动脉血供仅来源于右冠状动脉的右上降支或回旋支的kugel’s动脉,无前降支来源,并且右冠状动脉较回旋支多见(P<0.01)。当梗死相关动脉得到再灌注,恢复血运后,AVB均恢复到窦性心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Ⅲ度AVB发生患者与其房室结动脉血供中断有关,恢复房室结动脉血供后AVB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122例心肌梗死患者AVB的发生率及其对药物治疗反应、演变过程和最终预后。结果 122例AMI患者中20例发生AVB(16.4%)。17例发生于下/后心肌梗死者,3例发生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按AVB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发组(发病8 h内,n=8)和晚发组(发病8 h后,n=12),晚发组并发症显著高于早发组(25﹪vs 83.3﹪,P<0.05);早发组对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治疗反应较好(P<0.05);早发组Ⅲ度AVB 7例、Ⅱ度AVB 1例,持续时间短。晚发组Ⅰ度AVB 5例、Ⅱ度AVB 6例、Ⅲ度AVB 1例,持续时间长;早发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晚发组死亡5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MI病人中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并发AVB;8 h之内发生的AVB以Ⅲ度AVB为主,早期发生的AVB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AMI合并111。AVB患者69例,分为对照组、溶栓组和介入组,比较三组患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于再灌注治疗后6个月对存活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结果①介人组再灌注治疗后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溶栓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个月后三组存活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介入组LVEF明显高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LVD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AMI合并Ⅲ。AVB预后差,住院期问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死亡率高。AMI后行急诊再灌注能改善左心功能和预后,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房室传导阻滞(AVB)32例,对AVB发生的有关因素、转归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985-1996年住院确诊的AMI 185例,并AVB者32例(17.3%)。32例中,广泛前壁梗塞2例;单纯下壁梗塞20例,下壁并正后壁梗塞5例、并侧壁3例、并右室梗塞2例。其中Ⅰ'AVB 6例(18.75%);Ⅱ'AVB 20例(62.50%),Mobitz Ⅰ型18例,MobitzⅡ型2例;Ⅲ'AVB 6例(18.75%)。AMI后第一天发生AVB者17例(55.13%),前4天共发生28例(87.5%);两周内恢复窦性心律者27例(84.4%)。32例中并急性心衰者5例,休克2例,伴阿斯发作者4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MI)并发右室MI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关系.方法 共有120例确诊急性下壁MI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分为房室传导阻滞组(AVB)和非房室传导阻滞(NAVB)组;是否合并右室MI,则分为右室MI(RVI)组和非右室MI(NRVI)组.结果 急性下壁MI并发AVB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NAVB组(P<0.05);合并RVI患者,其AVB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RVI病人(P<0.01).合并RVI及高血压组患者,其AVB的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RVI组(P<0.05).结论 右室心肌MI是急性下壁心肌MI发生AVB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AMI并发AVB才比无合并AVB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AVB多发生在下壁AMI。但前壁AMI发生AVB者,有时病情变化快,愈合差,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晚期发生的AVB阿托品等药物治疗效果差,除部分需起博治疗外,同时提示应用氨基萘碱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显示老年人AMI合并AVB者下壁组发生率高于前壁组,老年人AMI合并AVB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5或P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MI),尤其是下壁心肌梗塞时,常常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一般Ⅰ度AVB不需特殊处理,而Ⅱ~Ⅲ度AVB,则由于其心室率缓慢,可导致低血压、休克或室速室颤危及生命,故必须及时处理或安置临时起搏器。近年来我院用临肘  相似文献   

10.
再灌注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再灌注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MI)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1例急性下壁AI患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该组急性下壁MI患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的发生率为32.4%。(2)急性下壁与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非常显差异(P<0.005)。(3)溶栓与不溶栓患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显差异。结论 急性右室MI多与急性下壁MI同时发生;急性下壁MI合并急性右室MI是明显影响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再灌注治疗可使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患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对改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部位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8例Q波型AMI病人中合并AVB的36例进行临床及心电图分析。结果AMI合并AVB者下/后壁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组(P〈0.01),AMI合并AVB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1)。结论下壁AMI易并发AVB,AMI合并AVB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T波升高一直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最早的一种改变。一般认为,存在高于正常的T波可能是溶栓治疗预后较好的一个标志。本研究评价了溶栓治疗的AMI患者T波高度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患AMI、接受溶栓治疗的3317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壁MI1218例,下壁MI2028例,其他部位64例,部位不清7例。分  相似文献   

13.
分析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及人工心脏起搏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①下壁AMI并发AVB显著高于前壁(P<0.01)。②AMI并发重度AVB符合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指征者宜早期应用,以提高心泵排血量,改善各脏器微循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同时有利于AVB的早期转复。③3周后仍不能停用临时性起搏者可改为永久性起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再灌注治疗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与房室传导阻滞 (AVB)和右室AM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80例下壁AMI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治疗前再灌注治疗组 (A组 )与非再灌注治疗组 (B组 )AVB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治疗后A组与B组AVB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治疗后B组安装起搏器患者人数、死亡率、住院天数均高于A组 (P <0 0 5、0 0 5、0 0 5 )。④合并右室AMI者右冠脉近端闭塞比例明显高于单纯下壁AMI者 (P <0 0 5 )。⑤心律失常、休克、泵衰竭严重并发症单纯下壁AMI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合并右室AMI者 (P <0 0 5 ) ,且治疗前合并右室AMI者 3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0 0 5、0 0 5 ) ,治疗后 3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5、0 0 5、0 0 5 )。结论 及时成功的再灌注治疗能改善房室结的传导功能 ,降低合并右室AMI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从而改善合并AVB和 /或右室AMI的下壁AMI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对250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250例AMI合并AVB64例(占26%);②老年组合并AVB42例(占42%),中青年组22例(占15%);下组合并AVB44例(占36%),前壁组20例(占15%);且合并AVB其明显增加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以CK峰值居高,住院死亡率显为特点。表明AMI合并AVB以老年人发生率高,部位多位于下壁组,是影响其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AMI时AVB的发生和转归。方法对139例AMI中合并AVB发生率,梗塞发生部位和AVB的转归分析。比较AMI合并AVB的死亡、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合并AVB26例(18.7%),其中下(后)壁AMI合并AVB高于前壁AMI(P<0.01);合并AVB者的病死率、休克发生率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均高于不合并AVB者;合并AVB者65.4%可完全消失,其中94.1%在2周内消失。结论下(后)壁AMI应尽量避免使用"-受体阻滞剂及负性肌力作用较强的药物,积极治疗3周后AVB不消失,而又有心脏起搏指征,方可安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内病死率在7%左右,死亡多发生于发病后24h内。主要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颤动(Vf)。早期识别AMI者中易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者对防治猝死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动态心电图(DCG)技术,测量AMI者早期心率变异性(HRV)和Q—T离散度(QTd)指标,探讨它们对AMI住院期间Vf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7例未溶栓的AM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总病死率18.39%;(2)心律失常:单纯窦速及室上性早搏无1例死亡,频发室早死亡率37.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死亡率50%,并发束传导阻滞死亡率43.75%,除左前分支阻滞死亡率为16.7%外,其他束支阻滞死亡率均在50%以上;(3)梗死部位:(1)下壁AMI,胸导ST段下移≥2mm,死亡率60%;(2)前壁AMI,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2mm死亡率33.33%;(4)梗死范围;(1)病理性Q波导联数>5个的,死亡率31.2%;(2)心电图异常项目数;并发1项心电异常死亡率10.53%,5项异常死亡率75%。结论:AMI并有心电图异常项目,病理性Q波导联数愈多,死亡率愈高;伴有梗死灶对应导联ST段下移幅度大,双支及三支阻滞,三度A-VB,频发室性早搏,及Ron T现象死亡率高。这些可以作为近期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处理方法,为日后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经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电监护等手段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统计和分析临床预后护理效果。结果:发病后第1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66例,约占70.97%,第2~4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27例约占29.03%;AMI并发AVB的部位中,前壁13例,死亡13例;前间壁8例,死亡7例;前壁广泛15例,死亡15例;下壁9例,死亡2例;下后壁17例,死亡2例;ARVI 13例,死亡2例,前壁广泛并发ARVI 18例,死亡14例;治疗后,共5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2.3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死亡率较高,必须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塞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4年内649例AMI患者中,67例右室AMI(均合并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各亚组疗效比较。结果(1)67例右室AMI患者中,42例接受溶栓治疗,高于平均接受率(62.7%比46.1%,P<0.01)。(2)未接受溶栓治疗之患者中,右室AMI在住院期病死率(28.0%比13.6%)、右心衰合并左心功能不全≥KillipⅢ级(60%比32.6%)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4%比21.8%)均比非右室AMI患者明显为高(P<0.05~0.01)。(3)右室AMI患者比非右室组,在溶栓后的病死率(-20.9%比-7.4%)、心功能≥Ⅲ级(-31.4%比-19.0%)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25.0%比-11.7%)的净减少率均更为显著(P<0.05~0.01)。结论右室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并比非右室AMI患者得益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