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红细胞对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从日常检测的住院病人标本中,选择MCV<65fl的标本32例,MCV在65~70 fl的标本59例,MCV及RDW均正常的标本30例,分别在K-1000血细胞分析仪、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CELL-DYN1700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同时,每份标本人工显微镜计数二次取均值统计,将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MCV及RDW均正常的标本各仪器与镜检法及各仪器之间血小板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MCV在65~70 fl之间时,K-1000及CD-3700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之间血小板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CD-1700与镜检法之间血小板计数结果有显著性差异;MCV<65 fl时CD-3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K-1000及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使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时,对MCV<70 fl的标本我们应通过人工镜检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在使用K-1000血细胞分析仪时,对MCV小于65fl的标本以及MCV在65~70 fl之间而RDW明显增大且其血小板直方图明显异常的标本应手工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a coagulation time,简称APRPCT)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出血的预示作用及意义,探讨该实验方法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RPCT实验原理,优选浓度为2g/L的硅微粒作为APRPCT激活试剂,制备质控血浆监测APRPCT实验的过程和质量,以2g/L的硅微粒检测正常对照组及ITP组的APRPCT,统计分析两组间的APRPCT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浓度为2g/L的硅微粒测定APRPCT,正常对照组较ITP组明显延长,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PCT能同时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其预示出血倾向的特异性明显优于血小板计数,可作为ITP患者的出血预示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XE-2100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和血涂片复检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液分析仪XE-2100、CD-3700和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精密度、线性和相关性;选择仪器CD-3700随机检测有报警的标本用XE-2100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仪器血小板计数在不同范围内的标本例数与标本血片血小板数量估计值例数的符合率。结合观察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形态。与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报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XE-2100血小板计数精密度较高,变异系数〈3%,血小板计数有良好的线性。其PUI-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相关性为γ=0.9。标本血小板浓度越低。仪器血小板计数与血片血小板估计值符合率越低。XE-2100血小板计数报警“血小板凝集”、“PLT分布异常”分别与血片上“大血小板”、“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增多”的例数相关。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100-300)&#215;10^9/L时,仪器PLT-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的报警与血片上所见血小板形态最为一致。结论XE-2100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但当血小板浓度异常、特别是浓度减低时,仪器计数结果需结合散点图、报警内容进行血片显微镜复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XE-2100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和血涂片复检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液分析仪XE-2100、CD-3700和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精密度、线性和相关性;选择仪器CD-3700随机检测有报警的标本用XE-2100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仪器血小板计数在不同范围内的标本例数与标本血片血小板数量估计值例数的符合率。结合观察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形态。与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报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XE-2100血小板计数精密度较高,变异系数〈3%,血小板计数有良好的线性。其PUI-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相关性为γ=0.9。标本血小板浓度越低。仪器血小板计数与血片血小板估计值符合率越低。XE-2100血小板计数报警“血小板凝集”、“PLT分布异常”分别与血片上“大血小板”、“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增多”的例数相关。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100-300)×10^9/L时,仪器PLT-O法和PLT-I法血小板计数的报警与血片上所见血小板形态最为一致。结论XE-2100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但当血小板浓度异常、特别是浓度减低时,仪器计数结果需结合散点图、报警内容进行血片显微镜复查。  相似文献   

5.
缺铁性贫血患者巨核细胞系统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巨核细胞系统改变的原因。方法观察IDA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40例及难治性贫血(RA)患者21例的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量,结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各参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DA患者骨髓中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和RA组相比较显著增多(P<0.05),骨髓涂片的巨核细胞计数较正常对照组和RA组明显增多(P<0.05)。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与正常对照组和R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A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系统改变明显增生主要是骨髓增生程度明显增加所引起的,所以能够解释实际工作中IDA患者血小板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计数偏低误差实验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全自动血液分析计数法、血涂片计数法、草酸铵溶液直接计数法对血小板进行计数,探讨三种方法血小板计数偏低误差原因,以寻求理想的测定方法。方法将412例血小板计数样本,分为血小板数(30~50)×109/L,(20~30)×109/L组,<20×109/L组及健康成人组,采集样本放置不同时间,以上述各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以采血样本放置60 m in后计数结果较为稳定、准确。三种计数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血小板计数<30×109/L两组中,发现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仪器法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涂片法和手工法。结论EDTA盐抗凝血、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数必须在采血后60 m in开始计数,计数偏低、特别是<50×109/L时,需用涂片法和手工法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必要时需作骨髓穿刺,观察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当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悬殊特别大时,应考虑为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  相似文献   

7.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CELL—DYN血液细胞分析仪在计数血小板时,出现LRI、URI两种异常报警符号上m表示有小血小板(体积<Zn)和有外界因素干扰。URI表示有血小板聚集,大血小板,红细胞碎片或小红细胞中的某一种存在。在其它厂家的仪器上也会有这些异常情况发生,只不过报警的符号不同而已。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LRI报警时,由于血小板体积小于Zfl而引起的报警相当少.多数是由于试剂、仪器本身及电源引起的,有时还不易找到原因。现将CELL-DYN1600、CELL-DYN1700使用过程中发生LRI、URI报警的原因作一个回顾性分析。ILR…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减少症占小儿科血液病患者的1 /3以上,血小板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引起颅内出血,一旦颅内出血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成为筛选和监控危重小儿必不可少的手段。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小儿科目前血小板计数主要采用末梢采血仪器分析法,其次是静脉抽血仪器分析法。对操作熟练的检验师,在末梢采血时,即使小儿年龄较大(>3岁) ,只要实际血小板数量正常,一次性采血进针深、速度快,不挤压时血小板计数误差较小,用各种方法计数差异均不显著。任何一方面因素都可造成血小板计数误差较大,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症,误差>2 0 % [1] ,给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引起的低血小板样本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时存在的差异.方法将239例低血小板(<80×109/L样本,其中肝病73例、恶性肿瘤化疗后58例、血液病108例,分别采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再接仪器检测结果将不同疾病的血小板数分为<25×109/L、25~50×109/L、50~80×109/L三组,然后将两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当血小板数<25×109/L时,三类疾病仪器法均明显低于手工法(P<0.01);血小板数在25~50×109/L时,血液病样本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样本仪器法仍明显低于手工法(P<0.05);血小板数在50~80×109/L时,三类疾病两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阻抗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对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样本应进行手工计数复检,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手工复检计数范围可放宽到<25×109/L的样本.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得血小板测定的结果在准确度和精密度上,较手工法计数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临床一些疾病中,由于病理生理的原因,导致大血小板的比率增高。使用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在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上,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在常规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血小板数量将200例静脉血标本分为血小板数量降低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350×109/L)。根据血小板大小不同又分为小血小板组(MPV<9.0 fl)、正常血小板组(9.0 fl12 fl),并根据形态学分为血小板直方图不规则组和小红细胞组(55 fl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Sysmex K-4500血细胞分析仪对276例血液标本分析测定,并根据检测结果中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不同,分为正常血小板组、大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小红细胞干扰组,并对各组血小板进行显微镜手工法计数。结果 正常血小板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大血小板组与血小板聚集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仪器法结果偏低;小红细胞干扰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仪器法偏高。结论 对于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标本应分析原因,重留标本复查或手工法计数进行纠正,为临床提供可靠检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体计数在真性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简称仪器法)分析65份EDTA抗凝PLT减少标本(包括15份EDTA-PTCP标本及50份随机抽取的真性血小板减少标本)和50份PLT正常标本的血小板聚集体计数.通过更换柠檬酸盐抗凝剂和人工镜枪法(简称人工法)对仪器法检测PLT减少的标本进行PLT和血小板形态学复核,并比较分析真性和假性血小板减少在常规EDTA抗凝和柠檬酸盐抗凝2种情况下血小板聚集体计数的异同.结果 65份仪器法检测PLT减少的标本,PLT平均为(48±11)×109/L.其中50份真性血小板减少标本仪器法PLT平均为(48±10)×109/L,血小板聚集体计数为86±15;人工法PLT平均为(46±11)×109/L,镜检未发现血小板聚集现象;PLT在仪器法和人工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另外15份EDTA-FIEP标本,EDTA抗凝后仪器法PLT平均为(48±12)×109/L,血小板聚集体计数明显升高,平均为840±184;人工法PLT减少不明显,但血小板聚集明显,因此未能得到人工法PLT结果;采用柠檬酸盐抗凝后,仪器法PLT和人工法PLT均较前明显升高,分别为(141±13)×109/L和(134±17)×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05);血小板聚集体计数较前明显减少,平均为75±12,EDTA抗凝法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01);镜下未见血小板聚集现象.结论 血小板聚集体计数有望成为监测血小板聚集的有用的临床指标,可用于判断由于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不同疾病低血小板样本阻抗法与手工法计数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疾病引起的低血小板样本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时存在的差异。方法 将239例低血小板(<80×10~9/L样本,其中肝病73例、恶性肿瘤化疗后58例、血液病108例,分别采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再接仪器检测结果将不同疾病的血小板数分为<25×10~9/L、25~50×10~9/L、50~80×10~9/L三组,然后将两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当血小板数<25×10~9/L时,三类病仪器法均明显低于手工法(P<0.01);血小板数在25~50×10~9/L时,血液病样本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样本仪器法仍明显低于手工法(P<0.05);血小板数在50~80×10~9/L时,三类疾病两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阻抗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对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样本应进行手工计数复检,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手工复检计数范围可放宽到<25×10~9/L的样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所致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及纠正.方法 对17例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血分别于0,5,15,30 min测定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另外对同时抽取的新鲜血(不加抗凝剂)即时上机测定和手工法测定PLT和WBC;均取上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结果 EDTA-K2抗凝血PLT计数检测结果随待测时间延长越来越低,5,15 min和30 min时测定的PLT数量与0 min时测定的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min和15 min时测定的WBC数与0 min时测定的WB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时测定的WBC数少于0 min时测定的WBC数量(P<0.01);EDTA-K2抗凝血混匀后0 min时测定的WBC和PLT结果与新鲜血(不加抗凝剂)仪器法、手工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K2引起PTCP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和白细胞假性增高;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加强镜检复核,对于首次检测血小板数值减低的标本均应涂片镜检,以确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的现象.对PTCP患者应采用新鲜血(不加抗凝剂)仪器即测法、手工法或EDTA-K2抗凝血混匀后即测等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血液分析仪准确性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不同品牌,型号血液自动分析仪检测参数结果准确度,证明仪器间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方法 采用同一份抗凝全血由上海市114家单位统一测定血液参数,计算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和极差(%)。结果 不同仪器组(Sysmex组、Beckman-Coulter组和Abbott组)测定结果最大变异系数比较,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GB),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3.2%,3.8%,3.6%,9.3%和10.8%。不同仪器组测定结果之间最大差异比较,RBC,HGB,HCT、MCV、WBC和PLT分别为0.74%,1.65%,5.45%,6.42%,7.06%和18.55%。结论 开展深入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可使血液分析仪检测质量的水平可缩小不同仪器检测结果之间差异。使得同一血样在不同实验室的测定结果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为参考,比较光学法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差异,并对仪器报警信息进行分析。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同时采用光学法、电阻抗法检测468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O、PLT‐I),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PLT‐M)进行比较,同时镜检观察红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并记录仪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报警信息。结果非血液病组中,PLT‐M、PLT‐I、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液病组中,PLT‐I与PLT‐M、PLT‐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与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组仪器出现血小板报警信息者149例,出现红细胞报警信息者127例,与镜检结果较符合。结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时,PLT‐I计数误差较大,需PLT‐M和PLT‐O方法复检或校正;当出现血小板或红细胞报警信息时,均需涂片复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血小板计数差异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3组不同范围MCV标本进行分析,中间组根据RDW大小再进行分组,并用PLT-I和PLT-O进行血小板计数,最后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MCV70fL时,PLT-I与PLT-O测定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70fL时,PLT-I与PLT-O测定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70fLMCV80fL,RDW≤14.6%时,PLT-I与PLT-O测定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14.6%时,PLT-I与PLT-O测定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MCV70fL或70fLMCV80fL,RDW14.6%时,血小板计数应采用PLT-O进行检测再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出现血小板直方图分布异常时,仪器与手工镜检血小板计数的比较。方法选择Sysmex XT-2000i检测的血小板直方图分布异常样本127例,其中红细胞MCV<70fl的有50例,红细胞MCV>70fl的有55例,所有样本均用手工镜检计数。结果无论MCV<70n还是MCV>70fl,仪器与手工计数血小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当MCV<70fl时,仪器计数高于手工计数值;当MCV>70fl时,仪器计数小于手工计数值。结论Sysmex XT-2000i在出现血小板直方图分布异常时,需用手工计数进行纠正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顾进  周文静  许运堂  李静 《临床医学》2007,27(10):72-7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肺结核病人引起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和急性时相反应的作用。方法根据血小板计数,将72例肺结核病人分为两组,血小板计数正常组37例,血小板计数增多组3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1例。分别测定血清IL-6、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结果血小板正常组IL-6浓度为(38±54)pg/ml,血小板增多组IL-6浓度为(99±12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正常组肺结核病人较正常对照组CRP浓度偏高,ALB浓度偏低。而血小板增多组肺结核病人较血小板正常组肺结核病人CRP浓度偏高,而ALB浓度偏低。血清IL-6浓度与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都呈正相关(r1=0.56、r2=0.54),和白蛋白浓度有负相关性(r3=-0.34)。血小板增多组病人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发热和盗汗的概率较血小板正常组高。结论白细胞介素-6可能会引起肺结核病人血小板增多和促进急性时相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