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良杰  胡立平 《中外医疗》2011,30(14):10-11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48例糖尿病组分为无并发症22例,有血管病变26例,并与对照组51例进行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2组糖尿病病人的D-二聚体均明显生高,(P〈0.01),有血管病变组较无血管病变组升高明显,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可能对预示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老年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老年糖尿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0例老年2型糖尿病血浆D-二聚体(DD)及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变化,观察合并血管病变与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血浆DD、ⅧR:Ag和Fbg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和无血管场变组(P〈0.01);经治疗后血浆DD、ⅧR:Ag和Fbg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血浆D-二聚体等含量增高,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对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建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67-2368
目的:了解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肺栓塞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D-二聚体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检测肺栓塞病人和对照组病人在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肺栓塞患者较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肺栓塞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肺栓塞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是临床常见而危险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维蛋白溶解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和增高反映了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多种疾病均可见D-二聚体升高,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血栓栓塞症的敏感度极高,几乎达100%,而且分析简便、快捷、经济.  相似文献   

5.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中,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原发性肺癌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初诊期高于缓解期。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判断患者纤溶状态、DIC及血栓形成诊断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判断恶性肿瘤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D)血浆D=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型DM血浆中DD含量及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随DM病情的发展,其体内D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并发心脑血管梗死患者血浆DD含量与无并发症DM患者差无显著性(P〉0.05)。2型DM患者经降糖、扩血管及降血液粘度治疗后其血浆中DD水平明显下降,并低于治疗前(P〈0.01)。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血液的凝血与纤溶状态一直是产科关注的焦点,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水平作为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孕妇D-二聚体的检测还有助于早期诊断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并能监测抗凝治疗.本研究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旨在探讨D-二聚体在孕妇情况监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急性心机梗死辅助诊断、病情观察、溶栓治疗等药物疗效监测的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入院时和进行溶栓治疗一周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68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入院时没有经溶栓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过溶栓治疗一周后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含量(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而且可以用于病情观察和溶栓治疗时药物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9.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40例DIC患者、30例DIC可疑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中D—Dimer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IC可疑组和DIC组D—Dimer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DIC可疑组比较,DIC患者组D—Dimer水平明显增高(P〈0.01);动态观察30例DIC可疑组,其中有11例发展为典型DIC,其血浆D—Dimer水平随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增高,随病情好转逐渐降低;未发展为DIC者,其血浆D—Dimer持续保持相对较低水平。结论血浆D—Dimer水平可作为早期DIC诊断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徐颖  钱申贤 《浙江医学》2013,(22):1985-198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意义及DVT患者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DVT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在体检人群中随机选择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DVT患者中135例初诊时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监测其中的33例DVT患者治疗后1-3d、7-10d、15d的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 DVT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0),抗凝治疗的有效率为78.8%。治疗有效组DVT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下降程度与无效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5)。年龄<40岁的DVT患者中手术和外伤是主要危险因素,而年龄≥40岁患者中肿瘤、内科疾病、中心静脉置管及长期卧床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DVT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DVT危险因素是其一级预防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不伴有大血管病变老年T2DM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颈动脉IMT、Hcy、IL-17、NGAL水平,分析老年T2DM大血管病变发病影响因素、颈动脉IMT与Hcy、IL-17、NGAL水平相关性及颈动脉IMT、Hcy、IL-17、NGAL水平对老年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并对比联合诊断阳性、阴性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颈动脉IM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瘦素、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7例和2型糖尿病无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3例患者的瘦素、脂联素水平,其中大血管病变组分为3个亚组。结果:大血管病变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0.01):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0.01)。不同部位大血管病变组间瘦素、脂联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瘦素水平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前后血浆sE-选择素水平,并与2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糖尿病患者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E-选择素水平与HbA1c、果糖胺、BMI、空腹C肽正相关。治疗3周后sE-选择素水平明显下降,但仍未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 sE-选择素与肥胖、高血糖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可通过降低血中sE-选择素水平,从而有助于防止和改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行下肢血管B超及DSA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结果4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明显改善。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介入治疗联合内科保守治疗对改善下肢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积(PCT)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120例T2DM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者BPC、MPV、PDW、PCT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PG)。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DG水平显著增高(P<0.01);BPC减低(P<0.01);MPV、PDW显著增高(P<0.01);PCT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FD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血管病变组BPC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1),而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PCT测定值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BPC和MPV、PDW对监测T2DM患者是否发生血管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310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105例)和正常眼底(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0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和检验信息,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25 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NDR组比较,DR组的25(OH)D水平降低(t=3.465,P<0.001),25(OH)D缺乏率增高(χ2=5.313,P=0.021),但是25(OH)D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一系列变量(基本特征、疾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和尿酸)后,25(OH)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OR=0.954,95% CI:0.926~0.983,P=0.002),25(OH)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25(OH)D不缺乏者的2.17倍(OR=2.171,95% CI:1.047~4.500,P=0.037)。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25(OH)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客观指标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1例(102眼)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40眼)正常人泪膜破裂时间,并行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观察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显著增高,基础泪液分泌值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及基础泪液分泌值与血糖控制情况呈显著相关性,而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预防干眼症的发生,缓解或消除干眼症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30例),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并对各组间Hcy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Hcy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并发症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高Hcy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明显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招募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为(56.4±14.2)岁。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病例组,n=23)和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n=44)。收集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状态下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检测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征,包括急性胰岛素反应(AIR)指数、急性C肽反应(ACR)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等,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UACR,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胰岛素和C肽水平,AIR指数,INSAUC,HOM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正年龄、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AIR指数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9,95%置信区间(CI):1.011~1.194,P=0.026;OR=1.049,95% CI:1.007~1.092,P=0.021]。结论 T2DM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延长、精氨酸刺激后的AIR指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