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饲养、繁殖和鉴定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基因敲除小鼠,获得UCH—L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为深入研究UCH.L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美国购进的UCH.L1基因敲除小鼠经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1只雌性杂合子和1只雄性杂合子小鼠合笼饲养并繁殖,剪取子代小鼠尾尖部0.5cm组织,提取基因组DNA,PCR方法鉴定其基因型。雄性杂合子与雌性杂合子交配生产后代中,野生型和UCH—L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用于后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杂合子小鼠用于繁殖。观察UCH—L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的表型变化,并利用免疫印迹法验证UCH—L1基因敲除的效果。结果小鼠成功繁殖后,利用杂合子交配共生产370只小鼠,其中UCH.L1+/-占34.1%、UCHL1+/-占50.5%、UCH.L1-/-占15.4%,成功获得UCH-L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并建立了饲养、繁殖和鉴定方法。结论采用雌性和雄性UCH—L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交配.不仅可以获得UCH—L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而且有利于长期饲养与繁殖。  相似文献   

2.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预测,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寿命在90岁以下。怎样才能使寿命达到自然极限呢?科学家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衰老的形成和怎样延缓衰老,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和不懈的探索。 移植长寿基因 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生存期取决于遗传基因。换言之,长寿者体内有一种特殊基因并产生特殊物质,使机体具有非凡的抵抗疾病和延缓衰老进程的能力,这也就是科学家们长期寻觅而不得的“长寿基因”与“长寿物质”。科学家的设想,如果能从老寿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认为,理论上人类寿命有120岁,乌龟有150岁,狗有20岁。这种物种之间的寿命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科学家已经在若干个物种里找到了跟寿命有关的基因,其中既有延长寿命的“长寿”基因,也有缩短寿命的基因。生物体内有一种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叫活性氧,也叫自由基,与机体老化、癌症等  相似文献   

4.
Klotho(k1)基因是10年前发现的一个与衰老有关的基因。Klotho基因突变鼠(kl/kl鼠)的表型类似人类的衰老表现,包括寿命缩短、不育、动脉硬化、皮肤萎缩、骨质疏松和肺气肿。相反,Klotho基因过度表达呵延长鼠的寿命,说明它是一个衰老抑制基因。Klotho基因编码Klotho蛋白,有研究表明,Klotho蛋白涉及钙、磷平衡和维生素D代谢的调节,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家采用了国际公认的人类细胞衰老模型,经过多年对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_(16)的作用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目前已初步阐明了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可影响细胞寿命与端粒(细胞的生物钟)长度,揭示了负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正常自然寿命是成熟期的5—7倍,人的生长成熟期为25岁,那么人的自然寿命推算为125—175岁。但是,在医学不发达的年代,传染病常是人类早逝的原因。随着医学科学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许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当前影响人类健康和长寿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导致的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正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世界人均寿命仅为31岁,今天人类比以前活得更长寿更健康.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如日本、冰岛和意大利,男女平均寿命已超过80岁。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以及吸烟人群整体减少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人类整体寿命大幅增长,世界上一些长寿之乡的人均寿命增加了20岁,百岁老人也不罕见。长寿与基因有关,但对世界长寿之乡的调查发现,对寿命影响更  相似文献   

8.
船舷 《长寿》2001,(10)
人类基因图谱成功出炉后,科学家正加紧进行长寿基因的破译研究。据天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著名的基因工程专家张自立推测,彻底破译人类长寿基因奥秘,并对此进行修补、移植,只需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张自立乐观地估计,本世纪内人类寿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二十岁,应该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HO-1基因启动子区STR多态性,分析HO-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病例组,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个体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标记PCR和毛细管电泳相结合技术检测HO-1启动子区(GT)n多态性。按照(GT)n重复次数进行基因分型,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携带不同等位基因/基因型的患者冠心病的患病风险。结果HO-1基因启动子区(GT)n重复次数在16~39之间,重复次数与HO-1蛋白表达量密切相关,重复大于29次的个体HO-1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GT)n多态性因此分为L(nI〉30)和S(n≤29)2种等位基因,S/S、S/L、L/L三种基因型。携带L等位基因(L/L+L/S基因型)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校正后OR=1.83,95%CI=1.04—3.24),分层分析后发现携带L等位基因(S/L+L/L基因型)的吸烟个体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更显著(校正后OR=2.59,95%CI=1.16—5.80)。结论HO-1基因启动子区(GT)n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相关,能明显增加吸烟个体冠心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程度。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数据资料,通过明确"疾病预防控制贡献—期望寿命提升—人类发展指数改变"的关系,定量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结果 :2010—2015年间,华东某省的人类发展指数将增加0.035 0。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提升期望寿命对其的影响程度为8.34%,而医疗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为5.38%。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益要高于临床医疗,凸显了"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性,未来应更加重视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基因“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基因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意味着基因这一种子开始发芽; 20世纪70年代,是因克隆技术面世,预示着这一种子破土而出; 20世纪80年代,是对基因进行讨论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六大成员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一同宣布:人类是因组工作框架图(序列草图)已经绘就,宣告了生命科学世纪的降临。 基因与人类基因级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的一切特征以及血型、疾病、寿命何以能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12.
张奕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50-1951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死因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了解我市伤害死因分布特征及对寿命的危害程度,制定对伤害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现对我市2002—2006年间居民死因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死因资料来源于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2006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根据卫生部统一死因监测软件进行统计归类。1·2人口资料由温岭市公安局和统计局提供,用2002—2006年平均人口数。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YPLL=∑[(L-Xi)×D i],式中L为生存目标年龄,本文以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对居民死亡概率及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苏州市平江区2003—2005年累计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汇总,编制死因寿命表及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寿命表,以观察恶性肿瘤对居民死亡概率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多态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检测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血标本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219名汉族人PARP—1基因5个外显子均未检出多态性条带;203名布依族和212名壮族人PARP—1基因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中分别有2例的外显子20的SSCP电泳条带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4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未见多态性条带。结论 PARP—1基因第20外显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具有简便、高效、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是对大样本进行PARP—1基因突变筛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减少疾病和死亡、延长寿命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对死亡的研究是探讨健康影响因素的途径之一。为掌握天水市居民死因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促进各级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于2006年11月—2007年1月对天水市部分医疗单位2005年1月1日—2006年11月30日医院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肥胖蛋白与内分泌激素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4年 Zhang等 [1 ] 首次从小鼠和人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并克隆出肥胖基因 (ob基因 )以来 ,肥胖基因编码的 m R-NA表达产物—肥胖蛋白 (L eptin)的研究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之一。L eptin是 ob基因在脂肪组织表达的一种蛋白质 ,其受体主要存在于下丘脑 ,另外在胰腺、睾丸、卵巢、甲状腺、肾等多种器官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 [2 ] 。随着对 L eptin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 L eptin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除抑制食物摄入、调节能量消耗外 ,还对多种激素如胰岛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这些研究对揭示糖尿病、青春期启动、甲…  相似文献   

17.
人心与健康     
人有二个心——心脏和“人心”,而动物只有一个心——心脏,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正因为人类多了一个人心,再加上二脚直立行走,从而使人类的疾病比动物多了70%,并且动物多数可以活到天年而老死,如印度尊牛为神,故印度牛可活到20—30岁达到天年。而人的天年为125—175岁,实际上活过100岁的也少见。中国人均寿命只有70岁,比天年低限还相差55岁,由此可见,人心对人类健康和寿命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8.
正卵巢是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随着人类寿命的明显延长和婚育年龄的推迟,如何延长卵巢寿命和保护卵巢功能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 2在哺乳类动物中有7个同源基因,其中与酵母菌Sir 2相似度最高的就是SIRT 1。依赖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 1在调节细胞的代谢、分化与衰老等方面都有着关键的影响与作用[1],并且近年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Klotho(kl)基因是10年前发现的一个与衰老有关的基因.Klotho基因突变鼠(kl/kl鼠)的表型类似人类的衰老表现,包括寿命缩短、不育、动脉硬化、皮肤萎缩、骨质疏松和肺气肿.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感悟     
正去年,我国自主培育出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因克隆技术实现了生命的无性繁殖,基因剪辑技术通过对特定基因的敲除、加入,可以治疗预防疾病,改变生物性状。此项技术有可能治愈艾滋病等疾病,成为延长人类寿命的"福音"。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延年益寿,长命百岁,还有人希望长生不老。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主宰万物,似乎无所不能。但是,人最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