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症本身属于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气道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与外界保持密切而持续的接触,经常暴露于各种损伤性刺激因子,而频繁发生炎症反应。哮喘作为气道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重塑的概念应运而生。以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激素(ICS)为基础的抗炎治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其在气道重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气道重塑的影响简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如何对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以尽快抢救患者的生命。方法 对100例呼吸困难患者,男92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平均51岁。其中脑外伤,颈、胸复合性外伤,头、面部烧伤98例(81.7%)。脑血管意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呼吸衰竭、各种药物中毒、晚期癌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2例(18.3%),均由于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行气管切开术,置入ROSCH牌一次性气管软导管,连接人工呼吸器通气,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 由于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本组患者均建立良好气道通气。48例因自身疾病严重而死亡,72例痊愈出院。结论 使用一次性气管软导管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优于金属导管。另外连接呼吸器操作简便,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改善呼吸困难。由于气囊的作用,使气管导管不易脱落。简化了气管切开的护理。可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气道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7月经螺旋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定位诊断气道异物140例,根据异物存在位置、形态及其与气道管壁的空间关系制定取出方案,行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结果全部病例气管镜检查发现气道异物存在,其中139例异物嵌顿位置、形态与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相符;1例右支气管异物术中见异物移位于主气管内。全部病例顺利取出异物。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定位诊断气道异物有较大价值;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严重气道阻塞性病变中应用体外循环的经验。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月间我们使用常温中流量股动静脉体外循环对3例严重气道狭窄且常规手段不能安全治疗的患者进行支持,成功解决病变导致的呼吸困难。结果 3例患者提前建立体外循环后,安全度过了由于严重气道狭窄所致麻醉插管和手术难关,无明显血流动力 学波动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 辅助体外循环下手术是解决严重气道阻塞性病变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术中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可有效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喉癌手术与麻醉共用同一气道,操作如果不慎,常致麻醉插管位置不当或扭曲,或换管不顺而发生气道阻塞,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现报告喉手术呼吸意外4例.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后肉芽组织增生所致的气道瘢痕性狭窄,是医源性气道狭窄最常见的原因〔1〕。颈胸段气管狭窄病变范围广,手术风险及难度大,临床处理棘手,如处理不当,患者常失去治疗的机会甚至死亡〔2〕。现将我们收治的12例颈胸段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一些患者甚至需要长期乃至终身带管以维持其呼吸功能。气管套管发生断裂而落入气道而导致气管异物,此种并发临床上较为少见。现结合我们的经验,对此类病例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原则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关颈段气管病变行气管袖状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介绍1995年1月~2000年12月5例涉及颈部气管病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5例中2例气管原发肿瘤;2例甲状腺肿瘤侵犯气管;1例颈部挤压伤气管闭锁。分别采用了颈段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手术。结果5例病例术后未发生气道狭窄和通气困难。结论颈段气管肿瘤或外源性肿瘤侵犯气管、外伤性气管闭锁,行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手术是重建和恢复气道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儿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而麻醉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干预方式。由于小儿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加之气道疾病所带来气道结构和病理生理改变,小儿气道手术给临床麻醉工作带来了非常特殊而又严峻地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时,采用高氧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法或丁卡因咽喉部喷雾法,何者更有利于抑制气道反射。方法 将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两组均采用静脉诱导麻醉,A组以利多卡因高氧雾化吸入,B组以丁卡因咽喉喷雾为气道表面麻醉,观察术中患儿MAP、HP、SPO2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中两组的MAP、HP、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屏气、呛咳、气道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高氧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可将表面麻醉剂吸入咽喉、气管、支气管,避免器械刺激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能更有效地抑制气道反射,使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可靠途径,也是人工通气的最好办法.它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也有利于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量,为给养、加压人工呼吸、气管内给药等提供了条件[1].而气管插管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为有效的保持气道的通畅,必须经常吸痰,而一些长时间带管的患者往往痰液黏稠,不易清除.根据临床实践需要,为临床工作方便,我们对传统痰痂清除器械进行了改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气道软化(airway malacia)涉及咽部、喉部和气管支气管,分别称之为咽软化症(pharyngomalacia)、喉软化症(Iaryngomalacia)和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maIacia and bronchomalacia,TBM)。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气道畸形联合发生,表现出复杂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全麻下气管异物取出围术期意外原因分析(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在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发窒息意外4例,2例死亡,另2例经面罩给氧紧急抢救脱险。分析其原因为:①气道失控加重通气障碍;②围麻醉期发生严重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③“窒息性异物移位”氧供失误。认为:充足氧供对保障手术安全甚为重要。一旦出现窒息,应迅速疏通气道,建立有效通气,尽快纠正缺氧,方能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4.
经气管切开内镜下切除气管内巨大软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 0岁。呼吸困难 1年半于 2 0 0 3年 1月 9日入院 ,肺部CT提示气管炎性改变。检查 :呼吸浅、快 ,轻度喘息 ,无紫绀及声音嘶哑 ,双肺听诊呼吸音减弱 ,有呼吸性喘鸣音。为排除气道占位性病变 ,在严密监测及做好应激准备下 ,行纤维喉镜检查。在总气管下段、气管隆突上发  相似文献   

15.
纤维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颈部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引起各种各样影响气道的复杂问题,当给这些患者麻醉插管时,会遇到各种困难,进一步产生威胁生命的气道急症。为解决插管困难,我们对临床手术麻醉及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遇到的一些插管困难患者,采用在纤维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气道改道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或全喉切除气管造瘘)的气道防护措施。方法随访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气管切开术未拔管及全喉切除气管造瘘患者122例,并在2020年1月22日—2020年2月18日疫情期通过建立微信群和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气道防护及宣教,收集患者日常活动信息及身体状况信息。结果截止至2020年2月18日,122例随访患者均未出现确诊病例。结论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对气道改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气道防护指导,可以有效的降低此类患者的被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对于儿童可疑气道异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怀疑气道异物的儿童行双源CT扫描,扫描数据经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仿真内镜和容积再现,结果与气管镜探查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数据后处理结果清晰显示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征象,发现异物影20例,术中证实异物19例,1例为黏脓性分泌物.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双源CT扫描及数据后处理对气道异物的显示率高,定位准确,对可疑气道异物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内镜视频监视下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对3例11个月至6岁、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下经支气管内镜视频监视下取出异物,异物嵌顿部位为支气管1例、气管2例;异物种类为花生2例、塑料笔帽1例。结果均完整取出异物,无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支气管内镜视频监视系统是治疗小儿气道异物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向其它气管疾病的诊疗延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围手术期发生困难气道,通气无法维持,短时间内就可因缺氧而导致心跳骤停、大脑损害,甚至死亡.各种口、面、头颈部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困难气道在围手术期困难气道患者中占相当高的比例.本文针对头颈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困难气道的识别与处理以及气道管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现代耳鼻喉科教学的需要,提高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取出气道异物的能力,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减少气管切开率和减轻病人痛苦,争取一次顺利取除异物,我们研制了一具人体仰卧位上半身矢状剖面教学模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