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门静脉癌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33支门静脉主干或(和)第1级分支内癌栓进行HIFU治疗,观察治疗后癌栓支门静脉血流变化、癌栓回声和消减变化以及患者肝功能、腹水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6例8支门静脉充满型癌栓支彩色多普勒超声无血流信号,癌栓呈低回声或等回声;治疗2~3次后,7支门静脉癌栓由低回声或等回声变为中等回声或强回声,癌栓体积较治疗前缩小1/2~1/3,门静脉内见到彩色血流信号;第5次治疗后,8支门静脉癌栓支均见彩色血流信号,癌栓体积进一步缩小,其中6支见到连续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患者肝功能、腹水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例25支非充满型门静脉癌栓经3~5次治疗后,癌栓回声明显增强,其体积缩小1/2~1/5,原来连续不稳定的血流信号变为连续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结论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安全、痛苦小、无创伤、有肯定的疗效,有望成为一种用于治疗大多数门静脉癌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 2 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 ,探讨肝癌的类型及部位与门静脉癌栓的关系 ,根据癌栓的血流特点提高对癌栓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发现 98例肝癌患者 ,其中伴有门静脉癌栓 2 4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4例 ,年龄 3 2~ 70岁 ,平均 5 1岁 ,所有病例均经彩色B超与CT及临床确诊 ,其中 7例经手术确诊 ,2 4例伴有癌栓患者均未手术。使用仪器BesoundAU4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 5 .0MHz。结  果癌栓部位 :癌栓在门静脉主干 7例 ,主干 +左支 +右支 4例 ,主干 +左支 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与掌握局部序贯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和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 第1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应用21G无水酒精注射针经皮经肝穿刺进入静脉癌栓内,应用注射盐水稀释p53注射液至2~4 ml,缓慢注入,可见条形强回声弥散分布于癌栓内.第3天,超引导下再次经皮经肝注射化疗药物碘油,吡栗比星:10 mg+碘化油1 ml.并在治疗前后对16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6例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患者前后共接受57次序贯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治疗前门静脉分支痛栓或累及主干,未见明显血流通过,治疗2~3次后所有病例癌栓均缩小,有条状静脉血流通过,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癌栓序贯注射p53及化疗药物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穿刺前护理,药物准备,穿刺中配合,穿刺后护理,可以减轻患者舒适度的改变,对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是我们护理上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瘤内注射酒精、门静脉灌注化疗联合治疗肝癌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PEIT)与门静脉灌注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 23例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同时进行两种方法的介入治疗,瘤体行单点或多点注射,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为5-Fu,顺铂,白介素Ⅱ。结果 23例中瘤体缩小2cm以上者8例,1-2cm者11例,无变化3例,增大1例,有门静脉癌栓4例,治疗后癌栓消失3例,缩小1例,瘤体声像图动态变化;维持高回声的13例,中回声7例,低回声1例,混合回声2例,CDFI:治疗前16例可测及血流频谱者治疗后均无血流显示,AFP测定,治疗前13例增高者,治疗后有12例降至正常,1例明显下降为50ng/ml。治疗后17例活检,14例为坏死组织,3例仍可见癌细胞,结论 PEIT与门静脉注化疗的联合应用不仅对原瘤体有灭活作用。使肝癌的重要指标转阴率高,还可治疗门脉内癌栓,并有效预防肝内新生病灶,因此该方法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 对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生存率一年为22.7%,三年为4.5%.而A组患者术后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63.6%,三年为40.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对 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 ,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 ;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 ;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 2个月后甲胎蛋白 (AFP)阳性率为72 %,生存率一年为 2 2 .7%,三年为 4.5 %。而A组患者术后 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 6 3.6 %,三年为 40 .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皮穿肝内门静脉途径溶栓术对门静脉血栓的治疗价值。方法:21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术前经CT或磁共振(MR)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诊断,在入院12~36h内接受经皮穿肝门静脉血栓溶栓术,予尿激酶经导管持续灌注溶栓,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每8~24h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了解栓子情况,调整导管位置。治疗期间密切随访患者凝血功能状态,严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适时调整药物剂量。结果:21例患者中死亡2例,另外19例中有4例患者在经皮穿肝途径进入门静脉后造影显示大量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丛,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途径穿肝内门静脉,放置支架分流后行溶栓治疗;有2例患者在选择行TIPS途径溶栓穿刺失败后改行经皮直接穿刺肝内门静脉途径溶栓。19例患者溶栓24~120h后,腹痛、腹胀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门静脉血流均获得了部分性再通。19例患者中有2例因再次门静脉血栓形成并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而入院,成功地接受了2次溶栓治疗;其余患者未再有腹痛、腹胀等症状。DSA随访2例,CT或MR随访17例,门静脉血栓完全消失2例;血栓减少,门静脉血流复通9例;门静脉主干周围侧支循环形成8例。结论:经皮穿肝内门静脉途径溶栓术是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路径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对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 脉插管化疗;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生存率一年为22.7%,三年为4.5%。而A组患者术后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63.6%,三年为40.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31例肝门静脉癌栓患者经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和羟喜树碱,每2~3周注射1次,连续治疗3~5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2个月。结果根据癌栓对门静脉阻塞程度的不同,31例患者分为3级:1级11例,2级15例,3级5例。治疗后22例患者癌栓缩小,总有效率为70.9%。31例患者中25例死亡,平均生存期(6.9±3.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新的肿瘤病灶;无一例发生门静脉周围药物渗出、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腹胀减轻,腹水减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注射无水乙醇和羟喜树碱是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A)64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肝脏。对照组(B1)为本院感染科87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导管将干细胞植入肝脏动脉多级分支血管;对照组(B2)为本院感染科5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组移植后的临床症状、术后不良反应、腹水持续时间、肝肾功能检测,与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骨髓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治疗组(A)及对照组(B1)患者腹水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腹水增长速度缓慢;肝肾功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均好转,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B2)比较,腹水增长速度、肝肾功能、实验室指标改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B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疗组(A)少于对照组(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超声引导经皮门静脉穿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与肝动脉多级分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效一致;经皮门静脉穿刺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合指导介入治疗的肝细胞肝癌门静脉癌栓介入分型。方法:根据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动态增强CT或MR影像学表现,将门静脉癌栓分为Ⅰ~Ⅴ共5型,包括Ⅰ型、Ⅱa型/Ⅱb型、Ⅲa型/Ⅲb型/Ⅲc型、Ⅳa型/Ⅳb型、Ⅴ型,其中将Ⅰ~Ⅳ型同时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归为Ⅴ型。观察不同分型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治疗的效果。结果:117例入选患者介入分型为Ⅰ型占10.2%(12/117)、Ⅱ型占17.1%(20/117)、Ⅲ型占53%(62/117)、Ⅳ型占19.6%(23/117)、Ⅴ型占16.2%(19/117)。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8例(93.1%)患者门静脉灌注明显改善。术后1~3个月增强MR/CT随访显示,植入碘-125粒子部位的癌栓均较术前明显萎缩,有效控制。结论: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介入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介入治疗策略,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材料与方法:对36例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门静脉癌栓在CT上的表现。结果:36例TIPV患者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出门静脉内癌栓及相关的阳性征象,表现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及“门静脉铸型”,门静脉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36例中,门静脉主干合并右支癌栓12例,门静脉主干合并左支癌栓8例,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者9例,单纯右支癌栓4例,单纯左支癌栓3例。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是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可以完整地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全部资料。  相似文献   

13.
兔移植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微血管结构与血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移植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微血管结构及供血特征.方法将VX2瘤株颗粒(2~3粒)直接接种于兔门脉的不同分支内,于接种后2、3、4周分别行造影检查,将所得结果与组织病理对照.结果种植后2周,ABS丙酮门脉铸型可见门脉分支(4~5级)内微小癌栓,表面见纡曲的微小门静脉;3~4周,癌栓向肝实质浸润,门脉主干癌栓形成,瘤体与癌栓表面有细小门脉供血.结论早期癌栓供血主要为门静脉,中、晚期为动脉与门脉双重供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内镜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效果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比较非内镜治疗组和内镜治疗组患者止血治疗效果、主要死亡原因及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非内镜治疗组27例,内镜治疗组49例。非内镜治疗组有40.7%(11/27)的患者1周内死亡,81.5%(22/27)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平均生存期为(42.03±13.94)d;内镜治疗组仅16.3%(8/49)的患者1周内死亡(P0.05),55.1%(27/49)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P0.05),平均生存期为(174.24±34.42)d(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3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回顾2001年8月~2003年4月间,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38例,分析其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癌栓缩小,生存期延长。结论: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化疗治疗门静脉癌栓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35例患者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2D及3D重建图象以显示门脉情况。结果:无癌栓10例占30%,根据癌栓不同部位分为门脉主干、左、右支及肿瘤周围小分支。门静脉主干占7例,约25%,门静脉分支癌栓占17例,其中3例可见病灶区小分支癌栓,40%,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1例,占5%。结论:MSCT成像,可较好的多方位显示癌栓部位及其类型,对门静脉癌栓检出作出准确判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双功多普勒检测了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检出门脉栓子13例,并对门脉栓子前方、后方及栓子处残余管腔内、栓子内部的血流状态、血流速度、血流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本技术不仅可显示门脉栓子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尚能判断栓塞是否完全及了解其它血流动力学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并有助于对门脉栓子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421例原发性肝癌B超诊断回顾性分析,发现伴门脉癌栓者107例(25.4%)。其特点如下:受侵门脉半数以上增宽(74.8%);门脉内单个或多个实性光团,其中以等回声光团最多见(61.7%);光团边界多不规则,呈菜花样改变或爬行样生长;门脉主干受侵时,其周围可见多数蠕虫样无回声的管状结构(38%)。发现门脉癌栓的发生及分布与肝癌肿块的类型及分布有一定关系,以弥漫型肝癌、多叶侵犯及等回声肿块癌栓发生率最高。门脉癌栓形成后以主干分布最多见,左支又较右支多见。即使小肝癌也可发生门脉癌栓。比较CT及血管造影检查,本文认为B超可作为诊断门脉癌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双期增强螺旋CT表现。方法 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分别于20s和60s行全肝螺旋CT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每例CT片均经三名有经验的医师分别阅读后,再共同讨论分析,并达成一致共识。结果 27例中,门静脉主干发生癌栓者3例,右支癌栓8例.左支癌栓9例,主干和右支同时受累者3例,主干和左支受累者2例,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者2例。正常肝组织的异常灌注者表现为动脉期不规则片状或楔形较均匀高密度影,而门脉期恢复为等密度,按叶、段、亚段分布者分别为5、16、6例。结论 正常肝组织异常灌注的主要原因是肝动脉血的门静脉分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动物模型,探讨超声在监测门静脉癌栓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开腹后将VX2肿瘤块直接注入门静脉主干内,接种后每日超声观察门静脉内癌栓生长情况,记录癌栓的大小、位置、回声及血供情况.结果 10只门静脉癌栓模型成功建立(10/12).种植后2周超声可探及门脉内癌栓,3周可发现其血供情况.结论门静脉内直接种植肿瘤块是建立门静脉癌栓模型的可靠方法,成功率较高.超声是监测门静脉癌栓生物学特性的方便可行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