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腔隙性脑梗塞MRI与临床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腔隙性脑梗塞的MR表现与临床体征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提高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认识。材料与方法:采用MR常规轴位自旋回波(SE)序列,T1,T2加权像及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的病例,回顾性分析198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MR及临床表现,把有明确卒中病史的128例归为第一组;未发现有神经学体征的70例归为第二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塞分布在大脑深部的位置,包括放射冠、基底节、内囊、丘脑区及脑干等。较多病例为多发性病灶,病灶发生在脑内重要的功能位置,可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和FLAIR呈高信号。结论: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最有效方法,FLAIR成像能获得比SE T2WI更重的T2加权图像,还抑制了脑脊液信号,提高对脑室周围病灶的检出率。同时认为,弥漫性脑血流减少是产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MRI阴性脑梗塞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I分辨率高 ,能早于 CT显示缺血性脑损害 ,目前已经广泛用于脑梗塞诊断。尽管 MRI扫描比 CT敏感 ,但仍有假阴性表现 ,现报告 11例 MRI扫描阴性的脑梗塞。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46岁~ 6 9岁 ,既往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心脏病 1例 ,高血压合并心脏病 5例 ,单纯高血压 4例 ,1例 46岁女性有风湿病史。按动脉供血范围定位 ,颈内动脉系统 8例 ,椎—基动脉系统 1例 ,小血管病变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 2例。颈内动脉系统中表现为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大脑中动脉 (MCA)主干闭塞 1例 ;MCA皮层支 3例 ,表现为面瘫及上肢瘫…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16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肌力减退、失语、感觉障碍、智能障碍、小便失禁、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症状.胼胝体梗死以压部多见,体部、膝部也时有发生,常累及其他部位.结论 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MRI对胼胝体梗死的定位诊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梗塞临床与CT、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与头CT,MRI的相互关系。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32例出血性脑梗塞的CT,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塞多发生在脑梗塞后第3天-3周,病后2周发生的出血性脑梗塞是由于闭塞血管的再通,出血量较大,患临床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此时CT可清楚显示梗塞后的出血,病后2周后发生的出血性脑梗塞是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梗塞区域发生渗血,出血量较小,患临床症状缓解,此时MRI可清楚显示梗塞后的出血,血CT无明显改变,CT及MRI均可清楚显示梗塞后的出血,但MRI对斑点状出血的高显率和对亚急性出血的显示,使MRI对出血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更优于CT,结论:CT,MRI均为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的可靠手段,MIR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早期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比较患者经CT与MRI检查后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66例患者中经CT共检出病灶94个,病灶呈小片状、斑点状低密度改变;大小在0.4~1.8cm。经MRI共检出病灶598个,病灶主要分布区域为中动脉与大脑的皮层下。病灶呈小片状、斑点状改变;大小在0.1~2.3cm;其中0.1~0.4cm的病灶共463个,0.5~2.3cm的病灶共135个。MRI相比CT对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脑梗塞诊患者通过MRI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更好的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及时发现患者病灶的具体部位,为患者尽早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马卫英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8):1077-1078
脑梗塞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是中年,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和高血压患者的不断增多,脑梗塞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内一科1997年9月到2005年1月间516例脑梗塞病人作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畸形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共18例,男13例,女5例,11个月-37岁,14岁以下15例,结果:18例脊髓纵裂共累及胸6-骶1节段脊髓,同时累及2节段脊髓8例,3节段1例,4节段4例,5节段2例,7节段2例,9节段1例。无间隔型16例,占88.9%。有间隔型1例占5.5%,两型同时存在1例,结论:MRI是诊断脊髓纵裂畸形最准确有效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它可以从不同方位显示脊髓华人裂的部位、范围和形态;MRI同时还可以显示脊髓纵裂合并的其他异常,如脊髓空洞、栓系、低位及椎管内占位病变;MRI可以准确发现先天脊柱畸形有无脊髓异常,为临床提手术方案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的临床特点、M RI表现、治疗、预后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及2003年10月至2013年12月43例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万方数据库文献报道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例病例,舞蹈症发病时的平均血糖水平为22.01 mmol/L ,34例患者为偏侧舞蹈症,10例患者双侧舞蹈症(头磁共振显示双侧基底节病变)。M RI显示全部患者壳核均受累,其中单纯壳核病变17例,伴有基底节其他部位病变27例,其中尾状核受累22例,苍白球受累5例,M RI表现为T1加权高信号。经过降低血糖并联合应用镇静剂等治疗,34例患者恢复正常,8例临床症状好转,2例患者药物治疗无效。【结论】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良性疾病,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病,头颅M RI的 T1加权高信号病变具有可逆性,并与临床舞蹈症缓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陶笃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0,6(1):2-4
一、前言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诞生以后的短短几年中,经过稳定的发展,其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全世界在1988年底MRI的总装机量已超过3000台,美国占其中的将近一半,达到1430台,日本也超过了350台。在我国,虽然比一些发达国家起步稍晚一点,至今已装机近20台。安科公司开发成功并开始生产我国自己的MRI系统之后,为我国医学界在MRI的装备和应用方面开辟了新的前景。二、MRI的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种MRI序列对髌骨软骨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提出其中的优选序列。材料和方法:对50例患者51个髌骨进行术前MRI检查,男性23例,女性27例28个髌骨,其中37例38个髌骨行关节镜检查,13例行手术治疗,以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行双盲前瞻性分析。结果:对髌骨软骨病的诊断,TSE-T1W,TSE-T2W,STIR,T1-FFE三个序列的敏感性分别是:50%,413%,455%,846%,特异性分别是:8823%,98%,981%,745%,准确率分别是:627%,6209%,627%,81%。结论:T1-FFE是三个序列中的优选序列。MRI是诊断髌骨软骨病最优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确诊为MS患者的MRI资料,常规行MRI平扫,38例行增强扫描,9例加扫FLAIR序列,5例行弥散加权成像。结果:脑内病灶主要分布于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和皮层下区,呈类圆形、杏仁形或斑片状,30例可见特征性“直角脱髓鞘征”。脊髓内病灶主要呈长条片状,与脊髓长轴平行。增强扫描急性期病灶可见明显强化,静止期病灶不强化。结论:MRI可清楚显示MS病灶,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临床特点、MRI影像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确诊的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MRI影像学及治疗相关资料,通过与非DIE人群比较总结DIE临床特点,观察DIE患者MRI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中病理证实DIE 40例,DIE组重度痛经、性交痛、附件囊肿活动度、宫骶韧带结节发生率分别为92.5%、65.0%、72.5%、67.5%显著高于非DIE组(n=45)的33.3%、11.1%、42.2%、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E组阴道直肠隔结节5例,后穹窿蓝色结节15例,而非DIE组无.MRI显示DIE患者累及子宫宫骶韧带27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两侧不对称或韧带内结节);T1WI、T2WI序列多以高信号为主.治疗总有效率90.6%;术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评分、CA125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DIE患者以重度痛经、性交痛为其典型临床症状,阴道直肠隔结节、后穹窿蓝色结节为DIE判断敏感表现;MRI对DIE病变范围准确显示,在DIE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及MRI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外型舌下神经鞘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内外型舌下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病灶均呈哑铃形,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阴影,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有明显的环状或不均匀强化,边界均较清晰,同时可见舌下神经孔扩大4例,见线条状增粗的舌下神经与病灶相连3例。结论颅内外型舌下神经鞘瘤具备较特征性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及CT对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及CT表现。结果10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表现为大囊为主型2例,肿瘤由位于深部白质区的大囊与位于皮层区的小部分实质构成。实质为主型8例,其中肿瘤实质内出现单发偏心性液化囊变区5例,出现多发小液化区3例。肿瘤实质与脑灰质比较于T1加权像呈等或略低信号,于T2加权像呈略高信号;在CT平扫时与脑灰质密度相似或略高于脑灰质密度;液化囊变区于T1加权像呈略高或等于脑脊液的低信号,于T2加权像呈等于脑脊液高信号,CT平扫呈略高于脑脊液的低密度。合并出血5例,钙化2例。结论幕上脑实质大囊为主型室管膜瘤,或实质为主型室管膜瘤肿瘤内出现单发偏心性液化囊变区,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CT扫描肿瘤实质与脑灰质比较呈等或略高密度,部分伴小斑点状钙化,MR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实质性肿块伴多发小液化囊变区,周围水肿明显时,与恶性星型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极难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的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多脑叶发病,5例双侧颞、枕、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具有一定对称性,3例右侧额叶、颞叶、枕叶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2例左侧颞叶、枕叶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病变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FLAIR序列呈高信号,急性期病变于DW1序列呈高信号,有3例累及脑深部核团,累及豆状核2例,累及豆状核和尾状核1例,累及小脑2例,累及脑干1例,并有不同程度脑萎缩4例.增强扫描少有强化.结论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0.
312例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钆喷葡胺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前瞻性研究312例静脉注射钆喷葡胺前后的磁共振成像。将其增强效果与马根维显(Magnevist)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国产磁共振造影剂的安全性以及效果与Magnevist相同,并且它是一种经济的磁共振造影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