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引流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27例较大的肝脓肿患者通过CT扫描确定脓肿的位置、穿刺途径、角度及深度后行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引流术。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1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效果满意,治愈率96.3%,无明显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引流术定位精确,安全简便,是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脓肿的CT介入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肝脓肿的介入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CT误诊为肝癌的肝脓肿患者的CT及介入诊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7例患者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6例行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结果] 18例肝脓肿的CT平扫均为低密度。14例CT增强扫描中,表现为病灶缩小征者5例,一过性强化征3例,蜂窝状强化征7例,延时强化征5例。18例肝脓肿患者均通过经皮穿刺活检得以确诊。7例患者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和6例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未充分认识肝脓肿的CT强化征象是其CT误诊的主要原因,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与引流术是肝脓肿合理而可靠的诊疗手段,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为肝脓肿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明确肝炎活动分级和肝纤维化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活体组织检查。结果:52例患者穿刺活检均取得足够的组织,取材成功率100%。所取组织均做出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肝活体穿刺安全、快捷,可以对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病人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后急性肾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巨大肝血管瘤病人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肾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病人术后出现易引起肾功能损害的因素,通过积极地进行干预与护理,无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时,术后做好急性肾损伤的积极干预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刀治疗小肝癌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总结39例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刀治疗小肝癌的手术配合与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用药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谨娴熟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是成功实施CT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刀治疗小肝癌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活检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CT引导下细针活检穿刺诊断病例,穿刺部位肝、胰、脾、肾、后腹膜、肺、纵隔等部位,CT扫描确定穿刺点角度及深度。局麻后进针,CT引导下活检取材。结果72例中,穿刺成功率94.4%,病检诊断准确率100%。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有效、简单、创伤小的诊断方法,结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肝脓肿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皮穿刺确诊的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肝脓肿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病灶,边缘欠清晰,增强显示环靶征,部分呈多房簇集征和脓肿内气体。13例不典型肝脓肿多为早期肝脓肿,CT平扫无特征,增强扫描见花瓣征及持续强化征等。结论肝脓肿不同阶段具有不同CT表现,结合CT表现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7例门诊和住院肝脓肿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术,其中108例为单纯穿刺抽脓冲洗,39例为置管引流冲洗。结果:本组115例经超声诊断为肝脓肿,23例经CT诊断为肝脓肿,9例CT诊断为可疑的肝脓肿。147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肿块穿刺抽吸术后证实为肝脓肿,经1~4次抽吸及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示脓腔小于20mm,随访6个月均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治肝脓肿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高效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T引导下对肝内脓肿进行置管穿刺引流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不仅比传统内科治疗疗程短,而没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和各科意外,我科自2002年2月~2005年3月对31例肝脓肿患者在CT导引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加引流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读片窗答案     
本病例会诊意见为肝脏纤维板层型肝癌可能性大,建议穿刺活检。穿刺所见:B超引导下5F门脉套管针穿刺病变,回抽出砖红色脓汁,没有腥臭味,菌培养见克雷白氏杆菌生长。留置引流管1月后病人明显好转,复查肝脏CT脓腔基本消失。诊断:克雷白氏杆菌肝脓肿。讨论:以往的肝脓肿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近年来由克雷白氏杆菌感染形成的肝脓肿病例逐渐增加。砖红色脓汁、没有腥臭味是其主要特点,可以与大肠杆菌性肝脓肿进行鉴别。病变往往表现为巨大的单发脓腔。CT平扫为低密度区,CT值介于囊肿和实质性肿瘤之间。MRI对肝脓肿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患者CT与MRI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在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近2年诊断有争议的28例颅脑损伤患者CT和MRI检查结果行回顾性分析。首次CT扫描均在伤后6 h内进行,对CT诊断有争议的颅脑损伤患者行MRI检查。结果: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的诊断,CT与MRI结果相符;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诊断,CT较敏感;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裂伤的诊断,MRI明显优于CT。结论:MRI能明显提高脑叶挫裂伤和脑深部挫裂伤诊断敏感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2.
肝包虫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附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肝包虫病重要性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86例肝包虫病进行了CT扫描,60例做了增强扫描,75例行B超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86例肝包虫病,其中细粒棘球蚴74例,泡状棘球蚴12例。这两种类型的肝包虫病各有其典型的CT征象,应用CT扫描不仅能早期诊断,而且可以反映出各种合并征的病理形态改变。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本组CT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8.8%。B超诊断准确率为89.3%。结论:CT扫描对于诊断肝包虫病是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肺增强CT 扫描方法能否提高CT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检出率并判断局部肺功能。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支气管扩张症17 例,分别做CT 平扫和超声雾化增强扫描,用双盲法比较病变检出情况;并配对测量58 对兴趣区增强前与增强后5 分钟及10 分钟的CT值变化情况。结果 病变显示没有明显增多,肺实质增强前后CT 值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超声雾化肺CT 增强扫描,不能提高对支气管扩张病变的检出率,不能判断局部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皮肤淋巴瘤是较常见的结外淋巴瘤,本文初步探讨PET/CT在皮肤淋巴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的12例皮肤淋巴瘤患者PET/CT图像,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A组)及未治疗组(B组),比较皮肤病变与PET/CT结果的关系。结果 A组中6例行PET/CT随访及再分期,其中2例PET/CT显像未见FDG高代谢病变;3例患者复发的皮肤病变具有不同程度的FDG摄取,1例患者肺部转移。B组中6例皮肤淋巴瘤PET均有阳性病变,但2例患者皮损或皮下结节无FDG摄取。综合分析10例PET/CT显像阳性者,8例患者有皮肤红斑和皮下结节,其中2例皮肤病变未见FDG摄取,2例仅部分皮肤病变摄取FDG。10例分期及再分期的淋巴瘤中,与常规方法比较PET/CT使2例(20%)分期上调。结论 FDGPET/CT对皮肤淋巴瘤的诊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丘脑出血(简称SHOT)的CT、临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9例做头颅CT平扫结合临床及治疗追踪而确诊本病,其中8例行CT追踪观察。结果:(1)本组病人中以老年人多见,60岁以上占73.6%,且多数有高血压病史(78.9%)。(2)眼球运动障碍是丘脑出血重要临床表现。(3)CT平扫能做出本病的定位、定性、定量及范围诊断,本病的CT表现可分成4型,并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结论:CT的分型有助于估计病情和预后以及疗效监测,因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Ezra N  Afari A  Wong J 《Abdominal imaging》2009,34(4):541-544
Traumatic dislocation of the testicles was first reported during crush injury but is now more commonly related to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Approximately 55 cases had been reported by 2003. Virtually no papers discuss the role of CT in the rapid diagnosis of penoscrotal trauma, although most polytrauma or “pelvic trauma” patients are rapidly evaluated by CT in the emergency room setting. As more patients with pelvic trauma are triaged and evaluated using CT scanners with greater multidetector capability, more patients will be seen with testicular injury.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emergency physicians, radiologists, and traumatologists not to overlook unsuspected cases of penoscrotal injury which are typically initially evaluated by history, physical exam, and ultrasound. We describe a recent case of initial diagnosis of bilateral testicular dislocation from blunt trauma using modern multidetector CT imag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7.
肺癌影像表现、病理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常见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与肺癌的CT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的CT表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胸部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正确率分别为78%(78/100)、60%(60/100),联合胸部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90例,正确率为90%.结论①胸部CT诊断肺癌较血清肿瘤标志物更为准确;②两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肝包虫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了肝包虫的CT表现,讨论了CT对肝包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囊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35例肝包虫共41个包虫囊肿。单房性包虫囊肿28个,其中无钙化的16个,有钙化的6个,囊肿合并内在性破裂6个;多房性包虫囊肿13个,其中无并发症的6例,有并发症的7例;有并发症的多房性包虫囊肿中交通性破裂4个,直接破裂3个,其中5个合并细菌感染,35例患者CT术前正确诊断率为97.1%,结论:CT对各型肝包虫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选择地行CT检查能为肝包虫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是针对肝细胞肝癌(HCC)高危人群制定的影像检查规范。2011年由美国放射学会(ACR)发布第1版,对HCC高危人群肝脏CT/MR检查中影像异常发现的分类进行规定,并对数据采集做出明确规范。第1版LI-RADS发布后医学影像界对此广泛开展验证研究,基于这些研究反馈,2013年、2014年ACR先后2次发布LI-RADS的修订版。2017年7月发布目前最新的修订版本——LI-RADS® v2017,其中加入新的诊断思路并规定了新的LI-RADS分类,定义和修改了多项征象识别标准,使其更为合理,实用性更强。本文对LI-RADS® v2017的CT/MR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甲地孕酮对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 (MA)在肿瘤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对食欲、食量、体重、胃肠道反应及全身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法将条件相仿的 46对恶性肿瘤患者分成MA组 (化疗合用MA)和对照组 (单纯化疗 )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化疗后食欲、食量和体重的变化、胃肠道反应 ,以及全身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后 ,MA组患者 5 2 .2 %食欲有改善 ,47.8%食量增加 ,45 .7%体重增加 ,5 0 %化疗期间无明显胃肠道反应 ,Karnofsky活动状况 (KPS)积分增加 >10分者占 5 0 % ;对照组仅 6.5 %食欲有改善 ,4.3 %食量增加 ,13 %体重增加 ,2 8.3 %无明显胃肠反应 ,KPS积分增加 >10分者占 15 .2 % ,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MA可减轻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 ,提高食欲 ,增加体重 ,保护骨髓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