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俊颖  李向娟  高艳娣 《河北医药》2011,33(9):1393-1395
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率,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肺泡适当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的关键,而排痰是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1]。有效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吸痰管作为吸痰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具,其正确选择是有效吸痰的保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探讨和研究,如不同吸痰方式用吸痰管、  相似文献   

2.
李运超  谢丽娟 《河北医药》2005,27(11):844-844
我科是老年病房,卧床患者多,留取痰标本是我们临床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在为卧床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过程中,总结出用输液器连接吸痰管吸痰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使用负压可控式吸痰管可提高痰检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痰检的准确性。方法对无自主排痰能力患者进行普通吸痰管法(A组)和BS-E型负压可控式吸痰管法(B组)采集痰标本,比较两组的操作方法、对黏膜损伤、标本污染可能、初检及复检回报相符情况、临床指导作用。结果 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用BS-E型负压可控式吸痰管采集痰标本可提高痰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朱好芹 《中国医药指南》2005,3(9):1080-1081
心肺复苏及生命支持的首要基础是确保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是确保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因此吸痰是护理气管切开病人的主要技术操作,安全有效的吸痰,是成功抢救病人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取得较好效果,今就密闭式吸痰器与一次性吸痰管的应用效果做以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50例,应用普通一次性吸痰管患者50例。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24  相似文献   

6.
救星吸痰器     
《中国药店》2014,(6):78-79
吸痰器是防止病人呼吸道阻塞、抢救窒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通常被用来抢救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吸痰器的种类从使用范围上说,吸痰器可分为医用吸痰器和家用吸痰器,医用吸痰器一般指的是在医院使用的大型负压系统;家用吸痰器是指体积较小、重量轻,操作简单,适合家庭使用的机器。  相似文献   

7.
袁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3,(28):233-234
目的探讨封闭式吸痰对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神经外科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需依靠人工气道及机械辅助通气才能维持呼吸,因患者病情危重,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加强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方法选取神经外科69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封闭式吸痰与传统的开放式吸痰的临床应用观察比较。结果封闭式吸痰可预防传统式吸痰所造成的低氧血症、心肌缺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感染、不良心理反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优越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依从性,是一种科学、合理、安全的新型吸痰技术。  相似文献   

8.
冯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64-265
目的探讨在用呼吸机患者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观察优势。结果封闭式吸痰节时、节力、省财,并可有效预防低氧血症及交叉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优于使用传统式吸痰管吸痰。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49-51
目的探究密闭式吸痰管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早产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密闭式吸痰管)50例和对照组(开放式吸痰管)50例,比较两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相对稳定;吸痰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患儿Apgar评分(5.8±2.4)显著高于对照组(4.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291)。结论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可维持患儿生理指标的相对稳定,防止交叉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镜直视下用一次性橡胶吸痰管气管内吸引抢救胎粪吸入新生儿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喉镜直视下用一次性橡胶吸痰管行气管内吸引抢救21例胎粪吸入新生儿。结果21例胎粪吸入新生儿经喉镜直视下用一次性橡胶吸痰管行气管内吸引,并进一步抢救及治疗后2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喉镜直视下用一次性橡胶吸痰管行气管内吸引,为胎粪吸入新生儿赢得了抢救时间,有效地减少了因缺氧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并减轻胎粪吸入引起的呼吸道化学性炎症,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吸痰这一操作的正确、安全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孟芹 《黑龙江医药》2009,22(4):585-585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吸痰这一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操作者必须掌握有效的吸痰技术,笔者通过对近百例病人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昏迷及麻醉后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未完全恢复,而不能将痰液咳出,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肺不张,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4.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昏迷及麻醉后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5.
吸痰管保留灌肠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46-2046
我科在保留灌肠中使用长短、粗细、软硬适宜的吸痰管。插入深度10-15cm,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昏迷患者吸痰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近年来把改进后的吸痰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根据就诊先后顺序 ,分别把2000年4月~2001年8月的28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14例 ,两组患者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鼻吸痰法 ,实验组采用单手戴手套辅助口咽管经口吸痰法。2结果见表1P<0 01 ,两组的吸痰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3讨论传统的经鼻吸痰法刺激咳嗽反射的作用弱、引流痰量少 ,不能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影响因素较多 ,如鼻腔正常结构及组织的改变、意识障碍致舌后坠阻塞气道使…  相似文献   

17.
吸痰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它能正确有效地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呼吸道管理中最关键的一步.正确的吸痰方法是保证气道通畅最为有效的措施,现就吸痰技术的改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适时吸痰可减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适时吸痰减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依据听诊确定痰液位置及性状,根据体位变化前后、血氧饱和度检测值、咳嗽症状和气道压力变化等选择恰当方法进行适时吸痰。结果适时吸痰方法以听诊为依据,在确定痰液位置前提下,对大气管内痰液及时吸出。因此,掌握判断好吸痰的技巧和时间是基础,预防肺部感染及维持正常通气氧合,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结论适时吸痰是维持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手段,正确掌握使用适时吸痰的护理方法,可大大减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洗胃在新生儿科是一项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我院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一次性小儿吸痰管进行洗胃,方便且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雾化吸入后进行拍背吸痰是治疗小儿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辅助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方法通过雾化吸入可将药物直接吸人呼吸道黏膜和肺底,起到稀释痰液、抗炎作用,而且用药量少,减少了全身用药的机会,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本文450例患儿通过正确有效的雾化吸入和拍背吸痰未发生痰堵、呼吸困难、肺不张及院内感染等症,使病程缩短5-7d。结论雾化吸入后及时拍背吸痰使痰液易于排出,患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