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作为毒邪辨证理论的核心,以表、里、半表半里之三分法为纬,以脏腑辨证为经,有利于把毒邪辨证统一到寒温之层面上或对其独特的致病规律进行甄别,而不致于混淆是非,有利于发展和建立完整毒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医疫病的表里传变着眼于表里关系进行论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表入里传变,另一类是表里分传。表里分传的传变规律较为复杂,病性可能为湿热。邪自口鼻而入后首犯半表半里,邪气伏留,发病时可有出表与入里两种趋势,病程可分初起、中期、后期三阶段。中期因邪气使表里之气不通,伏邪一时不能透尽,故有先表而后里、先里而后表等多种传变方式,称为"表里九传"。因医家对表、里、半表半里认识不同,对其阐述稍有差异。"表里九传"为总结诸多病例得出,对于个体而言,以何种方式传变则是因人而异。治疗时要抓住疫邪本身,根据其传变规律决定治法。  相似文献   

3.
咨询信箱     
问:《伤寒论》有关六经的传变,应该说是病邪由表入里为疾病发展;病邪由里出表为疾病转愈。若病邪由里之阳明再传至半表半里的少阳,这是疾病的转愈还是发展?(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卫生室李世刚)答:表和里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就《伤寒论》六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口鼻居咽喉之上属表;肺胃居咽喉之下为里;咽喉为呼吸出入鼻与肺之枢机,为水谷自口入胃之窍道,属少阳半表半里.指出温邪外受,自口鼻而入,初起多在表;表邪不解,渐传咽喉半表半里;病邪由咽入里,轻者顺传肺胃,甚者动风动血、水泛痰闭,逆传心、肝、肾.伏气温病,亦多发咽喉半表半里,或由外透,或自内陷.认为早期、迅速、有效地控制咽部病情,以其能阻断肺、心、肾病变的发生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治温之要,贵在自咽截断.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口鼻居咽喉之上属表;肺胃居咽喉之下为里;咽喉为呼吸出入鼻与肺之枢机,为水谷自口入胃之窍道,属少阳半表半里。指出温邪外受,自口鼻而入,初起多在表;表邪不解,渐传咽喉半表半里;病邪由咽入里,轻者顺传肺胃,甚者动风动血、水泛痰闭,逆传心、肝、肾。伏气湿病,亦多发咽喉半表半里,或由外透,或自内陷。认为早期、迅速、有效地控制咽部病情,以其能阻断肺、心、肾病变的发生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治温之要,贵在自咽截断。  相似文献   

6.
王晓燕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其独到认识。根据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认为小儿感邪后往往表邪未解已传变入里,就诊时常处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甚或三阳病症同时并见,主张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相似文献   

7.
和解之剂     
《光明中医》2014,(5):1086-1086
小柴胡汤属性:柴胡八两半夏半升人参甘草黄芩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邪在表者可汗,邪在里者不可汗也;邪在表者可吐,邪在里者不可吐也;邪在里者可下,邪在表者不可下也。须知此之所谓半表半里者,乃在阴阳交界之所,阳经将尽,乎欲入太阴,营卫不和,阴阳交战,并非谓表里受邪,若大柴胡可表可下例也。  相似文献   

8.
《温疫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最早的治疗瘟疫类疾病的专著,重温此书,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有不谋而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辨位导邪,邪出有法:主要从表、里、半表半里三个邪聚病位进行论治,邪在表宜散,邪在里宜攻,邪在半表半里宜透达膜原邪气。(2)兵贵神速,速拔病根:祛瘟疫之邪犹如带兵,讲究兵贵神速,祛邪更宜及早导邪外出,速拔病根以免邪留生患。(3)掌握虚实,酌用扶正:分析疾病的阶段、病人的体质,掌握虚实,灵活运用补泻之法。  相似文献   

9.
和法是中医临证八法之一,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可使气血调顺而病邪自去[1].和法原为治疗伤寒在半表半里之证而设,<医学心悟·论和法>曰:"夫伤寒之邪,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在半表半里,则为寒热交界之所.然有偏于表者则寒多,偏于里者则热多,而用药须与之相称,庶阴阳和平而邪气顿解."  相似文献   

10.
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六淫、疾病之邪,或饮食不节或不洁等引起。见于感冒、温病及各种感染中。以发病较急,热势偏高,伴有咳嗽,气急,烦渴,汗出等为临床特点。1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病因主要是四时气候变化无常,当热反寒或应寒反暖,都可引起发病。由于人体抗病能力低弱,胜理疏松,以及生活起居失慎,感受六淫、疫毒之邪而致。病情变化迅速,由表而半表半里,再向里传变。也可出现热邪直入阳明或内传心包的里效证。2辨证分型及施护ZI表热症症见恶寒或寒战,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无汗或有汗,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闷或有…  相似文献   

11.
和法是中医临证八法之一,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可使气血调顺而病邪自去。和法原为治疗伤寒在半表半里之证而设,《医学心悟·论和法》曰:“夫伤寒之邪,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在半表半里,则为寒热交界之所。然有偏于表者则寒多,偏于里者则热多,而用药须与之相称,庶阴阳和平而邪气顿解。”  相似文献   

12.
黄开泰 《四川中医》1995,13(12):8-8
表邪传里,是外感疾病的基本传变规律。《伤寒论》把阻断表里传变作为既病防变的首要原则,内容极为丰富,其主要防治方法有: 1、导邪出表法:为治中寓防之法,主要用于病邪在表,欲传入里,里有抗邪能力,病势向外的表证。如15  相似文献   

13.
四逆【原文】伤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积凉成寒,积温成热。当少阴太阴受邪之时,则手足自温,是表邪渐缓而欲传里也。《经》曰:伤寒四五日,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是太阳之邪,传至少阳也。伤寒脉浮,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是少阳之邪传于太阴也。是知邪气在半表半里,则手足不热而自温也。至于邪传少阴,为里证己深,虽未至厥,而手足又加之不温,是四逆也。若至厥阴,则手足厥冷矣。《经》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  相似文献   

14.
对《伤寒论》少阳病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中医界对《伤寒论》少阳病的认识尚有争议,本文就此有关问题发表浅见,供读者参考。一、半表半里综观《伤寒论》,仲景并无“半表半里”一词。金·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始提出“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被后世医家广泛采纳,沿用至今。但由于成无己没有明白说出表和里的具体含义,致使半表半里的概念亦随之含糊不清。《伤寒论》原文中,表的含义较为局限(一  相似文献   

15.
半表半里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表半里初论杨明耀(黑龙江省北安市中医院北安164000)关键词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是反映病邪深入程度的一种功能损伤定位,它是应用八纲辨证时的一种特殊证候表现特征,也是疾病过程转变的中间环节。现仅就半表半里问题谈一下个人的认识,愿与同道共议。1表里及半表...  相似文献   

16.
论寒热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热交作,谓之寒热往来,有发无定时和发有定时之分,均系正邪斗争的反映。目前中医学者多认为该症是半表半里证的热型。笔者认为既然该症是邪正斗争所致,就不局限于半表半里证。表证亦可见之,如《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之伤寒八九日,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桂枝二麻黄一汤证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均系邪气在表,正邪交争出现之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之寒热往来,除伤寒外,温病亦可见之,如薛生白论述的湿热证,邪阻膜原而寒热如疟者。里证寒热往来可见于邪毒内陷、悬饮及热入血室者。  相似文献   

17.
“透热转气”治法为叶天士所创,因其在营分证治时所举,便被后人认为是营分证治则,本人对此有疑,试论如次。一、邪既人里,治非还表而出伤寒六经,三阳为表,三阴为里,治则迥别。太阳为表中之表,治以辛开腠理,温散寒邪于外。少阳为枢,邪在半表半里,治之和解其表里寒热,鼓动近里之邪外达。邪入阳明,寒邪化热,热者寒之,有经腑表里分。治经之证,寒而辛散,其邪除被寒药直折外,还可能因辛散而还少阳或再太阳以外解;腑证则治纯苦寒,从腑内下解。寒邪入里,三阴之证,皆里虚寒,治则温里补虚,使邪从内散而解,非必还表而出。温病卫气营血,卫气为表,营血为里,  相似文献   

18.
中医疫病有其独特的传变规律,不能用伤寒、温病的传变规律涵盖。疫病的表里传变着眼于表里关系进行论述,可分为由表入里与表里分传两类。由表入里传变是自《内经》而始,人们对外感病传变的基本认识之一。在一些医家发现疫病传变与伤寒不同,而又未能提出较为详细的新的传变规律时,有时概言由表入里传变。由表入里传变中的逐日入胃传变,其病情凶险,传变迅速,病机以热为主,寒性温性之邪均可有此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后世医家对"半表半里"主要有3种阐述,以八纲辨证解释,半表半里在表之内、里之外的病位;以经络的循行流注解释,半表半里为少阳经出表入里的门户;以温病的特定病位解释,半表半里又等同于膜原。无论是少阳病还是膜原证,皆可谓之半表半里证。虽少阳病和膜原证在热型、证候特点、治则上均有相似之处,但少阳病注重调达枢机,以柴胡汤为代表方,膜原证则重于透达膜原、疏利化浊,以达原饮为代表方。客观探析半表半里与少阳、膜原之间的关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和法和法是解除半表半里病证的治法。如上所述,病在表的治宜汗法,病在里之上焦的治宜吐法,病在里之中、下焦的治宜下法。若病在半表半里,则不可用汗、吐、下法,而只能从半表半里以和解之。如《伤寒论》少阳病篇所谓不可发汗吐下,若“发汗则谵语”,“吐下则悸而惊”等,就是因为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之故。和法适用于半表半里寒热虚实错杂的少阳病证,并以小柴胡汤为主方。从小柴胡汤方来看,主药柴胡具有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的专长,而余药芩、夏、姜、枣、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