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22~50岁的中国男性心理健康与下尿路症状、勃起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907名22~50岁的中国男性。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抑郁及焦虑状况的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NIH-CPSI)评估研究对象的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th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评估下尿路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5, IIEF-5)评估阴茎勃起功能情况。结果:共有894例研究对象的数据完整,纳入最后统计分析。与没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研究对象相比,伴有抑郁和焦虑的研究对象的平均NIH-CPSI评分较高(6.2±6.2 vs. 5.0±5.8,P= 0.015;8.7±8.1 vs. 4.7±5.3,P<0.001),平均IPSS评分也较高(5.9±6.6 vs. 4.7±5.8,P = 0.029;8.4±8.0 vs. 4.4±5.5,P<0.001),平均IIEF-5评分较低(18.3±4.4 vs. 20.2±3.5;17.2 vs. 4.1 vs.20.1±3.6,P<0.001),总的ED比例较高(69.7% vs. 57.8%,P = 0.002;81.1% vs. 57.0%,P<0.001)。结论:在中国,年龄22~50岁的男性中焦虑、抑郁情绪与下尿路症状、勃起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病率及不同程度ED患者的LUTS程度,评估ED与LUT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36例老年LUTS患者ED患病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其中的112例老年ED患者按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为轻度、中度、重度LUTS 3组,比较3组间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和阴茎海绵体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率(EDV)。结果:136例LUTS患者ED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LUTS组间随着LUTS程度逐渐加重,IIEF-5评分、PSV呈下降趋势,其中轻度LUTS组与中度、重度LUT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LUTS患者ED患病率高于对照组;老年ED患者性生活的质量与LUTS程度相关,对阴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能是LUTS影响ED程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4.
Chok-wan CHAN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2):165-173
Modern definition of child health evolves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from"a state of freedom from diseases" to "a state of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further to the now"enhancement of attainment of one’s potential in life".This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health consequent to the good control of infectious and genet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男性患者,α1受体阻滞剂和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PDE-5i)联合治疗相比于单药治疗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5月我院门诊年龄>50岁、主诉LUTS合并ED的患者共35名。随机分为三组,坦索罗辛单药治疗组(n=12)、西地那非单药治疗组(n=11)、坦索罗辛和西地那非联合治疗组(n=12),共治疗12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有无改善。结果:坦索罗辛组、西地那非组、联合治疗组的IPSS和IIEF分别改善了50.3%和11.2%、10.1%和49.7%、61.2%和58.9%。三组治疗前后的IPSS和IIEF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的IPSS和IIEF改善最明显。结论:对于LUTS合并ED的部分患者,α1受体阻滞剂和PDE-5抑制剂的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伴有感觉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实施感觉功能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Berg平衡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以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伴有感觉障碍的患者实施感觉功能的训练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平衡功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属中医虚劳范畴,病机以虚为主,气阴、气血不足,致使生化不足,与心、脾、肾有关。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中成药、中药单味药及其提取物治疗,以及穴位、封闭、声电提针等治疗,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及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春宇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3):339-340
惊厥是由于脑功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其常伴有意识障碍;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病因复杂,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黏膜3块,分别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查找Hp。结果:121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中,Hp阳性48例,Hp感染率为39.7%。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Hp感染率成正相关关系,即上消化道症状越严重,Hp感染率越高。结论: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评估引起这些精神心理症状的易感因素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干预这些症状的效果。方法 59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12周时由精神科医师使用DSM-IV标准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使用SCL-90量表自评。对于符合重度抑郁标准者进行艾司西酞普兰干预治疗,在用药后4周,8周时再次行SCL-90测评。结果中重度抑郁的易感因素有:男性,1b基因型,感染途径为静脉药瘾。干扰素相关中重度抑郁的发病率为32.2%。其他精神症状,如:敌对、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各因子的发生率为分别为19.7%,9.2%,5.26%。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4周及8周,患者的SCL-90总分,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各因子得分显著下降。结论干扰素引发的精神症状在我国丙型肝炎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做常规的精神症状评估,特别注意对静脉药瘾感染人群的评估,及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对于干扰素引发的精神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探索社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体质分布,研究"易筋经"配合中医健康宣教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根据体质辨识的不同进行社区中医健康宣教,治疗组加"易筋经"功法锻炼共6个月,观测体质量、腹围、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生活质量量表SF-36。结果:治疗组能有效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纠正脂代谢功能紊乱;减少腹围,降低体质量指数,改善肥胖;并能控制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可整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易筋经"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手段,更能为病人所接受,适于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坦索罗辛与他达拉非(TAD)已广泛用于治疗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D),但联合方案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与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 系统评价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维普网,查找关于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疗效比较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2-29。提取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对象的年龄及体质指数、干预措施、药物剂量、随访时间、结局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总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头痛、肌痛、背痛、眩晕、鼻咽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等信息,并采用RevMan 5.3.0软件对数据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共包括776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394例,TAD组3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降低IPSS总评分〔MD=-2.67,95%CI(-3.82,-1.50),P<0.001〕、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MD=-0.55,95%CI(-0.85,-0.26),P=0.000 2〕、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MD=-0.97,95%CI(-1.43,-0.51),P<0.001〕、生活质量评分〔MD=-0.37,95%CI(-0.51,-0.23),P<0.001〕,改善最大尿流率方面〔MD=1.45,95%CI(0.90,1.99),P<0.000 01〕优于TAD组。两组残余尿量〔MD=-4.22,95%CI(-12.82,4.39),P=0.34〕、IIEF-5评分〔MD=0.44,95%CI(-0.23,1.11),P=0.1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1.43,95%CI(0.98,2.08),P=0.06〕、头痛发生率〔OR=1.34,95%CI(0.66,2.72),P=0.42〕、肌痛发生率〔OR=1.56,95%CI(0.64,3.82),P=0.33〕、背痛发生率〔OR=1.45,95%CI(0.40,5.22),P=0.57〕、眩晕发生率〔OR=1.14,95%CI(0.27,4.76),P=0.86〕、鼻咽炎发生率〔OR=0.47,95%CI(0.10,2.21),P=0.34〕、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OR=3.81,95%CI(0.44,32.97),P=0.22〕、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OR=1.44,95%CI(0.88,2.35),P=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TAD单药相比,TAD联合坦索罗辛在改善患者LUTS方面的疗效更明显,但两者在改善ED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同时存在LUTS合并ED的男性患者,可推荐使用TAD联合坦索罗辛方案。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这些发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惠州市19 219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结果本次调查人群的HCV平均感染率为3.55%,略高于全国3.22%的平均水平;不同群体中丙型肝炎阳性率差异显著,吸毒群体阳性率最高,为54.8%;不同年龄组的抗-HCV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毒人群不同年龄组的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31,P<0.01);男性抗-HCV阳性率(4.94%)明显高于女性(0.88%)。结论静脉吸毒是HCV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对高危行为人群开展健康干预、抗HCV筛查和临床治疗,有效防止丙型肝炎在人群中扩散。 相似文献
14.
Fabry病是由于溶酶体水解酶α-半乳糖苷酶A基因缺陷导致的X连锁隐性脂质贮积病,患者体内酰基鞘鞍醇三己糖进行性贮积,导致周围神经性疼痛,心、脑、肾、眼等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于青壮年死亡。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Fabry病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报道1例男性患儿,4岁起出现双脚脚趾间断性刀割样疼痛,近2年加重伴双手手指胀痛,11岁时来院就医。患儿病程7年,曾接受多种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尚未出现心、脑、肾、皮肤、眼等脏器合并症,常规生化、免疫、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困难。外周血白细胞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显著降低[1.0 nmol/(h.mg protein),正常对照值24.5~86.1 nmol(h.mg protein)],符合Fabry病诊断。基因分析显示,患儿α-半乳糖苷酶A基因IVS6+2 T>C剪切突变,其母亲及妹妹未携带相同突变,证实IVS6+2 T>C为新发突变。我国Fabry病发生情况不详,患者多起病隐匿,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发作性肢体疼痛及多脏器严重损害,引起尿毒症、心肌病、卒中,残障率及死亡率很高,早期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是诊断Fabry病的关键,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确诊并指导家系的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处理方法、产科结局。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例数约占我院分娩总数的3.4%,并发症发生率33.6%,并发症发生率和肌瘤部位、大小、数量无显著关系,其中有240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0.0%。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产科极易出现的并发症,且剖宫产率极高,需慎重将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岛市35~74岁居民吸烟状况,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青岛市抽取市南、市北、黄岛、胶南、四方、即墨35~74岁居民共5 072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吸烟状况及对吸烟的认识态度等,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青岛市35~74岁居民吸烟率为31.7%,男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9.0%和7.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 118.34,P<0.01);戒烟率为11.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率受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饮酒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结论青岛市35~74岁居民吸烟率较高,应加强控烟工作,特别是对男性更应制定相应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床肾结核发病情况的变迁及诊治原则。方法:选取2000年至2010年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临床肾结核住院患者239例,对其发病情况、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特征、既往肺结核病史及其他部位受累情况、晚期并发症、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B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典型肾结核组145例(具有3种或3种以上症状),余为临床不典型结核组。结果:2000年至2010年间肾结核住院患者占同期住院人数的0.89%,发病年龄高峰为40~60岁,农民及无职业者占48%。临床症状依次为尿频151例、尿急124例、尿痛120例、腰痛97例、血尿76例。典型组的主要表现为尿频133例、尿急116例、尿痛111例,而不典型组中,腰痛32例,为最常见的症状。既往结核病史或入院胸部X线片异常125例(52.30%),输尿管(77例)为主要合并受累部位。膀胱挛缩共30例(典型组26例,不典型组4例,P<0.05),对侧肾积水20例,单侧肾功能重度损害142例,血肌酐水平异常13例。198例行尿找抗酸杆菌,阳性95例(阳性率47.98%)。B超检查205例,明确诊断135例。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21例,余均采取手术治疗。结论:临床肾结核发病高峰40~60岁,社会经济因素仍影响着结核病发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膀胱刺激症状,但不典型肾结核则主要表现为腰痛;既往结核病史可为泌尿系结核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尿找抗酸杆菌、B超仍为泌尿系结核的主要筛查手段,且手术对于中晚期患者仍属必需。 相似文献
19.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 HPV)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特别是原发口咽部、缺少烟酒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口咽肿瘤中确认发现HR HPV,以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明确HR HPV与口咽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已阐明了二者的联系。重点论述口咽癌患者与非口咽癌患者在口腔、喉腔和下咽部位的比较及性行为方式的影响。明确头颈肿瘤的性行为危险因素对未来肿瘤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以利于理解现有的HPV疫苗对未来头颈肿瘤预防的潜在作用。同时还扩展到性行为作为口咽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以及其作为HPV暴露标记的作用,强调HR HPV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到上呼吸消化道,增加HPV相关的口咽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膀胱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微小RNA(microRNA)表达谱的检测,寻找特定的异常表达微小RNA,探讨血液中微小RNA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标记物的价值。方法:将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6例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另外抽取7名非肿瘤患者血液作为对照组。提取血液中的小分子RNA(smallRNA),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液中微小RNA表达谱,然后利用SPSS17.0的t检验对上述高通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微小RNA。结果: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一部分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液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微小RNA,其中5个微小RNA上调(hsa-miR-378g、hsa-miR-942、hsa-miR-106a-5p、hsa-miR-142-3p和hsa-miR-374a),另外有许多微小RNA下调。结论: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非肿瘤人群之间,血液中部分微小RNA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