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雪梅  张海燕 《安徽医药》2015,36(7):906-907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2例选用VPA和22例超声引导下行PICC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一次性置管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PA组为100%,PICC组为86.36%(P>0.05);留置时间:VPA组为(1 110±680.81)d,PICC组为(228.17±123.48)d(P<0.05);并发症发生率:VPA组为9.10%,PICC组为18.18%(P<0.05)。结论 VPA是肿瘤患者值得推广应用的通道,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临床中的应用来比较不同患者更适合于哪一种导管,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选择PICC组、VPA组各30例,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3.3%,总置管成功率为100%;VP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6.7%,总置管成功率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ICC组为20.0%,VPA组为3.3%(P<0.05);两组因意外因素致拔管留置时间,PICC组为1年左右,VPA组为2年以上。结论从长远期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需要二年以上的长期静脉输液的推荐使用VPA,反之推荐使用PICC。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确诊乳腺癌需行静脉化疗的老年患者85例,分为VAP组(39例)和PICC组(4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AP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7.2%(34/39),低于PICC组的93.5%(43/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1%(2/39),低于PICC组的21.7%(1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略低于PICC,但其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痛苦少,耐受性好,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使用VAP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的理想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PICC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92例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12月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9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血流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较对照组(19.57%)低(P 0.0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6.25%,明显较对照组(20.65%)低(P 0.05);观察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延长PICC留置时间,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片定位法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 PICC置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和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病房住院需要 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 290例,采取非同期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45例),对照组采取体表测量计算 PICC置管长度,观察组采取胸片定位法得出 PICC置管长度,比较两组置管长度调整率、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胸片定位法观察组置管长度总调整率为 0.69%,较对照组 4.83%低(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 99.31%,高于对照组 93.79%(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AP)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需通过深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女性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TIAP组)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组),每组120例。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总穿刺次数,操作失败例数;统计两组患者置管维护费用、导管保留时长;比较两组穿刺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直视手术下放置TIAP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PICC组(P0.05),总穿刺次数、置管失败率远低于PICC组(P0.05)。与PICC组比较TIAP组置管维护费用较高(P0.05),但导管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通过专业技术及护理团队的规范化操作,TIAP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陶蕾  李伦兰  陈新华  耿丽丽  戴晴 《安徽医药》2018,22(10):2037-2040
目的 观察比较植入式输液港(IVAP)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的中长期效果,为血管通路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2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IVAP组115例,PICC组157例,置管方式由患者意愿决定。分别对IVAP组和PICC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直到导管取出或此项研究结束(2017年4月30日)止,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舒适度。 结果 在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症状性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堵管、疼痛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湿疹、异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0.87%,0.00%,10.43%)均低于PICC组(12.10%,8.28%,3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舒适度得分(6.97±0.97)分高于PICC组(5.9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VAP与PICC均为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IVAP优于PICC,临床实际应用时要全面综合评估患者,合理制定置管方案,科学选择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儿PICC中应用预见性与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新生儿PICC置管的患儿总计200例,以置入PICC的顺序分成两组,其中以(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先入院的100例新生儿采取常规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而(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后置入的PICC的另100例新生儿采取预见性与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下的护理设置为试验组。对照两组患儿的PICC置管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与纠纷情况比较。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00%)高于对照组(78.00%),试验组非计划拔管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试验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16.00%),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而纠纷率(0.00%)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中以预见性与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延长PICC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两种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294-129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股静脉置管方法的效果。方法:68例股静脉置管,135例PICC置管,对比两组的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导管置入通畅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总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导管置入通畅程度、总并发症率比较,PICC组与股静脉组无明显差异(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组高于股静脉置管组(P<0.05);两组在发生静脉炎、误入动脉及导管脱落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深静脉置管均为成熟安全的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上各有利弊,可以互补,PICC组优于股静脉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21-05共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应用PICC置管,观察组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静脉输液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中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导管留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PICC和CVC置管在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洁  江丽萍 《江西医药》2005,40(6):361-362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颈内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CVC)两种方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应用的优劣。方法分别观察PICC患者56例和CVC患者48例置管成功率、术后导管口细菌培养监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PICC组89.3%(50/56例),CVC组为64.6%(31/48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置管成功率PICC组96.4%(53/56例),CVC组为83.3%(40/48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ICC组导管口细菌培养阳性率7.1%(4/56例),CVC组20.8%(10/48例),PICC组低于CVC组(P<0.05);导管阻塞、脱落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误入动脉和穿刺点出血、血肿PICC组低于CVC组(P<0.05)。结论PICC定位准确、损伤小,易操作,能避免发生气胸或误入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满足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长期输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5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实验组23例采用细节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情况。结果实施细节性护理的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堵塞率及非计划拔管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7%,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干预,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堵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因肿瘤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通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后导管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护理满意度率这5个指标作为评价,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率优于对照组,而导管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和科研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应用于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堵塞率有明显降低,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培 《淮海医药》2014,(3):301-302
目的比较运用超声引导下上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PICC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期间121例拟实施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比较置管一次成功率,以及并发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不舒适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形成、置管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肿瘤患者化疗中有广泛运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76例,根据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58%,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6%,P0.05;观察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94.7%,对照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89.5%,P0.05。结论: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高,对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赛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化疗患者建立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防止频繁采血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局部组织坏死。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255例术后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行健侧PICC插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204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51例行改良赛丁格尔技术穿刺。结果传统PICC置管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导管留置时间为26~112d,平均为69d,少数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好转。赛丁格尔技术PICC置营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9%,导管留置时间为34~146d,平均为83d,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操作快速、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维护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低,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MST)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需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ST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技术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置管时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疼痛程度也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超声引导下MST能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并对其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近两年某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给予新生儿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贵要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与下肢大隐静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静脉穿刺率(P<0.05);贵要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静脉穿刺(P<0.05)。结论:导管堵塞、静脉炎、药液外渗等为新生儿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心房内心电监测技术行PICC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对160例需要行静脉化疗、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医嘱行PICC置管无置管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运用心房内心电监测技术行PICC置管,置管后拍X线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结果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86.25%)显著低于观察组(97.50%)(P<0.05);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对照组(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3.75%)(P<0.05)。结论运用心房内心电监测技术PICC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及前行胸片定位PICC置管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的患者80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前行胸片定位法后利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采取体表测量法常规PICC置管,两组患者置管前后均实施相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以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 0.05);置管留置时间为(122.87±11.25)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8.25±6.12)d(P 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P 0.05)。结论 乳腺癌PICC置管中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及前行胸片定位PICC置管,置管前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相同护理干预,可大大提升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