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种类恶性肿瘤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 370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9例患者在移植后并发恶性肿瘤,其中9例患者在发生尿路移行上皮癌的同时并发其他多种类型恶性肿瘤。9例患者中,女性8例,男性1例,中位年龄55岁(49~67岁)。9例患者自移植术后至肿瘤首次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8个月(8~80个月),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在发生尿路移行上皮癌的基础上同时并发其他种类恶性肿瘤,其中:合并尿路上皮鳞状细胞癌2例,合并肉瘤2例,合并结肠腺癌2例,合并全身多处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合并膀胱低分化腺癌和微乳头状癌1例,合并肾嫌色细胞癌1例。9例患者中,7例患者术后随访32~172个月仍存活,其中2例于肿瘤诊断时因移植肾失功能而被切除并恢复血液透析治疗,其余5例移植肾仍带功能生存。2例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肿瘤转移,术后6个月内因全身衰竭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移行上皮癌的患者可同时并发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对肾移植受者应加强肿瘤筛查,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在一侧肾盂癌或输尿管癌术后,对侧上尿路预防性切除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2月至2013年5月对15例肾移植术后发现原肾肾盂癌和(或)输尿管癌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单侧上尿路切除术,术后3个月内行对侧上尿路预防性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随访。结果:15例患者中,患侧切除的15例肾及全长输尿管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尿路上皮癌,而预防性切除的对侧15例中也有7例患者术后证实为尿路上皮癌,预防性切除的上尿路上皮肿瘤发生率约为46.7%(7/15)。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存活13人,存活率86.7%。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一侧上尿路上皮肿瘤后,对侧上尿路发生上皮肿瘤的概率很高。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行对侧上尿路预防性切除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腹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51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结果:513例肾移植患者中118例(23.00%)术后出现腹泻。118例腹泻患者中65例(55.08%)考虑为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30例(25.42%)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3例(19.49%)为感染性腹泻。23例感染性腹泻中5例为细菌感染,7例为真菌感染,11例为病毒感染。84例(71.19%)患者腹泻发生于移植后1个月内,16例(13.56%)发生于移植后1~6个月,其余18例发生于移植6个月后。118例患者中84例(71.19%)经过饮食、对症处理以及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后腹泻缓解或治愈,18例(15.25%)患者需要使用或调整抗生素治疗,16例(13.56%)患者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其后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后腹泻方得以缓解或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腹泻的发生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以及并发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区别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的增加,并发泌尿系肿瘤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我们于2000年12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8例发生泌尿系移行细胞癌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至2008年1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825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免疫抑制剂调整及预后情况。结果 825例肾移植受者中有27例发生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3%,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泌尿系肿瘤11例,占恶性肿瘤的40.7%;消化系统肿瘤6例,占恶性肿瘤的22.2%;乳腺癌2例,占恶性肿瘤的7.4%;皮肤癌3例,占恶性肿瘤的11.1%;肺癌2例,占恶性肿瘤的7.4%;卵巢癌、骨转移癌、颅内肿瘤各1例,分别占恶性肿瘤的3.7%。发现肿瘤时5例有远处转移,诊断肿瘤时26例移植肾功能正常,1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27例患者均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辅以化疗或放疗,18例行手术治疗,死亡9例,病死率为33.3%。结论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泌尿系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一,该现象与肾移植受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膀胱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微小RNA(microRNA)表达谱的检测,寻找特定的异常表达微小RNA,探讨血液中微小RNA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标记物的价值。方法:将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6例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另外抽取7名非肿瘤患者血液作为对照组。提取血液中的小分子RNA(smallRNA),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液中微小RNA表达谱,然后利用SPSS17.0的t检验对上述高通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微小RNA。结果: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一部分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液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微小RNA,其中5个微小RNA上调(hsa-miR-378g、hsa-miR-942、hsa-miR-106a-5p、hsa-miR-142-3p和hsa-miR-374a),另外有许多微小RNA下调。结论: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非肿瘤人群之间,血液中部分微小RNA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肾移植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肾移植患者发生泌尿系肿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2~5倍[1]。我院2001年至今共收治了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上皮癌患者8例,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绝经期前成年女性肾移植前、后的性功能改变。方法 42例成年已婚女性、透析治疗超过6个月、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超过6个月的女性肾移植受者纳入研究。统计肾移植前后月经周期情况、检验患者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分别评估术前、术后患者的性功能。结果肾移植前闭经、月经稀发、月经频发及月经正常的患者分别有18例(42.9%)、10例(23.8%)、5例(11.9%)、9例(21.4%),移植后分别为7例(16.7%)、5例(11.9%)、6例(14.3%)、24例(57.1%)。肾移植后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较肾移植术前明显降低,而雌二醇(E2)和孕酮(P)较术前升高(P<0.001)。移植前19例(45.2%)、术后36例(85.7%)受者有性生活(P<0.001)。肾移植前、后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总发病率分别为90.5%、40.5%(P<0.001)。肾移植前FSFI评分中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性满意度、性高潮及性交痛领域的分值显著低于肾移植后(P<0.001)。结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后成年女性受者的性功能能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关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由于有效的化学治疗(化疗)和重建技术的发展,保肢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规范化的治疗手段[1]。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为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术前化疗是保肢手术的前提。术前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分界清楚,血管减少,坏死增加等[2]。肢体恶性骨肿瘤切除后,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最常采用的骨缺损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是一种罕见的肾肿瘤,来源于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残留组织,该瘤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上均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现将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5月收治的1例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排除或减少肿瘤同侧移植肾对手术的干扰,探讨移植肾同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同侧自体肾盂或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患者。患者麻醉后,先取截石位,德国产RevoLix 2μm激光工作镜置入膀胱,输尿管导管引导作为标志,输尿管开口为中心,直视下激光逆行切割(功率40 W),依次切开并通过输尿管壁段后,向输尿管近端切除6 cm左右,而后取健侧卧位,常规方法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在处理完肾动静脉并肾完整游离后,调换操作孔,将腹腔镜置入十二肋下腋后线Trocar内,向下观测找到并提拉输尿管保持一定张力,用超声刀沿输尿管周围组织游离,勿损伤其外侧的移植肾,边游离、边牵拉即可将已经切除的输尿管远端及部分膀胱从盆腔底部拉出,扩大十二肋腋后线切口,将原肾及输尿管部分膀胱完整取出,如果认为输尿管肿瘤粘连较重不能完全游离此段输尿管,也可经腹直肌旁开一小口经腹取出切下的组织。患者均保留尿管2周以上再拔除。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10~290 min,术中出血量约50~200 mL,仅1例女性患者术后18 h继发出血,二次手术止血,平均住院天数10.5 d。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切除移植肾同侧自体泌尿系肿瘤与以往常规手术相比,最大优势为在降低了损伤移植肾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移植肾对手术的干扰,从而降低了术者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而且易掌握和操作;对患者则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是指超出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可以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发生在上颌或下颌[1]。多生牙的萌出部位、方向和形态特点均有很大变异,根据位置不同,多生牙分为正中多生牙、前磨牙区多生牙、磨牙区多生牙和磨牙远中区多生牙;多生牙的形态有锥形、结节型、补充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鼻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乙状窦后入路,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手术中用0°和30°鼻内镜确认责任血管,推移并垫入Tfelon棉絮。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97.2%。其中责任血管小脑前上动脉14例占38.9%,小脑前下动脉10例占27.8%,小脑后下动脉7例占19.4%,基底动脉2例占5.5%,小脑前上动脉并岩静脉3例占8.4%。结论鼻窦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保留神经功能完整。  相似文献   

14.
15.
肾根治性切除术是目前局限性肾肿瘤的经典治疗术式,但是基于肾部分切除术对于适当的肾肿瘤病例可以获得相同的疗效,并且具有保留肾单位、减低术后肾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的优势,2009年《美国泌尿外科学会指南》已经将肾部分切除术修订为T1期肾肿瘤的治疗方案[1]。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及其广泛的应用,小肾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肾部分切除术也越来越多地开展。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显著降低了保留肾单位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肾功能保护和肿瘤控制效果[2]。腹腔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原发性肾肉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肾肉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6例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因肺部转移灶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梭形细胞肉瘤而行肾动脉栓塞及化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平滑肌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横纹肌肉瘤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透明细胞肉瘤1例,脂肪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13例获得随访,存活7~132个月,获访者总的平均生存期为23.2个月。结论:肾肉瘤是肾肿瘤中的罕见类型,具有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速、易转移、预后差及生存期短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根治性切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皮肤活检病理诊断和基因诊断在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1例新生儿起病的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和基因诊断结果。结果:1例生后10 h入院新生儿,出生后即发现下肢有大片皮肤破损和糜烂,病变延伸至左侧踝关节和足底,住院后发现口腔内有血疱和水疱,住院期间皮肤受压和摩擦处多处出现新的大疱和皮肤脱落及皮肤糜烂。皮肤糜烂处分泌物和口腔分泌物细菌涂片和培养均未见细菌。取患儿皮肤做病理检查,结果光镜下可见真皮内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电子显微镜下真皮层仅见少量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基质结构不清。大部分区域未见基底层,张力丝零散分布在真皮组织,部分区域有基底膜,但锚纤维结构不清,致密层变薄,符合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标准。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进行COL7A1基因检测,其母在COL7A1基因第13个外显子500上插入AGGG片段,其父在第98个外显子序列后剪切位点有一个G突变为A。患儿COL7A1基因出现复合杂合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与父亲和母亲位点一致,证实患儿遗传了来自父、母亲双方的突变基因,因此发病,其父母为表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对于临床怀疑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应先做皮肤病理检查,特别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做出初步分型,再根据病理类型进一步做相应基因检测确诊,如能对父母同时进行基因检测对今后优生可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癫痫(epilepsy)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报告显示,癫痫的患病率在5.0‰~11.2‰,即大约全球有5 000万的活动性癫痫患者(经常有癫痫发作并需要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小腿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159人,分为主动活动组80人(A组)和被动活动组79人(B组),在术后1周及4周行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观察2组患者血栓的消失率和进展率,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KSS评分、WOMAC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4周A组和B组的小腿血栓消失率分别是35%和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没有血栓向近端进展,术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111.9°±13.4°vs.110.5°±10.9°,P=0.490)、KSS临床评分(93.5±4.7 vs.93.9±5.1,P=0.621)、KSS功能评分(83.4±15.1 vs.82.9±14.5,P=0.513)及WOMAC评分(90.9±5.7 vs.90.3±6.1,P=0.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小腿深静脉血栓随着时间推移有自动消失的趋势,并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抗凝或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当今骨科常见的疾病,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以及对于骨质疏松的干预代谢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关于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治疗药物的实验研究以及实验观测指标的选定等问题还在继续探讨研究中,本文就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