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论温阳法治疗消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学军  高颖  刘敏 《新中医》2006,38(9):6-7
消渴病阳虚临床常见,温阳法治疗消渴源远流长。其病因病机主要有:素体阳虚;年老阳气亏虚;饮食偏嗜伤阳;肥胖痰湿;久病不愈;长期服药损伤阳气;五志过极所伤;房劳过度所伤。消渴病温阳法主要有:温补脾阳法、温补肾阳法、阴阳双补法、温阳益气法、温阳活血法、温补脾肾法、温阳利水法等。  相似文献   

2.
消渴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外乎虚实两端。并从脾虚、肾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疾湿、血瘀、胃热、肝郁的角度辨证论治消渴。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发病与肾虚有直接关系 ,因此 ,滋补肾阴 ,温补肾阳 ,就成为治疗老年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 糖尿病与肾虚关系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范畴 ,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按照中医理论 ,消渴的发生虽然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 ,但其根本原因在于肾虚。《石室秘录》认为 :“消渴一证 ,虽分上、中、下 ,但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金·刘河间的《三消论》也认为 :“消渴者上实而下虚冷 ,……下寒故小便多出。本因下部肾水虚而不能制上焦心火”。“水者 ,人之本命之元 ,不可使之…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消渴病立法巧妙,用药精当,为后世治疗消渴病提供了范例。笔者通过分析陈氏《石室秘录》中辨证用药,探讨陈氏对消渴病的治法,兹述如下。1提出从肾论治消渴病的方法陈士铎《石室秘录.内伤门》卷四指出:"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而无不同也。故治消渴治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指明了消渴病分上、中、下三消,以治肾为主,体现陈氏从肾论治消渴。"命门"学说在陈氏的著作中都有体现。消渴病的主要病机是阴精亏损,燥热偏盛。肾为"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肾为元阴元阳之脏,肾阴虚肾阳虚损均可导致消渴,从肾论治消渴病符合中医对于消渴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传统医学认为 ,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 ,这一认识在消渴的发展史上一直占有统治地位 ,阴虚与消渴的关系是勿庸置疑的。通过参考古今文献 ,并结合临床实践 ,提出阳虚亦为消渴病的重要病机 ,并从阴阳的关系、阳虚的产生及治疗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阳虚消渴之义 ,旨在提醒临床医家治消渴当分阴阳 ,勿要见消渴即清 ,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邓铁涛教授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中老年消渴病 ,每获良效 ,辨证用药 ,独具一格。现将邓老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1 病因病机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 ,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 ,上燔心肺则多饮 ,中灼脾胃则消谷 ,阴虚阳亢固摄失司 ,故小便量多。《石室秘录·消渴篇》曾明确指出 :“消渴之证 ,虽分上、中、下 ,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之法 ,以治肾为主 ,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可见 ,消渴病以肾气阴两虚为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阴气即肾气 ,含肾阴、肾阳。中老年消渴病人 ,…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治虚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最先提出了“虚劳” ,并列专篇论述。认为病机是“脉大虚” ,即阴阳气血俱虚 ,病位及于脏腑气血阴阳。其具体治法 ,除《金匮要略·虚劳篇》中七法及附方外 ,还散在于消渴病、百合病、肺痿病、寒疝病、下血病、产后病、虚黄病、妇人杂病等篇中。笔者将其归纳为十法 ,浅述如下。1 补阴生气 ,助阳化水法 本法用于阴阳不足 ,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虚证。《虚劳篇》第 15条 :“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者 ,八味肾气丸主之。”《消渴篇》第 3条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 ,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这两条症状一为…  相似文献   

8.
张景岳对消渴的独到认识 ,集中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三消干渴》篇中 ,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三消多虚 ,其根在肾 ,阐发火亏之消 ;审查阴阳 ,辨别虚实 ,勿犯虚虚之戒 ;重肾重补 ,圆机活法 ,创釜底加薪之法。张景岳对阳虚火亏致消的独到认识 ,创用温补肾阳治消之法 ,开后世益气温阳法治疗消渴之先河 ,不但丰富了消渴的治疗方法 ,而且推动了消渴学术思想的争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总结周仲瑜教授运用阴阳调理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周仲瑜教授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肾中阴阳失衡。肾虚包括肾阴肾阳的亏虚,血瘀为胞宫气血瘀滞,治疗当以补肾祛瘀为基本治则。补肾重在滋补肾中真阴,温补肾中元阳,祛瘀意在温阳行气、活血化瘀。临床治疗上运用具有温通温补作用的灸疗,辨证选取腹部、背部施灸,自创阴阳调理灸,选取其中的温阳益肾灸、培元固本灸阴阳相配以温补肾气,调和肾中阴阳,达到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方宏林 《河北中医》2002,24(11):863-864
消渴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并且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深入研究消渴的病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肾论治消渴 ,探析如下。1 “以肾为本”的涵义《医学入门·消渴》首次提出“消渴本在肾” ,“盖本在肾 ,标在肺 ,肾暖则气升而肺润 ,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 ,故肾气丸是消渴良方也”。其中包含着消渴的预防思想和治疗思想。《石室秘录·内伤门》说 :“消渴之证 ,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 ,而无不同也。”不仅说明了消渴病机本质是阴阳两虚 ,同时指明了消渴病变部位 ,以肾为最重要。肾为元阴元阳之脏 ,肾阴、肾阳虚损均易产生消…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消渴证,病发两大特点(中医角度):一是"干燥",体内水分少,口渴咽干,为"标"。二是"水谷流失",水谷精微之营气运化不足,造成流失,为"本"。病位归根在脾肾,脾肾功能虚弱引起。治疗糖尿病,采用"养土生根"法,多方面入手,采用补气,补阴,清热生津,固涩敛津,调阴阳,畅气机的方法,重点补足脾肾所需营养物质,振奋脾肾功能,养脾土,长肾根,恢复脾肾正常的生理机能,以求治愈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进而为有效的指导临床论治,提升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该病的分型标准,按照统计学方法,探讨该病的征型分布规律。结果:本病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肝肾亏虚型,病机演变过程:随着糖尿病的发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按照气(阴)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虚血瘀→肝肾亏虚血瘀的规律而演变。结论: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贯穿DPN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长期大量使用时,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王自敏教授认为糖皮质激素多具"纯阳"之性,初始及长期使用时,阳热过旺,易伤肾阴,减量阶段,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停用阶段,正气亏虚,阳气未复.对于其不良反应的防治,王老主张以分期论治为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不同,适当加减用药,归纳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Late-onset Hypogonadism,LOH)的中老年男性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及老龄化男性雄激素缺乏问卷(Androgen Deficiency in the Aging Males Questionnaire,ADAM)评分,并探讨基于肾主藏精的不同证型与生殖激素水平及ADAM评分的关系。方法:将纳入的200例LOH合并2型糖尿病中老年男性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精亏虚型,肾气不固型4组,检测所有患者的性激素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功能,并对其进行ADAM心理系量表评分。结果:肾阳虚及肾气不固证型患者的下丘脑-垂体系统激素水平升高明显,表现在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升高明显,雌二醇升高明显。总睾酮水平方面,肾阴虚证型较其他3种证型下降不显著。在ADAM评分方面,体能症状及性功能减退症状上肾阳虚及肾气不固明显;血管运动症状上肾阴虚表现明显;精神心理症状,肾阳虚表现明显。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糖尿病合并LOH的中老年男性患者激素水平及ADAM评分存在不同的表现,说明中医证候与激素水平和ADAM评分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张晓峰治疗绝经前后诸症经验举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晓峰主任医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的病机特点为一体两翼,虚分阴阳,核心是肾虚,此即所谓"一体",但肾虚又有阴虚、阳虚之别,在治疗方面宜阴阳兼顾,阴阳双调;同时在治疗方面主张病机特点是肾中阴阳失衡,肾、肝、心、脾诸脏功能失调,那么治疗自当平衡阴阳,燮理诸脏.  相似文献   

16.
从八卦之坎卦论肾脏阴阳观.坎卦者,呈一阳抱二阴之势,真阳秘藏于水中,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坎卦在脏为肾,以坎卦观肾之阴阳,则肾之阴阳亦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肾之阴阳,有肾阴肾阳,有真阴真阳.若阴阳为病,可致虚火上冲.阴虚者,坎水不足以秘藏真阳,真阳破水而出成阴虚火旺证,以滋阴降火为治则;阳虚者,真阳不能制约...  相似文献   

17.
石志超教授治疗心衰拾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志超教授将心衰分气阴两虚、阴阳俱虚、阳衰气脱、阴竭阳脱等四型。认为治疗大法扶阳更需益阴、心肾同治除心衰之心悸、怔忡,固元培本治心衰之喘促、知常达变消心衰之水肿。应注意益阴填精之品选用,阴阳并补,使气化得行,水肿得消。  相似文献   

18.
月经周期节律正常的关键为阴阳消长顺利转化,月经病的调治需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选用不同方药,经后期阴精渐长,重用滋阴养血之品,佐以温肾助阳药,充养阴精以达经间期的重阴状态;经间期重阴转阳,重补肾活血,方能顺利转化,产生氤氲时机;经前期为阳长时期,当补肾助阳,佐以滋阴之品,使阳气有所依附;行经期肾气充沛,为重阳必阴之时...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的形成、发展与肾虚、血瘀密切相关。肾虚精少、阴阳两亏引起血行涩滞,瘀血内停。瘀血郁滞、脏腑失养加重肾虚。补肾化瘀通络法旨在调整阴阳、促进血行、濡养百脉、消除病症。  相似文献   

20.
心肾相交包括心肾水火相交、心肾阴阳相交、心肾之气相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实现途径是心肾之气的升降相交,在此过程中心肾阴阳和水火完成各自的相交。这三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均会导致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