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片段弓技术矫治AngleⅡ^1类深覆He X线头影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采用片段弓技术,评价SngleⅡ^1类深覆He矫治后对上颌牙、骨骼及面部软组织的影响,选择AngleⅡ^1类高角深覆He病例20例,治疗前12 ̄14岁,对4个上切牙施加50g压低力,用腭杆及短口外弓加强支抗,每例患者于初诊时(T1)、初诊后半年戴矫治器时(T2)、上前牙压低前(T3)及压低半年后(T4)摄取侧位片。选择17项参数,(T4-T3)-(T2-T1)表示参数半年机械矫治量。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日本德岛大学附属医院正畸科的22例患儿为对象,介绍舌弓矫治器对前牙反矫治方法,并利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研究、分析治疗前后上、下颌骨的变化和切牙牙长轴的变化。研究资料表明(1)SNB角、SNP角减少及下颌平面角增加,矫治后下颌骨后移致ANB角和颌凸角增加,使上、下齿槽骨间近中远关系明显改善。(2)上中切牙角、1-NA(mm)、下中切牙角1-NA(mm)在统计学上的变化。显示矫治后上切牙向唇侧倾斜,下切牙向舌侧倾斜使前牙反得到矫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口外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疗效比较,评价微型种植体支抗作用效果。方法将20例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种植体支抗组10例,口外弓支抗组10例,分别应用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配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拔牙间隙。通过头影测量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的反映牙、颌、面形态特征的标志点位置变化,并通过成组t检验分析两组牙、颌、面形态变化的差异。结果矫治后在矢状向上,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内收(6.56±1.37)mm,上唇突点后移(4.36±0.79)mm,口外弓支抗组上中切牙内收(5.56±0.66)mm,上唇突点后移(3.86±0.73)m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分别为(0.55±1.36)mm、(1.81±0.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向上,种植体支抗组上中切牙压低(1.96±0.82)mm,上第一磨牙压低(1.59±1.15)mm,口外弓支抗组上中切牙伸长(0.60±0.74)mm,上第一磨牙伸长(0.24±1.72)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支抗组U1-SN角减小(16.76±2.85)°、口外弓支抗组U1-SN角减小(20.10±2.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仅具备较强的矢状向支抗作用,同时具备有传统口外弓支抗难以实现的垂直向支抗能力,有效压低前牙以利于矫正深覆、露龈笑畸形,压低上磨牙以利于骨性Ⅱ类面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无牙颌患者切牙乳突与按正常排牙后的上前牙位置关系,所用方法,为无牙颌患者排列全牙列后,测量切牙乳突至上前牙唇面及上尖牙连线间距离,结果:(1)上尖牙间距离男性大于女性,两者间呈非常显著差异;(2)无牙颌患者的切牙乳突平均长度为4.60mm与自然牙列者接近;(3)切事缘至尖牙连线及上左右切唇面间距分别为1.92mm及8.15mm明显小于自然牙列者,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切  相似文献   

5.
谭宇  黄丽  杨四维 《海南医学》2016,(8):1266-1268
目的 比较微种植体支抗和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后上颌切牙及支抗磨牙位置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24例安氏Ⅱ1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微种植体组和J钩组各12例,微种植体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J钩组使用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比较两种支抗方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RL距离以及上中切牙角均减小,微种植体组减少更明显,上切牙内收且直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均减小,上切牙被压低,J钩组压低更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钩组上磨牙至RL距离、腭平面距离明显增大,上磨牙近中移动、伸长,微种植体组增大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效果显著,支抗磨牙前移较少,是稳定有效的骨性支抗,但植入在牙槽骨后段的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的作用却不及头帽J钩,严重的深覆深覆盖应考虑两种支抗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1990年始,笔者利用单轨式局部唇弓,对24名6~14岁儿童替牙期上颌恒切牙间隙过大(2~12mm)进行矫治,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制作方法预制两段9~12号针管,长度略短于中切牙牙冠近远中,将长度适中的0.5mm不锈钢丝穿于圆管中,弓丝两端弯成...  相似文献   

7.
高低T形曲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阳 《广西医学》2010,32(3):293-294
目的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观察矫治前后牙颌面的变化情况,以寻找一种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安氏Ⅱ^1类错[牙合]21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并采用横腭弓控制支抗,下颌不拔牙,或拔除单颗严重错位的下切牙,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内收上前牙,单独牵引上颌尖牙远中移动至与下颌尖牙形成中性关系,采用0.018×0.025不锈钢方丝弯制高低T形曲内收、压低并根腭向转距控制上切牙。后期常规精细调整。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其颌面部变化。结果21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上前牙突距平均减小6.3mm,下前牙突距平均减小0.2mm,前牙覆盖平均减小6.1mm;SNA角平均减小3.8°,SNB角平均减小0.4°,ANB角平均减小3.4°;覆颌基本恢复正常;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平均减小13.3°;上前牙前突得到明显改善;尖牙为中性关系,磨牙完全远中关系。结论高低T形曲用于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能够内收、压低并转距控制上切牙,效果满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上前牙牙槽骨垂直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患者,测量上切牙的压低量及微笑时牙龈显露 程度.方法 选取8名高角,前牙深覆牙合,上颌前部牙槽骨垂直发育过度存在露龈笑的患者,设计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年龄14-23岁),在上颌两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用100g力压低上前牙.制作治疗前后模型,测量上前牙临床牙冠长度;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患者微笑和侧貌像,应用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及测量牙龈显露量.结果 U1-SN距,U1-PP距, UI-N距显著减小;牙龈显露减少3.1~3.5mm,平均3.38±0.13mm;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 微型种植体作为稳定的支抗力量,能有效压低上前牙、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及露龈笑.  相似文献   

9.
邓礼辉  王兰  周欣荣 《西部医学》2011,23(4):695-695,697
目的探讨上切牙拔除矫治的适应症和矫治效果。方法选择上前牙或上颌前突、后牙为中性、轻度远中或完全远中关系的患者23例,拔除双侧上颌侧切牙或中切牙(有牙体或牙周病变者)。结果 23例患者上前牙或上颌前突畸形完全解除,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呈中性或完全远中的尖窝关系,口型和面型显著改善。结论上前牙或上颌前突拔除上切牙矫治简单(支抗易控制)、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成年人微笑时唇齿关系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口腔修复牙列缺损和缺失提供排牙时动态美学标准。方法 对168名18-25岁男女青年采取定位正面照相法,对微笑与唇齿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普通微笑人有如下特征:(1)上颌切牙唇面显露75-100%,牙龈不外露,男性牙冠露出和蔗为10.42mm±1.12mm,女性为9.6mm±1.07mm;(2)女改正一唇缘与上颌前牙接触,男性接触或不接触,不接触距离为2.67mm±1.07mm;(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量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12年软、硬组织的变化, 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颌面部组织的长期稳定性。方法: 回顾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患者22例,收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束时及3~12年随访复诊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各牙性硬组织、骨性硬组织及软组织变化的项目。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联合治疗术后3~12年和治疗结束时的牙性硬组织变化如下:上中切牙-SN角由110.98°±6.77°减少为109.21°±5.80°(P = 0.005),上中切牙-NA角由28.31°±6.80°减少为26.49°±6.18°(P = 0.002),上下切牙角由123.51°±8.14°增大为125.7°±10.01°(P = 0.035), 其余牙性硬组织项目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治疗后3~12年相比联合治疗结束时,患者的上前牙有直立趋势。骨性硬组织变化中全面高由124.98°±11.98°减少为122.4°±11.05°(P = 0.024), 其余骨性硬组织项目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治疗后3~12年骨性硬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比较联合治疗术后3~12年和治疗结束时的软组织测量值,上唇凸点至EP平面距离由(-2.78±2.20) mm减少为(-3.29±2.44) mm (P = 0.02), H角由8.27°±3.71°减少为7.32°±3.83° (P = 0.006),其余软组织项目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唇和颏部软组织变化表现为上唇少量回缩和颏部形态的少量改变。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3~12年牙性硬组织、骨性硬组织及软组织改变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头颅侧位片对重庆地区汉族人群唇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建立重庆地区唇部厚度分类标准,同时探索唇部软组织厚度对唇部回收的影响及不同唇厚度的切牙上唇回收比。方法:招募240名18~35岁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其中男女各120 名。每个样本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唇部软组织厚度,并根据测量结果建立唇厚度分类标准,同时对男女唇厚度进行t检验。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安氏II类I分类成年女性患者68例,术前术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唇部软组织厚度并根据第一部分测量结果分为薄唇型、均衡型和厚唇型,求出各组切牙上唇回收比例。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唇厚度与切牙上唇回收比进行分析。结果:成年男性患者唇部厚度大于成年女性患者(P<0.01);安氏II类I分类成年女性患者切牙上唇回收比例在薄唇型为1.6:1,均衡型为2.2:1,厚唇型为2.9:1。结论:上唇软组织厚度存在性别差异;上唇软组织厚度对安氏II类I分类女性患者上唇回收有影响,上唇随切牙回收量与上唇软组织厚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双颌前突拔牙矫治病例治疗前后切牙位置变化与上唇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拔牙矫治治疗的双颌前突成人患者43例,对治疗前后X线头侧位片上唇及切牙位置进行测量比较。结果:X线头侧位片测量显示,成人骨性双颌前突患者上唇的位置随上颌切牙位置的内收而内收,其比例约为3.16∶1。结论:应用拔牙矫治可对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的面容改变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位于美学区的上前牙因重度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外伤等原因丧失大量牙周支持组织、出现移位及明显松动时,常被临床医生评估为“预后无望”[1],此类患牙的治疗计划包括试保留、拔除后种植、拔除后修复等。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计划,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牙周状况、牙周生物型、局部解剖结构、面部结构、美学要求、经济状况、社会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因外伤、根折、龋坏等原因被评估为“预后无望”的上前牙,患牙的牙体组织损坏严重,而牙周组织损失量相对较少,采用拔除后种植或修复的治疗方案往往能达到良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但因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原因被评估为“预后无望”的上前牙,患牙的牙体组织完整,而牙周软硬组织丧失严重,若采用种植/修复治疗的策略,难度较大,治疗效果可能不佳,随着牙周再生性手术日渐成熟,许多以往被认为“预后无望”的牙齿得以长期健康保留。Cortellini等[2]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后无望的重度垂直型骨吸收患牙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与牙周再生治疗后可以长时间健康存留。 此外,上前牙美学区的重度牙周炎患牙往往伴随牙齿伸长、移位、继发性咬合创伤等问题,这不仅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也会影响牙周再生手术的治疗效果。随着牙周与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普及,对于发生重度牙周破坏并伴有牙齿移位、咬合创伤的患牙,牙周再生手术与正畸联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分析1例上颌中切牙重度牙周炎、牙齿移位的典型病例,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与牙周再生治疗联合应用的方法,重建上前牙周围牙周支持组织,改善咬合关系,达到长期的健康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成人上位、中位胸椎节段(T1~T8)椎弓根形态对螺钉植入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体直接测量方法,测量5具新鲜成人尸体胸椎(T1~T8)椎弓根的横径,比较其与临床应用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匹配程度;模拟手术情况,按照个体化原则选择植入螺钉型号,并于直视下植入椎弓根螺钉,肉眼下观察螺钉植入后椎弓根皮质破坏情况。结果:成人胸椎T6~T8节段,椎弓根横径分别为4.53(4.40~4.70)、5.38(5.25~5.60)和5.55(5.50~5.80)mm,均>4.5 mm,可以满足最小直径螺钉植入。T1~T5椎弓根横径分别为4.74(3.85~5.25)、4.47(3.45~5.25)、4.15(3.60~4.65)、3.75(3.10~4.50)和4.25(3.70~4.65)mm。在所有测量胸椎标本中,椎弓根横径<4.5 mm的椎体占标本总体的22.5%。螺钉植入椎弓根后,2个椎体发生椎弓根外侧皮质破坏。结论:成人T3~T4节段椎弓根横径最窄,影响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植入,但在上位及中位胸椎的大部分节段,可以安全植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在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内收中应用效果.方法:将采取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方法治疗的42例双颌前突成年患者分为2组,其中24例应用种植体支抗(MS组),18例应用横腭杆作为加强支抗的手段(T组).应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2组患者的骨骼、牙齿及软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NB角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MP在MS组中减少,在T组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前牙的内收量在MS组中较T组明显(P<0.01),上颌磨牙及切牙在MS组被压低,而在T组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伸长(P<0.05);软组织方面,MS组UL-E减小量明显高于T组(P<0.01).结论:微种植体可以在失状向和垂直向提供绝对支抗,并在双颌前突患者的前牙内收中取得令人满意的骨骼、牙齿及软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量28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以及牙齿位置的变化,分析正畸牙齿移动与角化龈宽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患者照片与模型进行匹配,通过测量牙冠长度而获得角化龈的宽度。在rapidform 2006上将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重叠,准确测量正畸移动前后牙齿(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的位置变化。统计牙齿压低伸长、内收与唇向移动、转矩变化与角化龈宽度的计量数据,分析其变化的关系。结果:对28例患者共213颗牙齿治疗前后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牙齿转矩角度的变化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有较强相关性(r=-0.47,P<0.001),并在多水平线性回归分析中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回归系数<0,P<0.001),同时,牙齿内收和压低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尖牙和前磨牙回归系数为负(尖牙回归系数=-0.35,前磨牙回归系数=-0.38,P<0.05)。结论:正畸过程中的牙齿移动对角化龈的宽度会造成影响,唇向正转矩的增加更有可能引起角化龈宽度的减小;牙齿内收和压低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切牙相对于尖牙和前磨牙,在牙齿移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正畸过程中,应该对牙齿位置变化可能对角化龈宽度造成的影响进行预判,关注角化龈宽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Nonsurgical correction of deep bite involves either extrusion of posterior teeth, intrusion of incisors, or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introduction of skeletal anchorage device with microimplant provides near absolute anchorage without producing any untoward effects on anchor unit. Connecticut Intrusion Arch (CIA) provided an efficient system of intruding anterior segment without producing much adverse affects on anchor teeth.MethodsThe study comprised of 30 patients of Class II Div 1 malocclusion with overbite of >6 mm and required therapeutic extractions of all first premolars, randomly distribut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was treated using orthodontic microimplants, while Group 2 treated with CIA. Lateral cephalograms were taken pre-intrusion (T1) and post-intrusion at the end of six months (T2).ResultsThe rate of intrusion was 0.51 and 0.34 mm/month for Group 1 and Group 2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mount of change in centroid point to PP distance and U1-SN ang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1 compared to Group 2 (P < 0.001). The average amount of change in U6 to PP distanc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wo study groups (P > 0.05).ConclusionThe amount of intrus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AD group. Although vertical molar positional change was higher in CIA group than the SAD group, it w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treatment modalities. SAD group overall had better results and was easier in handling during intr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