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经血管心内膜心肌活体组织检查(EMB)是晚近开展起来的一项活体心脏病理诊断技术。是诊断心内膜心肌疾病较为确实可靠的一种方法,特别对心肌炎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且检出率较高。国外已将其列为常规检查,国内也渐趋普及。我院自1990年3月~1991年11月对25例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以及心电图ST—T异常等患者进行了此项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君实  况竹生 《贵州医药》1992,16(4):226-227
导管法心内膜心肌活检(EMCB)是晚近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检查技术。通过对活体心肌心内膜组织学改变的研究,对心肌疾病的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此外,对于心脏移植患者定期进行 EMCB 能早期发现并处理排斥反应,使心脏移植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EMCB 已成为国内外先进医院的必备检查手段。最近,我院对1例诊断不明的心脏病患者成功地进行了EMCB,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劳力性心慌、气促1年入院。检查除颈静脉充盈、心界向左扩大外,无病理性杂音或其他异常发现。经心脏 X 线拍片,右心导管检查揭示:右心房显著增大,左  相似文献   

3.
经静脉心内膜心肌活检术(简称 TEB)是使用活体组织钳通过心导管途径取得心内膜心肌组织。在国内首先由孙济川于1981年应用于临床,随后王璞、饶邦复等相继作了临床报告。我们于1983年12月开始对5例病人应用本法进行检查,共取心内膜心肌组织15块,经光镜和电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剑文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0):1019-1019
腺苷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是在患者静脉注射腺苷及放射性核素显像剂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后,心肌处于负荷状态时进行的单光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SPECT扫描,作为运动负荷的辅助方法,能准确地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护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胃癌患者实施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的价值进行对比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对其实施胃镜活体检查措施,将外科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并将其进行对比。结果 30例胃癌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准确率为86.67%(26/30),疑诊率为10.00%(3/30),漏诊率为3.33%(1/30),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 0.05,但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IV型及分化程度中分化型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的诊断、判定,其胃镜活体检查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均有显著的效果,但胃镜活体诊断易出现取材不当,故导致准确率降低,故临床中对于病变形态的分化程度及变化形态仅可作为临床胃癌的诊断依据,其可依据术后病理诊断分析后才可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心肌桥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CTA与DSA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8例心肌桥患者实施冠状动脉CTA与DSA检查,对照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8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DSA检查(P<0.05);从心肌桥类型诊断情况来看,冠状动脉CTA检查对降段支中段心肌桥、前降支远段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DSA(P<0.05);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患者冠状动脉直径均值为(2.66±0.21)mm,心肌桥埋深深度均值为(2.18±0.05)mm。结论:在心肌桥诊断中,相比于DSA检查,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同时可以将壁血管形态特点直接显示出来,清晰反映出心肌桥范围以及深度。  相似文献   

7.
《天津医药》2001,29(2):113
作者评价在影像指引下施行肾脏灶性肿块活体组织检查的适应证、准确性和效用。 作者们对73例患者79次的影像指引下活体组织检查进行了有关适应证、影像、组织学和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作者们设想,如果不施行经皮活体组织检查,就可能对可疑肿块进行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或手术活体组织检查。对病人的处理可能由手术治疗变为非手术治疗。 结果 79例活体组织检查中有32例(41%)因检查结果而改变了临床处理方法,其中包括经临床和影像检查而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为阳性和阴性者。79例中有49例(62%)诊断为恶性,包括34例(69%)为肾细胞癌和15例(31%)所取组织不足。25例活体组织检查(32%)的组织学诊断为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的不同,评估其胃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60例胃癌患者,均进行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为基金标准,观察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经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腺癌、印戎细胞癌、其他种类分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9.66%、46.55%、13.79%,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40.00%、46.6%、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弥漫浸润型病变的检出率为3.45%,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溃疡型、肿块型、局限溃疡型的检出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分化型检出率36.21%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的诊断,使用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对于诊断胃癌,其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治疗追踪证实的阑尾炎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26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89%;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3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6%;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4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4%;阑尾周围脓肿并腹膜炎患者7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超声诊断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能及时对阑尾炎急症作出准确客观的诊断,从而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是阑尾急诊工作中极为可靠的检查手段,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96例,对其分别采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符合率为81.25%,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3.33%.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均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医生可依据具体情况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肌核素显像和心脏超声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0例在本处随诊复查的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有患者均进行过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心肌核素显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比心脏超声检查高(P<0.05)。结论与心脏超声检查相比,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1825例患者资料,其中检出心肌桥63例,检查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冠状动脉至少采用4个以上投照角度,右冠状动脉至少采用2个以上相互垂直的投照角度进行造影以充分暴露冠状动脉各节段。结果 182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心肌桥63例,心肌桥检出率为3.45%,心肌桥均分布在前降支,Nobel分级:Ⅰ级33例(占52.4%),Ⅱ级25例(占39.7%),Ⅲ级5例(占7.9%)。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用于活体患者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引起心绞痛,对可疑心绞痛的患者应尽早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数码显微照相在临床诊断角膜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96只眼)角膜病进行数码显微照相检查,分析角膜病灶形态、密度、直径。结果 96例患者中,82例确诊为角膜炎,63例为病毒性角膜炎,10例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1例角膜内皮炎,3例边缘性角膜炎,5例丝状角膜炎。结论数码显微照相是一种快速成、有效、无损伤的活体检查方法,在角膜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后开凤  李俊 《安徽医药》2012,16(7):1024-1026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病理学(简称:肺穿细胞学)检查为临床诊断肺部肿块的性质及肺部恶性肿瘤的组织类型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在实际应用中,肺穿细胞学检查的可行性和诊断准确率是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焦点,该文就以上问题和该检查方法的具体应用要求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3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同时接受X线和CT检查,回顾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X线位置检查的准确率为80%,病因检查准确率为86.7%,CT位置检查的准确率为90%,病因检查准确率为93.3%,不同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肠梗阻检查和诊断技术,可准确判断肠梗阻的发病部位和诱发原因,并未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胃癌诊断中的实施外科手术病理及胃镜活体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本院收治的110例胃癌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病理及胃镜活体检查,并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活体检查的确诊、疑诊率、漏诊率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患者实施胃镜活体检查对病理Borrmann分型Ⅳ型及分化、分化不良诊断准确性与外科手术病理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胃癌诊断中的实施外科手术病理及胃镜活体检查均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资料,观察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共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63例,检出率18.9%,其中59例(93.6%)单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例(6.3%)多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发生于前降支最为多见,为53例(76.8%).心肌桥长度5~68 mm,厚度1.5~5.0mm,其中39例载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近或远段血管伴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率<50%共30例.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是一种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可靠、无创的方法,尤其可以显示其MSCT的表现特点,载支血管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临床提供明确直观的诊治信息.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查具有方法简单,迅速,及对受检者无害等特点,因而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上被广泛应用。特别是 A 超检查费用低,设备较廉,易于掌握,对盆腔肿块的诊断在边远农村山区有应用价值。本文总结我院1983年1月—1984,12月对盆腔肿块的住院病人(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官外孕等)200例,手术前作 A 超检查,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 A 超诊断符合率为95%,说明 A 超对盆腔肿瘤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之一,对肿瘤的物理性质及部位也可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在农村,边远山区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疑似患者中选取136例,分别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AG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其中CAG检查提示其中存在64例阴性,72例阳性,其中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率为91.67%,特异性为90.63%,诊断准确率为93.94%;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耐受良好。结论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可有效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冠心病非介入检查方法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勤 《北方药学》2012,9(1):74-74
目的:对临床上应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所有病患全部是通过心电图来进行常规检查诊断,拟急性冠脉综合症来展开综合治疗.结果:在展开常规心电图检查的74 例患者中,26 例出现程度不一的变化,28 例经心电图可见QS 波出现,20 例QS 波段的变化较为显著.结论:临床上应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