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8.带状疱疹神经痛唐氏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32例,经用药1~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用法:当归、大枣各12克,白芍20克,桂枝10克,细辛、通草、甘草各6克;疼痛在上(头部)酌加白芷,在中(胸腹部)加柴胡,在下肢加牛膝,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9.荨麻疹龚氏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荨麻疹患者55例,用药10天,临床治愈45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100%。用法:桂枝、通草、炙甘草、大枣、荆芥各10克,细辛6克,当归、白芍、蝉蜕各15克,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10.过敏性紫癜胡氏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过…  相似文献   

2.
当归四逆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公元200——210年),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炙)、大枣组成。方中用当归为君,配芍药以养血和营;桂枝、细辛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甘草、大枣缓肝之急,益脾生血;通草通  相似文献   

3.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厥阴篇》,该方原治厥阴伤寒,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大枣、通草而成.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以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而除寒邪;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补血通阳,更加通草通经脉,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主治阳气不足,阴血亦弱,外受寒邪,伤于经络,血脉不利所致诸证.  相似文献   

4.
当归四逆汤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厥阴篇》 ,云“手足厥寒 ,脉细欲绝者 ,当归四逆汤主之”。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大枣、通草而成。当归苦辛甘温 ,补血和血 ,与芍药合以补血虚 ;桂枝辛甘而温 ,温经散寒 ,与细辛合而除寒邪 ;甘草、大枣益气健脾 ,补血通阳 ,更加通草通经脉 ,使阴血充 ,客寒除 ,阳气振 ,经脉通 ,手足温而脉亦复 ,共奏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之功 ,主治阳气不足 ,阴血亦弱 ,外受寒邪 ,伤于经络 ,血脉不利所致诸症。近年来 ,当归四逆汤及其加减方在临床上遵循“血虚寒凝 ,经脉气血痹阻”之病机 ,广泛用于内、外、妇、…  相似文献   

5.
当归四逆汤一方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木通(现多用通草)、大枣七味药组成.<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主治阳虚阴盛,血虚寒厥引起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和不松则痛之证.当归四逆汤是治疗厥阴经证之方,厥阴为三阴之尽,阴尽而阳生,若受寒邪,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脉微而厥.  相似文献   

6.
郑建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289-289,293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笔者运用加味当归四逆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医案2则.  相似文献   

7.
<正> 作者用当归四逆汤(《伤寒论》)治疗32例肩关节周围炎冻结期。治疗方药、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鸡血藤、甘草、大枣,水煎服,每日  相似文献   

8.
当归四逆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原方,在〈〈伤寒论〉〉里,其明确指出:”手足噘寒,脉细欲绝甏当归四逆汤主之”。而手足冻伤是手足厥寒一种较重的表现,现代西医认为:手脚易冻伤的人,其四肢末端毛细血管血运差,因而易冻伤。而当归四逆汤中的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桂枝有温阳作用,特别是温心阳,使阳气直达四肢;细辛是厥阴经的主药,通草通经络,利血脉。所以,当归四逆汤能改善四肢末端的血液循环,能治疗手脚冻伤。  相似文献   

9.
治缩阴症方     
取当归15克,白芍20克,桂枝10克,木通9克,吴茱萸、生姜、大枣、细辛、肉桂、甘草各6克,用酒60克加水煎药,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治疗急性缩阴症。重者服药三剂可愈,轻者只需服一剂。本方还适用于阴寒内盛  相似文献   

10.
当归四逆汤源出《伤寒论》一书,由当归12克,桂枝、芍药各9克,细辛3克,炙甘草、通草各6克,大枣5枚组成。原书用以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厥”指四肢寒冷,因为是由下而上冷至肘、膝,所以又称为“逆冷”,或“四逆”。如《伤寒论》说:“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有寒、热之分,寒厥多见于心肾阳虚,阴寒内  相似文献   

11.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络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均获良效。仅举数则于下:1颈椎病张某,女,34岁,1994年8月16日初诊。肩臂酸痛不适半年余。5天前,因吹风扇而引起加重。伴左上肢时有麻木、阵痛,颈部转动僵硬。颈椎侧位片示:生理曲度变直,C5-6和C6-7椎体前后缘呈唇样增生。服骨刺片及消炎镇痛药无效而邀余诊治。刻诊:舌淡苦薄白,脉缓。处方:当归10g,桂枝15g,白芍10g,细辛5g,通草10g,甘草6g,丹参15g,红花10g,葛根…  相似文献   

12.
产后卫生     
催乳2方【方1】黄芪45克,当归30克,15克,木通9克,通草6克,王不留行6克。将以上药物以纱布包之,蹄一付炖服,吃肉喝汤。【方2】黄芪30克、全当归15克,党参15克、穿山甲10克(砂炒),王不留行15克,通草10克(包煎)、白芷12克、大枣15克、鲜猪脚一只。炖服。兼见肝郁气滞者,加香附,陈皮。  相似文献   

13.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细辛、白芍、木通、大枣、甘草所组成。当归为温补肝血要药;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为辅;细辛为佐,通血脉,散寒邪;木通利水湿,通血脉;大枣、甘草为使,补脾气而调诸药。配合成方,则气血温煦,经络畅通,养血通脉,共成温补通脉之剂。 当归四逆汤首见《伤寒论》,原用于治疗厥阴伤寒,手足寒冷,脉细欲绝之症。本方是针对血虚寒厥而设,其辨证主要在于脉细欲绝,而不是脉微欲绝。笔者据本方能温经散  相似文献   

14.
当归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大枣、细辛、通草所组成,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原主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之证。笔者临证治疗,凡属血虚、阳气不足、寒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的“有荣则不用”,“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诸症,如心悸、痛经、痹证、头痛、胃脘痛等诸证,符合血虚塞阻之证者,皆用当归四逆汤为主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报道:以《伤寒论》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当归9g、桂枝9g、赤芍9g、细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枣10枚,水煎服,日2次。14天为一疗程。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川芎、生地黄、白术;肝肾阴虚者,若以肝阳偏亢为主,则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若以肾阴虚为主,则加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  相似文献   

16.
当归四逆汤渊源仲景《伤寒论》,本方原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系素体阴血虚衰,阳气不足,或受外寒,致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四末,出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症。原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草、木通、大枣组成。取当归芍药相须,调养肝血;桂枝细辛相配,温经散寒;佐以炙草大枣补中健脾而益气血;以木通入经通血脉,合而成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剂。笔者用本方于临床,每获卓效,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7.
脱疽     
一方主治:脱疽。西医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处方:生黄芪50克、郁金9克、桃仁9克、牛膝9克、白芷9克、红花9克、全蝎3克、全当归24克. 用法:水煎,一日一剂,分三次口服.寒症加桂枝9克、制附子6克、细辛3克;热症加金银花30克、元参30克,黄柏9克.  相似文献   

18.
患者于早晨醒后,发现左手不遂,右脚不用。头晕头重,面色紫黯,四肢厥冷,咯泡沫痰,小便失禁,胸闷欲呕,舌淡苔白腻,脉细微。此乃血虚寒凝,痰湿瘀阻脑窍之中风。治拟养血温通,化痰祛湿开窍。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克,桂枝、赤芍、通草、天南星、石菖蒲、红花、藿香各10克,细辛3克。日服1剂,并嘱立即移居干燥温暖之室内。  相似文献   

19.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由当归、芍药、桂枝、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七昧药组成。通观全方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笔者在临床凡遇血虚感寒,气血被遇,经脉痹阻之证,使用本方化裁运用,多获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当归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当归、芍药、桂枝、细辛、木通、甘草、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笔者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