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6年2月至2016年2月的肺炎型肺癌患者11例,大叶性肺炎患者11例,过敏性肺炎患者8例,选入的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和CT检查,比较肺炎型肺癌组、大叶性肺炎肺炎组和过敏性肺炎组的CT结果.结果:肺炎型肺癌和大叶性肺炎患者的CT影像均集中表现为单发病灶,病灶分布于上叶、中叶和下叶,过敏性肺炎的病灶可全肺分布.肺炎型肺癌的小囊状透亮影、小结节影、瘤体显示和血管集束征的比例明显高于大叶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的胸腔积液、支气管充气征和磨玻璃影的比例高于肺炎型肺癌,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肺炎型肺癌和大叶性肺炎的叶间裂的比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过敏性肺炎的小结节影的比例大于大叶性肺炎,小于肺炎型肺癌,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过敏性肺炎的磨玻璃影和血管集束征的比例与大叶性肺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肺炎型肺癌与大叶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的CT影像表现上存在差异,在临床中需要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收的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和MRI诊断,对比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效果.结果 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周围型肺癌19例,中央型肺癌27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13例,鳞癌18例.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16例.CT、MRI诊断均呈阳性,CT检查可观察到肿瘤的边缘形状不规则,外缘表现为毛刺、分叶状,肺门为结节形状,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并存在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征象,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缓慢持续上升型不均匀强化;MRI诊断不仅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而且还可观察到肿瘤累及至胸膜、胸壁与胸椎的状况.结论 CT与MRI对于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影像学表现有差异,需要时患者可接受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3.
李宏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914-914,915
目的:提高医学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的X线、CT及高分辨CT(HRCT)征象,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8例原发性肺癌中,中央型肺癌91例,表现为肺不张、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等。周围型肺癌43例,表现为肿块常为分叶状、毛刺及胸膜凹陷等。弥散型肺癌4例,表现为两肺弥漫结节阴影等。结论:原发性肺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尤其是HRCT可以较准确反映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特征,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18例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47-72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干咳为主)。均行胸部X线检查及胸部CT扫描。结果:13例表现为大叶性肺炎(72.2%),CT检查发现实变病变中有小空洞存在,5例右下肺可见播散病灶;3例表现为肺不张(16.7%);2例表现为小叶性干酪性肺炎(11.1%)。病变部位:右上肺11例,左上肺4例,右中下肺3例。7例(38.9%)经痰检及纤支镜检查确诊,2例(11.1%)误诊为肺癌,9例(50.0%)在多种治疗无效后1月后确诊。结论:糖尿病合并结核干酪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大叶实变及虫蚀状空洞,一般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腔通畅,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这些表现特点,对糖尿病合并结核干酪性肺炎影像学诊断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卢开池 《吉林医学》2014,(14):91-9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间质性肺炎病变中的表现。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4例间质性肺炎病例,采用SEMENSSOMATOM PLUS4 16排螺旋CT机采用高分辨CT技术扫描并对其影像改变进行分析。结果:HRCT可清晰显示所有病例的间质性肺炎征象,表现为磨玻璃影25例、肺气管束增粗20例、小叶间隔增厚18例、蜂窝状改变26例、纤维化15例、肺气肿18例、肺不张2例。结论:HRCT对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尘肺在螺旋CT(SCT)及高分比率CT(HRCT)的表现,探讨两者的结合应用对提高尘肺诊断的价值。方法:已明确诊断尘肺患者25例全部行全肺SCT扫描,然后在主动脉弓顶、气管隆凸、气管分叉下3cm、右膈上2cm重点兴趣区行HRCT检查。观察和比较尘肺在SCT与HRCT的表现。结果:本组25例患者SCT与HRCT能很好显示尘肺结节、大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肺气肿及合并症;HRCT能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各型肺气肿和大阴影等病变的特征。结论:SCT结合HRCT有利于尘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用CT诊断老年性肺炎的特征及表现,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院收治的老年性肺炎患者48例,选取时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有患者均采用CT进行检查,对其特征及表现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经CT检查,薄层扫描病变部位,纵膈窗和肺窗观察,双肺大片状病灶者16例,不均密度,不清晰的边缘;双肺散在多发小片状阴影者32例,在中下叶分布,经过有效的治疗,9例2周内吸收,22例4周内吸收,2例6周~2个月内吸收,临床症状消失之后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为3周者1例。结论采用CT诊断老年性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螺旋CT的高分辨技术(HRCT)及三维重建(3D)成像新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能力。方法:对63例孤立性肺结节(≤3cm)的HRCT及3D表现进行分析。根据结节边缘、内部结构、大小、特殊征象及CT值测定将其分为三组,即典型恶性结节(14例)、典型良性结节(16例)及非典型结节(33例)。结果:对26例恶性结节及37例良性结节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1%和62%。结节有分叶和切迹,其内密度不均匀、周围有短小毛刺或小棘状突起、伴胸膜凹陷及供养血管等多见于小肺癌。结论:HRCT及3D在征象显示率方面明显优于常规CT。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均可出现。  相似文献   

9.
李宏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914-915
目的提高医学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的X线、CT及高分辨CT(HRCT)征象,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8例原发性肺癌中,中央型肺癌91例,表现为肺不张、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等.周围型肺癌43例,表现为肿块常为分叶状、毛刺及胸膜凹陷等.弥散型肺癌4例,表现为两肺弥漫结节阴影等.结论原发性肺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尤其是HRCT可以较准确反映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特征,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肺炎57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隆辉 《安徽医学》2007,28(4):323-325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炎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阻塞性肺炎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阻塞性肺炎的病因中肺癌占71.93%,支气管内膜结核占19.30%、异物占7.02%,支气管乳头状瘤占1.75%。肺癌患者以咳嗽、咳痰、痰血为主要症状,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低热、干咳。部分肺癌、异物患者WBC、N%增高。X线表现:肺癌伴炎症多以段、叶支气管分布,支气管内膜结核跨叶分布为主,异物嵌顿右侧多见。结论中老年阻塞性肺炎,以肺癌居多。纤支镜对阻塞性肺炎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确诊率94.7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1例经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行胸部CT平扫和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HRCT表现。结果该例为育龄期女性,其HRCT特征性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囊状透光区,囊腔直径2~15mm,多数为10mm左右。结论PLAM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肺炎型肺癌患者34例作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者34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肺部CT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单发病灶分布进行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为,A组患者在支气管充血、磨玻璃影环绕等比例中明显低于B组(P<0.05);但A组在血管集束、囊状透亮影等特征中比例高于B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叶间裂特征比较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CT诊断肺炎型肺癌患者以及大叶性肺炎患者发现,两种疾病病灶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因而在临床上需要采用CT诊断,能够观察到两种疾病中的差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分辨胸部CT对肺炎型肺癌(PTCL)与大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经病理学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40例PTCL患者(PTCL组)和5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肺炎组)的临床及高分辨胸部CT资料.结果 PTCL组病灶单纯肺叶、段实变和肺叶肺段实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及混合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放化疗后继发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我院诊断肺癌放化疗后继发肺真菌感染的患者20例,所有病例均按照《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作出临床诊断,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16例、曲菌感染3例,隐球菌感染1例。所有病人都进行了胸部CT检查。结果CT表现为在基础疾病之外出现炎性大片实变9例,似肺段性或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在基础疾病之外出现磨玻璃影者9例。1例出现右下叶背段结节影伴有"空气半月征"。另1例呈散在分布斑片状阴影,边缘比较模糊,密度较淡,以中、下肺分布为主,部分融合呈大斑片状密影。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影像缺乏特异性,在影像学上和一般肺炎无法区别,如果有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要根据《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以确定有无肺部真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尘肺并肺结核的高分辨CT(HRCT)表现特点,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及信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呼吸内科、感染科收治的尘肺并肺结核患者118例,均进行高分辨CT扫描,比较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118例尘肺并肺结核患者HRCT表现特点分为2种类型:(1)分离型18例:患者尘肺病变和结核病变两者保持各自病变特征,尘肺病变表现:弥漫性肺结节、胸膜下区纤维化、上肺野近对称性融合性纤维团块,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肥厚钙化;结核病变以浸润型为主,表现为小片状或团块状渗出、干酪坏死、空洞及支气管播散灶。(2)结合型100例:患者尘肺病变和结核病变紧密结合,失去各自的病变特征,在尘肺病变基础上,形态更复杂,表现为不规则结节、不对称性团块或球形病灶、大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干酪性肺炎、肺不张、肺毁损、胸膜增厚更明显等。结论尘肺并肺结核HR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顾荣兴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28-829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CT(HRCT)对肺间质性疾病的病因诊断的作用。方法:用HRCT扫描呼吸困难患者35例,该组病例事先并没有确诊肺部有间质性病变。结果:35例患者中有28例获得肺间质性疾病征象的影象诊断,7例阴性;28例阳性结果中有16例获得临床病因诊断,占57%;13例病因不明。结论: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HRCT对部分肺间质性疾病可作出临床病因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有肺部浸润的SLE患者16例肺部CT及HR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以两肺外周分布为主,小叶间隔增厚及磨玻璃样密度为其常见表现。结论:应用HRCT检查可以帮助确定SLE浸润肺的程度,并能初步估计预后。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样密度影是病变的早期活动性表现,蜂窝状囊腔改变为后期表现。  相似文献   

18.
刘长卿  付积杰 《中外医疗》2012,31(19):170-171
目的探讨肺囊性纤维化的CT、HRCT表现及CT扫描对于确诊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所有影像学资料,复习8篇外文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3例。15岁以下经手术证实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表现,相互比较。结果肺囊性纤维化,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及小叶性肺炎性改变为主,可累及肺的各个部分,但以双肺上叶,尤其是右肺上叶第五、六级支气管扩张、壁厚伴粘液栓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肺囊性纤维化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92例可疑肺部恶性病变患者行PET/CT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来源包括手术74例?经皮肺穿刺10例和支气管镜活检8例),比较肺癌和肺部良性病变的18F-FDG摄取差异,讨论PET/CT误诊原因?结果:在92例患者中,73例确诊为肺癌,19例为肺良性病变?经PET/CT检查,肺癌组织SUVmax为10.67 ± 5.48,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5.26 ± 5.04(P = 0.000 3)?PET/CT检查中1例中央型肺癌被误诊为肺炎肺不张,2例机化性肺炎?3例结核和1例炎性假瘤被误诊为肺癌?PET/CT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98.6%(95%CI:95.9%~101.3%),特异度为68.4%(95%CI:57.7%~79.1%)?结论:肺癌PET/CT诊断是综合诊断,肺癌组织的FDG摄取值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少数结核和机化性肺炎的PET/CT表现类似肺癌是导致假阳性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转归。方法对9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88例(89.80%),好转自动出院4例(4.08%),治疗效果欠佳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5.10%),合并脓胸转胸外科手术1例(1.02%)。住院时间最短11d,最长25 d,平均住院时间15 d。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诊断主要靠胸片、胸部CT检查,胸部CT能提高大叶性肺炎的诊断率;其病原种类多,以支原体为主,在临床中反复检查MP-Ig M能提高阳性率;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菌不易明确,主要是经验用药,支原体感染重症者,有肺内、肺外并发症者治疗早期适当给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