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为乙肝高发区,输血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检,是减少输血传播HBV的主要措施。目前献血员的筛检指标为HBsAg,虽然经过严格筛检,仍有因输血引起乙型肝炎的报道,为了解以HBsAg作为标志筛检献血员的效果,进一步探讨改进筛检标志的可能性,我们对468名合格献血员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乙肝病毒感染与职业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136名志愿捐血者的职业及其血液HBsAg检测情况。结果 2136人中共86人HBsAg阳性,阳性率4.02%,不同职业在HBsAg阳性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X^2=31.24,P〈0.001)。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与职业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学生入学后在学生中进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对乙肝病毒携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正确指导他们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使这些群体能积极面对现实树立自信,从而提高自我防病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特征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院2008年就诊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为预防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2008年本院住院孕产妇1808名常规进行了乙肝三系检测,对HBsAg阳性孕产妇(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院2008年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人数91例,感染率为5%;有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史的2例,接种率为2%;有乙肝家簇史的3例,家簇传染率为3.40%。结论现阶段须加强对所有人群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监测,特别是未过生育期的人群,通过监测及时为无特异性抗体的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及时对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进行母婴阻断,从而达到将来无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及乳汁HBV DNA含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孕妇208例,通过检测这些产妇血清和母乳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来研究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结果 小三阳者92例,占44.23%;大三阳者116例,占55.77%.208例HBV携带产妇中血清HBV-DNA阳性者113例(54.33%),乳汁HBV-DNA阳性者75例(36.06%).小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36例,检测率为31.86%;大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77例,检测率为68.14%;大三阳组产妇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小三阳产妇母乳中HBV-DNA阳性26例,检测率为34.67%;大三阳产妇乳汁HBV-DNA阳性49例,检测率为65.33%;大三阳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和乳汁中HBV载量分布有明显差异.血清中HBV-DNA≥1×106 copies/ml的产妇,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与血清的HBV-DNA含量成正比(rs=0.382,P=0.015).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的HBV与产妇血清中的HBV有密切的关系,产妇要依据母乳中传染的危险性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性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临床及病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  赵桂鸣 《江苏医药》2003,29(6):462-462
随着人们对肝纤维化的认识不断深入 ,目前认为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Ⅳ型胶原 (Ⅳ C)、Ⅲ型前胶原 (PCⅢ )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价值[1] 。为探讨这些指标与慢性肝炎临床及病理变化的关系 ,我们作了如下研究。对象与方法12 0例均为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2月我院住院患者。慢性肝炎轻度 38例 ,中度 4 3例 ,重度 15例 ,肝硬化 2 4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Ⅳ C及PCⅢ ,其中 5 5例慢性肝炎进行肝穿刺活检做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一、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LN、Ⅳ C、PCⅢ测定结果见表 1。二、慢性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对携带乙肝病毒产妇如何母乳喂养的指导与护理。方法180例携带乙肝病毒产妇,对其如何进行母乳喂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护理,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防止母婴传播的指导。结果检测7个月龄婴儿的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180例婴儿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双阳5例,单纯HBeAg阳性为0例,单纯HBsAg阳性4例,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5%。结论携带乙肝病毒产妇只要按照0-1-6程序及时为新生儿接种了乙肝疫苗,是可以母乳喂养的,母乳中虽然含有乙肝病毒,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母乳喂养可以导致孩子被感染。但如果产妇HBsAg和HBeAg双阳则不易母乳喂养,且要进行必要的母婴隔离,以免增加新生儿的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24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探讨它们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IV—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有相关性,PCⅢ、HA水平随纤维化分期(S1-S4)依次升高,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PCⅢ水平在SO期已有明显升高。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LN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血清PCⅢ、HA、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CⅢ、HA水平随着组织病理分级而升高,各级中差异有显著性。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分级中有差异,但其水平不随分级而升高。结论血清PCⅢ、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较好,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Ⅳ-C、LN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PCⅢ可能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 (WBC)计数是血液常规检验的项目 ,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是肝功能的常规检验之一。笔者就二者的关系做一比较 ,以探讨影响HBV感染、预后、转归的因素。1材料与方法1 1所有标本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HBsAg阳性标本217例为观察组 ,HBsAg阴性128例为对照组。1 2WBC计数采用AC自动血液分析仪 ,试剂来自临沂京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乙肝两对半采用3V公司ELISA试剂盒。1 3判断标准 :WBC<4 0×109/L为减低 ,>10 0×109/L为升高 ,HBsAg以说明书为标准。2…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强化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的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强化治疗期间化疗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 75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阳性和 78例HBVM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在用同一抗结核强化治疗方案 [2E(S)HRZ) ]治疗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接受抗结核强化治疗后肝损害发生率较HBVM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增高 (P <0 0 1) ,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合及HB sAg、HBeAb、HBcAb阳性组合的肺结核病人的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HBVM单一项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P <0 0 5 )。结论 HBVM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强化治疗中比一般肺结核病人更容易发生肝损害。  相似文献   

13.
14.
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发病36小时以内的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以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胰性腹水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其血浆水平(P<0.01),与血浆轻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血浆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胰性腹水细胞因子水平至少在发病早期对判定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乳腺肿块超声特征与病理变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EUB-565A型超声诊断仪对68例乳腺肿块病人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研究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上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结果中纤维腺瘤16例,其他良性肿块10例,恶性肿瘤42例,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8%和84%。结论 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有密切关系,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为探讨HBVM(乙型肝炎标志物)的转变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我们对14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M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自我院1989年10月~1990年10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共140例,根据1984年南宁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属慢迁肝65例,慢活肝52例,肝炎后肝硬化23例。全部病例经过6~24个月的治疗,按出院时的转归(临床转归判定标准: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无变化或有回缩,无叩击痛及触痛,肝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无变化或有回缩,无叩击痛及触痛,肝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及血清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其在乙肝病毒复制、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法检测HBV DNA,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ELISA法检测HBeAg。结果 16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及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5.0%(72/160)和49.4%(79/160);在72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前S1抗原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6.6%(53/72)和55.6%(40/72)(P<0.05);在HBV DNA载量升高时,前S1抗原阳性率、HBeAg阳性率均随之增高。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传染性的指标,同时也可用于指导临床由于病毒变异和其他原因造成HBeAg阴性CHB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钟卉 《首都医药》2004,11(17):11-12
乙肝不可怕,可怕的是和正常人一样的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在就业、转干、升学……中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公。因为对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拒绝”而酿成的悲剧,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这一社会现象做一下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HBeAg结果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某院收治的103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HBeAg结果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n=39)和HBeAg阴性组(n=64)。分析影响2组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CHE水平对不同HBeAg结果的HBV感染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HBeAg阳性组年龄、ALB、CHE水平低于HBeAg阴性组,中重度炎症比例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分级≥2、CHE水平降低为HBeAg阴性患者发生中重度肝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分级≥2级是HBeAg阴性患者发生中重度肝脏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HE水平预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和0.900,敏感度分别为83.3%和79.3%,特异度分别为71.4%和90.0%。血清CHE水平预测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23和0.597,敏感...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年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兴林  王义光 《贵州医药》2009,33(6):550-553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我国为高流行区(HBsAg8%~20%,抗-HBs20%~55%)。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检测仍是当前临床确定疾病病原体感染、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及感染性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本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二对半”)指标的变化情况,我们对2006年5月4日至2007年5月4日来院感染科及肝病门诊求治的6707例患者乙肝“二对半”进行分析,观察其与年龄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