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人气道上皮细胞核因子-kB(NF-kB)的激活情况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NF-kB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炎前性细胞因子TNF-α刺激正常人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和肿瘤病人气道上皮细胞株(H292),利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电泳和ELISA实验检测NF-kB的表达和IL-8的分泌水平。结果 TNF-α在体外能刺激激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和H292的NF-kB表达,刺激后2-4h最高,6h后有所下降。随着TNF-α刺激量的增加,NF-kB活性也随之升高。TNF-α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后IL-8的分泌水平增加。加入NAC后可抑制NK-kB激活,IL-8分泌水平随之降低;同时发现NAC能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发挥作用。结论 NAC可通过阻断NF-kB激活的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表达的转录调控,在呼吸系气道炎症控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炎症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对人皮肤角质细胞(HaCaT)分泌趋化因子RANTES的诱导作用;以阿维A为阳性对照药,研究柚皮苷对此诱导作用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acaT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刺激组(TNF-α+IFN—γ)、阿维A预处理组(TNF-α+IFN—γ+阿维A)和柚皮苷预处理组(TNF-α+IFN—γ+柚皮苷)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HaCaT细胞经单用和合用TNF-α、IFN-γ刺激以及加入阿维A和柚皮苷后RANTES的分泌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中核转录因子-KB P65(NF—k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单用或合用TNF—α、IFN-γ可显著诱导细胞分泌RANTES,并以合用组作用最显著(P〈0.01)。柚皮苷、阿维A均能明显抑制TNF-α、IFN-γ诱导的RANTES的分泌(P〈O.01)及NF—k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柚皮苷可以抑制TNF-α、INF-γ诱导RANTES的分泌及相关蛋白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信号传导途径的活化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炎性因子的变化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该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按照是贫血情况、心功能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血红蛋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贫血组的TNFα、IL-1β、IL-6高于无贫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组的Hb低于心功能Ⅱ级组,TNFα、IL-1β、IL-6高于心功能Ⅱ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事件组的Hb低于无心血管事件组,TNFα、IL-1β、IL-6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蛋白和炎性因子与心力衰竭心功能有关,可作为心力衰竭的标志物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G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TLR4、NF-κB、IκB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网膜素(chemerin)、脂联素(APN)、内脂素(visfatin)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IL-6、IL-12、TNF-α、CRP、visfati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κB mR-NA和蛋白表达、chemerin、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05),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葛根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能够明显抑制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活化引起的炎性因子的释放,并调控脂肪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5.
清热凉血方影响乙肝患者外周血TNF—α和IL—6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清热凉血方对慢性乙肝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作用,为运用清热凉血方治疗乙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三味中药(丹参、赤芍、蛇舌草)组成清热凉血方,在体外对32例乙肝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TNF-α、IL-6的诱导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清热方组TNF-α均值和IL-6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方能有效抑制TNF-α和IL-6的生成。结论 清热凉血方对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细胞损伤方面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获得其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采集RA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将来源于健康供者的bMSCs分别与来源于RA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和健康供者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IL-1、TNF-α和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经bMSCs与RA单个核细胞共培养7d后,IL-1和TNF-α表达量低于单独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单独正常单个核细胞和bMSCs与正常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比较IL-1和TNF-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bMSCs与RA单个核细胞共培养7d后,TGF-β1表达量高于单独RA组(P<0.05)。单独正常单个核细胞和bMSCs与正常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比较TGF-β1表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特异性调节RA患者细胞因子的表达。bMSCs可能在RA发病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bMSCs有可能用于RA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①UCB-MSCs的分离、扩增及鉴定;②健康志愿者及SLE患者PBMNCs的分离。③UCB-MSCs与植物凝集素( PHA)刺激的PBMNCs共培养, ELISA法检测共培养前后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0、IL-2、IL-12、IFN-γ的含量。结果①UCB-MSCs呈梭形贴壁生长,能在体外连续传代,均表达CD13、CD44、CD166,不表达 CD34、CD45;②UCB-MSCs能显著下调 SLE患者 PBMNCs中 IL-10、IL-6的分泌而上调 IL-2、IL-12、IFN-γ的分泌。结论 UCB-MSCs在体外能改变SLE患者的Th1/Th2极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ASI)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和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B淋巴细胞的增殖;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法检测抗体活性;IL-1活性用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TNF-α活性用L9292细胞杀伤法测定。结果:1)ASI50-200mg/kg ig7天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而ASI50-100mg/kg 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但是200mg/kg对B淋巴细胞增殖无影响;(2)ASI体外仅在200nmol/L对T,B淋巴细胞有促进作用;(3)ASI 1nmol/L可以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而100-1000nmol/L则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4)ASI体外可以抑制LPS刺激或无LPS刺激下的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结论:ASI能够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生成,同时可以抑制腹腔巨噬细胞体内分泌IL-1和TNF-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小鼠缺血后心肌局部细胞因子TNF—α和IL-10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持续性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用大黄素进行干预。实时定量PCR检测干预后心肌组织的TNF—α和IL-10的mRNA,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0蛋白水平,EMSA测定NF—κB的活性。结果:经大黄素干预后,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明显减少(P〈O.01),IL-10的表达增加(P〈0.01),IL-10/TNF—α的比值显著性升高,NF—κB的活性明显减弱(P〈0.01)。结论:大黄素显著抑制干预后心肌组织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张利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2):99-1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交感系统过度激活有关。近年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其中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能同时阻滞β1、β2及α-受体,而且无内源性高活性,疗效更加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苷治疗组(300mg/kg)、黄芩苷预防组(100mg/kg)、阳性药(辛伐他汀)对照组,每组6只。酶法测定各组血清及肝脏中,T、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主动脉苏丹Ⅳ染色测AS斑块面积,总面积,HE染色观察主动脉及肝脏形态学改变。EIASA方法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脂联素(Adiponeetin)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弓处的NF-kB的表达。结果:黄芩苷治疗组、黄芩苷预防组、阳性药对照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小于模型组(P〈0.01),黄芩苷治疗组、黄芩苷预防组、阳性药对照组血清及肝脏中,TC、LDL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黄芩苷治疗组、黄芩苷预防组血清中TNF-α、IL-1β和脂联素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黄芩苷治疗组、黄芩苷预防组主动脉壁上NF—kB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2.01)。结论:黄芩苷通过升高脂联素、下调NF—kB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血脂两个方面对AS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抑制AS的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起重要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Ⅱ型胶原建立类风湿关节炎(CIA)动物模型,以MTX(0.2 mg/kg/W)进行处理,6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进行IL-1β和TNF-α检测;分离大鼠膝关节取关节滑膜细胞(FLS)进行培养、鉴定,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FLS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并观察MTX对FLS分泌IL-1β和TNF-α的影响;在FLS的培养中加入不同剂量的MTX,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FLS中ERK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度测定及关节病理显示造模成功,分离关节滑膜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FLS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为85.5%.造模后,CIA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TX能有效减少CIA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MTX能抑制LPS诱导的CIA大鼠关节FLS分泌IL-1β和TNF-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MTX对CIA大鼠FLS中ERK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IA大鼠FLS中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MTX干预后,低剂量组对p-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中、高剂量组可降低p-ER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TX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而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和褪黑素( MLT)水平的昼夜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复制AA模型,光、暗周期L∶ D=12∶12;于造模后第19天08:00、12:00、16:00、20:00、24:00、04:00共6个时间点采集尾静脉血,采用 ELISA 法检测TNF-α、IL-1β、MIF、MLT含量,余弦法分析其昼夜节律。造模前与造模后6个时间点采用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双侧足爪容积。结果 AA大鼠足爪容积未发现明显昼夜变化( P〉0.05)。昼夜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1β、MIF、MLT水平的波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细胞因子昼夜节律特征相似,即峰值相位均位于夜间(暗期),其中MIF的峰值出现时间较早,谷值相位均位于白天(明期)。结论 AA大鼠外周血TNF-α、IL-1β、MIF与MLT的表达存在昼夜节律,提示生物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靶向小鼠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ting RNA,siRNA)在体外对内毒素刺激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纽胞介素1p(interleukin1B,IL-1β)的抑制作用。方法合成1条靶向小鼠TREM-1分子的siRNA序列,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报告因子,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荧光强度,验证siRNA序列的干扰率。以pLKO1-1为载体构建针对TREM-1的pLKO1.1-TREM1-shRNA干扰质粒。将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4组:空白组;内毒素组(LPS组);空质粒组(pLKO1.1组):采用脂质体法将pLKO1.1转染细胞;干扰组(siRNA组):将pLKO1.1-TREM1-shRNA转染细胞;转染72h后用内毒素刺激24h,并以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TREM.1、TNF-α与IL-1β的表达;以ELISA分别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1β含量。结果与LPS组比较,siRNA组中TREM.1、TNF—α、IL-1β的mRNA显著下降(P〈0.01),上清液中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分子干扰RNA可能通过抑制TREM-1基因的表达而减少内毒素诱导小鼠巨噬细胞264.7中TNF-α、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炎康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中TNF-α、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L-8表达的影响。方法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给予妇炎康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共21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改变,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TGF-β1、IL-8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主观症状改善显著,患者血清中TGF-β1表达增加,TNF-α、IL-8、IL-1β表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L-1β、IL-8、TNF-a与TGF-β1呈负相关(P<0.05)。结论妇炎康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细胞因子浸润及炎症介质生成,促进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功能和炎性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41例,分对照组20例行常规治疗及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中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血清BNP、TNF-α、IL-6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提高,两组治疗后血清BNP、TNF-α、IL-6的水平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芪参益气滴丸组较常规治疗组心功能恢复更好,血清BNP、TNF-α、IL-6的含量较常规治疗组有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其作用机制与芪参益气滴丸抑制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饮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肺组织TNF-α、IL-1β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LPS,8.00mg·kg-1)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用加味生脉饮注射液作干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因子在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生脉饮组、阳性对照组等各组大鼠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肺损伤较重,TNF-α、IL-1β和NF-κB含量明显升高(P<0.05);加味生脉饮组和阳性对照组肺损伤较轻,TNF-α、IL-1β和NF-κB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味生脉饮注射液能减轻内毒素休克时肺损伤和TNF-α、IL-1β和NF-κB表达,提示该药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通路过度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10mg/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为炎症模型。酶联免疫法测上清中TNF-α、IL-1β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蛋白核易位。结果:LPS明显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TNF-α、IL-1β分泌,P65蛋白生成增多,并大量易位于细胞核;IκBα蛋白降解增多。温郁金化合物抑制LPS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及P65核易位。结论: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来实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感染性休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与炎症相关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鸿娜 《首都医药》2014,(14):36-38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时循环内皮细胞(CE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只)与感染性休克组(n=24只)。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感染性休克组注射内毒素(LPS,10mg/kg)诱导休克。对照组即刻采血,休克组制模后1h、2h、4h采血(n=8只)。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CEC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中vW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性休克组CEC数量、vWF水平明显增加,血清TNF-α、IL-1β水平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随着休克时间延长,CEC数量及vWF、TNF-α、IL-1β水平持续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CEC数量与TNF-α、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1=0.998,P1=0.002;r2=0.974,P2=0.026),vWF含量与TNF-α、IL-1β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感染性休克时,血管内皮受损,炎症相关因子可能起关键作用,CECs、vWF的变化与炎症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