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慧  杨柏龄 《人民军医》2014,(9):962-963
做好新训官兵卫勤保障工作,是关系到部队战斗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对武警某部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做好新训工作一系列指示,从"为兵服务"实际需要出发,就努力做好新训官兵接诊、巡诊、消毒防疫等全面卫勤保障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新兵训练卫勤保障工作,关系到新兵的身心健康和新训质量,关系到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的水平。我们把新训卫勤保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科学安排,完善措施,狠抓落实,新训大队官兵发病率和训练伤发病率都控制在标准之内,杜绝了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较好地完成了新训的各项卫勤保障工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宋洪利  梁超  董炜 《武警医学》2003,14(9):571-571
健康教育是部队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提高官兵卫生素质、减少各类疾病发生、确保部队战斗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准确掌握部队开展健康教育的真实情况 ,我们采取查看健康教育计划、登记、教案、笔记 ,考核官兵对健康教育内容理解掌握情况 ,查阅训练伤及各种疾病发病登记 ,实地检查卫生防病制度落实情况等方法 ,于 2 0 0 3年 3月先后对10个支队的 9个新训中队、2 1个一般中队的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存在问题1 1 教育内容不规范 虽然各单位都编写了健康教育教案 ,但大都项目不全 ,内容不完整 ,不符合…  相似文献   

4.
陈静怡  任翔  崔志茹 《武警医学》2018,29(3):260-263
 目的 分析2017年高原藏区某部参加新训的新兵疾病谱,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收集并统计研究对象在3个月新训期内入院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新兵户籍、入伍地海拔及吸烟、饮酒史等对各系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并考察新兵对新训的适应情况。结果 居前5位的系统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46.65%)、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疾病(25.14%)、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12.01%)、消化系统疾病(6.01%)和循环系统疾病(4.75%)。70%以上的新兵可以较好地适应训练,同时入伍地海拔等因素影响不同系统疾病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驻高原藏区新兵新训时的常见疾病,可以丰富新训卫勤保障理论体系,提高武警部队新训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10月31日,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结合往年巡诊经验,整合优秀医疗资源,分别从"体检、组训、心理、营养"4个关键点入手,组成一支医疗队深入宜宾片区统训点开展医疗巡诊及心理服务工作。巡诊期间,医疗队员精心搜集以往在队列、战术、体能等训练中的易发病、常见病,整理成顺口溜和口袋书,科学指导官兵进行适应性训练;为新兵做心理健康测试,对怕训、厌训的战士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传授新训骨干识别和处理早期心理疾病的基  相似文献   

6.
新训和强化训练易导致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我院对驻地某师2 0 0 3年度新训战士发生训练伤中,诊断为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38例伤员进行了及时处理,方法简单,疗效满意,适合广大基层卫生单位采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均为男性新训战士,占新训  相似文献   

7.
冬季是常见病、多发病的高发期,加之甲型H1NI流感疫情形势严峻,新兵从全国各地征集入伍,疫情向驻地及部队传入并传播、扩散的威胁进一步加大,为保证驻地官兵健康和新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武警贵州总队于近日就冬季卫生防病工作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宣传教育,并组织医疗队加大巡诊力度。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赴某部调研时发现:在新训中,引体向上这个课目是个"老大难",许多新兵达不到合格标准,有的甚至一个都拉不上去。而且,不少新战友还因训练量过大、动作不规范出现关节疼痛等情况。眼下,许多单位用"以考促训"的方式来抓训练,可以迅速提高训练成绩,但是对于体能素质基础不牢的官兵来讲,操之过急往往会导致训练伤。以引体向上为例,如果肩关节灵活性和稳  相似文献   

9.
新兵强化训练中疲劳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吴宝军  潘峰  于洁  龚黎 《人民军医》2002,45(5):252-253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损伤 (简称 :新训伤 )发生率比较高 ,我军报道为 7 9%~ 37 7% ,外军报道为 4 8%~ 85 0 % [1] 。我们经过长期调查发现 ,新训伤发生的主要相关项目是越野跑和障碍跑训练 ,约占各类损伤的 78 2 %。新训伤中疲劳性损伤占 82 3%。为此 ,1995~ 1999年我们在驻陕某部新训步兵团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减少新训伤的发生率。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驻陕某部 1999年新训步兵团二连 111名和三连 112名新兵 ,年龄 18~ 2 0岁 ,均为男性。采用随机分组法 ,二连为试验组 ,三连为对照组。1 2 方法 两组正课时间均按统一…  相似文献   

10.
足癣是一种常见的浅部皮肤真菌病,病程长、易复发,传染性强[1,2].新兵在新训期间,群居生活,训练强度大,个人卫生条件受限,足癣发病率一直高居不下[3].笔者对某部集训期的新兵开展了足癣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新训卫勤保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基础训练期体能训练对战士机体的影响,为调控训练安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武警某部队32名新训战士,平均(18.96±1.23)岁.训练日晨6∶ 00时空腹状态及在3 km跑后5 min内取肘静脉血,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检测.检查主要指标为WBC,HB,RBC、HCT、MCV、MCH 、MCHC、RDW 等8项指标.结果 训练日晨战士WBC、HB、RBC、HCT、MCV、RDW在参考值范围内,MCH和MCHC低于参考值下限.运动后WBC和HCT升高, MCH降低,与晨安静值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加强新训期战士身体功能状况监测,3 km努力跑能够对战士机体形成较大强度的刺激,跑动后应避免安排有可能进一步过大刺激机体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2月4日-26日,武警某部新训大队16名新兵出现发热、腮部肿痛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简称新训伤)是一种军事劳动损伤,属于军人的职业性危害,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有特定的规律和流行病学特点。近年来随着此类研究的深入,对新训伤发生原因、机制、致伤因素的理解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突破有:①认定心理状态是新训伤发生的关键因素;②阐明了新训伤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运动疲劳,主要原因是训练计划和组织实施不科学;③确定足过度旋前、髋过度外旋、体重、胫骨宽度及训练鞋等是新训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直接因素为性别、体质、训练周期、医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学生新兵新训前后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152名新兵进行新训前后的抽样调查,并根据文化程度将被试分为大学生及非大学生两组,比较两组在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所有新兵在应付方式测验中,自责因子分新训后均显著升高( P﹤0.01);在SCL-90测验中,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及其他因子得分新训后显著降低(P﹤0.05或P﹤0.01);(2)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大学生组得分低于非大学生组(P﹤0.05或P﹤0.01);两组新训后在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所下降( P﹤0.05或P﹤0.01)。(3)文化水平与测试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本批新兵新训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但还存在不合理的应付方式,不同文化程度新兵心理特征有较大区别,应结合其文化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武警总医院医疗队到河北总队开展医疗巡诊活动本刊讯新年伊始,武警总医院医疗队一行13人在医务部副主任郑春秀和政治部副主任陈天平的带领下,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武警河北总队衡水市支队教导队为广大新兵开展医疗巡诊活动。这次医疗队包括了心内、骨外、五官,保健等诸多科室的专家主任,有多人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骨干成员。到达衡水市支队教导队后,医疗队不顾一路疲劳立即深入到战士中间,为每一名战士仔细检察,认真回答了战士们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并向官兵发放了部分常用药品,积极开展了健康咨询活动,使广大新训官兵切实感受到了总医院“面向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驻训官兵外周血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不同驻训时间和海拔高度对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海拔3 700 m、4 200 m、4 900 m、5 200 m四个海拔高度驻训官兵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1个月的红细胞相关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以平原驻训官兵相同指标作为对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RBC、HGB、HCT、RDW-CV随着驻训海拔增高,时间延长呈不断增高的趋势,与平原官兵相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3 700 m驻训官兵RBC、HGB、HCT水平升高,与平原官兵相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MCHC水平与平原官兵相同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4 200 m驻训官兵9个月、4 900 m 6个月及9个月驻训官兵RBC、HGB、HCT水平与驻训1个月比较,显著增高,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王庆安  洪星 《解放军健康》2009,(1):I0001-I0001
为帮助新兵顺利度过“第一适应期”,更好、更快地完成从社会青年向合格武警战士的转变,确保部队战斗力快速有效地形成,武警安徽总队贴近部队需求,立足新训实际,深入开展新兵心理教育和疏导一作。他们派出由心理学士,医疗专家等组成的3支医疗队深入各新训单位,开展了“新兵适应障碍与心理防髓机制合理柯效运用”专题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8.
1996年~ 2 0 0 0年 2月 ,本院收治新训周期内股骨骨折 34例 ,现回顾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股骨骨折患者 ,均为当年入伍在进行新训的男性战士 ,其中平时缺乏锻炼未通过中学生体育锻炼标准新兵 2 9人 ,年龄 17~ 2 0岁。右侧 2 4例 ,左侧 9例 ,均为股骨髁上骨折 ,其中螺旋骨折 9例 ,斜形骨折 17例 ,横断骨折 8例。X线检查 :骨折断端重叠及断位明显 ,均有骨膜增生。骨折均发生在非暴力情况 ,行走时 6例 ,跑步时 3例 ,扭伤 7例 ,卧倒时 7例 ,下蹲时 5例 ,跌倒时 6例。骨折均发生在新训周期内 (新训 4~ 5周时患肢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特点,为训练伤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武警某部2020年6个新训点4150名新兵,进行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问卷调查,并分析新训阶段训练伤的发生率、伤病类别等.另非随机性地选择了680名新兵进行了骨密度测定(中指骨),其中已发生训练伤340例,未发生训练伤340例.本次调查均获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武警新兵功能性胃肠疾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因素,致病原因,以及与生活、训练的相关关系,以便作出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并进行有效防治.方法 根据1999年Rome Ⅱ诊断标准,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病例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结果 新训期间FGID发病率为24.43%,并发现两个发病高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发生FGID的危险因素为喝饮料、心理素质差、运动疲劳、不良个人卫生饮食习惯、生活事件暗示、睡眠时间不足和膳食纤维素缺乏.结论 三个支队均存在对FGID的误诊问题.教育官兵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卫生习惯,调整好劳动训练强度,是预防FGID发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