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蕾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656-657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Moyamoya病或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脑底动脉(Willis)环前部循环血管狭窄和闭塞的疾病。1969年,Suzuki和Takaku根据脑血管造影时脑底部异常增生的血管网形成,其形态如吸烟时喷出的一股烟雾而形象地将其称为“烟雾病”。  相似文献   

2.
烟雾病(Moyamoya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双侧和单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近端狭窄、闭塞及脑底出现异常血管扩张网所致的慢性脑血管疾病;扩张的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吸烟吐出的烟雾,故日本人形象地称之为烟雾病;临床症状为出血型和缺血型[1]。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烟雾病合并动脉瘤占烟雾病的8%。我科于2011年3月收治1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双侧脉络膜前动脉远端动脉瘤)患者全麻下行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颞肌贴敷术,经过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性脑小血管病变(SVD)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找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诊断SVD的血流参数截断值。 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收治的经头颅磁共振成像证实的SV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颈部血管超声及TCD检查。记录脑白质病变程度、梗死灶数目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χ2检验比较症状性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采用t检验比较症状性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血流参数;绘制脑血管搏动指数(PI)诊断症状性SVD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以0级、1级为主,分别34.6%(28/81)及35.8%(29/81),3级、4级均分别占14.8%(12/81);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以0级为最少,占15.7%(31/198),1级、2级、3级分别占29.8%(59/198)、29.3%(58/198)、25.3%(50/198)。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0级者比例多于症状性SVD组患者,而脑白质疏松程度2级、3级者比例少于症状性SVD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4,P=0.001;χ2=6.423,P=0.040;χ2=8.265,P=0.005)。症状性SVD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低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23.6±7.3)cm/s vs(27.8±7.0)cm/s,(31.9±10.3)cm/s vs(35.3±9.3)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9,P<0.001;t=2.500,P=0.013),而2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SVD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PI指数均高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0.99±0.17 vs 0.93±0.14,1.03±0.18 vs 0.96±0.15,0.98±0.17 vs 0.92±0.14,1.10±0.18 vs 1.04±0.23,1.09±0.21 vs 1.00±0.1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5,P=0.008;t=-2.616,P=0.003;t=-2.724,P=0.007;t=-3.323,P=0.025;t=-2.896,P=0.004)。ROC曲线显示,PI为1.05时,PI诊断症状性SVD的敏感度为37.9%,特异度为78.7%,曲线下面积为0.590;PI为1.10时,PI诊断症状性SVD的敏感度为22.6%,特异度为82.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34。 结论症状性SVD组患者PI高于无症状性组SVD患者,但作为TCD对SVD的早期筛查指标可能缺乏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烟雾病是原发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及脑底出现异常血管扩张网所致的脑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因脑底的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上似烟雾状而得名[1].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出血和缺血两大类,起病年龄有5岁和40岁左右的双峰分布,患儿以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成年患者缺血与出血表现基本同概率.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直接吻合法和EDAS间接吻合法治疗烟雾病.2010年1~8月,我院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烟雾病患者8例,经精心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杜鹃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008-1012
目的 分析血脂、肾小球滤过率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与脑小血管病(SVD)之间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脑SVD两种表现,脑小腔隙灶(LI)与白质疏松(WML)的影响是否一致,为更好的预防脑SVD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脑小血管病患者118例(LI 52例,WML66例)以及80例健康对照作为观察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肾小球滤过率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脑小血管病患者和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筛选出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控制了其他因素作用后各指标的独立效应.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脑SVD病人的HBAIC、LDL-C、TG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HDL-C和GF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VD患者与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特征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1.7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脑SVD、WML和LI亚组中,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LDL-C高水平对象患脑SVD是低水平对象的7.71-15.95倍.研究对象颈动脉发现不稳定斑块与无斑块对象相比,患SVD的风险增加了17.44-23.14倍.在WML组中,TG≧1.70 mmol/L和颈动脉粥样稳定性斑块也与患WML患病相关(OR>1,P<0.05).结论 LDL-C高水平(2.6 mmol/L)和颈动脉粥样不稳定性斑块都是SV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在WML组中,TG≧1.70 mmol/L和颈动脉粥样稳定性斑块也是患WML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烟雾病脑CT血管成像(CTA)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学表现和应用前景。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行脑CTA检查,后处理技术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狭窄,脑底部可见异常血管网,大脑前、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及颈内、外动脉之间形成广泛侧支交通。结论:脑CTA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烟雾病异常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烟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包含信息庞大,针对几种常见头颈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体会进行初步总结,更好地发挥多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病变诊断、测量和空间定位等方面的优势。方法:搜集2006-05/2007-0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行64排螺旋CT头颈动脉血管造影12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男89例,女31例,年龄19~67岁。全部患者行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36例患者同时行头颈动脉数字减影检查。实验仪器:CT机采用Philips公司Brillance64排螺旋CT扫描仪,数字减影机采用siemens公司Axiom-Artis平板数字减影仪。结果:120例患者中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病例88例,脑动脉瘤22例,脑动脉畸形10例。88例动脉狭窄病例发现中度狭窄区223处、重度狭窄区68处;291处中重度狭窄区共发现187(64%)个斑块,其中钙化斑块121个(65%),软斑块15个(8%),混合斑块51个(27%);钙化斑块CT值为324~596HU,软斑块值CT值为47~84HU;斑块表面不规则者114个(61%)。22例脑动脉瘤病例共发现29个动脉瘤,肿瘤最大直径4.5mm~2.7cm;囊状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10例;动脉瘤起源颈内动脉10例,大脑中动脉7例,前交通动脉3例,大脑后动脉3例,起源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各2例;2例合并部分血栓形成,3例合并出血。10例脑动脉畸形病例中8例显示有明确供血动脉,其中大脑前动脉供血为主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主2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主3例;7例显示明确引流静脉,其中引流静脉主要汇入上失状窦3例,汇入横窦3例,汇入大脑深静脉2例;2例合并多发动脉瘤,2例合并出血。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病变的诊断、测量和空间定位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头颈血管病变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自发性颅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及其主要分支血管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ICA)远端、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在DSA检查时显示模糊不清的血管网,如  相似文献   

9.
李志立  王天俊  王建华 《临床荟萃》2011,26(20):1799-1801,F0003
脑动脉(包括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夹层是青年人卒中常见的原因,占45岁以下缺血性卒中的10%~20%[1],其中以颈动脉系统夹层较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统夹层相对少见。动脉夹层是指血液在血管壁内发生的壁间剥离,朝向血管内生长的动脉夹层可以导致血管腔的狭窄,产生脑缺血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实时经颅超声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闭塞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6月至201 2年6月收治的60例怀疑脑动脉闭塞的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40~76岁,平均(59±13)岁.受检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经颅超声血管造影和DSA检查.观察经颅超声血管造影后两侧脑动脉的显示情况以及脑动脉有无闭塞,并将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照,计算经颅超声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闭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60例临床怀疑脑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了双侧的经颅超声血管造影,所有患者的脑动脉和大脑动脉环均能显示.观察部位包括每位患者双侧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发现脑动脉闭塞28例,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22例,大脑前动脉闭塞6例.DSA检查发现脑动脉闭塞26例,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22例,大脑前动脉闭塞4例.结论 经颅超声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闭塞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031 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常发生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后 ,其中 2 5%~ 30 %的患者入院前就已死亡。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或造成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原因有 3个 ,即首次出血、再次出血及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缺血。脑的血液供应 大脑每分钟接受约 750ml血液 ,主要供应血管有颈内动脉与椎动脉。两者各自形成脑的前后循环。它们在颅内形成的主要脑血管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前循环和后循环在功能上各自独立 ,但通过颅底 Willis环相互交通。脑动脉瘤主要发生在 Willis环的分叉部。动脉瘤的病理生理 动脉瘤的发生曾被认为是先天的 …  相似文献   

12.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形成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通常通过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以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的疾病,同时出现异常扩张的血管网,这种增粗的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像上似“烟雾状”或“朦胧状”,故称MMD。成年人MMD主要表现为脑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有其特殊临床表现,现就本病的DSA特点、出血原因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是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具有高度的致残性,每年有150万的新增病例[1]。近年来,脑动脉支架成形术已成为该病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已经为20例脑血管瘤患者行脑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脑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由70年代的58%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188%,据此估计全国有近亿高血压病患者。而高血压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20%左右。高血压病可以导致中小动脉血管结构重塑,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成为中风、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因此,近年来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靶点也由单纯控制血压转变为在降压的同时,注重逆转心、脑、肾血管结构的重塑,保护心、脑、肾功能方面。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的范畴,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虚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实在于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浊内阻。…  相似文献   

16.
烟雾病(moyamoya disen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这种异常的血管网造影时显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故名烟雾病.  相似文献   

17.
脑血栓形成是指供应脑部的颅内外动脉在其血管壁原有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当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患有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常见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各种脑动脉炎、结缔组织病、先天性血管畸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高凝状态等。动脉闭塞后6h内组织改变尚不明显,一般在12~24h内出现改变。梗死发生于缺血的中心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成人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成人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和预后.结果 表现为脑内出血17例、脑内出血破入脑室8例、脑室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DSA显示异常血管网双侧病变33例、单侧病变4例,脉络膜前动脉异常扩张56侧大脑半球、后交通动脉异常扩张13侧大脑半球.结论 成人出血性烟雾病以脑室周围出血最为常见,脉络丛前动脉或后交通动脉异常扩张为常见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成人型出血性烟雾病的CT及血管造影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DSA对成人出血性烟雾病(Moyamoya)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成人型出血性烟雾病的CT与DSA的表现,CT均为平扫,DSA均为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动脉血管造影。结果10例患者CT检查患者颅内有不同部位出血灶,大多表现为多部位出血,以脑实质和脑室出血为主。DSA显示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异常血管网形成;其累及血管为双侧或单例颈内动脉系统、伴颈外系统的病变(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和/或椎动脉。结论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脑出血后,CT可初步提示本病的诊断,明确诊断有赖于DSA。  相似文献   

20.
<正>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及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1])。目前烟雾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头颈部感染、头颈部放射治疗史及多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出血、脑缺血、癫痫,具有很高的致残率、死亡率,目前无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外科治疗主要通过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障碍和降低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