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代以来,众医家多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言汗证之病机常囿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范畴。近些年来,笔者在对汗证的诊疗中体会到,汗证的成因与病理机转甚为复杂,诚如《景岳全书.汗证》所云:"自汗、盗汗,亦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兹举案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燥证,是由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所引起的以干燥失濡润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病机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历代医家都有对燥证的认识,《内经》曰:"燥胜则干","燥者濡之",~([1])揭示了燥证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原则;刘完素以"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2])作为治燥之法;清代何廉臣谓:"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温  相似文献   

3.
大黄<本经>又名将军、川军、锦纹.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心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本经>曰:"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药品化义>云:"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功力,故号为将军."大黄为将军之官,有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散瘀之功.大黄一味,能攻能守,有毒能解,有热能清,有滞能消,有结能解,有阻能通,出血能止,瘀浊能排,是虚是实,只要具备"瘀"、"闭"之证,均可辨证配伍应用.中医各科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多年来我们应用大黄治疗各种眼病取得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痰证是因人体脏腑气血失和,以致水湿停聚而形成"痰"的病理产物所致的多种病证.故前人有"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由痰生"之说.痰证在临床上的表现可涉及内、外、儿、妇等各科,其病理变化也是极其复杂的.  相似文献   

5.
咽涩喉灼如炙脔 玄麦甘桔清咽爽 急慢性咽炎、鼻咽炎、扁桃体炎,属中医"喉痹"范畴.其症常见咽干发涩、烧灼感,以及咽部红肿、充血、疼痛,多伴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不增多而成黏稠状分泌物(因其状胶黏故名之"痰脔"),咯之难出、咽之难下,症状难摹.亦可引发呛咳阵作(即喉源性咳嗽),声音嘶哑等,扰人不浅.同时,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咽癌、肺癌、食管癌放射性治疗后所引起的咽喉部烧灼、疼痛,以及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咽感综合征等方面,因其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共性,故而在诊治方略上也有其相通之处.张师临证,常以自拟清咽汤为基本方,参合兼夹症候,随证化裁,药简效宏,而不失廉便之资.兹提纲挈领,叙方约证,待方家赐正,以斟酌尽善.  相似文献   

6.
尹保锋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1):1015-1017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历史悠久,本病与中医学的"大瘕泄"、"肠癖"、"痢疾"、"滞下"或"泄泻"诸证相类似。中医理论认为,"大瘕泄"、"痢疾"之证其病因,不外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3种。早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泄泻叙论》中即曰:"湿热之气,久客肠胃,滑利而下,皆外所因;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本散,必致溏泄,皆内所因;其如饮食生冷,劳逸所伤,皆不内  相似文献   

7.
柴胡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本品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升举清阳之气,疏泄肝气而解郁结。常用治外感发热、少阳病、阳气下陷证、肝气郁结证、热入血室证等。临床应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国华先生为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余等有幸从师侍学,获益匪浅。老师临证善用经方,使用麻黄汤颇有独到之处。《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带有"反"字的条文屡屡出现,这不仅仅是文字语法的需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与鉴别诊断疾病紧密相连."反"字的用意,仲景有时用于帮助辨别寒热证候之真假,相类证候的鉴别;有时用于相左脉证之区分;还有时用来判别疾病的归转趋势;或强调主证,或突出主脉.总之,<伤寒论>中凡有"反"字的条文,往往都是与疾病鉴别诊断密切相关的关键性条文.推敲"反"字在条文中的作用,对识别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 五倍子 乌梅诃子 罂粟壳  五味子、五倍子、乌梅、诃子与罂粟壳皆上能敛肺 ,下可涩肠 ,均具有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之功 ,都可用治肺虚久咳 ,久泻久痢之证。其中五味子与五倍子又皆能涩精 ,敛汗 ,也可用治肾虚精关不固的遗精滑精 ,体虚的自汗、盗汗等证。不同之处在于 :五味子味酸甘 ,性温而润 ,上能敛肺气 ,下能滋肾阴 ,又可用治肺肾两虚之喘咳 ;若配伍辛温宣散的麻黄、细辛、干姜等药 ,也可用治寒饮喘咳者。且五味子又能生津止渴 ,宁心安神 ,又常用治热伤气阴 ,汗多口渴 ;阴虚内热 ,口渴多饮之消渴证 ;阴血亏损 ,心神不安之心悸…  相似文献   

11.
<正>阳和汤始见于《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清代外科名医王洪绪所创,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一切阴疽疾患。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阳和汤用之,如仲春阳光普照大地,驱散阴霾,布散阳和,药到病除。笔者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以证为轴心,有斯证用斯药,以证索方,以方统药,将阳和汤方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收到良好效果,实践了中医独特的"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2.
经云:心为汗.汗为心之液,由阳气蒸化形成,故出汗过多必损心阳.太阳病治以汗法,应以"遍身絷絷微似有汗"为佳,若过汗或以火法而劫汗,均可致心阳虚之证.  相似文献   

13.
高荣林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高师临证宗《内经》"百病之生于气也"和"调其气,使其平"、"调气之方,必别阴阳"之旨,辨证治疗,注重调理气机。笔者随师侍  相似文献   

14.
<正>五苓散一方出自《伤寒论》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就本条而言,仲师原意是:太阳病治不如法,出现2种不同的变证,一是伤津液(胃中干),治法是"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二是阳伤水停(发热、消渴、小便不利),治法是"五苓散主之"。仲师立本条方证,意在告诫医者伤寒病要汗之如法,同时要注意兼夹证。后又  相似文献   

15.
八字辨证说     
正八字辨证说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新安医学家程国彭(1662-1735)提出来分析归类病情的辨证总要和纲领。《黄帝内经》中已引入阴阳、虚实、寒热、内外、表里等概念,内含"八字"但未涉及到辨证纲领;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八字"也有所应用;《中藏经》脏腑辨证则突出"寒、热、虚、实、生、死、顺、逆"八字。宋代治伤寒有朱肱之识阴阳二证、许叔微之论表里虚实四字,临证有寇宗奭审辨虚实、冷热、邪正、  相似文献   

16.
川芎系芎穹之产于四川者,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功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善治血瘀气滞诸痛,有寒者用之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又善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皆可随证选用,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1].  相似文献   

17.
<正>28解阳法临床上常见一个杂病,民间叫"胃病",主诉常说胸口闷、不舒服,伴随情绪低落、吃饭没味、坐卧不宁、吐长气也不能缓解等一系列症状,一般医生常开一些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甚至木香顺气丸、藿香正气丸系列,患者吃完有效但就是不彻底,总觉得哪里不到位,有隔靴搔痒之感。这个病,实际上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的"痞"证~([1])。痞证,是阴阳气痞塞了引起的病证。其主方是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泻心汤针对的主证就是张仲景所说的"但满而不  相似文献   

18.
正呃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膈肌痉挛,出现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病证。本人在临床上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治疗之,疗效颇佳,略有心得。活血化瘀法治疗呃逆呃逆之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其因有寒热虚实之不同。清.汪昂云:"此病有因痰阻气滞者,有因  相似文献   

19.
<正>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方由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组成,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之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1]。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不仅是外感病专著,还是外感病与杂病合论之作.如清·柯韵伯言:"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指出<伤寒论>所述"变证"实质上属于杂病的范畴,所以通过伤寒论太阳证变可以探识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