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 阐明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报告2例儿童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结合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气胸或蜂窝肺,镜下可见Langerhans细胞增长形成肉芽肿并伴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需与嗜酸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及普通间质性肺炎鉴别。结论 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种儿童罕见的肺部良性病变,正确诊断并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张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41-142
目的:探讨肺包虫病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CT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1~2009年内就诊患者7例,均行胸部X线正侧位投照,并行CT扫描,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肺包虫病CT表现为,可单发或多发囊性病灶,单发较多,5例为单发囊性病灶,2例为多发囊性病灶,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锐利,右肺较多见,囊内密度均匀一致,比较典型的征象为囊内子囊。1例合并感染及囊壁钙化。合并感染时内部密度可不均匀增高,外囊壁可见弧形或蛋壳状钙化,囊内可见无定形条片状钙化,并可见"新月征"、"双边征"、"水上荷花征"及"飘带征"。结论:肺包虫在CT影像上的表现比较有特征性,能较好地显示病变及并发症,因此CT在肺包虫病的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郝占林 《黑龙江医学》2010,34(2):119-120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肺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并行螺旋CT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螺旋CT特点。结果本组7例病例临床表现均以呼吸困难为主,伴不同程度的胸闷,有2例伴有反复性气胸。肺功能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X线胸片示:有7例两肺均呈弥漫性的网状阴影,3例有大小不等的蜂窝状囊腔,4例伴肺气肿,2例伴有胸膜肥厚。螺旋CT平扫示:均见散在大小不等的薄壁囊腔,其壁厚1.3~2.0 mm之间,<2.0 mm部分囊腔见小血管影,囊腔之间可见正常肺组织;螺旋CT则能显示清楚以上的表现。结论螺旋CT能全面的显示plam特征性表现,对该病的诊断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②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肺淋巴管肌瘤患者7例,均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其中4例行支气管镜肺活检,3例经皮肺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均行X线胸片、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检查,分析3种影像表现特征。③结果7例均为女性的肺淋巴管肌瘤病X线胸片显示,其中4例呈弥漫网状阴影,3例表现正常;常规CT扫描7例见两肺密度减低,2例伴有小透亮区的阴影,但囊壁显示不清;高分辨率CT扫描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边缘清晰,大小不等,无分布差异,同时显示囊壁上血管影。④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其充分认识和指导临床进行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同时可以判断病变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涛 《当代医学》2011,17(33):11-13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X线、CT表现,提高对PLAM的认识。方法对确诊的2例PLAM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PLAM的X线、CT表现。结果 2例PLAM患者X线、CT检查均表现为双肺弥漫间质样改变伴肺内散在薄壁囊腔,间质无明显纤维化,囊腔分布均匀,直径0.3cm~2.5cm,以1.0cm居多,囊壁完整,囊周无结节,囊内无积液。1例伴结节性硬化。结论 PLAM具有较特征性的X线、CT表现,结合临床特征可提示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临床、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病理证实的PLCH患者的临床、X线和CT资料。2例患者均行胸部螺旋CT、高分辨CT(HRCT)扫描及X线胸部平片摄影,1例行头颅CT扫描。结果 2例患者CT及HRCT均为双中上肺野广泛分布的高密度小结节状影、纤维条索影及囊状和蜂窝状影。1例头颅CT示右枕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胸部平片示双肺野透光度减低,双肺纹理模糊;另1例胸部平片示双肺纹理紊乱,右肺中野可见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区;纵隔影明显增宽。结论 PLCH的X线、CT及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HRCT显示病变更加清晰,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对此病的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7.
万象新 《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163-1164
目的探讨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的X线、CT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总结9例经病理证实的CCAM的影像表现,并结合有关资料进行分析,9例均有X线胸片和CT扫描。结果5例见一侧肺的部分肺段呈多发蜂窝样小囊状结构,囊内均为含气密度,部分病灶周围肺野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2例见一侧肺野单个或数个相毗邻含气大囊;2例见巨大囊腔,合并纵隔肺疝。结论CCAM主要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可初步提出CCAM的诊断,但确诊仍需依赖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的X线、CT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总结9例经病理证实的CCAM的影像表现,并结合有关资料进行分析,6例均有X线胸片和CT扫描。结果胸片见多个或单个毗邻含气大囊、多发蜂窝小囊,少数表现肺纹理模糊,大多数合并纵隔肺疝,患者呈肺气肿样改变。CT见5例巨大囊腔(直径9cm以上)或类圆形薄壁囊腔(囊径3.8~5.6cm),4例表现为多发蜂窝状小囊,上述囊腔以含气为主,少数可见少量液体,病变均有占位效应。结论CCAM的影像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的囊性占位病变,大部分囊腔含气为主,少数囊腔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例PLCH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2例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多次行影像学检查.结果:2例患者均合并其他系统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CT表现为多发囊腔和结节,好发于上叶,治疗后结节部分吸收,纤维化.结论:PLCH的CT表现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征,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刘长卿  付积杰 《中外医疗》2012,31(19):170-171
目的探讨肺囊性纤维化的CT、HRCT表现及CT扫描对于确诊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所有影像学资料,复习8篇外文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3例。15岁以下经手术证实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表现,相互比较。结果肺囊性纤维化,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及小叶性肺炎性改变为主,可累及肺的各个部分,但以双肺上叶,尤其是右肺上叶第五、六级支气管扩张、壁厚伴粘液栓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肺囊性纤维化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曲洋海 《中外医疗》2012,31(28):169+17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段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0例肺段隔离症均位于双肺下叶后内基底段,7例位于左下肺,3例位于右下肺;其中CT表现6例为实质性肿块,2例为囊实性肿块,2例为囊性肿块,6例肿块周围可见肺气肿;10例均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结论肺段隔离症的主要CT表现为实性肿块、囊性或囊实性肿块,MSCT增强扫描,发现异常供血动脉在诊断上有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病理时期小儿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的CT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该病认识,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提取26例经病理实验室确诊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患儿的肺部影像学资料,按浸润时期及浸润程度进行归类,分析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两肺浸润部位以中上肺野最为显著,肺部结节和(或)囊泡出现几率最高,共16例:结节与囊泡共存者8例;囊泡单独出现并无结节者5例;仅有结节而无囊泡者3例;双肺弥漫性含气囊腔,呈蜂窝状者5例;余下5例CT表现并不典型:有3例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2例表现为两肺透过度不均,局部呈磨玻璃样改变。结论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的CT影像学表现多样,但结节与囊泡的出现几率最高,且以中上肺野居多,在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文强 《右江医学》2011,39(2):173-175,253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及CT表现。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行胸片及CT扫描(先以层厚5 mm扫描,再拆薄2.5 mm)。结果 X线及CT表现:肺门及中下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及大片云絮状阴影,两侧多呈对称分布,肺尖、肋膈角及肺底表现较轻甚至未累及。结论肺门及中下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及大片云絮状阴影,两侧多对称分布,肺尖、肋膈角及肺底表现较轻甚至未累及为本病的影像学特点,熟悉这些特点对该病诊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X线胸片及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CT及X线胸片表现。结果 9例患者X线胸片见"游走性"浸润影。CT显示9例均有中央性囊柱状支气管扩张,累及13个上叶,2个中叶,7个下叶。7例合并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其中高密度5例。7例伴远端小叶中心结节,3例见"树芽"征。2例合并远端阻塞性炎症。结论游走性渗出影、中央性支气管扩张伴管腔内高密度黏液嵌塞为较特征X线胸片及CT表现,结合临床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创伤性湿肺的X线和CT表现,探讨X线-CT影像学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作用。方法:对34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组病例均有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CT扫描检查。结果:34例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表现分为五型:即:1.节段实变型13例;2.弥漫实变型9例;3.间质型7例;4.云雾型5例。结论:胸部X线摄片因其简单方便成为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病变的探测和显示CT扫描优于X线摄片。因此,CT扫描是X线摄片诊断创伤性湿肺的重要补充,对已经确诊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可行胸部X线摄片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PSH好发于中年女性,CT表现为肺内孤立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尚均匀,边界光整。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且持续强化。结论 PSH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CT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空气新月征"及"贴边血管征"更有助于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马学强 《中外医疗》2009,28(21):150-151
目的总结分析创伤性湿肺的X线和CT表现,探讨X线CT影像学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3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纽病例均有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CT扫描检查。结果23例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表现分为4型:即同质型4倒,弥漫型5例;云雾型3例。叶段实质型7例。结论胸部X线摄片因其简单方便成为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病变的探测和显示CT扫描优于x线撮片。因此,CT扫描是X线摄片诊断创伤性湿肺的重要补充,对已经确诊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可行胸部X线摄片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方法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特征,旨在提高对其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CT平扫?CT增强扫描及PET/CT扫描?结果:本组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1.2岁,其中女性占93.3%(14/15),均为单侧?单发肺实性病灶,两肺各叶均可发生,平均直径约23.9 mm;大部分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少数病灶可见囊性变?钙化灶?分叶征及周围见渗出影,部分病灶有跨膜生长倾向,仅1例可见胸膜牵拉凹陷表现,符合偏良性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7例增强扫描CT图像均可见贴边血管征有助于本病诊断?5例PET/CT扫描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40.0%,肺硬化性血管瘤对FDG摄取无特异性?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CT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18F-FDG PET/CT对病灶转移情况以及细胞异形性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创伤性湿肺的X线和CT表现,探讨X线-CT影像学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作用。方法对34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组病例均有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CT扫描检查。结果34例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表现分为4型:①节段实变型13例;②弥散实变型9例;③间质型7例;④云雾型5例。结论胸部X线摄片因其简单、方便成为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病变的探测和显示CT扫描优于X线摄片。因此,CT扫描是X线摄片诊断创伤性湿肺的重要补充,对已经确诊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可行胸部X线摄片监测。  相似文献   

20.
肺囊肿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囊肿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囊肿24例(共28个囊肿)的发病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腔内及腔外邻近肺组织的CT表现。结果左肺11个、右肺17个,含液囊肿8个,含气液囊肿19个,含气囊肿1个。含液囊肿增强扫描,囊壁增强,囊内无增强;囊壁钙化4个,囊内容物钙化3个,囊内出血2个;6个病灶合并感染。结论肺囊肿的CT表现有特征性,CT诊断价值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