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毒程度越重血清心肌酶越高。结论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及判断疗效和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国平  饶平  黄晓辉 《心脏杂志》2009,21(6):862-864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分析急性CO中毒患者168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选取健康人1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并对两组间血清心肌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CO中毒患者1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125例(74.4%),出现心力衰竭24例(14.3%),有心电图改变者共132例(78.6%),其中ST-T改变128例(76.2%)。在168例CO中毒患者中101例(60.1%)血清心肌酶谱改变,轻度中毒无心肌酶改变,中、重度中毒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情越严重,心肌酶改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P<0.05)。结论: 急性CO中毒对心肌造成的损害,需要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及心肌酶谱在诊断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心肌损伤时的临床意义。方法:112例患者按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45例,重度组41例。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各中毒组之间血清cTnⅠ、心肌酶谱及胆碱酯酶(CHE)水平。根据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27例和非MODS组85例。比较正常对照组与MODS组和非MODS组血清cTnⅠ、心肌酶谱及CHE水平。结果:AOPP患者的血清cTnⅠ和心肌酶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随中毒程度和病情加重而升高,并与CHE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Tn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心肌酶谱。结论:AOPP中毒越重,血清cTnⅠ及心肌酶谱升高越显著,血清cTnⅠ检测可以反映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的损害,比心肌酶谱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15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肌酶活力、心电图,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5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现: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功酶、ECG异常率分别为81.8%、90.9%、73.2%、77.5%、51.7%.心肌酶均值第1天升高,第2~4天达到最高峰,出现1~6 d的峰值平台期后恢复正常.轻、中、重度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的各时点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抽搐越重,酶活力越高,升高持续时间越长,ECG异常率越高.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由骨骼肌、心肌等组织损伤引起,这种损伤是可逆的.血清心肌酶水平可以作为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 ,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 :15 8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中 87.3%出现昏迷 ,12 .7%出现心力衰竭 ,随机将其中 6 5例中毒患者作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 ,发现 5 6例出现心电图改变 ,4 4例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 :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 ,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心肌酶增高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变化特点。结果 216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大多数有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的缺血变化。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病人所测心肌酶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心电图缺血性变化与心肌酶的增高与无意识障碍的病人比较其变化程度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值升高与心电图变化的程度、病变部位大小有关,伴有抽搐、皮肤肌肉外伤时,心肌酶可显著增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心肌酶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电图及心肌酶影响,以便早期进行临床诊治,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6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按《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分成轻度、中度、重度组,用心电图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心电图异常48例,发生率为77.42%,其中ST-T改变发生率95.83%,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77.08%,室性早搏发生率60.42%,以上3种异常心电图和其他异常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心肌酶含量与急性砷化氢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异常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P0.05)。结论心电图和心肌酶可作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心脏损害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心肌损害时心肌酶变化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病人中,治愈68例,总治愈率94.44%。死亡4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急性左心衰竭和心室颤动各1例。结论心肌酶升高是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冠心病病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冠心病类型的不同,将病人分为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并比较不同心电图结果病人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结果 4组ST段异常、T波异常及V2导联Tp-Te间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异常发生率及ST段异常发生率随病情加重升高(P<0.05);AMI组V2导联Tp-Te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P<0.05)。AMI组、UAP组LDH、CK-MB、CK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LDH、CK-MB、CK及AST水平明显高于UAP组与对照组(P<0.05)。存在心肌复极异常病人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心肌复极正常病人(P<0.05)。结论心肌复极异常与冠心病病人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有一定关系,当心肌复极异常时会导致冠心病病人心肌酶谱指标升高,可以此作为冠心病病人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量出血组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小量出血组;与心肌酶正常组比较,心肌酶水平增高患者ADL 1~2级的比率明显降低,ADL 5级明显增高。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于发病7d内检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心肌酶(AST,LDH,LDH1,CK,CK-MB)浓度,并与腔隙性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较腔隙性脑梗死显著升高(P<0·01);有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血清CRP及心肌酶谱有显著差异。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CRP及心肌酶浓度显著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检测CRP及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时心肌酶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15例高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改良Rankin评分将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并于入院24h内测量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心肌酶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水平与血清心肌酶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时,血清心肌酶变化程度对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研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通过采用奥林巴斯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对每位患儿进行心肌酶测量,并结合中毒症状、脱水程度,酸中毒情况,了解心肌酶的变化。结果 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异常56例(58.3%),而且病情严重者心肌酶升高幅度亦较高。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其心肌损害程度与中毒症状、脱水、酸中毒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人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人(病毒性脑炎30例,结核性脑炎30例)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名设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病人血清心肌酶。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心肌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性脑膜炎病人的血清心肌酶水平与结核性脑炎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清心肌酶会显著增高,可作为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病人血清Sangtec-100蛋白(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和肌钙蛋白I(Troponin I)水平与ACOP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评估病人中毒程度与脑组织及心肌细胞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将83例ACOP病人根据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分组,并分别比较不同中毒程度病人与对照组血清S-100、NSE、CK-MB、Myoglobin和Troponin I浓度的差异。结果 ACOP病人血清S-100、NSE、CK-MB、Myoglobin和Troponin I浓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CO中毒程度有关。结论随着CO中毒程度加重,ACOP病人脑组织和心肌细胞受损害程度加重,血清S-100、NSE、CK-MB、Myoglobin和Troponin I浓度是ACOP病人脑组织和心肌受损程度评估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甲减心脏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水平分两组,即心肌酶谱正常组、心肌酶谱升高组。观察患者TR、TPO抗体水平变化,分析甲减性心脏病患者TR、TPO抗体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结果与心肌酶谱正常者相比,心肌酶谱升高组患者血清TR、TPO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R、TPO抗体与各心肌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减性心脏病患者TR、TPO抗体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心肌损害时血清心肌酶、心电图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速率法测定急性脑血管病88例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型组,多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与脑出血组)患者血清心肌酶除CK-MB外,AST、CK、LDH、α-HBD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梗死与脑出血组血清心肌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心电图阳性组与心电图阴性组血清心肌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有明显的改变,其变化与病情轻重有关。检测血清心肌酶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联合心肌酶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非冠心病患者40例,检测其血液BNP及心肌酶水平。比较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程度患者的BNP及心肌酶水平,分析BNP及心肌酶水平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 AMI、UAP、SAP及非冠心病患者BNP、AST、CK、CK-MB及LD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患者中,轻度病变、中度病变、重度病变患者BNP、AST、CK、CK-MB及LD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NP及心肌酶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与冠脉搭桥术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BNP联合心肌酶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指示价值,但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AS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在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及治疗缓解期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95例确诊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60例肺心病治疗缓解期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hs-CRP、心肌酶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清hs-CRP、心肌酶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心肌酶差异显著(P<0.05);死亡组血清hs-CRP、心肌酶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血清hs-CRP与心肌酶的变化可作为肺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急诊入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8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临床观察,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46例(67.6%),其中ST-T改变32例(52.9%),窦性心动过速12例(8.8%),窦性心动过缓4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